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_第1页
【征求意见稿】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_第2页
【征求意见稿】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_第3页
【征求意见稿】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_第4页
【征求意见稿】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DBXX/TXXXX—XXXX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4日常巡检内容 6定期检测 6.1一般规定 6.2数字成像检测 6.3定期沉降监测 6.4定期收敛监测 6.5定期倾斜监测 7专项检测 7.1一般规定 7.2外部作业专项检测 7.3灾后专项检测 7.4其它情况下专项检测 8特殊检测 8.1一般规定 8.2混凝土强度检测 8.3碳化深度检测 8.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8.5钢筋锈蚀状况检测 8.6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 8.7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 8.8钢结构防腐涂层质量检测 8.9渗漏水水质检测 8.10失效分析 9状态评价 9.1一般规定 9.2技术状况评价 9.3结构安全分析 9.4行车影响复核 DBXX/TXXXX—XXXX10状态评价 10.1一般规定 10.2检测数据整理 10.3检测成果分析 10.4成果数字化管理 附录A(规范性)隧道结构单一指标标度值 附录B(规范性)隧道结构病害密度影响系数 表1盾构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 3表2明挖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 4表3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 5表4明挖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 6表5地面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8表6地面高程控制网测站设置技术要求 9表7地面高程控制网测站限差要求 9表8地面高程控制网闭合差限差要求 9表9线路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10表10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测站设置技术要求 10表11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测站观测限差 10表12线路高程控制测量视线高度要求 10表13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1表14外部作业调查内容 14表15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5表16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5表17火灾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6表18火灾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6表19地震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7表20地震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8表21水淹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8表22水淹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 18表2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 22表A.1盾构法隧道单一指标标度值 28表A.2明挖法隧道单一指标标度值 34表B.1病害密度影响系数 38DBXX/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汇谷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自然资源调查利用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DBXX/TXXXX—XXXX截止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20条,运营里程合计831km,其中,隧道结构设施数量庞大,合计总长达到923km,其安全运维是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键。受到地层环境以及周边作业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隧道结构易产生漏水、破损等表观病害,以及差异沉降、断面变形等形变状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查、监测、检验以及分析评估工作迫切需要地方标准支撑。本标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从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工作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国家、行业、地方规章和标准的相关内容,全面总结形成适合于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的技术内容和要求。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工作,通过明确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的技术内容和要求,指导隧道结构检查、监测、经验以及状态评估工作的开展,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本标准主要作用有:——规范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工作;——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引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技术发展方向。本标准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是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涞亭北路276号6号楼215室,邮编201615)1DBXX/TXXXX—XXXX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特殊检测、状态评价以及成果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以及加固结构的检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20漆膜划圈试验GB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GB11896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621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Z/T0154地面沉降测量规范JGJ/T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020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170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DG/TJ08-22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DG/TJ08-2271工程物探技术标准DG/TJ08-243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StructuralinspectionofUrbanRailTransitTunnels为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状态变化情况,在隧道结构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开展的各类检查、测量、检验和技术分析工作。