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某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某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某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某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某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六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

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

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与独

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塑造。因此,传统产业

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

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

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文明程

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

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自然人居环境的

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另一方面,

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

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治理思

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元

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古

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在新时代

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

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需求,

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乡民最渴望、

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学校的式微状态,

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

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

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

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泗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

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盾多,吵

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

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

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十是“老人节”,这天,

全村人都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

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达5800余

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

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

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

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70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太阳

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他们正在

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粱秆制成的荆笛乐声悠扬,

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

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儿,扭秧歌、唱大戏、练

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

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

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

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造一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

遛弯儿的好去处。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成为现

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

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

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

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民的

文化需求,并得到大家支持。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体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论述文,首先提出总观点,然后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指向。

B.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信心。

C.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

D.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

B.十八洞村改善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游客。

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小题4]乡村文化振兴所造就的美丽乡村,美在何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小题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再见,流沙河'先生

曹可凡

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上世纪50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仙人掌、

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现在读来平平常常,但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认定为“毒

草”。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对此,写过《死水微澜》的李劫人

大为不解。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河何以凭这样的

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处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因为

余光中先生的缘故,他破例接受采访。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说起余光中,流沙河先

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年初秋,差旅东行。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在酷暑与

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

《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晒时所说的话,“吾始见真”。

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发表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析余光中《乡愁》《等你,

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

说着说着,眼前这位面貌清瘦的老先生,逸兴遇飞,全然沉醉于诗意之中。“光中的诗不但

可读,且读之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讲余光中我上了痫,有请必到。千人讲

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己,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原来,流

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且推测家中还该有

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1982年,

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

一只。”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几年后,余光中在《蟋蟀吟》中表达了

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受心灵的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朋友间

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蟀统战”。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

成都度过。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一个

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活至极,

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老成都:

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证。对他来说,

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

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读了书,再写点

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写些长

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笑看人

生如戏、世事如弈。

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脸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话“天

道好还,世事无常”。“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我如果乱骂人,那

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讲事

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

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辞、唐

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读书人的

清明与孤傲。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

再见,流沙河先生!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2

(有删改)

文本二:

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对此,先生说:“这和我这一生,和我受的教

育分不开。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

品。现在我老了,还能背诵《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而且很热爱它们。我觉得,这些诗歌滋养

我的灵魂数十年,无法改了,因此就形成了我的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

对于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至今都不相信,中国的诗

歌能够把传统抛开,另外形成一种诗。最大的可能是把传统的东西继承过来,然后与现代的一

些观念、各种认识结合起来才有前途。我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个打工的诗人,他写了一首诗,

叫作《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我就突然

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我觉得,这是中国

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

在流沙河看来,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现代诗,有极少数写得好的,比如纪弦、余光中等。

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我看到更多的

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无论那些诗的内容是写个人,还是社

会,也无论作者的眼界高低与运用文字的方法如何,他们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

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他说。

(摘编自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七年前的专访》)

【注】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中国当代诗人。②此处四句均出自流沙河诗作《理想》。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劫人的感叹,既含有作者对流沙河的同情,也表现了李劫人对流沙河诗作

艺术成就的完全否定。

B.流沙河是一个谦虚、幽默、旷达、超脱的人,他酷爱读书,一生经历悲欢荣辱,晚年远离

世俗尘嚣,坚守清明与孤傲。

C.文中流沙河既有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评价,这两种评价融合交织,凸显了流沙

河的个性特点。

D.庄子等带给了流沙河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他很自然地引用《庄子》中的“旧国旧都,望

之怅然”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

【小题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沙河一生时间大都生活在成都,他爱成都,爱祖国,其作品《老成都:芙蓉秋梦》堪

称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代表作。

B.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的感发而产生的心灵共鸣,

两首诗都表达了相似的家国之思。

C.流沙河列举余光中《当我死时》《飞将军》等诗作,是为了表现他对余光中诗作的喜爱,

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

D.流沙河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这一点可从他在最困苦的年华里对庄子、

诗经、楚辞、唐诗的钟爱中得到印证。

【小题3】有人认为文本一写到“再见,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结束,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对此

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4]流沙河用传统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请结合文本二,概括流沙河心目中传统

