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城一中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月考1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埃德蒙在《社会人类学》一书里评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几个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像中国人类学者那样,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埃德蒙对这两个问题都抱否定的态度。先以第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这些“成见”有其文化根源,也就是说产生于埃德蒙所说的公众的经验。他所谓公众经验,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处境。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说中国人研究中国社会是不足取的,就是说,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埃德蒙第二个问题的矛头则直指我的要害。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我们采取在个别小社区里进行深入的微型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个别入手果真能获得概括性的了解吗?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我也同意,解剖一个农村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我的旨趣并不仅限于了解这个农村。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调查江村这个小村子只是我整个旅程的开端。我这样想:把一个农村看作是全国农村的典型,用它来代表所有的中国农村,那是错误的。但是把一个农村看成是一切都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也是不对的。我对客观事物存有类型的概念。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如果条件相同就会发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条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个类型。同一个类型里的个别事物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类型不是个别的众多重复,因为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我所说的类型只是指主要条件相同所形成基本相同的各种个体。以江村来说,它是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国农村。中国各地的农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也就是说,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会体系等情况硬套到其他中国的农村去。但同时应当承认:它是个农村而不是牧业社区,它是中国农村,而不是别国的农村。我们这样说时,其实已经出现了类型的概念了。所以我在这里和埃德蒙辩论的焦点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表中国所有农村,而是江村能不能在某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国的农村。那就是说形成江村的条件是否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农村,这些农村能不能构成一个类型?如果承认中国存在着江村这种农村类型,接着可问,还有其他哪些类型?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把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那就不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的。我认真地想一想,我这种在埃德蒙看来也许是过于天真庸俗的性格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我个人的特点,其中不可能不存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烙印。我随手可举出两条: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学以致用”。这两条很可以总结我自己为学的根本态度。(摘编自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材料二:英国社会人类学界的埃德蒙对四位中国人类学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评判。他认为林耀华运用的不是人类学的描述手法;杨懋春对山东村落的研究则采用落后的早期民族学方法;许烺光的研究,类似于社区调查,但因声称“代表整个中国”,因此是失败的例子。在这四部作品中,最成功的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因为它与别的描述方法形成明显的对照,避免了早期民族学的方法论缺陷,而且不声称是中国社会的“典型”。埃德蒙说:与社会人类学者的所有优秀作品一样,费著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关系网络如何在一个单一的小型社区运作的细致研究。这种研究没有,或者不应自称代表任何意义上的典型。它们也不是为了阐明某种一般的论点和预设的。它们的意义在于它们本身。虽然这种作品以小范围的人类活动为焦点,但是它们所能告诉我们的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其内容远比称为“文化人类学导论”的普通教材丰富博大。埃德蒙的批评,强调的是中国人类学缺乏异文化眼光的问题。他认为,社会人类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异文化的民族志考察来体现人的通性,因而他虽主张人类学描述不应有任何“一般预设”,但是在本质上却主张在差异中洞见“普同性”,主张人类学社区调查的意义与“中国社会”的特征无关,而仅仅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的通论。这一看法,与费孝通的本意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摘编自李培林等著《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回应埃德蒙的第二个问题,也承认中国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确实不能概括中国国情。B.费孝通认为江村并不是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解剖江村能够了解各种类型的中国农村。C.埃德蒙认为,《江村经济》的价值在于通过小范围研究,反映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D.埃德蒙批评中国人类学者缺乏异文化眼光,他认为应该通过研究其他民族来了解人的共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在面对西方学者的质疑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借此阐明了自己的研究主张。B.费孝通试图运用类型比较法,描述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进而了解中国农村的整体。