2DBXX/TXXXX—XXXX3.2日常巡检dailyinspection以目视为主并辅以便携工具,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进行的经常性巡视检查并以记录表观病害为主的工作。3.3定期检测regularinspection按照规定频次,采用专门仪器、设备和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进行周期相对固定的表观病害普查和形变状态普测工作。3.4专项检测customizedinspection针对病害或变形严重,或受外部作业、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等情形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采用专门仪器、设备和方法,进行特定周期内的检测工作。3.5特殊检测specialinspection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因明显劣化影响结构安全时,对结构、部件或赋存环境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等进行的检验、测试和分析工作。3.6技术状况评价technicalconditionevaluation依据定期检测得到的表观病害和形变状态资料成果,结合日常巡检等相关资料,对隧道的结构安全以及行车影响情况做出的综合评价。3.7结构安全分析structuralsafetyanalysis依据隧道结构检测成果及相关资料,采用特定分析方法,针对隧道结构安全状态变化做出的计算分3.8行车影响复核reviewofimpactondriving依据隧道结构检测成果及相关资料,对列车运行受隧道结构状态变化的影响程度做出的计算复核。3.9表观病害apparentdisease影响隧道结构寿命、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的表观现象,包括结构破损、渗漏水、材料劣化、部件松脱等。3.10形变状态deformationstate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受外部荷载或内部作用力,产生的形状变化,主要包括纵向差异沉降以及断面收敛变形等。3.11数字成像检测digitalimaginginspection数字成像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以数字形式获取检测结果,从而辅助定性或定量判断检测对象状态,主要包括激光扫描检测和视觉相机检测。4基本要求4.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工作应从隧道结构贯通开始,覆盖隧道结构全寿命周期。3DBXX/TXXXX—XXXX4.2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检测工作开展应以无损为主,检测工作所需测点布置等准备工作不得影响结构本体功能。4.3检测工作开展前应编制方案,检测记录应规范完整,并及时形成成果报告,成果数据宜采用数字化方式管理。4.4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检测精度和量程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4.5初期运营开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应根据要求进行技术状况评价、结构安全分析和行车影响复核。4.6隧道结构检测工作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管理规定,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每次现场检测的人员应不少于2名。注:轨道交通轨行区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人员准入、作业登记5.1应根据隧道结构类型、赋存地层、技术状况评价等相关信息,编制日常巡检方案,方案应明确记录内容、检查频次等要求。5.2日常巡检宜采用手持终端电子化方式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巡检作业信息,包括巡检作业人员、时间、范围等;b)病害记录信息,包括表观病害类型、位置、程度等。注:日常巡检由于属于相对高频的目视检查,对于报告未做硬性要求5.3日常巡检频次应不低于1次/月;对隧道顶部剥落剥离、开裂掉块的巡检,宜进行登高检查,频次不低于1次/年。当隧道结构存在以下情况时,宜针对相应区段适当加密巡检频次:a)技术状况评价为Ⅳ级或Ⅴ级时;b)受损修复后重新投用时;c)赋存于不良工程地质时;d)设计施工标准偏低时;e)其它影响结构或行车安全的情况。注1:不良工程地质是指受到各类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包括地壳活动、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等,产生的对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存在不良影响的地质现象,上海地区通常是指暗浜、沼注2:其他影响结构或行车安全的情况,通常包括隧道结构发生抢险、破坏或穿5.4日常巡检内容5.4.1盾构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如表1所示。表1盾构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4DBXX/TXXXX—XXXX表1盾构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续)注1:管片劣化中的锈蚀通常是指钢复合管片或混凝土管片内钢注3:连接件包括剪力键、环纵向螺栓等,通常日常巡检时,仅接缝缝渗漏,通过空隙在道床面出现;此外,由于道床位于隧道底部,部分现浇道床材料标准偏低,主作用,通常关注横向开裂现象,道床材料的劣化以及其他破损现注6:排水设施指用于排水的结构及功能部件,包括集水5.4.2明挖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如表2所示。表2明挖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5DBXX/TXXXX—XXXX表2明挖法隧道日常巡检内容(续)注2:排水设施指用于排水的结构及功能部件,包括6定期检测6.1一般规定6.1.1隧道结构定期检测应包括定期表观状态普查和定期形变状态普测。定期形变状态普测是采用各类测量仪器设备对隧道结构进行的定期沉降测量、定注2:各类数字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扫描技术和视觉相机检测技术等,此类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都可形成数字化的影像成果,并在数字影像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隧道表观病害的注3:由于运营隧道已铺轨完成,移动式扫描的作业效率远高于架站式扫描,且两者成果形式一致、精度相当,目6.1.2常规定期检测频率应不低于2次/年,特殊情况下定期检测频率需符合以下要求:a)隧道形成后3个月内宜按定期检测的技术要求完成隧道全线首次检测,第一年内检测应不少于b)停用超过1年及以上的隧道在启用之前应按照定期检测的技术要求进行1次检测;c)运营超过30年的隧道宜适当加密定期检测频率。注2:长期停用的隧道是指运营暂停、无人维护、无人检测的隧道,对6.1.3盾构法隧道和明挖法隧道定期检测的类型、对象、内容和指标应分别满足表3和表4的要求。