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圆柱圆锥的认识主备人
课型新授总课时数1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练一练”和练习二的1~3题
1、认识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重点
2、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教学难点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
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
学习目标
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
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
一、根据自学提示完成例1自学
自学提示1
1、例1中的物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日常生活
中还有哪些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
2、仔细观察圆柱,想想它有哪些特点?由哪几个部分
组成?分别叫什么?
3、仔细观察圆锥,想想它有哪些特点?由哪几个部分
组成?分别叫什么?
二、学生自学
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
予适当的指点。
三、检测自学
1、检测例1自学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
(),围成圆柱的()面叫
(),()叫做圆柱
的身。圆柱的图有()条。
2)圆锥有()个顶点,()个面,
圆锥的底面是()形状,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叫圆锥的高。圆锥
的高只有()条。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2、练习
(1)尝试完成练一练,同桌互相说明理由。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五的第一题。
3)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1-3题。
四、点评讲解
(1)学生自己评议
先让作错的孩子说说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果
不会再让订正的学生说说那样修改的理由。
(2)教师点评
(3)归纳总结
教师: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
五、当堂检测
1、动手操作第三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旋转一周
后成下面形状?
2、动手操作完成第四题,并计算出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各是多少?
3、补充习题
4、选做题:同步探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圆锥的认识
底面底面
圆柱:侧面圆锥顶点
圆柱的表面积(1)
课题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总课时数2
备课时间2、11授课时间2.19
教材第11~12页的例2、例3、“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4-5题。
教学内容
1、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重点
2、生活中有关问题的理解和解答
教学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
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
理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1
仔细阅读例2,(如果不理解可以动手操作)并思考以
下问题
1、把圆柱沿高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的长相当于圆柱题的(),长方形的宽相
当于圆柱体的(),
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侧面积(),所以圆柱
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
()-要求圆柱侧面积必须知道圆
柱的()和()o
2、利用所得公式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二、学生自学
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
予适当的指点。
三、检测自学
1、检测例1自学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几个差生上黑板板演。其它学生下面练习。
在过程中可以让中等学生更正。
四、点评讲解
(1)学生自己评议
先让作错的孩子说说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果
不会再让订正的学生说说那样修改的理由。
(2)教师点评:着重强调圆柱侧面与与转化后长方形
的关系?
教师:圆柱侧面展开是否一定是长方形?为什么?
(3)归纳总结
教师: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五、根据自学指导2完成例3自学
自学指导2、
仔细阅读例3并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叫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底面积该如何计算?该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
积?为什么底面积要乘以2?
3、求出例3的表面积是多少?
六、自我检测2
1、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并互相批改订正。
七、自我整理
1、该如何计算圆柱侧面积?如何得到这公式的?
2、计算圆柱表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八、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二的4-5题(写课堂作业本上)
2、*完成同步探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
S侧=
5表=
圆柱的表面积(2)
课题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总课时数3
备课时间2、12授课时间2.20
教学内容教材13-14页练习二第6~12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悉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有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回顾与整理
1、柱侧面积该怎么计算?是如何得到这公式的?
2、圆柱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二、自我检测1
1、完成练习六第6题。同桌互相批改并订正。
2、完成练习六第7题并思考以下问题
1)白铁皮的面积包含有几个面?为什么?
2)要求通风管白铁皮的侧面积应该先知道什么?
2)由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自我检测2
1、完成练习六第10题,同桌讨论以下问题
1)你觉得题目中哪些是关键词?制作1顶博士帽需要
的卡纸包括几个部分?分别该怎么计算,为什么?
2、完成练习六的第11题,同桌同桌讨论以下问题
1)要求花的朵数和什么有关?和几个面有关?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四、当堂检测
1、完成第8题。
2、完成练习六第9题
3、完成练习六第12题
4、小组问单位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同步探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
课题圆柱的体积(1)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4
备课时间2、13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的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2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掌握转化以后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
1、用底面运动得到“体”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等于底
面积乘高。
学习目标
2、通过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
乘身。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
仔细阅读例四并思考以下问题
1、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否
相等?为什么?
2、你觉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
积是否相等?为什么?
3、圆可以转化成()计算面积,圆柱
也可以转换成()来计算体积。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圆柱体越接近于
()。
4、转化后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
母公式()来表示。
V表示(),s表示(),h表
示()。
二、学生自学
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
予适当的指点。
三、检测自学
1、检测例1自学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2、完成试一试,并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公式,再计算)
几个差生上黑板板演。其它学生下面练习。
在过程中可以让中等学生更正。
四、点评讲解
(1)学生自己评议
先让作错的孩子说说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果
不会再让订正的学生说说那样修改的理由。
(2)教师点评
(3)归纳总结
教师:求圆柱的体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五、当堂检测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小组为单位互相批改并订正。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练习三第1~2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
V柱=$11
课题圆柱的体积(2)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5
备课时间2、14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练习三第3~9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
学习目标
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公式回顾。
1、教师提问: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你能说出它的推导
过程吗?
指名回答,同桌互相说一说。
2、求出下列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15平方厘米,高0。5厘米
(2)底面直径3分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5米,高是7。5米。
三、基本练习。
O
三、实际应用。
1、完成第4题。
(1)出示有关的挂图,学生独立观察。
(2)先组织学生猜一猜:哪个杯里的饮料最多?