C.埃德蒙用三位中国学者和费孝通进行对比,肯定了《江村经济》的研究方法和意义。D.材料二中,作者先概述埃德蒙的观点,继而系统阐述了对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主张。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的表述,不能印证材料一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乡土中国》作者通过观察和调查,形成了对中国农村的概括性了解,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B.《乡土中国》运用人类学方法分析乡村的时空特点,提出“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体现学以致用的学术态度。C.《乡土中国》通过中西方对比,揭示出“差序格局”这一中国乡土社会特点,表明作者具有跨文化视域的优势。D.《乡土中国》作者虽以自己的籍贯为例说明地缘与血缘的关系,但他的研究旨趣并没有局限于这种个案研究。4.费孝通认为他与埃德蒙在学术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5.某班级在教学教材某一单元时,组织同学分小组开展常州文化现象调查研究活动。请根据材料一,借鉴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完成以下表格。步骤主要做法第一步:制定方案①第二步:开展调查深入地开展观察和调查第三步:整理分析②第四步:分析比较③第五步:展示成果以调查报告等形式展现常州文化风貌【答案】1B2.D3.C4.①文化传统不同:费孝通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②当时处境不同:费孝通面临的是剧变中的中国社会;③研究目的不同:费孝通的目的是了解中国社会、用自己的知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5.①选取常州文化的典型作为研究对象;②描述所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特征;③比较不同类型,概括常州文化的特征。【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解剖江村能够了解各种类型的中国农村”错,材料一“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可见选项曲解了文意。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继而系统阐述了对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主张”错,材料二主要是写埃德蒙对四位中国人类学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评判,在最后一段指出社会人类学的目标及主张,并未“系统阐述”。故选D。【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是费孝通针对埃德蒙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回答,探讨“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A.材料一“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把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那就不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的”可知此项表述能够印证作者的观点;B.材料一“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可知此项表述能够印证作者的观点;C.“中西方对比”“跨文化视域的优势”不是材料一的内容,不能印证作者的观点;D.材料一“我在这里和埃德蒙辩论的焦点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表中国所有农村,而是江村能不能在某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国的农村。那就是说形成江村的条件是否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农村,这些农村能不能构成一个类型?”可知此项表述能够印证作者的观点。故选C。【4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我认真地想一想,我这种在埃德蒙看来也许是过于天真庸俗的性格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我个人的特点,其中不可能不存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烙印。我随手可举出两条: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学以致用’。这两条很可以总结我自己为学的根本态度”,可概括出:文化传统不同,费孝通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由“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可概括出:当时处境不同,费孝通面临的是剧变中的中国社会;由“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可概括出:研究目的不同,费孝通的目的是了解中国社会、用自己的知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费孝通选取了“江村”作为一个典型代表来研究,因为他认为江村是一个“类型”“以江村来说,它是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国农村”,由此可知开展常州文化调查研究活动,在制定方案之后应当“选取常州文化的典型作为研究对象”;材料一中费孝通认为“中国各地的农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也就是说,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会体系等情况硬套到其他中国的农村去”“它是个农村而不是牧业社区,它是中国农村,而不是别国的农村”,可知,描述所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把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那就不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的”,可见应当“比较不同类型,概括常州文化的特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断魂筑蔡楠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果然,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那时,秋风台已经被炮火掀去了半边。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那是我迄今为止最痛快淋漓的呐喊。呐喊完了,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发出不同的音律,我还能做什么呢?来到了宋子城,我们就听到了太子丹被他的父亲割掉头颅献给秦国的消息。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秦国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把燕王喜从蓟城追到了辽东,硬是生生的把他的头颅揪了下来。丹的头颅掉了,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但每天我又都在跟随着他。