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热制冷机团体标准文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C/12/wKhkGWcMcIaAVcIBAACXB0jCFAU112.jpg)
![低品位热制冷机团体标准文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C/12/wKhkGWcMcIaAVcIBAACXB0jCFAU1122.jpg)
![低品位热制冷机团体标准文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C/12/wKhkGWcMcIaAVcIBAACXB0jCFAU1123.jpg)
![低品位热制冷机团体标准文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C/12/wKhkGWcMcIaAVcIBAACXB0jCFAU1124.jpg)
![低品位热制冷机团体标准文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C/12/wKhkGWcMcIaAVcIBAACXB0jCFAU1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200
CCSJ73
团体标准
T/CECA-G0244—2023
低品位热制冷机
Refrigerationsystemdrivenbylow-gradeheat
2023-10-17发布2023-10-18实施
中国节能协会 发布
T/CECA-G0244—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型号和基本参数.................................................................2
4.1分类.............................................................................2
4.2型号.............................................................................2
4.3基本参数.........................................................................3
5技术要求.............................................................................3
5.1一般要求.........................................................................3
5.2主要设备组件.....................................................................3
5.3界区外要求.......................................................................5
5.4耐压和泄漏试验...................................................................5
5.5名义工况性能.....................................................................5
5.6变工况性能.......................................................................5
5.7噪声.............................................................................5
5.8安全要求.........................................................................5
6试验方法.............................................................................5
6.1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5
6.2设备组件耐压和泄漏试验...........................................................6
6.3名义工况性能试验.................................................................6
6.4变工况试验.......................................................................6
6.5噪声试验.........................................................................6
6.6安全试验.........................................................................6
7检验规则.............................................................................6
8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7
8.1标志.............................................................................7
8.2出厂文件.........................................................................7
8.3包装.............................................................................8
8.4运输和贮存.......................................................................8
附录A(资料性)低品位热制冷机使用导则.................................................9
A.1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条件...........................................................9
A.2低品位热制冷机接管及界区.........................................................9
A.3低品位热制冷机各参数参考.........................................................9
A.4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场景参考......................................................11
附录B(规范性)间冷型制冷机制冷量(液体载冷剂法)....................................12
I
T/CECA-G0244—2023
B.1试验装置........................................................................12
