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题1分)

1.(1)烟笼寒水月笼沙,o(杜牧《泊秦淮》)

(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杜甫在《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且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4)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两句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

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5)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消息,已经退休多年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主

动请缨,到一线主持疫情救治工作,这种精神确实感人,让人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这两句。

(6)人要不断学习,才时时有进步。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凭印象,要用“,”的心态去审视。

(请用《孙权劝学》中的语句填写)

(7)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

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我们写作也是很有借鉴意义

的。

(8)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扶贫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如鲁迅在《自嘲》中所说“横眉

冷对千夫指,“。

二、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8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旗(bing)溅告摩(qing)愧作(ZUO)海市摩楼(shen)

B.烟(chi)热耳(gen)古拖省(ta)10(jiong)乎不同

C.殿(yTn)切黑(yan)红称(chen)赞称(cheng)心如意

D.校(xiao)补学梭(xiao)旗(qiang)壮强(qiang)词夺理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是根据什么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以什么为动力?内

部构造如何?请你绘制一份“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简易图并标明其各部位的名称。

B.“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

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用热血为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谱写了一首可期可注也壮丽史诗。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召像不攀地笑了。

C.他在演讲时耳至二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D.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个个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气冲斗牛,十分专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是否选择对社会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人们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之所以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持续学习的内动力,网络教学可不背这个黑锅。

6.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渴望”“疲惫”“南面”“公里”“非常”“哪里”“由于”这几个词语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

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雄伟壮丽”“热烈欢迎”“勇士出征”“热爱祖国”“干得漂亮”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

同。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D.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

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②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③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④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⑤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

8.语文实践活动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1)【解孝字】下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

解释“孝”字的含义。

(2)【说行孝】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要你赡养父母,

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②《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

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

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3)【践孝行】2020年这个庚子年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让我们宅在家,正好有时间行孝,让我们把孝

心化为行动吧,请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孝亲之事吧。想一想你曾做过什么呢?(不少于两件

事)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乙】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9.【甲】文段两句话中的“他”是指一,他的最大梦想是一。

10.【乙】文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

火”的潜台词是不往西天取经了,从中可以看出八戒"”的心理。

(二)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

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

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

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

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涧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

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袍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抱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

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抱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袍子存在,所以雨

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

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

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

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呈丝状的特点。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这篇文章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用。

12.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

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

绝。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值(种植)B.亶乎众矣(应当)

C.少町,雨过天晴(一会儿)D.余以为妙绝(极点)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々态

B.可远观两不可亵玩焉忽有大雨倾盆地至

C.荷花为雨所洗余以为妙绝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实为花中仙子电

15.用“/”划分文中画线句子节奏。(划两处)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7.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①",【乙】段赞荷为“②"。【甲】文

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⑧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

美丽动人表达作者④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0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甲】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

理。

C.【乙】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D.【乙】诗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1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浮云”指什么?试着理解。

20.【甲】【乙】两诗都讲了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试比较分析。

(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

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

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龙华为怜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

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

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

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

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

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

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

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苻菜、

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

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

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

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

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我”大学时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后来珍藏礼物故事。

B.文章中阅览室的管理员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冷冷的,但“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

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光华灼灼”写出了城里同学的富有,衣着光鲜,神采飞扬,与“我”的“渺

小”“丑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我”自卑的心理。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照应开头,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22.按要求赏析句子。

(1)读着读着,我拿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从加点词语角度赏析)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荐菜、野地里的卷

耳和蔓草。(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23.通读全文,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

24.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五、写作展示(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25.作文:

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停课不停学”,网络线上教学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许许多多的

网络线上课堂,相信总有那么一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以“印象深刻的一堂网络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

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26.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

挚。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题1分)

1.(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杜甫在《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且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4)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两句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

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5)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消息,已经退休多年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主

动请缨,到一线主持疫情救治工作,这种精神确实感人,让人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这两句。

(6)人要不断学习,才时时有进步。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凭印象,要用“,”的心态去审视。

(请用《孙权劝学》中的语句填写)

(7)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

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我们写作也是很有借鉴意义

的。

(8)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扶贫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如鲁迅在《自嘲》中所说“横眉

冷对千夫指,“。

【答案】(1).夜泊秦淮近酒家(2).杨花榆荚无才思(3).造化钟神秀(4).阴阳割昏晓

(5).谁家玉笛暗飞声(6).散入春风满洛城(7).落红不是无情物(8).化作春泥更护花(9).

