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让家更美好(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1页
4.2让家更美好(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2页
4.2让家更美好(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3页
4.2让家更美好(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4页
4.2让家更美好(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链接:国际家庭日你知道国际家庭日是几月几日吗?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决议中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2024年5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家庭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迁,不论生活格局变化多大,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促进家庭和睦,用爱和陪伴,为家人创造更多温暖的记忆,让家更美好。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学习目标1、知道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不同,学会用心体味亲情之爱;2、能够在家庭中,学会关爱、互相尊重,善于沟通,化解矛盾;3、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4、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内涵,在生活中继承和发扬;5、理解并掌握建设美好家庭的做法。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P29-33,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时间5分钟。1、建设美好家庭中,如何体味亲情之爱?2、建设美好家庭中,如何学会爱、奉献爱?3、建设美好家庭中,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4、如何尽到家庭成员的责任?5、如何建设美好家庭?活动一:生活观察

回忆并记录你和家人彼此关爱的事情,填入相应的方框内。家人对我的关爱我对家人的关爱思考:1、对比以上的记录,你有什么发现?2、说一说在你的家庭中,父母及家人表达爱的方式的方式是什么?3、建设美好家庭需要我们如何做?

妈妈细心照料我的饮食起居;

爸爸下班回来辅导我完成作业;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动物园游玩;等等

爸爸下班回家后,给爸爸捶背、揉肩;

周末,我帮助妈妈收拾家务;

放学回家,我辅导妹妹做作业;等等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不同;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内敛深沉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温馨和睦磕磕绊绊自然随和亲情表现活动一:生活观察

2、说一说在你的家庭中,父母及家人表达爱的方式的方式是什么?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3、建设美好家庭需要我们如何做?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爱的碰撞

十月的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不方便运动,更何况要春捂秋冻嘛。”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少冻感冒了怎么办?”小强说:“哎呀,我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冻。”小强穿戴整齐要出家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厚外套让他穿……思考:1.你能理解小强妈妈的做法吗?2.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3.对我们建设美好家庭有何启发?小强妈妈让小强穿厚外套是对小强的关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对父母长辈要孝顺敬重。

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3、建设美好家庭需要我们如何做?具体做法: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②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③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思考:1、分析这些名言、家规、家训的内容,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2、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3、对我们建设美好家庭有何启发?活动三:阅读与分享《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解:意思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宋朱熹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淡泊名利、爱国爱家、遵纪守法等

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②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2、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活动四:讨论与交流材料一:爸爸妈妈每天要出去上班,回来还要照顾我、做家务、给我做饭,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真的很辛苦。思考:1、作为家庭的一员,我该做些什么为他们分忧呢?

思考:2、材料中的的问题对我们建设美好的家庭有哪些启示?材料二:(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①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②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活动四:讨论与交流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我归纳,我总结如何建设美好家庭?活动五:启思导行

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活动提示:爱要大声说出来爱要勇敢做出来爱要真诚传出来爱要———出来......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1、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相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C【解析】本题考查体味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相同的

,①错误;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C。

2、“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消除差异

②家庭成员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③家庭成员学会爱,奉献爱

④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庭责任,相互协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D【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家庭。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消除差异,错误,应排除;应排除;故本题选D。3、国家重视文明家庭创建,大力表彰全国文明家庭,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对此,我们青少年可以(

)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庭

②放弃学业、挣钱养家,减轻家庭生活负担

③专心学习,等长大后再孝敬父母

④对待兄弟姊妹应相携相助,学会换位思考,化解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的家庭。②放弃学业、挣钱养家,减轻家庭生活负担

③专心学习,等长大后再孝敬父母

错;故本题选B。4、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精华所在。对下列家规家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就是中国人的法定义务②家规家训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具有约束力③老祖宗留下的“家规”“家训”,我们要全部继承并代代相传

④“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本题考查对家规家训的认识,①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就是中国人的法定义务,错,③老祖宗留下的“家规”“家训”,我们要全部继承并代代相传,错,应排除,故答案为C。“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黄庭坚《黄氏家规》“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增广贤文》5、“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热气腾腾,温馨的厨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这是宁宁放学回家时看到的情景。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

)①主动分担家务劳动②完全听从长辈的意见③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④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的共同责任,②完全听从长辈的意见,说法绝对,应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