B.2试验步骤........................................................................12
B.3试验记录........................................................................12
B.4试验结果计算....................................................................13
附录C(规范性)直冷型制冷机制冷量试验方法(液氨法)..................................15
C.1试验装置........................................................................15
C.2试验步骤........................................................................15
C.3试验记录........................................................................15
C.4试验结果计算....................................................................16
参考文献..............................................................................17
II
T/CECA-G024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东华工程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华商国际工
程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
工程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中盐昆
山有限公司、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
司、合肥工业大学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安徽实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亿杰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巴彦淖尔聚光硅业有限公司、中环寰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冷环能
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昆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蓝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祝令辉、陈何根、蒋英明、张艳、王婧、冯玉峰、方华东、刘林林、李林、刘
继三、许朝阳、黄铭科、宦洪彬、郭卓建、李浩、张科、高良宏、杨成炯、高毕亚、张富强、裴志、吴
燕平、代忠景、王晓华、赵勤理、石兰英、闵文伟、蒲勇、赵江、张学飞、王晓中、刘亚峰、邓才广、
林致胜、张勇、袁金敏、赵亮、孙旭东、张永强、刘景、李孔争、白建林、宋正华、王闯、郭盼盼。
III
T/CECA-G0244—2023
低品位热制冷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品位热制冷机(以下简称“制冷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和基本参数、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和使用导则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制冷量10 kW~20 000 kW,以氨为制冷剂,以高沸点、不含水且易溶于氨的物质为吸
收剂,以低品位的蒸汽、热水等为加热源,通过无精馏的循环,实现吸收式制冷的制冷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151热交换器
GB/T7735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GB/T9237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
GB/T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GB/T13296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0801.5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GB/T21832(所有部分)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21833(所有部分)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24511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T24593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28713热交换器用强化传热管
HG/T20580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范
HG/T20581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HG/T20582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范
HG/T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范
HG/T20584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规范
HG/T20585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范
HG/T20613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PN系列)
HG/T20634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Class系列)
JB/T4330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JB/T7249制冷与空调设备术语
NB/T47002(所有部分)压力容器用复合板
NB/T47004.2板式热交换器第2部分:焊接板式热交换器
1
T/CECA-G0244—2023
NB/T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09低温承压设备用合金钢锻件
NB/T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3.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8(所有部分)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NB/T47019(所有部分)锅炉、热交换器用管订货技术条件
NB/T47027压力容器法兰用紧固件