士别三日(10).即更刮目相待(11).领异标新二月花(12).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淮、榆荚、满、作、即、孺”等字词容易

写错。

二、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8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杜(bing)溅告鬻(qing)愧色(zud)海市厚楼(Shen)

B.限(chi)热耳(gen)古拖杳(ta)型(jidng)乎不同

C.瞿(yTn)切曜(yan)红称(chen)赞称(chBng)心如意

[).校(xiao)补学校(xiao)强(q询ng)壮强(qiang)词夺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读溅(bing)----beng;

C.称赞(chen)----cheng,称心如意(chGng)----chen;

D.校补(xiao)----jiao,强壮(qiang)----qiang;

故选B。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是根据什么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以什么为动力?内

部构造如何?请你绘制一份“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简易图并标明其各部位的名称。

B.“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

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C.末尾的句号应放到引号外边。故选C。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用热血为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召像不辇地笑了。

C.他在演讲时日室: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D.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个个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气沙斗牛,十分专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符合语境;

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与“笑了”重复;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与“赢得了阵阵掌声”矛盾,不符合语境;

D.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用在评委身上不恰当;

故选A»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是否选择对社会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人们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之所以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持续学习的内动力,网络教学可不背这个黑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经过”或“使”;

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D.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故选B。

6.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渴望”“疲惫”“南面”“公里”“非常”“哪里”“由于”这几个词语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

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雄伟壮丽”“热烈欢迎”“勇士出征”“热爱祖国”“干得漂亮”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

同。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D.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

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D.“手足”指兄弟。故选D。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②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③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④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⑤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读句子,可以看出这是描写夜景的文字,因此可以确定首句是⑤,写夜里被冻得醒来;然后是

④句,努力想入睡却不能,因此引发下面的夜景描写;因为是躺着的角度,所以看景物,先看到的是①,

自上而下,后是⑥和②,最后是③。排列顺序是⑤④①⑥②③,故选C。

8.语文实践活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1)【解孝字】下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

解释“孝”字的含义。

(2)【说行孝】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要你赡养父母,

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②《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

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

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3)【践孝行】2020年这个庚子年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让我们宅在家,正好有时间行孝,让我们把孝

心化为行动吧,请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孝亲之事吧。想一想你曾做过什么呢?(不少于两件

事)

【答案】(1)【示例】“孝”就是子女尽心尽力地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

(2)【示例】①孝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敬父母;②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

(3)【示例】①送父母几句温馨的祝福;②给爷爷奶奶讲一个开心的故事;③帮长辈做家务;④支持长

辈的爱好等(两件适合在家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就可)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字义赏析。“孝’这个字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上面是老,

代表老人,下面是子,代表孩子,孩子把老人背在背上,体现了儿女对父母的扶持与赡养。

(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概括。阅读材料,了解主要内容,提炼关键词句整理答案。①句主要阐述怎

样对待父母。根据“孝不仅要你赡养父母”“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分析,得出:行孝

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②句主要阐述怎样对待自己。根据“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

己开始”“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分析,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不

要让父母蒙受羞辱。

(3)此题开放,围绕“孝亲”行动简要叙述即可。如,为父母洗脚、捶背,向父母表示感恩;帮助父母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陪父母说说话,增进亲子感情;记住父母生日,给父母一次惊喜等。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

【乙】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9.【甲】文段两句话中的“他”是指,他的最大梦想是。

