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_第1页
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_第2页
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_第3页
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_第4页
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跆拳道馆课程教学预案TOC\o"1-2"\h\u5528第一章:跆拳道基础理论 2103421.1跆拳道起源与发展 2240601.2跆拳道精神与文化 220137第二章:跆拳道基本动作 3302122.1站姿与步法 3191352.2基本腿法 318792.3基本拳法 44005第三章:跆拳道基本技术 4125873.1攻击技术 4325703.2防守技术 459773.3组合技术 414724第四章:跆拳道实战技巧 5325424.1实战姿势 599694.2实战进攻 537814.3实战防守 57630第五章:跆拳道训练方法 6122455.1基础体能训练 6174835.2技术训练 6203425.3实战训练 67105第六章:跆拳道比赛规则与策略 7223096.1比赛规则 7182076.2比赛策略 7184206.3裁判与评分标准 828057第七章:跆拳道损伤预防与康复 8299327.1常见损伤类型 8256287.2预防措施 8320697.3康复训练 923311第八章:跆拳道心理素质培养 9280478.1心理素质在跆拳道中的作用 9315928.2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10263748.3比赛心理调控 1029984第九章:跆拳道教练员培训 11262789.1教练员素质要求 11211279.2教练员培训内容 11209229.3教练员考核与认证 1116143第十章:跆拳道馆管理 122354110.1馆务管理 12959910.2教学管理 121520110.3安全管理 1326797第十一章:跆拳道赛事组织与策划 1315911.1赛事筹备 132130511.2赛事组织 142414111.3赛事宣传与推广 1432216第十二章:跆拳道馆发展策略 141653412.1品牌建设 141053912.2市场推广 152411312.3人才培养与输出 15第一章:跆拳道基础理论1.1跆拳道起源与发展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武术。据史料记载,跆拳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高丽王朝。在那个时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已经开始练习一种名为“手搏”的武术。时间的推移,这种武术逐渐发展形成了跆拳道。20世纪初,跆拳道在韩国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武术体系。1945年,韩国光复后,跆拳道迅速发展,逐渐成为韩国的国术。1955年,韩国正式命名这门武术为“跆拳道”。随后,跆拳道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在我国,跆拳道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项目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锻炼身体、提高自我修养的平台。1.2跆拳道精神与文化跆拳道精神是跆拳道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礼仪:跆拳道强调尊重他人,讲究礼仪。在训练和比赛中,学员要遵循跆拳道的礼仪规范,尊重教练、尊重对手,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2)廉耻:跆拳道要求学员要有羞耻之心,做到自律。在比赛中,学员要遵守比赛规则,不使用不正当手段取胜。在生活中,学员要遵循社会道德,做到诚实守信。(3)忍耐: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学员需要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在比赛中,学员要忍受痛苦,坚持到底,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4)克己:跆拳道强调自律,学员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跆拳道的道德规范。(5)百折不屈:跆拳道要求学员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跆拳道文化涵盖了跆拳道的技术、精神、道德等方面,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的武术文化。跆拳道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强调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对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章:跆拳道基本动作2.1站姿与步法跆拳道中的站姿与步法是基础中的基础,它们为后续的各种攻防动作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灵活的移动能力。站姿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自然体:两脚分开同肩宽,双脚尖向外斜张约22度,两臂自然下垂,肩放松,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并腿势:两脚并拢直立,两脚内侧扣靠,也有后跟并拢,脚尖向外分开约22度的站法。骑马站桩势:两脚分开,两脚尖平行或稍向里扣,挺胸收腹,伸直腰背,膝关节稍屈,身体重量平均地落于两脚上。竖半月立:这是将骑马站桩势移向纵向的站法,主要是为了防备前方的攻击,膝盖应稍往内侧扣,重心主要置于前脚。前屈立:又叫弓步,前后脚分立,间隔一步半,前腿屈膝,后腿伸直,后脚距前脚纵轴线稍微半侧30度左右,上身扭转15度,变成半侧身。步法主要包括:前进步:前进时后脚蹬地向前迈步,身体侧转成另一侧斜马步。后退步: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脚先退后一步,前脚随地后退。后撤步:以后脚前脚掌为轴,前脚抬起向后经后脚内侧向后撤一步。跳换步:两脚同时蹬地使身体腾空,空中两脚进行交换。2.2基本腿法跆拳道的腿法是其核心技术,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腿法:前踢:以脚背为力点,向前方踢出。侧踢:以脚外侧为力点,向侧面踢出。后踢:身体转动,以脚跟为力点向后踢出。弹踢:以脚尖为力点,快速向前方弹出。横踢:以脚背为力点,向斜上方踢出。2.3基本拳法跆拳道的拳法虽不如腿法多样,但也同样重要,以下是几种基本的拳法:直拳:拳头正面打击目标。钩拳:拳头由下向上钩击。上勾拳:拳头由内向外侧上勾。平勾拳:拳头水平方向勾击。每种拳法都需要正确的姿势和发力技巧,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第三章:跆拳道基本技术3.1攻击技术跆拳道的攻击技术主要包括腿法和手法。腿法在跆拳道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技术运用的3/4。腿法的形式多样,可分为高踢、低踢、近踢、远踢、左踢、右踢、旋转踢等。这些腿法动作可灵活变化,具有极大的威胁力,是比赛中得分和实战制敌的有效手段。手法在跆拳道中也不容忽视,手臂的灵活性使得它能完成防守和进攻动作。手法可以变化为拳、掌、肘、肩等多种用法,为实战提供更多可能性。3.2防守技术跆拳道的防守技术主要包括格挡、闪避和反击。