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语八册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
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
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
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
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
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
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
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
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
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
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
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
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
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
-1-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
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
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
累”“宽带网”2课时。
1古诗词二苜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
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
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
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激趣导入
-2-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
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
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
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
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
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
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
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
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
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
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3-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形象感知,揭小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
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
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
自由吟读
1、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
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
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
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
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
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
-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并没有奇特之处,问学的作文中也常
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
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
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
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
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
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
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
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
个比喻用得非常妙,举从一只白银盘
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
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
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A座君山,真
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
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
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
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一5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
诗。
2、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3、F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
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
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个性化设计
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
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
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
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
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
教师做如下点拨:
一6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
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
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IH:从前。曾:曾经。谙:熟
悉。胜:超过,胜过。
4、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
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
词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
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
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
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
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
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
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
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
-7-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
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
''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
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
结尾说一一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
人回忆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
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
情,再转人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
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
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
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
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
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
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个性化设计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
美景之中
出水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问时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
-9-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
感受。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
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
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
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
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
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
学、老师。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汀的水。
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
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
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
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
的问。
-10-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
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
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
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
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
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丈用“仿佛
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
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
“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
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
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
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
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
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
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
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
-11-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
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
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
回面当堂背诵。
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
方。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
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
“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卜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个性化设计
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
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
-12-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
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
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
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
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
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
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
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
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
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
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
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
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通过图像,让学生
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
-13-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
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
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
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
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
再让学生门已体会“怪石嶙峋”的意
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
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
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
险啊”。
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
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
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性-番景象呢?作
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
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
中游
a、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
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绵不断”,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
卷。
b.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
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
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
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
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
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U1围绕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
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
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
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
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
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
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
落。
5、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课前准备
-16-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
料,可以做成课件。
第一课时个性化设计
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
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
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
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
听朗读录音。
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
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
解新词,并用“……一”画出提示作
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
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
-17-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
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
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
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
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
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
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
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
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
也不少读)
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
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
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
第二课时个性化设计
复习导入
1、默写生字词。
-18-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2、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
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
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
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
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
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
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
致不断扑人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
受一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
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
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色彩多明艳啊。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
-19-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
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品味"时而……时而……”一句,
体会几对反丈词的妙用)
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
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
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可用“宽”“高”来概括,外
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
板书:宽、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
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
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
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
-20-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定不
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
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
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一一乘船通过
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
洞的“险”
1、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
们也来试试。齐读。
2、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
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
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
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
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
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
词是恰当的。
3、默读第五白然段,想一想:作者乘
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
情?
-21-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
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
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个性化设计
1、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
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
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
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
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
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
2、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
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
么?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
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
开阔思路。
-22-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
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
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
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
洞还要大得多。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
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
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
较清楚了。
B.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
描述洞内景象。
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
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
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
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
质疑问难
推荐课外阅读
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
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
-23-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游览观光,这就是游记,你喜欢读吗?
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精彩语
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语段吗?
课堂作业
1、背诵、摘录精彩语句。
2、指导造句: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
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以运
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
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
等)
即使……也……(读课文范句,体
会分句间转折的意思,然后教师或学
生示范造句,指导仿造)
3、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景象奇异
金华一罗店一路上一洞口一外洞
一孔隙一一内洞
宽高大窄小黑大
板书设计:
-2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教学反思:
4*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
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取问题,初读课文,
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2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
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
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
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
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
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
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
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
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
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
受。
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
段话或这一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
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
发表看法,不埋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
-26-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
叠的枝梗,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
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
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
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
的句子。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
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
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
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
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
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
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
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产,也可以
游遍千山万水”。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
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
-27-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
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个性化设计
导语
-28-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
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
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
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
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
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
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
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
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
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
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
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
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
准备。
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
个春游方案。
-29-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第二、三课时习作个性化设计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
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
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
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
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
做适当补充指,氛)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
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
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
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
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
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
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
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
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
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
-30-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
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
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
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目抹卜充,哪些可
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个性化设计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
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
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
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
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
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
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
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
-31-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
得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
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
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
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
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
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一单兀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简析
【学习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
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3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
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
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
能付诸行动。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文字材料
和事例。
2、制做多媒体课件。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
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
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
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
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33-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
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个性化设计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人: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位普通的母亲
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
容?
(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
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学习三一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
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
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3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1、自读三一五自然段,并用“一一”
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晶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
情?(中彩获车一一神情严肃)
b.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
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
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
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
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
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
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
的彩票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
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
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C、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人体
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配乐投影)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
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
-3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T:______
D、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六〜八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
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
家里,他又做厂些什么?
2、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的“k”字擦去
了,上面还留有“r字的痕迹)
3、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人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
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
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
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
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L昧
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家庭的责
任感)
4、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
-36-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
我们家穷呀!
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
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
心失去这辆车,竟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
穷呀!”我激动地说。
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
下车。理由是什么?(因为库伯是有钱
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
由成立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
句。
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
着父亲那本想留卜车的欲望。同学们,
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
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
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5、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
格魅力。
-37-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同学们,一位家境贫穷,靠自己
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
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
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
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
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
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二课时个性化设计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朗读。(出示投影)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
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
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
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
“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
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38-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
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
(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
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
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
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
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想象拓展
1、学到这里,问学们应该注意到,文
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
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
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
某个地用卜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
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町能说
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39-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
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
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投影)
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
会?
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
做修改写卜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
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
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
需要精神上的富有一XXX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4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
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
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6)、闷
(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
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
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于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
-41-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
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
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
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
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
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
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
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
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
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
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
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
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
-42-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不满意、看不F去、不听、嫌、辞
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
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
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J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
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习'赢得
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
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
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3-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7尊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
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
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
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课时个性化设计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
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
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
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
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4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
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
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
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
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个性化设计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
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
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
-45-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
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
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
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
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
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
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
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
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
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
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
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
-46-
S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53
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
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
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
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
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
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47-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设计x~~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
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前准备
字词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带状疱疹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课件
- 工作总结与成长启示
- 美妆店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保险知识培训课件
- 维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木工考试题及答案4级
- 有关淘宝协议书
- 养殖场转让协议合同书
- 土地承包管理的合同范例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财经考试-内部审计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简介
- 儿科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物业费欠缴调解协议书范文
- DB34T 3663-2020 植保无人飞机农田施药作业技术规范
- 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范本
- 概览中外民间美术 课件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停车场管理移交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