10.【乙】文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

火”的潜台词是不往西天取经了,从中可以看出八戒“一”的心理。

【答案】9.(1).祥子(2).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10.(1).孙行者一调芭蕉扇(2).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可知,选段出自老舍的《骆驼

祥子》,“他”指主人公祥子。该小说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

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10题详解】

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的分析。根据“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可

知,选段选自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的故事情节。“只拣无火处走便罢”的意思是不往西边走了,八戒说“东

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不往西天取经了,这是猪八戒的一贯思想,怠惰于取经的事业,总想着回

高老庄,表现了他一遇困难马上就要散伙的心理。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

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

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

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

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杳。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

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抱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

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抱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的子存在,所以雨

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

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

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

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呈丝状的特点。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这篇文章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用。

12.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答案】1LC12.(1)散发清香(2)生产抗生素(3)制造味精(4)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

便利材料。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C.”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表述有误。根据第⑤段“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抱子只要

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可知,放线菌枯死后的抱子要长成一个个新的放线菌需

要一定的条件。故选C。

【12题详解】

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

填写即可。根据⑦段“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和第⑧段“我

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

利材料”即可概括提炼出答案。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会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

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

绝。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值(种植)B.宜乎众矣(应当)

C.少时,雨过天晴(一会儿)D.余以妙绝(极点)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々态

B.可远观两不可亵玩焉忽有大雨倾盆地至

C.荷花为雨所洗余以为妙绝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实为花中仙子电

15.用“/”划分文中画线句子的节奏。(划两处)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7.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①",【乙】段赞荷为“②"。【甲】文

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⑧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

美丽动人表达作者④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13.A14.D

15.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1)(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艳。

(2)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17.(1).①花之君子(2).②花中仙子(3).③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④对荷花的喜爱、赞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亭亭净植(竖立)。故选A。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

B.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C.介词,被/动词,认为;

D.助词,都表示判断;

故选D。

【15题详解】

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

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故停顿是:

-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题详解】

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注意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至:至上临:靠近。欣然:高兴的样子。食:吃饭。

【17题详解】

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莲,花之君子者也”看出,甲文作者将莲花称作“花之君子”,从“实

为花中仙子也”看出,乙文作者将莲花称作“花中仙子”。甲文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乙文从“余以为妙绝”可以看出,作者对莲花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点睛】甲文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

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

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

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

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

多了。

乙文译文:

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一天,我

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

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

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

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0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甲】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

理。

C.【乙】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D.【乙】诗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1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浮云”指什么?试着理解。

20.【甲】【乙】两诗都讲了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试比较分析。

【答案】18.B19.“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20.【甲】诗侧重于讲正确认识事物要登高望远,使自己处于最高点;【乙】诗侧重于讲由于人们所处的

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或后者侧重于讲正确认识事物所需要的

是换位思考,使自己取得最佳观察点。这就是不同角度,就有不同收获。)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B.“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理解错误。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

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

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

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

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没有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

盾心理。故选B。

【19题详解】

考查诗歌重点词的理解。浮云:本义指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浮云”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比喻阻挠变法

的奸邪小人、困难阻力。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气势夺人,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0题详解】

考查诗歌对比阅读。甲诗中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乙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

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一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

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

脱主观成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

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

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

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幽幽七里香

T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

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

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考华匆匆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

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

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

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拿个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

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

才大吃一惊,台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

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

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苻菜、

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

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

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

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

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我”大学时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后来珍藏礼物的故事。

B.文章中阅览室的管理员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冷冷的,但“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

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光华灼灼”写出了城里同学的富有,衣着光鲜,神采飞扬,与“我”的“渺

小”“丑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我”自卑的心理。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照应开头,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22.按要求赏析句子。

(1)读着读着,我拿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从加点词语角度赏析)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谷菜、野地里的卷

耳和蔓草。(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23.通读全文,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

24.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答案】21.D22.(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

读书的痴迷热爱)。

(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运用了排比(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