格挡是通过手、臂、腿等部位抵挡对手的攻击,保护自身安全。闪避则是通过快速移动身体,躲避对手的攻击。反击则是在对手攻击时,迅速进行反击,使对手失去平衡或受到伤害。3.3组合技术跆拳道的组合技术是指将攻击技术和防守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一系列连贯的动作。组合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实战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根据对手的情况和比赛局势,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常见的组合技术有:腿法组合、手法组合和腿手法组合。腿法组合如:前踢接横踢、下劈接侧踢等;手法组合如:直拳接摆拳、勾拳接肘击等;腿手法组合如:前踢接直拳、横踢接摆拳等。通过练习组合技术,运动员可以在实战中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提高比赛的胜算。第四章:跆拳道实战技巧4.1实战姿势跆拳道的实战姿势是进行有效进攻与防守的基础。跆拳道实战姿势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准实战姿势:左脚在前称为左势,右脚在前称为右势。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前脚尖45度斜向右前方,后脚跟抬起,膝关节微弯屈,重心在两脚之间。上身自然直立,45度斜向右前方,双手握拳,拳心相对,两臂弯曲置于胸前。头部直立向前,目视正前方。(2)侧向实战姿势:身体完全侧向,前后脚在一条直线上,其他部位与标准姿势相同。(3)低位实战姿势:身体姿势与标准实战姿势相同,只是双膝弯曲加大,重心降低。4.2实战进攻跆拳道的实战进攻主要依赖于腿法的运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战进攻技巧:(1)进攻进攻:如右腿横踢接左腿横踢,左腿前横踢接右腿后腿高横踢等。(2)进攻防守:如右腿后腿横踢接后踢,左腿前横踢接后旋踢等。(3)防守进攻:如右腿后踢接右腿横踢,左前腿下劈腿接右腿后腿横踢等。(4)进攻防守进攻:如右腿后踢接后踢接右腿高横踢,右腿后踢接左腿下劈腿接左腿后腿高横踢等。4.3实战防守在跆拳道实战中,防守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战防守技巧:(1)防守对手的腿法攻击,如对方使用横踢时,可迅速用前腿拦截或用后腿格挡。(2)防守对手的手法攻击,如对方使用拳法时,可用手臂格挡或用身体闪避。(3)在防守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手的动作和意图,及时调整自己的防守策略。(4)防守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被对手抓住破绽。同时利用防守动作为自己创造反击的机会。第五章:跆拳道训练方法5.1基础体能训练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基础体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氧耐力训练:通过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2)力量训练:通过深蹲、硬拉、卧推等举重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3)速度训练:通过短跑、折返跑、变速跑等训练,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4)柔韧性训练:通过瑜伽、普拉提等拉伸运动,增加运动员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柔韧性。5.2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跆拳道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动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如横踢、后踢、旋风踢等,使运动员熟练掌握技术要领。(2)组合动作训练:将多个基本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连贯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的实战应用能力。(3)击打技巧训练:通过击打沙袋、脚靶等器材,锻炼运动员的击打力量、速度和准确性。(4)防守技巧训练: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让运动员学会如何防守对手的攻击,提高防守能力。5.3实战训练实战训练是检验运动员技术水平和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击练习:运动员徒手进行练习,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2)练习:根据教练或同伴的信号,及时作出动作反应,提高实战中的反应能力。(3)攻防练习:两人一组,按照实战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提高运动员的攻防意识和战术运用能力。(4)喂招练习:教练或同伴有目的地给运动员提供攻击或防守动作,帮助运动员提高实战技巧。(5)实战比赛:通过参加比赛,让运动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竞技水平。第六章:跆拳道比赛规则与策略6.1比赛规则跆拳道比赛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赛回合与时间:跆拳道比赛采用三回合制,每个回合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双方选手通过合法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抗。(2)比赛服装与护具:双方选手需穿着跆拳道道服和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护裆、护臂和护腿。道服内还需配备护齿、腹股沟护具、前臂和胫骨护具。(3)攻击部位:跆拳道比赛允许攻击的部位包括头部和躯干部位。头部攻击部位为两耳为基准的头部和颈部的前面部分;躯干部位为锁骨以下、髋骨以上的被护具保护的部位。(4)得分方式:合理攻击对手得分,用脚踢击躯干部位得1分,头部得2分;击倒对手后,裁判员读秒再加1分。比赛结果根据双方运动员三局的得分总和来计算。(5)获胜方式:选手可通过以下方式获胜:将对方击出场外、得分最高、使对手被罚分达到3分或对手被剥夺比赛资格。(6)犯规与处罚:跆拳道比赛中,犯规行为将受到处罚。犯规分为技术犯规和道德犯规,根据犯规程度给予相应的罚分。累计罚分达到3分,选手将被取消比赛资格。6.2比赛策略(1)技术策略:跆拳道选手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点,合理运用拳、脚、摔等动作,寻找对手的破绽进行攻击。(2)心理策略:在比赛中保持冷静,不受对手和观众的影响。通过观察对手的动作和表情,分析对手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3)体能策略:跆拳道比赛对体能要求较高,选手应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体能训练,保证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4)防守策略:在比赛中,选手不仅要进攻,还要注意防守。合理运用步法、身法和护具,减少对手的得分机会。6.3裁判与评分标准(1)裁判:跆拳道比赛设有场上裁判、边裁和主裁判。场上裁判负责监督比赛进程,边裁负责记录得分和犯规情况,主裁判负责比赛结果的裁定。(2)评分标准:跆拳道比赛采用电子评分系统,由三位裁判员对比赛中的合理攻击进行认定。