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3章素养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

第三章素养综合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24·山东泰安月考]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端海拔差别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的作用下,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2.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发量大于补水量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3.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A.降低植被覆盖率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C.增加人工降雨量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2024·重庆高二开学考试]鄂霍次克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海水结冰期长达7个月。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据此完成4~6题。4.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A.大致与经线的走向平行B.西部海冰的边界扩展速度快C.2月海冰边界内海冰少D.从远岸海域向近岸海域扩展5.冬季,图中a、b、c、d4个海域最先结冰的是()A.a B.b C.c D.d6.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A.2月 B.5月 C.8月 D.12月[2023·浙江6月卷]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密度最低B.丁盐度最小C.甲盐度大于丁D.乙密度大于丙8.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①大陆冰川融化②寒暖流交汇③深层海水上升④西风漂流挟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浙江1月卷]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9~10题。9.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A.P沿岸降水增多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C.Q沿岸降水减少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10.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洋流、洋流B.纬度、洋流C.径流、纬度D.洋流、径流潮差是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潮汐发电是利用潮差推动水轮机进行发电的发电方式。下图是英国周边海域潮差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英国潮汐发电站主要分布在()A.北部沿海地区B.西部沿海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12.影响各地潮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密度B.海水盐度C.海水温度D.海湾形状[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洋流()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14.受图示洋流影响()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二、综合题15.[2023·浙江6月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材料二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图2(1)黄河中游地区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造成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2)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其原因。(3)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16.[2024·河南洛阳高一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近海海域面积辽阔,受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洋表层温度具有明显的空间与季节变化特点。下图示意某年10月中旬我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1)描述我国近海海域10月份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特点。(2)与乙地相比,甲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偏低,分析其主要原因。(3)推测冬季出现结冰现象的近海海域,并阐释理由。17.[2024·河南安阳高一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密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之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为不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1)指出图中甲、乙、丙海域所处的纬度带。归纳海水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析海水密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3)推测丙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测的依据。(4)阐释在深度500米内,甲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动物会在本能的驱动下借助自然环境达到其目的。欧鳗在欧洲的河湖里生活10多年后,体长40—60厘米,顺江河而下横渡大西洋回到繁殖地马尾藻海域产卵后死亡。孵化出来的欧鳗幼体长约3毫米,游泳能力虽弱,却已向欧洲沿海迁徙。下图示意欧鳗洄游路径。(1)欧鳗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径直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取道南方,朝着亚速尔群岛前进。结合洋流知识对此现象进行解释。(2)运用洋流知识,简述科研人员绘制欧鳗幼体返回欧洲推测路径的理由。(3)推测科研人员证实欧鳗洄游路径所采用的方法及其依据。

参考答案第三章素养综合训练1.C2.A3.B解析第1题,“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大气的流动会挟带一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地表蒸发是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体现流域内气流的水平运动;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地表径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第2题,“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呈现干裂化现象;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发量相对较小,对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为缓解中下游地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对中长期缺水问题影响很小;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4.B5.D6.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西部海域海冰分布的边界因受寒流、入海河流及海陆比热容不同的影响结冰快,使得西部海冰分布的边界扩展速度快,且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比1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距西侧海岸远,故2月海冰分布的边界内海冰多。第5题,图中a、b、c、d4个海域中的d海域近岸有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且冬季陆地降温快及附近有寒流流经,使得d海域最先结冰;a、c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b海域与d海域纬度相当,但沿岸没有低温河水汇入,水温高于d海域。第6题,每年的1—3月,气温逐渐回升,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开始融化并形成流冰,之后这些流冰随寒流南下,受北海道岛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使得2月的流冰数量多,规模大,故游客在北海道流冰观赏区观赏流冰的最佳月份是2月;5月、8月气温高,没有流冰;12月气温低,海水结冰,也不会产生流冰。