表3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6DBXX/TXXXX—XXXX表3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续)注1:根据6.2节激光扫描法点云间距要求,断面方向间距≤3mm,里程方向点间距≤30mm,算出最小识别压溃、掉块及湿迹的面积为6mm×60mm=360mm2,再适当放宽至400mm2,因此压溃、误差为±2mm,可通过在加固结构上布设反射片或小表4明挖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缝7DBXX/TXXXX—XXXX表4明挖法隧道定期检测内容和指标(续)6.1.4定期检测应根据隧道日常巡检结果、隧道使用年限、使用历史、已有技术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宜按全网络、分线路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概况、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测情况等;b)检测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d)检测周期和频次;e)检测仪器、设备;f)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和要求;g)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h)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i)附件,包括检测点布置图及样图等。6.1.5隧道结构定期检测应形成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概况、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测情况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内容、方法和检测指标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检测结果,包括隧道结构表观病害普查记录图表和形变状态普测记录图表等;f)成果分析,对隧道结构表观病害普查、形变状态普测结果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评价等;g)结论及建议,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结论,实施专项检测、特殊检测的建议,需要采取保养维修措施的建议等;h)附件,包括现场检查、表观病害等相关影像、检测数据等。6.2数字成像检测6.2.1采用激光扫描法进行隧道结构定期检测时,可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方式或固定设站扫描方式。激光扫描法隧道结构检测满足以下要求:a)激光扫描的仪器设备应能同步采集激光点云坐标和反射率信息,反射率的分辨率范围应能够对隧道管片的纹理特征进行明显的区分;b)移动激光扫描测量点间距应满足:1)断面方向点间距≤3mm;2)里程方向点间距≤30mm。c)采用固定设站激光扫描方式时,应根据隧道的内径、激光扫描仪的性能,计算测站间距;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方式时,应根据分辨率要求,配置行进速度和扫描参数;d)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方式时,移动激光扫描车满足以下要求:1)宜采用自主动力的扫描车,匀速行驶性能符合里程纠正要求;2)移动速度多级可调,应具有不同的档位满足不同等级的普查要求;3)车体应做绝缘处理,作业过程中不对轨道交通内的设备产生干扰;4)车体限界应满足不与轨道交通内既有结构及附属设施产生碰撞的要求;5)应设置紧急情况急停功能,且车体具有明显的颜色及警示标志。8DBXX/TXXXX—XXXX6.2.2采用视觉相机法进行隧道结构检测时,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图像获取范围应覆盖隧道结构。两台以上相机进行图像拼接的,图像重叠区域的比例宜不低于20%,应对环向相邻相机之间的重叠区域进行图像校准、融合、拼接,形成隧道衬砌表面展开图;b)图像分辨率应优于0.2mm/pixel,采用线阵相机进行检测的,纵向分辨率与横向分辨率应保持一致;c)外部光源补光下的衬砌表面照度宜高于5000lux,光照宜保持均匀性;d)在光圈、焦距相同的情况下,宜采用景深值较大的镜头;e)宜采用成熟的数据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宜不低于150MB/s;f)采用增量型编码器对线阵相机进行脉冲触发的,脉冲输出形式宜为差分TTL格式,脉冲间隔时间应不低于相机曝光时间。6.2.3数字成像检测的现场图像获取完成后,应确认扫描数据的完整性,记录采集区间、起始里程、设备编号、数据文件名等信息,并在采集作业完成后及时备份原始数据文件。6.2.4隧道数字成像类成果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激光扫描检测,正射影像成果宜采用等面积投影,影像无明显扭曲变形,正射影像图包含里程、环号等信息;b)基于表观影像,宜采用人工肉眼判别或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提取结构病害、设备设施等目标的位置、数量、尺寸等信息,形成清单化检测报告;c)病害提取成果一般宜包括破损、渗漏水等,病害提取的精度应满足6.1节相关要求;d)提取的设备设施、结构病害等成果,宜对应位置、类型、数量、面积、长度等统计表和展示图信息,对于提取存疑的病害,应进一步现场核实;e)对于激光扫描检测,影像类成果宜输出tiff、bmp等数据格式;对于视觉相机检测,影像类成果宜为seq图像序列格式,经提取后单张图像格式宜为png格式。6.3定期沉降监测6.3.1定期沉降测量应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应每半年联测一次。6.3.2定期沉降测量高程系统应采用吴淞高程系。6.3.3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定期沉降测量作业内容包括地面高程控制网测量、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和沉降点观测3部分。6.3.4地面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形式分两级布设,应满足下以下要求:a)首级网,定期与基岩点进行联测,执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中一等水准相关技术要求;b)次级网,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全市域统一布设,执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中二等水准相关技术要求;c)地面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应不低于表5的规定。表5地面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6.3.5地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应采用DS05级及以上的水准仪,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的要求。水准仪i角及日常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a)水准仪的i角应不大于±15";b)水准仪每次测量前应进行i角测定。9DBXX/TXXXX—XXXX6.3.6地面高程控制网观测,应满足以下要求:a)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按表6的规定执行;表6地面高程控制网测站设置技术要求b)测站观测限差应不超过表7的要求;表7地面高程控制网测站限差要求c)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应符合表8的限差要求;表8地面高程控制网闭合差限差要求d)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现行行业标准《地面沉降测量规范》DZ/T0154的有关规定。6.3.7地面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a)测段往返测高差检查,不符值应不大于表8的要求,超限时应及时重测一个单程并合理取舍;b)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小于100km或测段数不足20个路线,可纳入相邻路线一并计算),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并重测有关测段或路线;c)采用稳定的起算基准点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各期观测的起算基准点宜保持一致,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并重测有关测段或路线;d)严密平差计算,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的有关规定。