当至少两位裁判员对某一次攻击进行认定并记录时,该次攻击得分有效。(3)犯规评分:犯规行为分为技术犯规和道德犯规。技术犯规包括攻击非法部位、不当行为等;道德犯规包括侮辱对手、裁判等。根据犯规程度,给予相应的罚分。第七章:跆拳道损伤预防与康复7.1常见损伤类型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关节损伤:膝关节、踝关节和髋关节是跆拳道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关节部位。其中,膝关节损伤尤为常见,如髌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2)肌肉损伤:由于跆拳道运动中频繁的踢腿动作,容易导致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等部位拉伤。(3)韧带损伤: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容易受到过度牵拉而损伤。(4)骨折: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踢击力度较大,容易导致脚踝、手腕等部位骨折。7.2预防措施为降低跆拳道运动中的损伤风险,以下预防措施:(1)充分热身:运动前应充分热身,提高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降低损伤风险。(2)科学训练:遵循训练规律,避免过度训练,保证训练负荷与运动员身体状况相匹配。(3)加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抗损伤能力。(4)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增加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营养摄入,提高身体的修复能力。(5)穿戴保护装备:在训练和比赛中,穿戴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护膝、护踝等,降低受伤风险。7.3康复训练跆拳道损伤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早期康复:损伤发生后,及时进行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处理,减轻疼痛和肿胀。(2)中期康复:损伤炎症消退后,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3)晚期康复:关节功能恢复后,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运动能力。(4)心理康复:帮助运动员克服受伤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5)定期评估:康复过程中,定期评估运动员的康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保证康复效果。第八章:跆拳道心理素质培养8.1心理素质在跆拳道中的作用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心理素质在其中的作用。以下是心理素质在跆拳道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提高竞技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术、战术水平,提高竞技表现。(2)增强抗压能力:在激烈的比赛中,心理素质强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冷静,从而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3)促进团队合作: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能够与队友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形成合力,提高团队整体实力。(4)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建立和保持自信心。(5)塑造良好心态:跆拳道运动员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培养这种心态。8.2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跆拳道心理素质训练方法:(1)情景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运动员在模拟环境中锻炼应对压力的能力。(2)想象训练:运动员通过想象自己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情景,增强自信心和竞技状态。(3)呼吸调整训练:运动员通过调整呼吸,达到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的目的。(4)沟通技巧训练:运动员学习与队友、教练有效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意志力训练:运动员通过挑战自己的极限,培养坚定的意志力。8.3比赛心理调控比赛中心理调控是跆拳道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是几种比赛中心理调控方法:(1)保持冷静: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努力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比赛中。(2)调整心态:运动员要正确看待比赛结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和自身表现上,而不是过分关注成绩。(3)增强自信心:比赛前,运动员要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具备战胜对手的能力。(4)适时放松: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学会适时放松,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5)有效沟通:运动员要与教练、队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比赛情况和调整策略。通过以上比赛中心理调控方法,跆拳道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第九章:跆拳道教练员培训9.1教练员素质要求跆拳道教练员作为培养跆拳道运动员的重要角色,其素质要求尤为重要。以下是跆拳道教练员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1)专业知识:教练员应具备扎实的跆拳道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跆拳道的起源、发展、技术体系及竞赛规则。(2)职业道德:教练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关爱学员,尊重学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沟通能力: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员、家长、同事及上级领导有效沟通,传递跆拳道精神和文化。(4)教学能力:教练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5)心理素质: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保持冷静,积极应对。