我是他的影子,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止不下自己。直到中间那根长弦在燕惜沉重的叹息声里砰然抻断,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他的褴褛的衣袂很快就飘到了主人家的堂前。那是一个咸阳来的客人在击筑。堂下一群人正侧耳细听。一曲终了,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差什么东西呢?主人和客人把燕惜请到了堂上。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还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悦人心,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燕惜一脚就把那筑踢到了堂下。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走了。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回到了主人堂上。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接下来就是激越的旋律。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现在这里需要音乐。需要音乐来粉饰装点大秦的一统江山。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让燕惜做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熏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懂我。当我在燕惜的手下发声委婉的时候,他微笑。他满足于君临四方威加海内,帝王大业从此开始。当我发声慷慨的时候,他朗笑。他得意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我发声激昂的时候,他狂笑。他感叹一个曾经的私生子,终于统一了天下所有的声音,终于让天下最好的乐师最美的乐曲为他而奏。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一步一步走向燕惜,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整个身子霎时七零八落。我成了一把断魂筑!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砸落。燕惜被秦始皇送上了绞架。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他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是荆轲的影子,我也是燕国的影子!(有删改)6.关于文中燕惜闻筑声重新击筑演奏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燕惜循着筑声走到堂前,不合时宜的评价,目的是想展示自己的音乐水平。B.燕惜掏出尘封的筑,换上华服,整容净面,是不想让堂上的主客看轻他。C.燕惜心念故国旧友,击筑时不惜暴露身份,唱起了《易水歌》,因此被抓。D.众人听到燕惜击筑的声音,沉醉其中,不禁欢呼,写出燕惜演奏技艺的高超。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死后,作为乐师的高渐离不忍再想起故友,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甚至不再击筑,表现了对故友的深切哀悼之情。B.“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两个“拍”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高渐离极其无奈、愤懑的心情。C.秦始皇熏瞎燕惜的眼睛,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因为秦始皇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爱好音乐。D.文末,高渐离被杀这一悲惨的结局让人唏嘘慨叹,似有浓得化不开的沉闷和悲伤,增加了历史的凝重与沉郁之感。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高渐离的形象特点。9.《史记》记载:“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本文从“筑”的视角叙述此事,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答案】6.D7.C8.①有政治远见:从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行为,能预知燕国不保。②怀念故友,眷恋故国:忆起荆轲刺秦失败的伤感,对燕国的眷恋,以及知音难觅的孤寂,此时从心底发出的音乐没有人能真正地听懂,回忆里的荆轲和燕国再次撞击他的心灵。③忠于燕国,以死报国:从刺杀秦始皇以及刺秦失败的遗憾等方面可看出。9.①从人物形象方面看,让静物“筑”开口,通过“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衬托出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②从主旨意蕴方面看,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的真实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③从表达效果方面看,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感情,视角独特,颇具新意,引人入胜。【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A.“目的是想展示自己的音乐水平”错。燕惜循着筑声走到堂前,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也为后文重新击筑做了铺垫。B.“是不想让堂上的主客看轻他”错。高渐离许久不弹筑,再次拿起时换上华服,整容净面,一方面是出于对音乐的尊重,就如古人重视祭祀,凡祭祀必沐浴斋戒;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不需要再过隐姓埋名的生活了。C.“因此被抓”错。文章没有写他因此被抓,而是写“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写他准备去行刺秦王。故选D。【7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错。结合原文“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知,秦始皇知道这是高渐离,熏瞎他的眼睛是想让他放弃报仇。故选C。【8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高渐离能通过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做法,预知燕国不保,说明他有政治远见。“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那时,秋风台已经被炮火掀去了半边。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高渐离忘不了荆轲,忘不了燕国;“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熏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高渐离不再弹奏筑,因为知音已逝,从心底发出的音乐没有人能真正地听懂。可以看出高渐离与荆轲感情深厚,他始终在怀念故友,眷恋故国。“我和燕惜就做了秦始皇的宫廷乐师。