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6章测评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6章测评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6章测评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6章测评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6章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2年8月18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突发山洪。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勘查,此次灾害有三方面成因:一是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二是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三是17日晚强降雨导致河道流量突增,引发山洪灾害。下图是当时的水位状况照片。据此完成1~2题。1.关于此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属于风暴潮灾害②属于洪水灾害③与天气和地形因素有关④易在冬春季节发生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此次山洪还诱发的多起次生灾害为()A.泥石流 B.冻害 C.雷暴 D.暴雨陇东黄土高原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下图示意该地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降水量及土壤0—100厘米含水量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区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A.3月上旬至4月下旬B.5月下旬至6月下旬C.7月下旬至8月下旬D.9月中旬至11月上旬4.初春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解冻 B.降水较多C.引水灌溉 D.地下水上涌2022年11月27—30日,寒潮天气自西向东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下图为全国降温幅度预报图。据此完成5~7题。5.此次寒潮()A.发源于西北太平洋B.对西南地区影响大于西北地区C.由东南向西北移动D.可以缓解北方地区土壤的旱情6.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信息B.随时做好防寒保暖准备C.建立灾害救援与救助体系D.为牲畜准备充足的饲料7.获取并制作天气预报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虚拟现实(VR)、地理信息系统(GIS)B.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遥感(RS)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2日13时17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中国地震预警网通过预警终端、手机APP第三方平台等渠道,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右图为小明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截图。据此完成8~9题。8.泸定地震震源位于()①软流层②上地幔③地壳④岩石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此次地震,小明所在地与泸定()A.震级相同 B.烈度相同C.震感相同 D.震中距相同[2024·陕西西安阶段检测]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下图为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据此完成10~12题。10.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A.上游含沙量增大 B.上游流速加快C.下游水量减少 D.下游水质改善11.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是由于当地()A.交通不便 B.河流湍急C.植被茂密 D.山坡陡峭12.对交通安全仍然构成直接威胁的是()A.潜在变形区 B.残留体C.崩塌源区 D.堆积区离岸流又被称为回落流(下图),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有的长700—800米。离岸流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海水冲向海岸,遇阻溃散,后续海浪持续推挤,海水只能先沿与海岸平行的方向移动,最终在波浪较小的区域汇集起来,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离岸流持续时间仅有两三分钟,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据此完成13~14题。13.形成离岸流的主要动力是()A.月球引力 B.风力C.重力 D.水的浮力14.在海边游泳,如何判断自己突遇离岸流及采取的正确自救措施是()A.感觉自己随波浪起伏;首先避免惊慌,然后奋力游向岸边B.感觉头部被风浪淹没;先垂直于海岸逆流而上,然后登岸C.发现身体向岸边漂移;先随波逐流,然后全力游向岸边D.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先平行海岸游动,伺机游向岸边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登陆,影响范围较大。下图为浙江省相关部门7月26日发布的局地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五色图。据此完成15~16题。15.与宁波市相比,温州市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距台风中心较近,风力强B.受灾严重,防灾标准较高C.区域内短时降水强度较大D.市域范围的水域面积更大16.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防治此次山洪灾害的有效措施为()①借助RS监测气象云图动态变化②借助GNSS获取台风中心的位置③借助GIS采集短历时的雨量信息④借助GIS预警山洪灾害风险等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二、综合题(共52分)17.[2024·江苏南通高一检测](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并一路北上,受“杜苏芮”与新生台风“卡努”的影响,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本次强降水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北京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造成了严重人员与财产损失。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地形与行政区图。(1)简述造成门头沟与房山两区特大洪涝灾害的水循环异常环节。(3分)(2)分析导致这些水循环环节异常的主要原因。(4分)(3)简析北京市防御特大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3分)18.[2024·贵州遵义高一检测](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伊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第二大岛屿,植被茂密,风景优美,拉海纳镇街上遍布深富古味的矮小木造建筑,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2023年7月底,当地干旱加剧,8月8日至12日,发生了严重的火灾,使火灾最严重的拉海纳镇成为一片废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附近海面上正经历有记录以来太平洋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飓风。下图示意毛伊岛位置。(1)分析毛伊岛拉海纳2023年8月火灾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2)简述本次火灾对夏威夷群岛造成的环境问题。(6分)(3)为了减轻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说明该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6分)19.[2024·山东德州高一月考](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耳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东高西低,落差大。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300千米范围内有33座大中城市;2月6日18时24分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之后又有多次6级以上余震。地震发生后又出现了暴雪和冻雨天气。该次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灾区有超过8.4万栋建筑倒塌、严重受损或急需拆除。下图为土耳其地质构造与地震震级示意图。(1)说明土耳其地震的成因。(6分)(2)简述此次土耳其地震灾损严重的原因。(4分)(3)请为减少土耳其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滑坡通常指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不仅可以直接对桥梁、道路、房屋、农田等造成危害,还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随着堰塞湖的不断发展,会造成诸多危害,因此需要对堰塞湖的发展进行动态实时监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堰塞湖的形成过程。(1)推测滑坡发生时图示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2)指出该堰塞湖形成、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主要危害。(4分)(3)指出可有效监测堰塞湖发展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4分)