9.2教练员培训内容跆拳道教练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跆拳道技术培训:包括跆拳道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实战技术、教学技巧等。(2)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跆拳道发展史、竞赛规则、裁判方法、训练方法、心理学、生理学等。(3)教学方法培训: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技巧等。(4)职业道德培训: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素养、法律法规等。(5)实践经验交流:包括与优秀教练员交流、观摩教学、实习实践等。9.3教练员考核与认证为了保证跆拳道教练员具备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我国对跆拳道教练员实行考核与认证制度。以下是教练员考核与认证的相关内容:(1)考核内容:包括跆拳道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职业道德等方面。(2)考核方式:分为书面考试、实践考核、面试等。(3)认证等级:根据教练员考核结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教练员等级。(4)证书发放:通过考核的教练员将获得相应的教练员资格证书。(5)继续教育:教练员需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以上考核与认证制度,我国跆拳道教练员队伍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为跆拳道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十章:跆拳道馆管理10.1馆务管理跆拳道馆的馆务管理是保证场馆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馆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管理:跆拳道馆应当建立健全员工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环节,保证员工具备专业素质和良好服务意识。(2)场馆卫生:保持跆拳道馆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为学员提供一个卫生、舒适的学习环境。(3)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跆拳道馆的设施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学员受伤。(4)营销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跆拳道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学员加入。(5)会员服务:为会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课程安排、学员档案管理、会员活动等,提高会员满意度。10.2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跆拳道馆的核心工作,以下为教学管理的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根据学员年龄、身体素质和兴趣,设置合适的课程,满足学员需求。(2)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3)教师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4)教学评价:对学员进行定期考核,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5)学员管理:关注学员学习进度,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跆拳道精神,培养良好的品质。10.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跆拳道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1)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对学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2)安全设施:保证跆拳道馆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通道等。(3)安全预案:制定各类安全的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4)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场馆安全。(5)安全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第十一章:跆拳道赛事组织与策划11.1赛事筹备跆拳道赛事的筹备工作是保证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成立赛事筹备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筹备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1)竞赛部门:负责制定竞赛规程、竞赛日程、竞赛规则等,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公开。(2)裁判部门:负责选拔、培训裁判员,保证裁判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3)后勤部门:负责场地、器材、住宿、餐饮等后勤保障工作,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良好的比赛环境。(4)宣传部门:负责赛事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安全保卫部门:负责赛事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赛事顺利进行。在筹备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协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还需关注以下方面:(1)赛事预算:合理编制赛事预算,保证赛事资金的合理使用。(2)赛事报名:及时发布赛事报名通知,做好选手报名工作。(3)赛事志愿者:选拔、培训志愿者,协助赛事顺利进行。11.2赛事组织赛事组织是跆拳道赛事成功的关键。在赛事组织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竞赛组织:按照竞赛规程,组织比赛,保证比赛顺利进行。(2)裁判员管理:对裁判员进行考核,保证裁判员公正执法。(3)选手管理:做好选手报名、资格审查、体重测量等工作,保证选手符合参赛条件。(4)后勤保障:为参赛选手、观众提供良好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5)安全保卫:加强赛事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赛事顺利进行。(6)赛事现场管理:维护赛事现场秩序,保证赛事顺利进行。11.3赛事宣传与推广赛事宣传与推广是提高跆拳道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赛事宣传与推广的几个方面:(1)媒体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赛事消息,扩大赛事影响力。(2)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