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1龙的起源与多元原始文化任务一:结合课本,分析查海遗址所处的时代中华第一龙:查海遗址石堆龙石磨盘和石磨棒陶罐石堆龙与聚落分布图未见明显的贫富分化查海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石铲原始农业出现

打制石器的用途:

磨制石器的用途:攫取经济:采集、渔猎生产经济:原始农业生活逐渐稳定为何以石器形态作为标志?打制石器主要分为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砧、手斧等,用于挖掘植物块茎、砸击坚果、剥皮、屠宰、切割等。左图为刮削器。磨制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石斧用于开垦荒地,石铲用于翻地,收割用石镰,脱粒用石磨盘和石磨棒。左图为石磨盘和石磨棒。1龙的起源与多元原始文化遗址中若出现磨制石器就能断定为新石器时代吗?①①2龙的演变与区域文化交流任务二:分析“龙”起源的特点仰韶红山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龙的分布示意图陶寺良渚龙山牛河梁序号名称文化类型年代1石堆塑龙前红山文化距今8000年2陶塑龙纹前红山文化距今8000年3蚌壳龙仰韶文化距今6500年4玉玦型龙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5玉C型龙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6玉龙凌家滩文化距今5600-5300年7玉龙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8彩绘龙盘龙山文化距今4300-3900年2龙的演变与区域文化交流任务二:分析“龙”起源的特点仰韶红山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龙的分布示意图陶寺良渚龙山裴李岗牛河梁相隔一千余公里的凌家滩和牛河梁出土玉器高度相似,共有玉人、龟、箍形器、玉龙、双联壁和鸟猪合体器等,是远距离交流的坚实证据。——李新伟:《“最初的中国”:考古学证据和推想》2龙的演变与区域文化交流任务二:分析“龙”起源的特点仰韶红山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龙的分布示意图陶寺良渚龙山裴李岗牛河梁“龙”形态的起源具有多元性“龙”形态具有相似性区域分布广泛原始文化多元发展又相互影响逐渐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公共权力玉器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这些玉器有什么象征意义?阶级分化史料探究:陶寺遗址为何被称为“尧都”?材料一:(尧)梦御龙以登天,而有天下。——《帝王世纪》材料二:舜禹这些传说人物的人名,每每与族名、地名或图腾名是同一的,因而尧舜禹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沿袭性称号……陶寺遗址早期至中期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与尧舜时代大体吻合……陶寺遗址周围还有小型聚落环绕,一个中心聚落所控制,内部等级分化明显。——《陶寺与尧都》材料三:陶寺当地人将太阳称为“窑窝”,本地发音为“尧王”;临汾地区有尧庙、尧陵、尧居“三尧”文化遗产。

——《万年中国》文明发展程度对应民俗与文化遗产旁证2陶寺遗址:中原文明的代表陶寺遗址顶级大墓的彩绘龙盘材料四:出土文物与传说的龙崇拜对应3五帝时期的部落联盟与争战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看部落争战与联盟材料一: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桑干河上游的蔚县三官遗址考古发现了仰韶文化的花纹彩陶盆和红山文化的龙纹彩陶罐,这是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相遇的证据也就是红山文化黄帝族与仰韶文化炎帝族相互融合的证据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相符。材料二:中国台湾学者认为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三角竞争“正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三个北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接触”。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炎黄部落联盟东夷部落如何理解传说与历史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争战示意图1二里头遗址龙形“牙璋”与夏王朝的统治任务五:分析二里头遗址为何标志着中国进入王朝时代材料一:《周礼·大宗伯》明确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璧、琮、圭、璋、琥、璜为六器,是专门祭祀六方诸神的,其中璋礼南方。藏璋于城墙内,有精神防卫的意义。材料二:二里头的牙璋与之前相比有大型化、龙型化、礼器化的特征,并向南影响了很多地区,在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香港都能见到二里头式的牙璋。一路顺着长江到了三星堆,甚至到了越南的北部。重视礼制和军权文化影响突破地理限制牙璋是二里头国家广域政治文化领导的象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1二里头遗址龙形“牙璋”与夏王朝的统治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竹书纪年》大致时间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统治方式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统治特点聚族而居,对周边部族或酋邦实行间接统治以会盟的形式承认核心共主地位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世袭制:按照血缘关系世代传承二里头遗址布局图有力的政权机构2甲骨文中的“龙”与商朝的统治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或部落大致时间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统治方式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尚书·酒诰》我闻殷坠令,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肄于酒,故丧师已。——铭文《集成》(02837)我伐马方,帝受我有。——《殷墟文字乙编》5408)癸卯卜,黄贞:王旬亡祸?在正月,王来征人方,在攸侯喜鄙永。——《合集》(36484)外服邦方与商冲突对峙铭文与传世文献对应2甲骨文中的“龙”与商朝的统治根据甲骨文中的龙字分析商朝统治的特点占卜:《合集》13002“乙未卜;龙无其雨?”《合集》13625正“贞:有疾目,不其龙?’《合集》27021“……龙……田,有雨?”方国名称:《合集》6476“贞:王惟龙方伐?”“勿惟龙方伐?”甲骨文中的龙字神权与王权结合,具有神秘色彩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王权崇拜与二里头遗址相比,为何能确定安阳殷墟为商朝遗址?王冠二重证据法: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3青铜礼器与西周的统治大致时间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定都镐京,史称西周统治方式经济制度:井田制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政治思想: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统治特点礼制规范,重视人治,等级森严周初分封示意图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字,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不敢诺,鲁侯是若。——《诗·鲁颂》目的:拱卫王室分封制的内涵与特点封地具有较大独立性有助于边疆管理与开发3青铜礼器与西周的统治根据课本与所学知识,填写以下表格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拱卫王室防止贵族集团内部的纷争范围王朝内部宗族内部性质政治隶属关系家族等级关系核心内容将土地和人民层层授封,等级森严嫡长子继承制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宗,小宗嫡长子大宗余子小宗余子小宗余子小宗嫡长子大宗嫡长子大宗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3青铜礼器与西周的统治根据材料,分析礼乐制度对于维护周王室统治的意义礼制的载体

王权的象征

等级的规定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以礼治国,筑鼎用于日常生活,统治的神秘色彩减弱,重视人的作用周礼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源头西周早期的“太保方鼎”腹内铜壁上的铭文中,主人公太保曾经被册封于召,为召公,周王为嘉奖其功劳赐予其鼎。“太保方鼎”耳部和四周以龙纹作为装饰,表示器物主人的地位。4龙与早期国家的农业发展东北亚农业的发生和传播先后依赖于两个农业起源中心。首先是黄河中游早地粟作农业起源中心经辽河流域传人辽东和朝鲜半岛,然后又经吉林、黑龙江传入俄罗斯远东区。接着是长江中下游水田稻作农业起源中心经山东半岛与旱地农业合流,再经过辽东半岛和朝鲜传人日本。——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分析“舞龙”的历史渊源与农业、社会发展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