6.3.8地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应提交以下成果:a)车站邻近位置所设置的深式水准标、浅式水准标或城市水准点高程;b)深式水准标、浅式水准标或城市水准点本次和历年累计变化曲线图;c)地面高程控制网测量成果与维护报告。6.3.9线路高程控制布设成结点网,应满足以下要求:a)每个车站在站台层设置一个水准结点;b)从车站附近的深式水准标或浅式水准标联测至站台层水准结点,布设高程联系测量路线,高程联系测量应往返观测;c)起讫于相邻车站的水准结点,沿道床在上、下行线内分别布设二等水准路线,构成水准环。DBXX/TXXXX—XXXX6.3.10线路高程控制测量精度,应满足表9的规定。表9线路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注:高程联系测量通过车站的楼梯、连接站台层的水准结点和车站邻近的0.30mm,根据误差传播律,高程联系测量测段中误差按±0.3n计算,一般测站数为10~16站,水准线路的中误差在±0.94mm~±1.20mm之间,因此本标准联系测量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取用±1.0mm。6.3.11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DS05级及以上的水准仪,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中二等精度的要求。水准仪每次测量前应进行i角测定,i角测定并补偿后的残余值应不大于±3.5"。注: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17表15.1.8中变22倍中误差作为高差误差限值,即0.85mm。定期沉降水准测量采用二等水准线路,最大视距50m,则两次i角6.3.12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应满足以下观测要求:a)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应满足表10的规定;表10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测站设置技术要求b)测站观测限差应满足表11的规定;表11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测站观测限差c)观测时,不同视线长度的视线高度应符合表12的要求:表12线路高程控制测量视线高度要求注:视线高应低于水准尺最大读数不少于0.2m。考虑到通过出光影响小)、路面滑等条件限制,测量时应注意仪器安全、缩短视线d)沉降结点网水准路线闭合差限差要求应符合表13的规定:DBXX/TXXXX—XXXX表13线路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e)外业观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扶尺时应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竖直;2)晴天进行地面水准路线观测时应对仪器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3)隧道内水准观测时,水准仪视场内的尺面应光照均匀;4)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f)其它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的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执行。6.3.13沉降点观测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应将部分观测点纳入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其余观测点作为中视点同步观测。历次观测时,应固定测站设置,纳入水准路线的观测点相对固定;b)观测前宜编制观测点点位分布图;c)中视点高程应进行因视距差、仪器i角引起的高差改正;d)每次观测时应核查观测点的完整性,对破坏、障碍等无法观测的点做详细记录说明并及时进行补埋;e)测量时应记录天气、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参数,过江段需要查询并记录对应的潮位信息。6.3.14定期沉降测量外业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外业数据检查,对超过限差要求的测段及时重测。6.3.15定期沉降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采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并进行严密平差和精度评定;b)沉降测量成果表应包括观测点高程、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等;c)定期沉降测量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2)半年度、年度沉降量,线路总体及各区间的沉降分析;3)沉降速率、累计沉降曲线斜率、道床沉降曲率半径统计与分析;4)定期沉降测量数据变形统计及分析(包括异常变形区域分析和典型点的历时曲线分析);5)其它应计算和统计的数据。6.4定期收敛监测6.4.1定期收敛测量可根据现场条件和精度要求,选用固定测线法、移动激光扫描法,当采用其他方法时,测量精度应符合本标准6.1.3节的要求。6.4.2采用固定测线法进行定期收敛测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采用具有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功能的全站仪观测时,全站仪测距精度应不低于±(3+2ppm×D)mm。观测前应测定无合作目标测距短测程改正常数,并对观测边长进行改正。每次应正、倒镜观测三维坐标一测回,按公式(1)计算固定测线长度。正、倒镜观测较差不大于±2mm时取均值,否则应重测;DBXX/TXXXX—XXXX S=·(XA-XB)2+(YA-YB)2+(ZA-ZB)2(1)式中:S——固定测线长度XA、YA、ZA、XB、YB、ZB——观测点的坐标分量b)当固定测线两端固定棱镜或反射片等观测标志时,全站仪的测距精度应不低于±(2+2ppm×D)mm。每次应正、倒镜观测一测回,按公式(1)计算固定测线长度。正、倒镜观测较差不大于±2mm时取均值,否则应重测。6.4.3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法进行定期收敛测量时,现场数据采集应满足本标准6.2.1节的相关要求。6.4.4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法进行定期收敛测量时,数据处理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应结合隧道结构特点,选用合适的数学处理模型;b)收敛特征参数提取时,宜选择水平直径端点特征位置;c)每环应提取不少于3个断面切片。6.4.5定期收敛测量断面应统一编号、并具有唯一性,应确定区间上下行、断面里程、所在环号,里程应取位到0.1m。6.4.6收敛测量外业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外业数据检查,异常数据应及时重测验证。移动激光扫描法定期收敛测量的数据检查和校正,应符合以下规定:a)扫描作业期间应进行重复扫描的检核,两次重复扫描测量收敛成果互差的中误差应不大于±2.0mm;b)应在定期收敛测量工作开展前,采用固定测线法检核移动激光扫描法收敛测量值的常数,检核断面数不少于50个断面;c)激光扫描测量结果存在常数时应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成果应符合上述a)、b)款的要求,否则应重测。6.4.7定期收敛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应符合以下规定:a)固定测线法应计算固定测线长度与设计值的差异,移动激光扫描法应计算全断面变形数据及水平直径与设计值的差异;b)成果包括分区间直径测量报表,水平直径收敛量统计与分析、收敛速率统计与分析、特殊区段收敛点历时曲线的绘制、年度收敛量统计与分析、测量点年度收敛变形量分布统计、变形曲线图等;c)定期收敛测量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成果质量验证或评定资料;2)半年度、年度收敛变形量,线路总体及各区间的变形分析;3)定期测量数据变形统计及分析(包括重点区域分析和典型点的历时曲线分析);4)采用移动激光扫描法的线路各区间需提供逐环收敛值;5)其它应计算和统计的数据。