SH/T3081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B/T72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品位热制冷机refrigerationsystemdrivenbylow-gradeheat
利用90℃~150℃的低品位余热,制取-40℃~3℃冷量的制冷机。
3.2
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
制冷量与加热源消耗热量所得的比值,其值用kW/kW表示。
3.3
间冷型制冷机indirectevaporativeunit
氨在制冷机内部循环,液氨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给蒸发器中的液体载冷剂降温,输出为较低温度
的液体载冷剂的制冷机。
注:常用液态载冷剂为乙二醇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
3.4
直冷型制冷机directevaporativeunit
制冷机与外界进行氨交换,输入气氨,输出液氨的制冷机。
注:液氨为冷量的体现形式,无需通过载冷剂输出冷量。
4分类、型号和基本参数
4.1分类
4.1.1按加热源分为蒸汽型制冷机和热水型制冷机。
4.1.2按冷量输出方式分为间冷型制冷机和直冷型制冷机。
4.2型号
制冷机的型号由加热源类型、冷量输出方式、设计工况下的制冷量等部分组成,具体形式如下:
□—□□—□
设计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kW)
冷量输出方式(J—间冷型,Z—直冷型)
热源类型(Q—蒸汽型,S—热水型)
制冷机代号,由制造厂自行确定
示例:XX-SJ-3000表示某公司热水、间冷型制冷机,设计制冷量为3 000 kW。
2
T/CECA-G0244—2023
4.3基本参数
制冷机名义工况参数和性能系数按表l的规定。
表1名义工况参数和性能系数
加热源种类载冷剂载冷剂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载冷剂侧冷却水侧
型式COP
及参数进口温度蒸发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污垢系数污垢系数
蒸汽型蒸汽0.1 MPa.G
-15℃-20℃/-23℃32℃/39℃0.018 m2·℃/kW0.044 m2·℃/kW0.52
热水型热水,130℃
注1:当制冷机采用其他方式冷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换算。
注2:本表为制冷机名义工况下的参数和性能系数规定,其他工况下的参数和性能系数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制冷机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
5.2主要设备组件
5.2.1设计
压力容器根据GB/T150(所有部分)、GB/T151、HG/T20580、HG/T20582、HG/T20583、HG/T20585、
JB/T4732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
5.2.2材料
5.2.2.1一般要求
5.2.2.1.1制冷机材料的选用应充分考虑其使用条件、材料性能、制造工艺、设计使用年限和经济合
理性。
5.2.2.1.2制冷机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规范或标准的规定。
5.2.2.1.3所有与氨及吸收剂有接触的部分,不宜选用含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材料。
5.2.3材料要求
5.2.3.1钢制换热管
5.2.3.1.1钢制换热管可选用光管或波纹管、螺纹管、波节管等强化传热管,其材料应符合GB/T150.2、
GB/T151以及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
5.2.3.1.2换热管常见材质及具体要求:GB/T9948、GB/T13296、GB/T21832(所有部分)、GB/T21833
(所有部分)、GB/T24593、NB/T47019(所有部分)。
5.2.3.1.3采用强化传热管时,其使用范围和基管材料还应符合GB/T150.2、GB/T28713的规定。
5.2.3.1.4不锈钢焊接波纹管、波节管、螺纹管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换热管应符合GB/T24593的规定,换热管用钢带原材质应符合GB/T24511的规定,换
热管还应符合NB//T47019.1及NB/T47019.5的规定;
2)逐根进行涡流检测,对比样管人工缺陷应符合GB/T7735中验收等级E1H的规定;
3)端部光管与波纹管的连接焊缝应进行100%PT,Ⅰ级合格;
3
T/CECA-G0244—2023
4)逐根耐压试验压力不低于管、壳程耐压试验压力的最高值且不低于4.0 MPa。
5.2.3.1.5超出第5.2.3.1.2引用标准中的换热管材料时,应符合TSG21、GB/T151的有关规定,
且应符合NB/T47019(所有部分)的规定。
5.2.3.2板材
5.2.3.2.1受压元件用板材应符合GB/T150.1、GB/T150.2及GB/T151的有关规定,低温容器受压
元件用板材还应符合HG/T20585的有关规定。
5.2.3.2.2复合板应符合NB/T47002(所有部分)中B1级的规定。
5.2.3.3锻件
5.2.3.3.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以及不锈钢锻件,应符合NB/T47008、NB/T47009、NB/T47010以及
HG/T20581和GB/T150.2的规定,锻件级别不得低于Ⅱ级。
5.2.3.3.2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锻件还应符合HG/T20585的规定。
5.2.3.4钢管
5.2.3.4.1受压元件用钢管可采用无缝或焊接工艺生产,宜优先选用无缝钢管。钢管应符合GB/T150.2、
HG/T20581或相应材料引用标准的规定。
5.2.3.4.2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管还应符合HG/T20585中的有关规定。
5.2.3.5板片
板式换热器板片材质选用应符合NB/T47004.2以及相应材料引用标准的规定。根据板材具体结构、
工况,结合实际成功案列,也可选用SPCE-S、Q235等材质。
5.2.3.6紧固件
螺柱(含螺栓)和螺母用钢应符合GB/T150.2和HG/T20581的规定。设备法兰、接管法兰的紧固件
还应满足NB/T47027、HG/T20613或HG/T20634的要求。
5.2.3.7焊材
焊材选用应与根据NB/T47014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完全一致,且应符合NB/T47018(所有部分)、HG/T
20581、TSG21或相应材料引用标准以及设计文件的规定。
5.2.3.8液氨腐蚀环境选材要求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包括焊接接头)除满足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HG/T20581中的有关
规定。
5.2.4制造、检验和验收
制冷机中属于压力容器的设备,应按GB/T150(所有部分)、GB/T151、HG/T20584以及相应的标
准规范进行制造、检验和验收,并接受TSG21的监督检验。低温容器的制造还应符合HG/T20585中的有
关规定。
5.2.5评审