(3)你实际比较一下,有的学生可能通过计算比较;
可能还有的学生只是通过算式就能看出哪一杯多。
(4)要让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和理由。
2、完成第5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说说题中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突出强调容积计算的
特点。
(4)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在全班内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3、完成第6题。
(1)让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
(2)提出: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一道题?学生共同思考。
(3)指名回答。可以先算出50枚1元硬币的体积,再
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也可以先算出1枚1元硬币
的厚度,再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
4、完成第7题
师:哪个圆柱体积大,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先组织学生讨论测量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的
方法,再让学生课后完成。
2、课本4-5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
课题圆柱的体积(3)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6
备课时间2.15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2、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解决与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
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
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1、把公式补充完整(圆柱体)
S底=()
S()
S表=()=()
V柱=()=()
=()
r=C+()
2、完成填空
1、圆柱的侧面沿()展开,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
()o
2、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高相
当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二、自我检测1
1、完成练习三第10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
(2)提问: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3)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填表,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计算圆柱的体积只要用底面积乘高
3、完成第11题并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突出从里面量,1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4、阅读第13题并思考以下问题,再列式计算
1)求硬纸板相当于求什么?
2)彩带长度跟什么有关,该怎么计算?
5、阅读第14题,先思考以下问题,再解答
1)大棚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该怎么计算?
2)求大棚空间就是求什么?该怎么计算?
6、集体讨论思考题。
1)圆柱体钢材相当于多高的水的体积?
2)4厘米的水相当于钢材哪个部分的体积?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第12、15、16题。
(1)要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就要先算出什么?要求这
个水池蓄水多少吨呢?
2、阅读第9题,先思考以下问题,再解答
1)大棚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该怎么计算?
2)求大棚空间就是求什么?该怎么计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
课题圆锥的体积(1)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7
备课时间2、16授课时间
教材第20-21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四的第1~3
教学内容
题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理解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1、通过观察、估计、猜想、验证发现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
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
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示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
一、操作与思考
1、根据自学提示完成圆锥体积公式推导
自学提示
1、拿出学具盒里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猜想圆锥
的体积大约相当于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
2、根据书上操作流程完成实验,数一数圆柱体积是
圆锥的几倍?
3、实验完成以后完成以下填空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的圆柱体积的
();
圆柱体积=(),所以圆锥体积=
();
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
()。
4、小组讨论: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找哪些条件?
二、学生自学
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
予适当的指点。
三、检测自学
1、检测例1自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4、练习
完成试一试
四、点评讲解
(1)学生自己评议
先让作错的孩子说说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果
不会再让订正的学生说说那样修改的理由。
(2)教师点评
圆锥的体积为什么要除以3?
(3)归纳总结
教师:在利用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
么?
五、自我检测2
1、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小组为单位互批并说说是
怎么想的?
2、小组为单位讨论练习八第2题
五、当堂检测
1、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小组为单位互批并说说是怎
么想的?
2、小组为单位讨论练习八第2题
3、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1和3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
V锥=l/3sh
课题圆锥的体积(2)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8
备课时间2、17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练习四4~12题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
教学重点
积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
教学难点
积的实际问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利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
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归纳整理
1、小组为单位互说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2、自我检测1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4题并集体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5题并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第6题,以大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比较出结果。
三1、挑战自我
1、仔细阅读第7题,并思考以下问题
1)削成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仔细阅读第8题,并思考以下问题,要求圆锥体积
应该先知道什么?该如何计算底面半径?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3、仔细阅读第10题,思考以下问题并解答。
1、蒙古包由几个部分组成?该如何计算?
智力冲浪
1、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第10题
2、仔细阅读并思考p32的思考题。
思考:1)假设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体积比应该是多少?
现在是多少?
2)那说明了什么?
四、当堂检测
1、完成7-11
2*同步探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
课题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复习课总课时数9
备课时间2、18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整理与练习1~6题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
教学重点
题。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
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利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
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一、不标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归纳整理
1、小组为单位互说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2、自我检测1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1题并集体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2题并说说怎么想的?
师:压路机压路路径是怎么样的?压路面积就是指圆柱
的什么?
3)完成第3题,并思考一下问题
木板指的是什么?
能不能盛120升水跟水桶的什么有关?
三1、挑战自我
1、仔细阅读第5题,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你会用方程解决这问题吗?
2)仔细阅读第6题,并思考以下问题。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设计复案
智力冲浪
3、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第10题
4、仔细阅读并思考p32的思考题。
思考:1)假设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体积比应该是多少?
现在是多少?
2)那说明了什么?
四、当堂检测
1、完成7-11
2*同步探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圆柱、圆锥的复习
课题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主备人李芬柳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10
备课时间2、19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整理与练习7~14题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
教学重点
题。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
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利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使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
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
- 上海金融服务外包合作合同模板汇集
- 临时教学楼改建工程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样本
- 临时合作关系合同书
- 二手房购入合同范文:完整版
- 三人合伙投资合同范本
- 个人商业贷款抵押合同(1997年)版
- 个人债务履行担保合同示例
- 个人定向捐赠合同模板修订版
- 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列表
- PDCA提高患者自备口服药物正确坚持服用落实率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家谱人物简介(优选12篇)
- 品管部岗位职责20篇
- 2023年中智集团下属中智股份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409-2017警用服饰硬式肩章
- 小儿垂钓 (课件)(14张)
- 嘉吉乐恩贝1-FarLactation课件
-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课件
- DB33-T 2082-2017(2021)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