6.5定期倾斜监测6.5.1定期倾斜测量可根据对象情况、实施条件和精度要求选用投点法、全站仪坐标法、倾角计法。6.5.2定期倾斜测量,倾斜率的测量精度应优于±0.8‰。6.5.3倾斜观测点的布设及标志设置按照以下规定实施:a)倾斜观测点应在观测对象的顶部、底部对应位置布设,顶部、底部两点距离应尽量覆盖整个测量断面,且应不小于2.5m;b)观测对象上的测量点标志可采用埋入式照准标志或反射片标志,测量标志应易于长期保存。DBXX/TXXXX—XXXX6.5.4投点法测量满足以下规定:a)测站点设置在倾斜方向的垂直方向线上,宜在距离上、下部观测点高差的1.5~2.0倍的位置处设立测站位置;b)观测时在下部观测点安置水平尺瞄准上部观测点后投影到水平尺上直接读取倾斜偏移量,观测时应正、倒镜各观测一次取平均值;c)历次倾斜偏移量的变化值与上、下点高差的比值即为倾斜率变化值。当上、下观测标志的连线与结构的竖向轴线平行时,倾斜偏移量与高差的比值即为结构的倾斜率。6.5.5全站仪坐标法应满足以下规定:a)测站点应设置在结构边线的延长线或结构边线的垂线上,与观测点的水平距离宜为上、下部观测点高差的1.5~2.0倍;b)以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至下部观测点连线为X轴正方向、Y轴垂直于X轴、竖直方向为Z轴建立独立坐标系,X、Y两个坐标分量的变化值分别为两个方向的倾斜偏移量;c)历次观测应正、倒镜各观测一次取平均值;d)历次两正交方向的倾斜偏移量的变化值与上、下点高差的比值即分别为相应两个正交方向的倾斜变化率。当上、下点的连线与结构的竖向轴线平行时,倾斜偏移量与高差的比值即为结构的倾斜率。6.5.6根据现场情况,无人工测量条件或测量频率较高时可采用倾角计进行自动化倾斜测量,自动化倾斜测量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被测物体只测量某一方向的倾斜时宜选择单轴倾角计,被测物体需测量两个方向的倾斜时宜选择双轴倾角计;b)倾角计精度应不低于±80″;c)倾角计安装面应与被测物体表面保持平行,并安装牢固,安装平面应坚硬光滑,传感器应与安装平面保持刚性接触;d)倾角计安装后宜人工测量被测物体的初始倾斜度;e)倾角变化量按式(2)计算:式中:6.5.7定期倾斜测量成果应描述倾斜测量位置、倾斜方向、偏移量、倾斜率、倾斜率变化速率等。7专项检测7.1一般规定7.1.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专项检测:a)受安全保护区内外部作业施工影响时;b)受火灾、地震、水淹等灾害影响时;c)定期检测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Ⅳ级或Ⅴ级时;d)受损修复后重新投用时;e)其它影响结构安全或行车安全的情况。7.1.2专项检测应搜集日常巡检、定期检测等成果资料,根据技术状况评价情况或受影响原因,针对DBXX/TXXXX—XXXX性确定检测内容、范围与频次。7.1.3受安全保护区内外部作业影响的隧道结构,检测范围与内容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DG/TJ08-2170的要求。7.1.4专项检测应由专业人员采用专门技术手段和设备,并辅以现场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进行,必要时可开展有损检测。7.1.5宜采用激光扫描、数字成像等手段开展隧道结构形变和表观病害检测;当需要获取多次、连续、实时数据时,根据情况按需开展自动化测量。7.1.6检测工作开展前应编制方案,必要时宜经专家咨询论证。方案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线路、区间、里程、环号、结构形式、地质状况及周边环境,以往检测情况及现状等;b)检测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范围、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法、精度指标等;d)结构安全评价方法和要求;e)检测仪器、设备;f)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g)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h)附件,包括检测点布置图及样图等。7.1.7检测工作应形成报告,并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线路区间、里程、环号、结构形式、地质状况及周边环境,以往检测情况及现状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范围、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法、精度指标等;d)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名称、编号、型号等;e)检测结果,包括隧道结构表观病害以及形变状态记录图表;f)成果分析,对隧道结构病害(类型、分布位置、严重程度等)、形变状态普测结果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评价;g)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测结果总结评定结论、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h)附件,包括现场检查照片、病害照片等相关影像,检测数据,有损及无损探检测资料,试样测试报告,病害纵向展开图等。7.2外部作业专项检测7.2.1安全保护区内外部作业专项检测,应根据项目的规模、特性、与轨道交通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及轨道交通结构现状,对隧道结构进行专项检测,检测节点应涵盖作业前、作业期间、作业后以及结构形变或表观病害明显发展时。7.2.2外部作业的专项检测应包含现行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DG/TJ08-2170监护监测的内容;还应根据项目特征针对外部作业开展表14的专项调查内容。表14外部作业调查内容DBXX/TXXXX—XXXX表14外部作业调查内容(续)7.2.3作业实施前隧道结构变形状态达到现行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标准》DG/TJ08-2434规定的变形控制指标值时,可按需开展表15和表16内容专项检测工作。表15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表16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7.2.4裂缝、差异沉降检测宜采用自动化在线监测方法;管片断面旋转可通过倾角计进行检测,宜通过布设多条水准测线,计算差异沉降;纵缝张开可通过游标卡尺人工测量或激光扫描点云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获取。7.2.5道床与结构脱空宜采用钻孔取芯法检测。可依据现行地方标准《工程物探技术标准》DG/TJ08-2271相关规定采用探地雷达或阵列式超声波法检测。7.2.6安全保护区外部作业专项检测应结合外部作业施工工况,开展检测数据分析,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分析外部作业对隧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干预治理措施,保障结构安全及避免行车影响。DBXX/TXXXX—XXXX7.3灾后专项检测7.3.1灾后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应根据灾害特点,先开展初步调查,确定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必要时应经过专家论证,满足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力学性能等结构安全分析及行车影响复核要求。7.3.2灾后隧道结构专项检测主要包括灾害调查、结构检测、分析评价等内容。7.3.3火灾作用调查与分析宜收集专业单位的火灾过程调查报告,根据火灾过程、现场残留物种类及烧损状况,综合评估火灾影响范围。7.3.4火灾后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对象应包括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加固结构等,针对隧道结构表观变化、劣化情况、残余强度等损伤特征开展检测,宜包含表17和表18的检测内容。