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高三生物试题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分别稀释11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1.1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见下图(单位:×117个/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21℃、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所用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个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D.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2.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三种“基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都含有RNA,①②中还含有少量的DNA,但③中没有DNAB.①②③中都能发生能量转换,都能将ADP转化为ATPC.①②③中都含有较多的自由水D.①中可以消耗CO2,②③中可以产生CO23.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to-t4时间段,甲种群和乙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相同B.甲种群在t2时刻数量最大C.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D.乙种群的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进行DNA复制B.蓝藻细胞具有光合片层,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C.烟草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酶可进入叶绿体发挥作用D.用显微镜能看到经龙胆紫染色的乳酸菌染色体5.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理解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诱导生物发生变异,通过人工选择获得生产上所需的新物种B.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方向不定向,所以诱变育种不能较短时间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C.通过对生物的不断诱变处理,不会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身上D.高产量的青霉素是通过交替使用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选育出来的6.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下列与杂交瘤细胞的获取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利用振动、电刺激等物理方法直接诱导细胞融合B.可利用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杂交瘤细胞C.利用了细胞增殖、细胞膜流动性和基因重组等原理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生产单抗7.对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A.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C.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8.(10分)将含有胚乳的玉米种子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在萌发长出真叶前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吸收水的方式会由吸胀吸水逐渐转变为渗透吸水B.呼吸强度的变化会表现为先增加后稳定再急剧增加C.赤霉素合成量下降,脱落酸合成量增加D.胚乳储存的淀粉经分解后可用于细胞呼吸和转化为其它组成物质二、非选择题9.(10分)图一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中ATP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中[H]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一中,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相对含量均增加,A、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若T1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相对含量也会增加,此时A、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3)某研究小组同学绘制的该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停止供水时,气孔开度下降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反应受阻,使得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10.(14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容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②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③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④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青蒿素________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1.5℃)和乙醚(沸点2.5℃),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___________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4)科研小组进行上述②-④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1∶1,F1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F2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四个品系:①红眼正常翅、②紫眼正常翅、③红眼卷翅和④紫眼卷翅,已知品系①和②为纯合品种,品系③和④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若只考虑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①~④中选择2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所示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要获得图中的重组质粒过程用到的3种工具的本质是____(填“都是蛋白质”或“蛋白质或核酸”或“都是核酸”)。(2)图中外源基因的黏性末端的形成与___酶的作用有关,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是____,也可以从____中获得。(3)为使外源基因在此植物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外源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之间。(4)图中表示基因工程最核心步骤的是____(写数字);在基因表达载体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通过柱形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和温度,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2、据图可知,血球计数板有25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16个小方格,即总共有16×25=411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1.1mm3(1mL=1111mm3)。【详解】A、据图表可知,21℃、24h条件下酵母菌总数量为5×117个/mL,因计数板共有25个中格,又因1mL=1cm3=113mm3,可设每个中格中的酵母菌数量为x,则有25×x×114×11(稀释11倍)=5×117个/mL,推知x=21个,A错误;B、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错误;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通过柱形图可知,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2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错误。故选C。2、B【解析】

①是叶绿体基质,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和RNA,是半自主细胞器,DNA分布在细胞核和叶绿体、线粒体中,细胞质基质中没有,A正确;B、①叶绿体基质中不能合成ATP,B错误;C、这三者都能进行相应的代谢活动,所以自由水含量多,C正确;D、①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消耗CO2,③细胞质基质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②线粒体基质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D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了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的功能,识记其中的结构和功能,最好能够列表比较。3、D【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图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型曲线增长规律,增长速率最大的t2时刻对应S型曲线中的K/2点,t4时刻对应S型曲线中的K点。乙种群数量在to-t4时间段逐渐增加,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详解】A、在to-t4时间段,甲种群数量符合S型曲线增长,乙种群数量没有到达最大值,二者增长曲线不同,A错误;B、甲种群在t4时刻数量最大,B错误;C、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防治应在K/2点之前,即t2时刻之前,C错误;D、乙种群在to-t4时间段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所以其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D正确。故选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审清题干信息,图中是甲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进一步结合S型曲线的各时期判断。4、D【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并作为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的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噬菌体提供DNA;原料、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释放。【详解】A、T2噬菌体利用宿主的酶和原料进行复制,大肠杆菌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在细胞质中进行T2噬菌体DNA的复制,A正确;B、蓝藻细胞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故可在光合片层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绝大多数的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叶绿体中发生的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这些酶大多数由核基因编码,故烟草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酶可进入叶绿体发挥作用,C正确;D、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故选D。5、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详解】A、诱变育种不能得到新物种,得到的是新品种,A错误;B、诱变处理提高了生物的突变概率,所以和自发诱变相比诱变育种能较短时间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B错误;C、通过对生物的不断诱变处理,可能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C错误;D、高产量的青霉素是通过交替使用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选育出来的,D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诱变育种的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6、A【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诱导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的物理方法有振动、电刺激等,A正确;B、由于观察细胞染色体需要对细胞解离等处理,细胞已死亡,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杂交瘤细胞,B错误;C、利用了细胞增殖、细胞膜流动性等原理,没有用到基因重组,C错误;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专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后才能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错误。故选A。7、B【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A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存在,环境只是对生物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B错误;C、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会导致生物间基因库的差异增大,当生物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物种,D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C【解析】

1、吸胀作用的大小与细胞内原生质凝胶物质对水的亲和性有关,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对水的亲和性依次递减。

2、种子能否正常萌发,与温度、水等外界因素有关,还受到种子是否具有生活力等内部因素制约。【详解】A、干种子细胞中没有大液泡,种子在萌发初期,吸水方式主要是吸胀吸水,萌发过程中长出胚根后,主要是渗透吸水,A正确;B、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吸水,细胞代谢加强,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有种皮的包裹,氧气含量有限,当水分吸收达到饱和后,呼吸强度相对稳定;当胚根突破种皮后,细胞获得的氧增加,呼吸强度急剧增加,B正确;C、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合成量增加,脱落酸合成量减少,C错误;D、种子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胚乳储存的淀粉经分解后可用于细胞呼吸(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转化为其它组成物质,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C3ADPADPC3暗叶绿素被分解(或合成速率变慢或停止),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解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详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中,ADP与Pi反应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消耗ATP,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生成是[H]场所为线粒体基质。(2)若T1时刻突然升高CO2浓度,CO2固定加快,C3生成增加,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造成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同时由于C3含量增加,还原加快,ATP消耗增加,ADP生成增多,故A、B分别是C3和ADP;若T1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光反应减弱,生成[H]和ATP减少,ADP消耗下降而含量上升,故A表示ADP;光反应生成的[H]、ATP下降,C3还原下降,短时间内C3生成不变从而积累,故B为C3。(3)停止供水时,气孔开度下降,植物吸收的CO2量减少,使图中暗反应过程受阻,导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因为缺水,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被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所以叶片发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10、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醚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水浴防止有机溶剂挥发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解析】

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因此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详解】(1)由于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所以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

(2)根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四氯化碳的沸点是1.5℃,乙醚的沸点是2.5℃,应选用乙醚作为萃取剂,因为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故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以保证青蒿素受热均匀,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4)设置不同浓度的青蒿素溶液加入癌细胞培养液中,统计癌细胞的增殖速率,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或者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步骤③中需要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1、Bb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卷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BB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卷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Bb,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在上述实验中,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原因可能是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要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