参考答案第六章测评1.B2.A解析第1题,此次灾害是强降水导致河水流量突增引起的山洪,属于洪水灾害,①错误,②正确;这次灾害既与强降水有关,也与山区的地形有关,特别是山谷的集水作用,③正确;当地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④错误。第2题,山区的强降水很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山洪与冻害、雷暴无关;暴雨是山洪暴发的原因,不是山洪诱发的灾害。3.B4.A解析第3题,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时段,并不是降水量最小的时候。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土壤含水量最小。第4题,陇东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雨水主要来自夏季,初春季节土壤较高的含水量,主要来自地表积存的降雪融化及土壤解冻。5.D6.A7.B解析第5题,此次寒潮是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亚洲高压;西北地区更靠近寒潮源地,受寒潮影响大于西南地区;此次寒潮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寒潮带来的降雪覆盖在地表,可以缓解北方地区土壤的旱情。第6题,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寒潮不只影响人类,也会对农业、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建立灾害救援与救助体系是灾后的防灾措施,不是首要工作;寒潮不只影响畜牧业,也会对种植业和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第7题,获取气象云图的影像数据需要用到遥感(RS),制作天气预报图需要对信息加以分析,这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8.C9.A解析第8题,结合材料可知,泸定县的震源深度12千米,因此泸定地震震源应位于地壳,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因此震源也位于岩石圈,④正确。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此小明所在地与泸定的震级相同;结合图片可知,小明所在地距离震中179.4千米,泸定位于震中,因此震中距不同,烈度不同,震感也不相同。10.C11.C12.B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崩塌堆积体入河阻塞河道,导致河流上游流速减慢,泥沙沉降,含沙量减小。由于堆积体阻塞河道,下游水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第11题,由图可知,该地附近山坡植被茂盛,影响了裂隙等崩塌前兆的发现。当地邻近公路,交通便利。河流在崩塌源区下方,对山体变形监测无影响。山坡陡峭可以通过航拍等手段监测。第12题,由图可知,山体崩塌残留体前缘出现陡峭的凌空面,极易崩塌,再次造成灾害,对交通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崩塌源区大部分物质已经向下运移,继续发生崩塌的可能性不大。堆积区物质移动缓慢,对交通安全威胁小。潜在变形区移动将导致前方的残留体崩塌,间接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13.C14.D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形成离岸流的主要动力是水的重力;月球的引力、风力、水的浮力对离岸流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动力。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离岸流是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的水流,所以在海边游泳时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就是遇到离岸流。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如遇到离岸流随波逐流是很危险的,应先平行于海岸游动,再伺机游向岸边进行自救。15.C16.D解析第1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山洪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大,引发地表径流从山地倾泻而下,而温州市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说明当地降水强度大,而短时的强降水使地表径流汇聚速度更快,更容易引发山洪。第16题,RS能够对当地气象条件进行监测,从而判断强降水的范围,有助于防治山洪灾害,①正确;GNSS虽然能够获取台风中心的位置,但是其无法监测降水量和易发生山洪的位置,对防治山洪灾害作用较小,②错误;GIS无法直接采集短历时的雨量信息,③错误;GIS能够分析降水、地质条件,从而对山洪灾害进行评估,并且进行预警,④正确。17.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异常增多。(2)双台风从低纬海洋输送大量的暖湿气流;北京西部为山区,暖湿气流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特大暴雨;上游山区汇水快,地表径流大增;下游平原排水慢,导致溢水成洪。(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转移灾区人口;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保险体系;加强宣传,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区物资供给和应急自救能力。解析第(1)题,门头沟与房山两区特大洪涝灾害的水循环异常环节有台风“杜苏芮”的水汽输送能力增强,加之北京地形的影响,使得降水增多,地表径流异常增多。第(2)题,由材料可知,受“杜苏芮”与新生台风“卡努”的影响,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故双台风从低纬海洋输送大量的暖湿气流;读图可知,北京西部为山区,暖湿气流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地形雨,为特大暴雨;上游山区地势起伏,汇水快,地表径流大增;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排水慢,流水不畅导致溢水成洪。第(3)题,北京市防御特大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可从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作答。政府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转移灾区人口;政府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保险体系;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区物资供给和应急自救能力;个人增强防灾减灾意识。18.答案(1)8月份,气温高,降水少;该地经历旱灾,水分少;飓风,使风力较大,火势蔓延速度快。(2)火灾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灰尘增多,空气质量下降;火灾产生的垃圾等,随后期降雨带入海洋,导致沿海被污染等。(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灾区进行监测评估,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采取问责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解析第(1)题,8月份,该地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刚刚经历了旱灾,植被水分含量较低,易燃;此时该地附近海面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飓风,受飓风影响,该地风力较大,火势蔓延较快。第(2)题,火灾会烧死大面积植被和部分动物,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火灾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灰尘,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火灾产生的灰烬、动植物尸体等垃圾,在雨季降水较多时,会随地表径流进入海洋,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等。第(3)题,利用遥感系统获取灾区的遥感图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对灾情进行准确评估;建立灾后紧急处理管理机构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救灾抗灾的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对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对出现问题的部门采取问责机制,调动职能部门的救灾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民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和生态系统恢复的工作;呼吁国际援助等。19.答案(1)土耳其处于多个板块交界处;地应力长期积累,能量积累多,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导致岩层突然破裂;释放出大量能量,以地震波形式传到地表,形成地震。(2)双震型地震,震级大,震源浅,余震多;震中附近分布有多个大中城市,人口密集;震区建筑物质量差,抗震能力差;地震时遭遇暴雪和冻雨等恶劣天气,被埋的人容易失温伤亡。(3)增强土耳其人民的防震意识,学会地震中自救和互救技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政府应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加强逃生演练;完善地震灾害的相关保险体系等。解析第(1)题,土耳其处于多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壳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应力长期积累,长期积累的能量多,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导致岩层破裂;释放出大量能量,以地震波形式传到地表,形成强烈的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