当设计和制造不满足TSG21或GB/T150(所有部分)相应条款时,需要进行相对应的试验验证,
并按TSG21或GB/T150(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评审。
4
T/CECA-G0244—2023
5.3界区外要求
当热源为热水时,热水进制冷机前应为过冷状态,防止因气化产生振动影响制冷机正常运行。
5.4耐压和泄漏试验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按GB/T150.4的规定执行,泄漏试验按NB/T47013.8或HG/T20584的规定执行;
压力管道的压力试验和泄漏试验按GB/T20801.5的规定执行。
5.5名义工况性能
5.5.1制冷量
制冷机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6%。
5.5.2加热源消耗量
制冷机实测单位制冷量加热源消耗量不应大于名义值的105%。
5.5.3性能系数
机组实测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名义性能系数的95%。
5.6变工况性能
制冷机变工况性能范围见表2。
表2变工况性能范围
载冷剂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
-35℃~0℃15℃~30℃
5.7噪声
制冷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表3噪声限值(声压级)
名义制冷量Q/kW蒸汽型和热水型
Q≤1 00065 dB
1 000<Q≤2 00070 dB
Q>2 00075 dB
5.8安全要求
5.8.1制冷机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T9237的规定。
5.8.2制冷机的绝缘电阻、耐电压等性能应符合SH/T3081的规定。
5.8.3制冷机安全及防火间距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
5
T/CECA-G0244—2023
测量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并需经检定或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表4测量参数、仪器设备、仪表的型号及准确度
测量参数仪器设备仪器型号准确度
温度温度测量仪表PT100PT1000±0.09℃
ProwirlF(GenerationC)涡街流量计1.0级
流量流量测量仪表
ProlinePromagP300电磁流量计0.2级
EJA110E
压力压力(真空)测量仪表0.1级
EJA530E
噪音噪音测量仪表HS5661B声级计二级(0~8 000 dB)
时间时间测量仪表秒表0.1 s
6.2设备组件耐压和泄漏试验
设备组件中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按GB/T150.4规定的方法进行,泄漏试验按NB/T47013.8或
HG/T20584规定的方法进行;压力管道的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按GB/T20801.5规定的方法进行。
6.3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3.1制冷量
6.3.1.1制冷机制冷量按表1规定的名义工况进行试验。
6.3.1.2间冷型制冷机制冷量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3.1.3直冷型制冷机制冷量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3.2加热源消耗量
制冷机按附录B和附录C规定的方法,在测定制冷量的同时,测定加热源消耗量。
6.3.3性能系数
根据制冷量与加热源消耗热量所得的比值,计算出性能系数。
6.4变工况试验
制冷机按表2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况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进行试验,测定其制冷量
以及对应的加热源消耗量、消耗电功率和性能系数。将试验结果给制成曲线图或编制成成表格,每条曲
线或每个表格不应少于5个测量点的值。
6.5噪声试验
制冷机在名义工况运行,按JB/T4330规定的方法进行。
6.6安全试验
6.6.1制冷机的安全性能试验按GB/T9237规定的方法进行。
6.6.2绝缘电阻、耐电压等试验按SH/T3081规定的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6
T/CECA-G0244—2023
7.1每台制冷机都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制冷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5的规定。
7.3新产品或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对性能有影响时,第一台产品应做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按表5的规定。
表5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序号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要求试验方法
1泄漏试验5.46.2
√√
2耐压试验5.46.2
3制冷量5.5.16.3.1
名义工况
4加热源消耗量—5.5.26.3.2
性能试验
5性能系数√5.5.36.3.3
6变工况试验5.66.4
—
7噪声5.76.5
8绝缘电阻5.8.26.6.2
√√
9耐电压5.8.26.6.2
注1:注:“√”表示需要;“—”表示不需要。
注2:可在客户现场安装后进行检验。
8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每台制冷机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永久性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其中受监管的
压力容器的铭牌还应符合TSG21中的有关规定),铭牌内容包括:
a)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
b)产品型号和名称;
c)主要技术参数(名义制冷量、液氨流量或载冷剂种类、载冷剂出口温度、载冷剂流量、冷却
水进口温度、冷却水流量、加热源种类及其消耗量、电源、功率及重量等);
d)产品出厂编号;
e)制造日期。
8.1.2制冷机相关部位上应设有工作情况标志和安全标志(如接地装置、警告标志等)。
8.1.3制冷机应在相应位置(如铭牌、产品说明书等)上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2出厂文件
每台制冷机出厂时应随带下列文件。
a)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包括:
1)产品型号和名称;
2)产品出厂编号;
3)检验结论;
4)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签章及日期;
5)制造厂名称。
7
T/CECA-G0244—2023
b)产品说明书,其内容包括:
1)产品型号和名称;
2)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电气图及接线图;