表17火灾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尺注:盾构法隧道接缝劣化通常是指缝内以橡胶件为主的部件因火表18火灾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DBXX/TXXXX—XXXX表18火灾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续)注:明挖法隧道结构缝劣化通常是指缝内以橡胶件为主的部件因火7.3.5地震作用调查与分析内容宜包括专业单位的地震烈度评价调查、轨道交通沿线地质变化调查、沿线场地响应分析以及轨道交通抗震设计信息调查,评估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程度。7.3.6地震后隧道结构专项检测范围应覆盖不同结构形式交界处、旁通道区段、不良地质条件区段、历史病害和变形严重区段,应包含表19、表20内容:表19地震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DBXX/TXXXX—XXXX表20地震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7.3.7水淹作用调查与分析宜包括降雨数据、临近区域地形与地势、洪水聚集过程及程度以及轨道交通排水系统运行情况,评估水淹对隧道赋存环境及结构状况的影响程度。7.3.8水淹后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应包含区间风井、联络通道、过江区段等关键防洪区段,对防水密封区段进行重点检测。水淹后隧道专项检测宜包含表21、表22内容:表21水淹后盾构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表22水淹后明挖法隧道结构专项检测内容7.3.9碳化深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渗漏水pH值检测等执行本标准第八章相关规定。DBXX/TXXXX—XXXX7.3.10钢内衬应力应变检测宜在管片中部布设,与同环内管片收敛监测同断面布设。7.4其它情况下专项检测7.4.1定期检测技术评价等级为Ⅳ级或Ⅴ级的隧道,专项检测内容应该根据病害等级和变形程度确定,满足对隧道进行结构安全分析和行车影响复核的需求。7.4.2当隧道结构发生险情时,应进行应急监测。应急监测宜采用远距离非接触、无线传感等能够快速布设的技术手段,为结构安全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险情排除后应开展专项检测及安全评估。7.4.3当隧道结构维修、处置修复后,应进行处置后的专项检测。专项检测项目、内容和方法应根据维修处置的目的和技术手段确定。8特殊检测8.1一般规定8.1.1当隧道结构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宜根据相关结构设施情况开展特殊检测:a)部件(构件)存在明显劣化,其标度值达到附表A中的3或者4;b)使用达到服役年限时;c)维持其功能的使用年限明显低于设计使用年限时;d)受到电腐蚀、渗漏水氯离子含量超限、其它介质腐蚀或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等环境异常情况e)其它需要进行特殊检测的情况。8.1.2在进行特殊检测前应充分收集资料,包括竣工图、施工记录、历年检测资料和维修资料等。8.1.3根据隧道结构设施状况,特殊检测宜包含以下内容:a)混凝土材质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钢筋锈蚀状况;b)钢结构检测,包括焊缝质量、防腐涂层质量;c)渗漏水水质检测,包括pH值、氯离子、硫酸根离子;d)部件、结构或其材料失效原因分析。8.1.4隧道特殊检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特殊检测应由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隧道结构的材质指标、功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b)通过对隧道进行特殊检测,应查明检测部位的材质退化状态、病害范围和程度,分析其原因,确定隧道的技术状态,并提出相应维修处治建议。8.1.5结构材质检测宜根据不同结构和构件类型、环境类别、设计条件进行抽检,抽样比例宜满足《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的相关要求。8.1.6隧道特殊检测应根据巡查、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测结果开展相应区段的特殊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线路区间、里程、环号、结构形式、地质状况及周边环境,以往检测情况及现状等;b)检测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法等;d)检测抽样方案,包括检测部位、抽样方式及数量;e)需要失效分析时应包括失效分析方案;DBXX/TXXXX—XXXXf)检测结果评价方法和要求;g)检测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及实施计划;h)检测安全、质量保证措施。8.1.7隧道特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线路结构信息、地质及环境信息、特殊检测背景等;b)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c)检测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等;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e)检测结果、原因、发展趋势及对隧道结构影响分析,评定设施继续使用的安全性;f)结论及建议,特殊检测结论,需要采取保养维修措施的建议;g)附件,包括现场检测记录表及测试报告等。8.2混凝土强度检测8.2.1结构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测区应位于结构重点部位,单个构件检测时的测区数量宜不少于10个。8.2.2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应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执行。8.2.3当对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推定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有怀疑或进行混凝土强度鉴定时,可采用取芯法对混凝土推定强度进行修正或验证。芯样应在具有代表性构件的次要部位钻取,钻取芯样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a)强度修正时不少于6个;b)强度验证时不少于3个。8.3碳化深度检测8.3.1混凝土碳化深度宜采用在混凝土新鲜断面观察酸碱指示剂反应厚度的方法进行测定。8.3.2混凝土碳化深度宜在混凝土锈胀开裂、钢筋锈蚀、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部位进行,每个构件应布置不少于3个测点。8.3.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宜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020的规定执行。8.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8.4.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宜包括钢筋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并应选择以下部位:a)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b)钢筋锈蚀电位测试结果表明钢筋可能锈蚀活化的部位;c)发生钢筋锈蚀胀裂的部位;d)布置混凝土碳化深度测区的部位。8.4.2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宜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和《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的规定执行。8.5钢筋锈蚀状况检测8.5.1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半电池电位的检测宜采用半电池电位法,参考电极应采用铜-硫酸铜半电池。8.5.2当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有锈迹时,应在有锈迹区域检测钢筋半电池电位;测区数量应根据锈迹面积确定,每3m2~5m2可设一测区,一个测区的测点数宜不少于20个。