诗歌的美学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广哥主事。张居正寝疾,朝士群

祷,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戒弗往。居正殁,调吏部考功。

起历文选员外郎。硫陈天下四大害,言:“杨巍乞休,左都御史吴时来谋代之,忌户部尚书

宋.缄声望,连疏排挤。副都御史詹仰庇力谋吏、兵二部侍郎。大臣如此,何以责小臣,是谓干

进之害。礼部尚书沈鲤、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南京太仆卿沈思孝相继自免,独南京礼部侍

郎赵用贤在,词臣黄洪宪辈每阴谗之,言官唐尧饮、孙愈贤、蔡系周复显为诋诬。众正不容,

宵人得志,是谓倾危之害。州县长吏选授太轻,部寺之官计日而取郡守,不问才行。吏治日污,

民生日瘁,是谓州县之害。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

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疏出,朝论魅之。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居数月,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天启三年大计京官,以

故给事中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先朝结党乱政,议黜之,吏科都给事中魏应嘉力持

不可。南星著《四凶论》,卒与考功郎程正己置四人不承。浙江巡按张素养荐部内人材,及姚

宗文、邵辅忠、刘廷元,南星劾其谬,素养坐夺俸。先是,巡方者有提荐之例,南星已奏止

之;而陕西高弘图、山西徐扬先、宣大李思启、河东刘大受,复踵行如故,南星并劾奏之,巡

方者始知畏法。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

故捐助,始获竣。蟠孽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竞卒于戍所。

(选自《明史・赵南星传》,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

是谓乡官之害

B.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

是谓乡官之害

C.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

是谓乡官之害

D.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

是谓乡官之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是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水利、田地、户籍、赋税、祭祀及财政事宜。

B.不谨,意思是不敬慎,不小心。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C.巡方,指天子出巡四方,也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文中的巡方者指的是巡抚地方的官员。

D.嫡母,庶出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是相对庶母而言的,生母不一定是嫡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南星不阿谀权贵。张居正生重病,朝廷中很多官员一起去替他祷告,赵南星没有去。

因此,张居正死后,赵南星调任吏部担任考功郎。

B.赵南星有正义感。他在奏章中用吴时来为代替杨巍而排挤宋以及詹仰庇谋取二部侍郎这

两个事例阐明干进之害。

C.赵南星胸怀天下。光宗即位之后,赵南星担任左都御史时,慷慨激昂地把治理国家作为自

己的职责,对乱政者毫不手软。

D.赵南星襟怀坦荡。魏忠贤和他的党徒非常憎恨赵南星,把他看作罪魁祸首,赵南星即使

受到陷害被发配,也能安然自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县长吏选授太轻,部寺之官计日而取郡守,不问才行。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小题5】文中的巡方者犯了什么错?什么原因使他们“始知畏法”?

四、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台杂书

【南宋】钱选。

灵境无人桃自花,东风吹散赤城霞。

山容对我横天末,柳色将春到水涯。

王粲忆秦空有恨②,杜陵(3)入蜀更无家。

干戈满眼何年定?回雁悠悠白日斜。

【注释】①钱选,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和诗人。②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因长安战乱,南

下荆楚避乱,著有《七哀诗》等。③杜陵,杜甫号少陵野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桃花开放,风吹云霞,以美丽的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内心的种种情思,颇有意趣。

B.写天台山山容横亘,柳色将春,物候如常,暗含对自然永恒,而人世变迁动荡的感叹。

C.颈联连写古人事,感慨王粲和杜甫的不幸命运,目的是以此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D.全诗所写景物有远有近、高低交错,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工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小题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I)陆游《游山西村》中,","两句,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

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对比手法描写琵琶女在京城时艺高貌美的两句是:“,

(3)猿啼高而急,似哭似号,给人以凄、哀之感,让人听了伤心,所以诗人们常用猿啼表达哀

音,比如唐人的诗句“"和""

六、语言文字运用I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般认为,葡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中原的,即所谓“前葡人汉家”,《史记》就有

这方面的记载。

实际上,我国先民对葡萄的认识和利用要比这早得多。《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

之场圃,而树之果藤、珍异之物。”其中的“珍异”就是指葡萄、枇杷等。根据上述记载表明,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已经有了专供天子享用的葡萄和葡萄种植官员。张骞将西域的葡萄带回

中原后,这种外形玲珑可爱、口感杳甜多汁的水果很快风靡华夏,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成熟

季节,葡萄架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你挤我碰,有的还害羞地躲在藤叶黑面不肯出来。

()除播种外,还可采用杆插、压条和嫁接等方式进行大规模种植。因此,葡萄种植在全世界

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