秦始皇要让燕惜做一曲《秦颂》,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熏瞎了燕惜的眼睛”,为了报仇,高渐离来到秦宫;果然,秦始皇被他的音乐吸引,“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我却发出了铅一样沉钝的声音。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燕惜被秦始皇送上了绞架”,高渐离最终做出了行刺秦始皇的选择,并最终为此殒命,由此可见他忠于燕国,以死报国。【9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叙述视角的能力。作品以“筑”这一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静物“筑”开口,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塑造高渐离的形象,如写“筑”的心理和行动,“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高渐离和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场面连我都记忆犹新。我发出的高亢悲壮的音律在这里曾经撼动了那么多人”“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砍柴劈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一双调琴弄筑的纤手变得粗糙皲裂,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的十三根铜弦铮铮作响。我觉得那简易的床铺也在我的响声中摇晃。我停止不下自己”“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砸落”等。这些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筑”作为高渐离身边的事物,不仅能看到高渐离的言行举止,还能看破高渐离迫于时势外在伪装下的真实想法,如“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正是这些内心所想,促使高渐离不断做出新的选择,使得人物的遭遇更加真实丰满。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真实的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文章表现的虽是高渐离这一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生平经历,却没有从他的视角展开描写,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筑”的视角来写,视角独特,引人入胜;且赋予“筑”以人的感情,作为高渐离最终击杀秦始皇不成含恨而去的见证,这一视角另辟蹊径,使文章充满新意。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秦观《精骑集》序)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比数年A来B颇发愤自惩艾C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D殆E不如曩时十一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中“疾”与《触龙说赵太后》“曾不能疾走”中“疾”字含义相同。B.“假舆马者”中“假”与《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假”字含义不同。C.“心善其说”中“善”与《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中“善”字含义不同。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第一段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了观点。B.荀子《劝学》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C.《〈精骑集〉序》中,秦观讲述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大不如从前的故事。这与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D.在序中,秦观说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经、传、子、史中富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2)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14.秦观《〈精骑集〉序》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答案】10.BCD11.A12.D13.(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啊。(2)但是我却依仗这种小聪明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14.可以论证。荀子《劝学》的观点是“学不可以已”。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以及读书时学时辍所导致的后果,属于不专心读书,不能积累学问,可以从反面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解析】【导语】文章通过荀子的《劝学》和秦观的《〈精骑集〉序》,探讨了学习态度与积累的重要性。荀子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论证,强调“善假于物”和持之以恒的价值,他指出,积累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而秦观的自述则展现了年少轻狂与后知后觉的对比,突显出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成就的重要性。这两个材料共同传达了勤奋、专注、持之以恒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比数年来”时间状语,单独断开,“来”,时间词的词缀,与“数年”不能分开,所以B处断开;“颇发愤”与“自惩艾”是目的关系,意思是“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语意完整,所以C处断开;“殆”,根据语境及实际生活经验推断可解释为“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正好搭配后面的约数“十一二”搭配,且“聪明衰耗”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所以D处断开。故选BCD。【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和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误。含义不同。劲疾,声音宏大/快,迅速。句意:声音没有变得洪亮。/竟不能快走。B.正确。借助/借。句意:借助车马的人。/每到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书。C.正确。意动用法,认为……好/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或优点。句意:心中认为这个说法好。/选择好的老师并跟随他学习。D.正确。故选A。【1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富有文采的句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可为文用者”,意思是“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而不是“有文采”的意思。故选D。