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4/00/wKhkGWcMWGCAIR1BAAGwmciNtDU372.jpg)
![4.14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4/00/wKhkGWcMWGCAIR1BAAGwmciNtDU3722.jpg)
![4.14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4/00/wKhkGWcMWGCAIR1BAAGwmciNtDU3723.jpg)
![4.14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4/00/wKhkGWcMWGCAIR1BAAGwmciNtDU3724.jpg)
![4.14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24/00/wKhkGWcMWGCAIR1BAAGwmciNtDU3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候课任务阅读课本第65-69页,找出以下内容
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奋斗目标、意义2.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奋斗目标3.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间、结果、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重点);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重点);
以及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难点);4.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路在何方?导入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背景(条件):(2)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1889-1927)①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②1919: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中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评价: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3)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表现:(1)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天津的觉悟社长沙的新民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觉悟社齐鲁书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利群书社长沙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表现:(2)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五四运动胜利发展→认识到工人阶级伟大力量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南陈1920年陈独秀1920年李大钊北李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维经斯基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或原因(背景)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且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支持:共产国际的帮助。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
地点代表主要内容奋斗目标:中心工作:中央领导机构:(
),(
)任书记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局
陈独秀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2年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主要任务)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召开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红船与会代表13人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195人会议内容奋斗目标(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民主革命任务(最低纲领):建设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22年7月上海思考:为什么中共“一大”悬在半空,而中共“二大”就脚踏实地了?对比分析思考:为什么中共一大悬在半空,而中共二大就脚踏实地了?中国国情革命对象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半殖民地半封建依据国情中共一大对中国国情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1、背景: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了解工人群众生活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概况:(1)时间:1922初-1923春(2)概况: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3)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帝国主义和军阀血腥镇压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4)结果: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从这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什么教训?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1923年中共三大决议第一次国共合作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工人阶级壮大(阶级)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高涨课堂总结国共第一合作
国民大革命挫折课堂检测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北京B.延安C.上海D.瑞金C2.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课堂检测3.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摊铺机租赁与操作培训合同范本
- 个人合伙的协议书(15篇)
- 设计方案评审函
- 2025年健身俱乐部事故免责合同
- 2025年人工智能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临时用电合作协议书规范文本
- 2025年飞机空调车ACM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共同经营商业地产合作协议
- 2025年短期劳动合同范例
- 2025年专利申请授权实施合同样本
- 地理标志培训课件
- 2023行政主管年终工作报告五篇
- 印刷公司生产部2025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公园卫生保洁考核表
- 2024年居间完整协议书居间完整协议书
- 《化妆知识讲座》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体育-水平二-三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表及原地运球教学设计、教案
- 伙食原料第二保质期标准执行表
- 备战2025年高考数学压轴题训练专题13三角函数(全题型压轴题)(学生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