7.D8.C解析第7题,甲地纬度最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甲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水密度高于丙地。第8题,磷虾主要分布在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它在极地东风的影响下向北流去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就形成了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寒暖流交汇处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故②③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大,①错误;西风漂流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挟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误。9.D10.D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降低,海水的蒸发作用减弱,海水盐度升高;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使海水盐度降低,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因此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径流。11.B12.D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西部沿海地区的潮差为7—8米,潮差较大,有利于潮汐发电,因此英国的潮汐电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密度、盐度和温度与潮差无关。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不同的海岸形状与当地的潮差有一定关系,引起各地潮差差异。13.D14.B解析第13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第14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15.答案(1)南深北浅生产生活用水(2)太行山西侧受西北风影响,属于迎风坡的位置,黄河中上游蒸发的水汽受太行山地形抬升的作用,降水量较多;而黄土高原受边缘地形阻挡的影响,内部降水量少,且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3)赞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增加黄河中上游水量,进而增加中游流域内的地表径流,有利于区域内的种植业进行灌溉;中上游河流流量增大,蒸发量加强,区域内水汽增加,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区域支流较多且落差较大,因此径流深度较深;而北部区域支流较少,水量较小,落差相对较小,因此径流深度较浅。影响两个时期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导致径流的水量减少,因此深度变浅。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的水汽,会形成再次降水。太行山位于黄河中上游以东,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太行山西侧处于迎风坡上,且太行山地势较高,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较大;黄土高原四周相对陡峭,将会阻挡黄河中上游水汽的进入,导致其降水量较少,且距离海洋更远,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难度相对较大。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水引入黄河,增加了黄河中上游的水量,为沿线的农业增加水源,同时增加了区域内水汽的蒸发量,使得区域内的空气更加湿润,更易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的水分吸收;同时区域内的雨水灌溉增多,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16.答案(1)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乙地靠近日本,受暖流影响,温度较高,甲地靠近大陆,受暖流影响较小,温度较低;10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进入秋季,甲地靠近大陆,大陆降温速度较海洋快,甲温度较低。(3)渤海北部与西部。渤海属内陆型海域,水深较浅,受外海的影响较小,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低,冰点高,易结冰;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水温较低,且靠近大陆,冬季水温降温较快,易结冰。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及图可知,我国近海海域10月份表层海水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地靠东,邻近日本,受暖流影响较大,海水温度较高,而甲地靠近大陆,受暖流影响较小,温度较低;10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北半球进入秋季,甲地靠近大陆,陆地降温速度大于海洋,因此甲地温度比乙地温度低。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渤海冬季结冰现象主要发生在渤海北部与渤海西部。原因:渤海属内陆型海域,近海水深较浅,地形相对闭塞,受外海的影响较小,同时渤海北部与西部有河流注入,辽河注入渤海北部,滦河、海河注入渤海西部,使得渤海北部、西部海水盐度较低,冰点高,容易结冰;加之渤海纬度高,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使得水温较低,且靠近大陆,冬季水温降温较快,易结冰。17.答案(1)甲位于低纬度,乙位于中纬度,丙位于高纬度。分布特点:水平方向上,纬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纬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率先快后慢至基本无变化。(2)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大,反之越小;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压力增大,密度增大;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集中于海洋表层,导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减率先大后小至无变化,造成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增率先大后小,直至无变化。(3)丙海域纬度偏高,冬季海洋表层结冰,冰下海水盐度增大,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夏季,冰川融化,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下降,密度下降。(4)特点:甲海域在海水深度500米以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原因:甲海域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收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迅速增大。解析第(1)题,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在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读图可知,在图示区域海洋表层甲海域盐度偏低,乙海域次之,丙海域盐度较高,因此甲海域位于低纬度,乙海域位于中纬度,丙海域位于高纬度。在副热带海区,虽然盐度偏大,但因温度下降幅度不大,尽管密度增大,却没有出现极值。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因此水平方向上纬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纬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由图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率先快后慢至基本无变化。第(2)题,在大洋表层,海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高;纬度越低,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直差异很大。随海水深度增加,海水压力增大,密度增大;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集中于海洋表层,导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递减率先大后小至无变化,由此造成海水密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递增,表层向下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第(3)题,根据丙海域表层海水的密度可知其位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在较高纬度海域,冬季海洋表层结冰,导致冰下海水盐度增大,温度降低,因此海水密度会增大;夏季,冰川融化,同时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下降,因此海水密度会降低。第(4)题,读图可知,甲海域在海水深度500米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