【13题】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为“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一”,数词用作动词,专一。(2)“负”,依仗;“自放”,放纵自己,宾语前置句;“游”,交往;“旬朔”,十天或一个月,泛指较长的时间。【1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荀子《劝学》中观点为“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秦观《劝学》中首段“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得出“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即有虽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这是不用功不专心读书的表现,等到几年后想要发奋努力学习却反复读都记不住,这就是以前没有积累荒废学业的结果,是这是从反面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所以可以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参考译文:材料一: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材料二: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阅览到一件事,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唉,荒怠我的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疲弱的士兵。”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若干条,编为几卷,题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苏轼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玉堂值守,想呼孟浩然相伴而不得,只好携其诗伴读。B.颔联上句写整首诗好,下句写词句好,“参禅”意为反复品读。C.尾联以寄语李端叔小儿子要为父亲编诗集的方式侧面赞美其诗。D.本诗用语体现了苏轼“以文为诗”追求诗歌的散文化的特点。16.关于此诗颈联的描写对象,有人认为写李诗,有人认为写苏轼读诗,也有人认为合写李苏,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A16.示例一:①此联写李诗的表达效果;②上句写李诗抒发的愁思能把砚滴中的水冻住,下句写李诗表达的喜悦之情仿佛在与灯花比美;③体现了李诗技法高妙,表现力强。示例二:①此联写苏轼读诗的感受;②苏轼时而深感诗境之苦而愁闷,时而又感赏心之乐而喜极:③表达了苏轼读诗时的沉醉之情。示例三:①此联合写李苏;②上句写李诗诗境之苦,下句写苏轼读诗赏心之乐;③表达了苏轼对李诗技法高超的赞扬与喜爱之情。【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只好携其诗伴读”错。根据标题“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可知,诗人玉堂值守,是携李之仪的诗伴读的,并不是读孟浩然的诗。故选A。【16题】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就此诗颈联“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描写对象来说,考生可以认为是写李诗的,也可以认为是写苏轼读诗,还可以认为是合写李苏,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1)如果认为此联写李诗,那么上句中的“愁”可以理解为李诗抒发的愁思,“愁侵砚滴初含冻”意为李诗抒发的愁思能把砚滴中的水冻住;“喜”是“喜悦”的意思,“斗妍”意为“比美”,下句是说李诗诗篇中表达的喜悦之情仿佛在与灯花比美。上下句对仗工整,赞美了李诗技法高妙。(2)如果认为此联写苏轼读诗的感受,那么“愁”是指苏轼为李之仪的诗句“砚滴初含冻”所营造的诗境之苦而愁闷,“喜”是指苏轼又为“灯花欲斗妍”中的赏心之乐而高兴,表达了苏轼读诗时的沉醉之情。(3)如果认为此联合写李苏,则可以这样理解:上句写李诗“砚滴初含冻”所营造的诗境之苦,下句写苏轼读诗时赏“灯花欲斗妍”之乐,表达了苏轼对李诗技法高超的赞扬与喜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学习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体现了诗人把酒当歌的洒脱,又感叹人生短暂的无奈。(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家畜、家禽的日常生活情态的描写,来表现他归隐田园后融入平民生活。(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答案】①.蟹六跪而二螯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③.对酒当歌④.人生几何⑤.狗吠深巷中⑥.鸡鸣桑树颠⑦.忽魂悸以魄动⑧.恍惊起而长嗟⑨.犹且从师而问焉⑩.而耻学于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跪、螯、鳝、吠、颠、悸、嗟、焉。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基础积累Ⅰ(本题共3小题,6分)18.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非能水也

②吾从而师之③是故圣益圣

④则耻师焉⑤小学而大遗

⑥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⑤/②⑥/④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②⑤/④/③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句意:并不善于游泳。②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句意: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③形容词活用名词,圣人句意: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⑤形容词活用名词,小的方面。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⑥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下属。句意:所以君子对于下属,却不把他当作下属看待。①名词用作动词;③⑤形容词活用名词;②⑥名词的意动用法;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故选B。19.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知晓)善假于物也(假:借助)而绝江河(绝:横渡)虽有槁暴(槁暴:晒干)B.学不可以已(已:停止,结束)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C.其下众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徒弟)驽马十驾(驾:一天的行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耻辱)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愈、越发)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知:知晓”错误,通“智”,见识。C.“徒:徒弟”错误,同类的,一类人。D.“耻:耻辱”错误,意动用法,以……为耻。故选B。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归类有误的一项是()A.