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A组必备基础巩固题组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御门听政是康熙帝接见朝臣、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方式。康熙帝在位期间,始终不渝地恪守时间、坚持御门听政,十分勤谨;御门听政时反对空话、套话,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康熙帝坚持御门听政旨在()A.强化君主集权B.清除权臣势力C.革新政治制度D.打造盛世局面2.(2024江苏徐州期末)康熙帝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帝此举()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D.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3.清朝奏折一般为叙事文体,要求文字简练通顺,语义表述清楚,最忌出现“事理不明,句读不清,头绪冗杂,拖沓烦琐”。这一规定()A.强化了对官僚的控制 B.提高了政务保密性C.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旨在提升行政效率4.明朝内阁权力不断扩大,但大学士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内阁权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断升格。这些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C.满洲贵族垄断权力 D.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题组2疆域的奠定5.清朝大臣施琅劝告康熙皇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台湾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皇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发展海外贸易 B.巩固东南海防C.实行闭关政策 D.强化君主权力6.“前后藏所出租赋,悉归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收用。至商上(指西藏地方政府)一切出纳,应统归驻藏大臣稽查、总核,以杜商卓特巴(指西藏地方官员)等侵渔之弊。”根据材料可知驻藏大臣()A.与达赖和班禅地位平等B.监督西藏财政赋税使用C.掌管西藏地方涉外事务D.拥有支配西藏税收权力7.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清朝开拓、巩固疆域的具体成就”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新疆的管理B.《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边界C.实行土司制度管理西南各民族D.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设省8.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题组3统治危机的初显9.下表为清朝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C.农业技术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显露10.美国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顺势而为,与时俱进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主权完整,海关自主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B组关键能力提升11.据《康熙起居注》记载,1718年,年过六旬的清朝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君臣关系发生突变B.国家疆域扩大事务繁多C.皇帝大权独揽政务繁忙D.官僚队伍政治素养低下12.清代雍正时期,所有在京王公贵族,文官京堂以上,武官都统以上;地方官员文职按察使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都可上递奏折直达天听。《大清会典》中载奏折制度为“欲收明目达聪,以决天下之壅蔽也”。这表明清代的奏折制度()A.加强了对官吏的监察B.有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C.强化了对平民的控制D.推动了皇权专制走向顶峰13.清代雍正时期,清政府将边疆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即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被废除,改成由中央政府派任流官管理。这一做法()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豪强的管制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大大扩张了清王朝的统治疆域14.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外交体制框架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清朝外交管理权下移的趋势B.清朝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趋势C.“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D.闭关自守外交在政治上的体现C组学科素养创新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吾尔族、藏族等地区。主要是满、蒙古、汉三区的统一。——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材料二清朝前中期大事年表(部分)年份大事件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投降1684年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材料三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1)阅读材料一,概述谭其骧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述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A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帝长年坚持御门听政,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有利于康熙帝了解国情,强化君主集权,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2.A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的奏折制度,该制度使皇帝可以直接了解地方的情况,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地方舆情”并非完全是农业问题,更不是单纯的“地方物价”问题,B、D两项片面;上述措施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消除了”表述绝对,C项错误。3.D清朝奏折要求通顺易懂,保证奏折能够被准确地理解,从而加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行政效率,故选D项。4.B材料说明,明朝内阁权力较大,但品秩较低,有利于皇帝的控制;清朝内阁权力较小,品秩高低都不能威胁皇权,说明材料中的现象主要着眼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与军机大臣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内阁的变化,并未提到内阁的构成,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内阁权力的转移,排除D项。5.B根据材料可知,施琅认为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害所在,点明了台湾在海防中的重要性,为此,康熙皇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这说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选B项。6.B根据材料可知,驻藏大臣监督西藏财政赋税的使用,故选B项。7.B材料主旨是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具体措施,《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故选B项。8.B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根据边疆的实际情况而定,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制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地方财政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专制集权的强化无关,排除D项。9.D从数据可以看出,清朝人口不断增长,而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反映出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显露,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边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粮食的产量,排除C项。10.C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这虽然是一种错误的对外政策,但是,仍然能够贯彻执行,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清政府是主权完整的国家,海关仍然能够自主,C项正确。11.C由材料可知,皇帝虽年过六旬,但依然政务缠身,国家大事都由他一人决定,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项;清朝君臣关系没有突变,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B项;皇帝繁忙的原因在于集权统治,而非官僚队伍的政治素养低下,排除D项。12.B根据材料可知,在京官员和部分地方官员可以直接上递奏折直达天听,奏折制度让皇帝了解各方面的政事,起到“明目达聪,以决天下之壅蔽”的目的,有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B项正确。13.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土归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非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A项;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与扩张清王朝的疆域范围无关,排除D项。14.C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前期以自我为中心,将与清朝交往的国家分为三类并设立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故选C项;清朝外交权属于主权范畴,归属于皇帝,排除A项;外交近代化始于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