3)安装说明和要求;
4)使用说明、维修和保养注意事项。
c)装箱单。
8.3包装
制冷机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8.4运输和贮存
8.4.1制冷机外露的不涂装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螺纹接头用螺塞堵住,法兰孔用盲板封盖。
8.4.2制冷机出厂前应充入或保持规定的溶液量,或充入0.02 MPa~0.03 MPa的干燥氮气。
8.4.3制冷机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和雨雪淋袭。
8.4.4制冷机应存放在库房或有遮盖的场所,场地应通风良好,干燥。
8
T/CECA-G0244—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低品位热制冷机使用导则
A.1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条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90℃~150℃的低品位热未回收利用,且需要新建或现行采用电压缩机制取
-40℃~3℃的冷量,可选用低品位热制冷机。
A.2低品位热制冷机接管及界区
示意图见图A.1。
图A.1低品位热制冷机接管及界区示意图
A.3低品位热制冷机各参数参考
部分制冷量(节选)参见表A.1~表A.2。
表A.1低品位热制冷机参考参数表(一)
制冷量制冷温度最低加热源温流量进口气氨管径
加热源种类热源管径
kW℃度℃t/h(直冷型)
蒸汽1053.1DN300
-5DN150
热水10580DN150
蒸汽1153.7DN300
1 000-20DN200
热水12095DN150
蒸汽1304.6DN250
-35DN300
热水140115DN200
蒸汽1056.2DN300
-5DN250
热水105160DN150
蒸汽1157.4DN300
2 000-20DN300
热水120190DN150
蒸汽1309.2DN250
-35DN400
热水140230DN200
9
T/CECA-G0244—2023
表A.1(继)
制冷量制冷温度最低加热源温流量进口气氨管径
加热源种类热源管径
kW℃度℃t/h(直冷型)
蒸汽1059.3DN300
-5DN300
热水105240DN150
蒸汽11511.1DN300
3 000-20DN350
热水120285DN150
蒸汽13013.8DN250
-35DN500
热水140345DN200
蒸汽10512.4DN300
-5DN300
热水105320DN150
蒸汽11514.8DN300
4 000-20DN400
热水120380DN150
蒸汽13018.4DN250
-35DN600
热水140460DN200
蒸汽10515.5DN300
-5DN350
热水105400DN150
蒸汽11518.5DN300
5 000-20DN450
热水120475DN150
蒸汽13023DN250
-35DN600
热水140575DN200
蒸汽10518.6DN300
-5DN400
热水105480DN150
蒸汽11522.2DN300
6 000-20DN500
热水120570DN150
蒸汽13027.6DN250
-35DN700
热水140690DN200
表A.2低品位热制冷机参考参数表(二)
制冷量制冷机充满水总重制冷机外形尺寸冷却水量间冷型直冷型
冷却水进出口管径a
kWtm×m×mt/h载冷剂进出口管径b出口液氨管径
1 000808×4.2×4.2300DN250DN200DN50
2 0001609×4.6×4.2600DN350DN300DN65
3 00024010×5.0×4.2900DN400DN350DN80
4 00032011×5.4×4.51 200DN500DN400DN80
5 00040013×5.8×4.51 500DN500DN450DN100
6 00048014×6.2×4.51 800DN600DN500DN100
a当制冷机采用其他方式冷却时,其换热量可按冷却水7℃温差参考计算。
b载冷剂以44%质量浓度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温差5℃计算。
10
T/CECA-G0244—2023
A.4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场景参考
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场景参见表A.3。
表A.3低品位热制冷机适用场景参考
热源制冷
序号场景
来源型式温度输出方式
蒸汽冷凝液,反应器后废热锅炉副产蒸
1丁二烯蒸汽,热水-10℃~3℃间冷型
汽
2多晶硅还原工段蒸汽-40℃~-10℃直冷型
铜精矿冶炼副产高温烟气副产蒸汽,二氧化硫氧化副产
3蒸汽-25℃~-10℃间冷型
硫酸镍蒸汽
脱氢反应器废热锅炉副产蒸汽,乙苯塔、
4苯乙烯蒸汽、热水-5℃~3℃间冷型
苯塔、产品塔的再沸器
5低温甲醇洗变换富产低压蒸汽、冷凝液低压蒸汽、热水-38℃~-33℃直冷型
6醋酐乙烯合成反应、醋酐乙烯流化床热水-10℃~-7℃间冷型
7二氧化碳富产低压蒸汽、工艺冷凝水低压蒸汽、热水-35℃~-18℃直冷型
8醋酐副产蒸汽、精馏冷凝水蒸汽、热水-20℃~-15℃间冷型
9乙二醇DMO精馏热水-20℃~-5℃间冷型
10纯碱/联碱煅烧工段热水-10℃~3℃直冷型
11合成氨、氮肥高温凝液闪蒸后冷凝水、尿素高调水低压蒸汽、热水-20℃~-15℃直冷型
12乙醇抽提凝结水热水-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庄租地或转让合同范本
- 传媒工作室合伙合同范本
- 光伏安装居间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中国盐酸卡比佐卡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企业工装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范本
- 包运租船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幕墙工程玻璃幕墙玻璃制品采购合同范本
- 企业白领转餐饮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国情侣装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新员工入职通识考试(中软国际)
- 四星级酒店工程样板房装修施工汇报
-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案
-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 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博士后进站申请书八篇
- 小报:人工智能科技科学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 GB/T 41509-2022绿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艺性能评价规范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检
- 孙权劝学教案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 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共11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