而青于蓝/皆以美于徐公告之于帝/学于余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C.爱其子/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D.士大夫之族/郯子之徒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第一组,介词,比。句意:比蓝草的颜色更青。/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第二组,介词,向。句意:向天帝报告。/向我学习。B.正确。第一组,连词,表递进。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第二组,连词,表修饰。句意:我曾经整天思索。/顺着风向呼喊。C.错误。第一组,代词,自己的;/代词,其中的。句意:爱自己的孩子。/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第二组,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句意: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难道不值得奇怪吗?D.正确。第一组,代词,这。句意:士大夫这一类的人。/郯子这些人。第二组,主谓之间,取独,不译。句意:想要人们没有迷惑/困惑很难啊。/尊师重教古风不复存在。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从高大的老松上旁枝逸出,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谓(①)。我不清楚,周围杂树丛生,藤蔓交错,它要经过多少的阻碍才能跃上这苍劲、伟岸的老松?它不顾一切地攀援而上,是为了照亮这茫茫群山,照亮这一路追寻的脚步吗?是的,它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你不由地被它牵引着,不由地为它(②)!看着这一株昂然绽放的杜鹃,我不禁想起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的那高高矗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同志遒劲有力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革命的火种就是从井冈山上传播出去,传遍神州大地,并且熊熊燃烧起来,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照亮了万里河山。这一枝红艳艳的杜鹃,并不因游人的驻足或惊叹而改变姿态,它依然那么静静地燃烧着。最深最美的情愫,在它的花蕊叶尖上流淌着。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21.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3.请结合材料中“杜鹃”的内涵,补写下面这首小诗。恍惚中,这一株杜鹃,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_______,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灯盏。这一株株杜鹃,汇成了奔流千里的波澜,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______。把井冈山的火种带下山,把井冈山的精神带下山,……【答案】21.①烘云托月/众星拱月②心驰神往/流连忘返22.①比喻:将杜鹃比作一首歌,以听觉写视觉,写出了杜鹃花开放的生机活力及其给人带来的生命感染力与精神愉悦感。②排比:“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构成一组整句,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语意递进,语势增强,情感渐深,揭示了井冈山杜鹃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23.①.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火焰②.汇成了照亮河山的光环【解析】【21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强调烘托陪衬的作用,可用“烘云托月/众星拱月”。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众星拱月: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②处,语境“你不由地被它牵引着”强调杜鹃花因为它的“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而令人其向往,受其吸引,可用“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流连忘返: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2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运用比喻,本体是“杜鹃”,喻体是“一首歌”,杜鹃花绽放是视觉,“一首歌”是听觉感受,打通了视觉与听觉,形象地表现出杜鹃花绽放的美丽,给人带来视觉上享受。②“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运用排比,三个“为……”字句构成偏正短语,连贯排列,形式上,结构整齐,音节匀称,朗朗上口,增强了节奏感;内容上,“生命”“自由”“胜利”之间语意和情感逐次递进,揭示了井冈山杜鹃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23题】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①第一句要仿照“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来写,句式上用“化作了……”,第二句要仿照“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来写,句式上用“汇成了……”;②内容上,“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灯盏”以及“汇成了奔流千里的波澜”“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表达了杜鹃花意象的精神意义,抓住其颜色、形状等特点,赋予其象征性;注意前句照应“这一株杜鹃”,后句照应“这一株株杜鹃”,内容上有递进;还要注意所写句子与全诗内容、意境协调。可以写为:①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火焰②汇成了照亮河山的光环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毛泽东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以上四则材料给了你关于“青春价值”怎样的触动?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触动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1:以青春之我,助青春之中国从古至今,中国青年一直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无论是周恩来总理“安忍坐视而不一救邪”的呼告,还是燕园学子那“团结起来,重振中华!”的呐喊,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莫惜青春年华,与我同振国家。”10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爆发就像一道闪电撕裂了窒息的黑暗,像一星炬火引燃了燎原的烈焰。直到现在,五四运动的光芒还照耀在神州大地,灼灼其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