8.5.3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宜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和《混凝土中钢筋检DBXX/TXXXX—XXXX测技术标准》JGJ/T152的规定执行。8.6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8.6.1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宜根据构件的工作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钢筋半电池电位的检测结果,选定构件进行氯离子含量检测,每一被测构件测区数量宜不少于3个。8.6.2用于氯离子含量测定的试样制备及试样化学分析,应按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规定执行;化学分析用混凝土试样可在测区不同深度部位取样。8.7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8.7.1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应包括焊缝外观质量和焊缝内部质量检测。8.7.2焊缝外观质量应检查裂纹、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电擦伤、接头不良、表面气孔和表面夹渣等缺陷。其检测方法宜采用目视、焊缝量规及钢尺检查,有必要时宜采用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方法进行抽检。8.7.3焊缝内部质量宜采用超声波法对结构设计要求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进行检测。当对超声法检测结果存在疑义时,宜采用射线法检测验证。8.7.4焊缝质量检测方法及要求应依据《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的相关规定进行。8.8钢结构防腐涂层质量检测8.8.1钢结构防腐涂层质量检测应包括涂层外观质量、涂层厚度和涂层附着力检测。8.8.2防腐涂层外观质量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检查涂层是否均匀,有无皱皮、流坠、针眼、气泡、漏点、空鼓、脱层等外观质量缺陷;b)对于金属热喷涂涂层,尚应检查涂层是否有气孔、裸露母材的斑点、附着不牢的金属熔融颗粒、裂纹影响使用寿命的其他缺陷;c)应检查涂层是否有变色、失光、起泡、粉化、霉变、开裂、脱落及涂层缺失处钢材是否腐蚀等质量缺陷;d)应检查涂层的完整程度;e)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并确定外观质量缺陷在受检范围内的分布特征。8.8.3防腐涂层厚度检测前,应清除测试点表面的防火层、灰尘、油污等杂物,防腐涂层厚度检测点位应不设置在结构构件的连接部位。防腐涂层厚度检测方法及要求应依据《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的相关规定进行。8.8.4当钢结构处在有腐蚀介质环境或外露设计有要求时,宜进行防腐涂层附着力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漆膜划圈试验》GB/1720和《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GB/T9286的有关规定。8.9渗漏水水质检测8.9.1渗漏水水质宜在渗漏严重、结构材质劣化区域进行采样,每处渗漏点应单独采样并编号,单处应采集不少于100mL的样品,并记录采样时间及采样地点。8.9.2渗漏水水样采集后,应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8.9.3隧道渗漏水pH值、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宜分别按《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11899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8.10失效分析8.10.1当隧道结构部件(构件)在远低于设计寿命时发生失效问题,应对其进行失效分析,查明其失DBXX/TXXXX—XXXX效机理和原因,提出预防再失效的对策。8.10.2失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相关资料、明确分析对象、确定失效模式、研究失效机理、判定失效原因,提出处置和预防措施。8.10.3失效分析应根据失效事件具体情况、失效分析目的以及失效分析要求制定实施程序。在失效分析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程序实施:a)收集失效事件相关资料,包括设计、施工、检测、维修等历史资料;b)调查现场失效信息,调查一般以失效现场为出发点,通过观察记录等手段,全面、系统和客观地收集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和失效环境等信息。调查时应做好必要的记录和照相,必要时应反复调查;c)初步确定肇事失效件,根据失效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相关的痕迹特征、失效件的失效特征,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确定肇事失效件;d)初步判断肇事件的失效模式,根据失效件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痕迹特征、结构特点、材料特性、环境条件、工作原理和受力状态等信息,分析确定失效模式;e)分析失效原因,根据失效模式所指明的方向,围绕失效模式所涉及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f)模拟再现,根据找到的原因,在同样的系统和工况条件下进行现场模拟实验,应能将失效事件再现,按需开展同类结构设施的普查可视为模拟再现;g)综合分析,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整个失效事件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分析,得出失效分析结论;h)形成总结报告,总结时应对整个失效过程进行回顾,从总体上审视失效分析全过程,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回答失效分析所赋予的使命,并提出预防再失效的建议,最后形成报告。9状态评价9.1一般规定9.1.1隧道定期检测后应进行技术状况评价,专项检测后应针对检测区段进行结构安全分析和行车影响复核。9.1.2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区段宜综合考虑隧道的结构形式、特征位置、结构埋深以及地层条件等进行划分。9.1.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应采用综合考虑病害影响程度和分布密度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并采用分值制。9.1.4各类隧道技术状况的单一指标分项标度值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9.2技术状况评价9.2.1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的设施对象包括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和加固结构三类。9.2.2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应根据表23具体确定。表2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Ⅰ好无ⅡⅢDBXX/TXXXX—XXXX表2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续)Ⅳ差Ⅴ9.2.3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价应先划分评价设施区段,确定评价设施区段内各类病害分项标度值和病害密度影响系数,采用乘积标度法,根据同层内各类结构设施或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相应权重,并计算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价值,最终确定评价等级。9.2.4综合设施层或指标层内分类两两比较的结果,采用乘积标度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设施层或指标层的标度权重值。9.2.5技术状况评价按照以下要求实施:a)进行评价设施区段内部件(构件)技术状况评价时,考虑病害密度的影响,根据评价指标归一后的权重,部件(构件)技术状况评价值zij按式(3)计算:k×yk(3)式中:yk——评价区段部件(构件)内该类评价指标的最大标度值,标度值取值应按照附录A;ijk——评价指标权重值;αijk——病害密度影响系数,隧道不同病害密度影响系数取值应按照附录B;k——评价指标序号;j——部件(构件)序号;i——结构分项序号。b)根据部件(构件)归一后的权重,评价设施区段内单一结构分项的技术状况评价值zi按式(4)计算:(4)式中:①ij——部件(构件)权重值。c)根据结构分项归一后的权重,评价结构区段的技术状况评价值SI按式(5)计算:DBXX/TXXXX—XXXX式中:根据计算得到的技术状况分值和表23确定最终的区段技术状况评价等级。d)按评价设施区段长度作为权重依据,进行线路技术状况评价,线路技术状况评价值SI总按式(6)计算:SI总=lmm(6)式中:L——评价线路总长;n——评价线路内区段个数;lm——第m个设施区段的长度;SIm——第m个设施区段的技术状况评价值SI。9.2.6在检测数据条件允许情况下,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可采用变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9.2.7出现以下情况时,且未采取对应措施时,评价区段的结构安全及行车影响的技术状况评价等级应直接评定为Ⅴ级:a)指标层分项标度值达到4;b)隧道结构沉降或收敛标度值达到3,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c)隧道内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且未找到确切原因;d)外部施工导致隧道结构破坏;e)其它结构安全及行车影响不受控的情况。9.3结构安全分析9.3.1隧道结构安全分析应依据检测的结果,结合相关规范、隧道结构设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进行安全性计算分析。9.3.2隧道结构安全分析宜采用数值模拟、位移反分析等方法结合工程类比进行,隧道结构构件应结合设计时采用的规范和计算方法进行设计验算。9.3.3隧道结构安全的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Ⅳ级时,应对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安全分析,安全分析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299等相关规范的要求。9.3.4隧道结构安全的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Ⅴ级时,应对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安全分析,安全分析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299等相关规范的要求。9.3.5当现有结构安全分析的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重新进行结构安全分析,直至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止。DBXX/TXXXX—XXXX9.4行车影响复核9.4.1隧道行车影响复核应依据检测的结果,结合相关规范、隧道结构设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进行计算分析,并核对隧道结构限界、设施设备功能以及轨道几何形位等受影响情况。9.4.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按照DG/TJ08-2232等相关规范要求,计算分析隧道结构限界受影响情况:a)隧道行车影响技术状况等级为Ⅳ级、Ⅴ级时;b)断面收敛导致限界紧张,使得设备使用或安装受到限制;c)受到地震、火灾等灾害影响时。9.4.3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计算分析隧道轨道几何形位受影响情况:a)隧道行车影响技术状况等级为Ⅳ级、Ⅴ级时;b)隧道结构差异沉降导致轨道几何形位二级超限;c)受到地震等灾害影响时。9.4.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进行设施设备使用功能受影响分析:a)隧道行车影响技术状况等级为Ⅳ级、Ⅴ级时;b)隧道顶部滴漏至行车相关部件或渗漏水导致设备固定件生锈;c)受到火灾、地震、水淹等灾害影响时。9.4.5当现有行车影响复核的结果不满足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重新进行行车影响评价,直至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止。10状态评价10.1一般规定10.1.1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检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成果整理、分析和归档,确保成果资料完整、管理有效。检测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a)检测技术方案;b)各类原始检测手簿、电子文件、影像、点云、文本等资料;c)计算资料、阶段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等;d)仪器检验和校准资料;e)其他检测相关技术文件。10.1.2检测成果中的数据、图表应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分析报告应有审核等相关责任人签字。10.1.3检测总结报告应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并应包含详细的成果清单及附图、附表等。检测总结报告中技术安全评价、结构安全分析、行车影响复核应包含明确的结论和建议。10.1.4检测成果的质量检验应采用内业全数检查、外业抽检的方式进行。检验过程应形成记录。质量检验宜依据以下文件:a)项目设计资料;b)依据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c)技术设计书或检测方案;d)承担单位的质量管理文件。10.1.5检测成果宜采用数字化平台管理。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安全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10.2检测数据整理10.2.1检测数据初次整理时,应对隧道基础资料、检测设备、作业单位、人员等各项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检查和处理。在后期各整理阶段,应准确地记录各项资料的变更情况,并注明变更原因、内容、时DBXX/TXXXX—XXXX间等有关情况。10.2.2检测数据宜分为变形检测数据、表观状态检测数据和其他检测数据三类进行整理。10.2.3每次检测外业完成后,应及时对变形检测数据进行核查和处理。变形检测数据整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原始数据真实、不得篡改;b)数据记录格式、文件名称应统一标准;c)检测时间、检测对象、检测人员、检测环境等相关信息齐全;d)无效数据、不规范数据及错误数据应及时剔除;e)数据受外界条件影响,周期性变化较大时,应固定外界扰动小的时段进行数据采集;f)各项检测记录均应符合限差要求。10.2.4变形检测数据存在漏检、粗差或异常时,应及时补检、复测、复检,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更正,并记录相关情况;存在系统误差时,应建立有效的系统误差校正模型减小或消除其影响。10.2.5检测点云、影像、现场记录等表观状态检测数据应检查其完整性,同时应校核数据对应的区间、起始里程、设备编号、检测日期等相关信息。10.2.6表观状态检测数据文件宜统一格式,命名规则应能保证资料数据与检测对象、位置、项目唯一关联,满足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的要求。10.2.7检测图像、影像等表观状态检测数据应能准确反映隧道病害类型和特征。资料数据残缺、不清晰、不能满足要求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