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2.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为了探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大小、生理状况等相同的豌豆幼茎切段若干,随机分为两部分,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组别处理方式(对应组别使用激素的量相同,浓度适宜)实验后茎的长度(cm)实验一:先用蒸馏水浸泡1h1未使用激素4.02赤霉素18.03生长素6.04赤霉素+生长素19.0实验二:先用蒸馏水浸泡9h5未使用激素3.86赤霉素7.07生长素4.58赤霉素+生长素13.5A.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蒸馏水浸泡可能会降低茎内源激素的含量C.两组实验中单独用生长素处理比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促进效果均较弱D.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中第6组比第7组茎长度减少更多,主要与内源性赤霉素含量下降更少,生长素含量下降较多有关3.植物的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在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赤霉菌滤液中分离出的使水稻患恶苗病的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B.玉米开花期遇到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季节,可以通过喷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提高产量C.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有经过0-5℃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说明植物的发育受温度的影响D.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可以提高赤霉素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4.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群落中没有共同食物来源的两种动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寄生关系C.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体现了互利共生的关系D.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5.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又称肌无力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与突触类似)中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突触间隙的Ca2+内流,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从而使肌肉无法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B.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C.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D.神经—肌肉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部分6.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的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7.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吞噬细菌B.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C.溶酶体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8.(10分)下列激素中,和胰高血糖素不具有协同关系的是()A.肾上腺素 B.醛固酮 C.甲状腺激素 D.糖皮质激素二、非选择题9.(10分)下丘脑是功能复杂的高级内分泌中枢。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有的激发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称为释放激素(RH),有的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称为抑制激素(IH)。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等。如图为下丘脑的调节功能示意图,图中的序号代表激素,④⑤分别由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皮质分泌。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与①的空间结构相似并发挥相同的效应,则与正常人相比,①的含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和⑤都以肾小管和集合管为靶器官,但二者的作用不同,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⑤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若饭后⑦的分泌量增多,⑥的分泌量减少,则图中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4)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请完成相关实验步骤。①将生活力相同的同种健康仓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②对甲组小鼠进行手术切除其甲状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③对乙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仓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变化。10.(14分)林南花有蓝花和白花两种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且蓝花对白花为显性。假设林南花种群足够大,其中AA、Aa和aa个体各占1/3,没有迁人和迁出,基因都不产生突变。请回答:(1)该林南花种群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假设两种颜色的花授粉率相同,若干代后林南花种群__________(有/没有)发生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2)研究发现,蜜蜂更偏爱白花。若白花都能被传粉和授粉,而蓝花只有一半被传粉和授粉,则F1中Aa占__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3)多雨年份蓝花植株所结种子数较多,使下一代蓝花植株占比增加,而正常气候年份则与此相反,这体现了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1.(14分)沉水植物对湖泊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沉水植物表面会出现大量附着藻和螺类。为探讨沉水植物、附着藻和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1)湖泊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在湖泊生态系统成分中,沉水植物和附着藻都属于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水植物和附着藻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研究表明,沉水植物能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螺类栖息在其茎叶上,螺类能够采食附着藻,这体现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湖泊的富营养化是由于N、P元素,尤其是N元素含量超标所致。为研究湖泊中螺的作用,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N元素可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与正常氮负荷相比,三倍氮负荷条件下,螺类对附着藻的抑制作用_______。可以推测,在富含N、P的环境中,沉水植物数量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写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1;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图1中在酶催化下参与CO2固定的化学物质是______。(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该类植物适应______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白天______过强导致水分散失过多,又能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光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在是光能转换成______储存在______。(3)图2所示的7组实验温度中,水绵细胞在光照条件下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依图2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水绵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4)图2中水绵细胞在15℃条件下,如果每天光照10小时,一昼夜(24小时)水绵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用CO2量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详解】A、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A错误;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C、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些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故选A。2、D【解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自变量为蒸馏水浸泡的时间和施用激素的种类,因变量为试验后茎的长度,据表中数据可知,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茎的伸长更长,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详解】A、据表中数据,赤霉素+生长素处理比单独处理促进作用更强,因此两者对茎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B、据表可知,相同处理,与浸泡1h相比,蒸馏水浸泡9h,茎的长度变短,因此蒸馏水浸泡可能会降低茎内源激素的含量,B正确;C、两组实验中单独用生长素处理比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促进效果均较弱,说明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赤霉素作用效果更显著,C正确;D、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中第6组比第7组茎长度减少更多,主要与内源性赤霉素含量下降更多,生长素含量下降较少有关,D错误。故选D。3、C【解析】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详解】A、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不叫植物激素,A错误;B、玉米收获的是种子,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不能促进种子的发育,B错误;C、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有经过0-5℃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说明植物的发育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D、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可以去除脱落酸,促进萌发,D错误。故选C。4、A【解析】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详解】A、同一群落中没有共同食物来源的两种动物之间,也可能存在争夺生存空间的竞争,A错误;B、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寄生关系,B正确;C、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为藻类提供无机盐等,藻类为地衣提供有机物,体现了互利共生的关系,C正确;D、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D正确。故选A。5、C【解析】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的通透性改变,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因此如果神经递质不能释放,则兴奋不能传至突触后膜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详解】A、依题意可知:兰伯特—伊顿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患者体内的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中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所致,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B正确;C、由题意知,阻滞突触间隙的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此钙离子内流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D、神经—肌肉接头是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相接触的部位,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部分,D正确。故选C。6、B【解析】负反馈是由于反馈调节作用导致作用或者效应减弱,正反馈正好相反。分析题可知:早期调节属于负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藻类减少;后期调节属于正反馈,反馈的作用是污染越来越严重,B正确。故选B。7、A【解析】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这些液体称为体液。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中含有营养成分(O2、H2O、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产物(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代谢废物(CO2、尿素等)【详解】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吞噬细胞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吞噬细菌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A正确;B、肠道的液体相对内环境来说,应属于外界环境,B错误;C、溶酶体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发生在细胞内液中,C错误;D、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核内,属于细胞中的反应,D错误。故选A。8、B【解析】1、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互为协同关系;4、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也能促进生长,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详解】由分析可知,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提高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不能升高血糖,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偏低②.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3)③④⑥(4)①.进行手术切除其甲状腺,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③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相关激素的分泌。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②激素为下丘脑分泌,但由垂体释放,应该为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⑤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小问1详解】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③甲状腺激素,某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空间结构相似并发挥相同的效应,则与正常人相比,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低。【小问2详解】②激素为下丘脑分泌,但由垂体释放,应该为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⑤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小问3详解】饭后人体血糖会升高,若饭后⑦的分泌量增多,⑥的分泌量减少,则⑦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⑥为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泌增多,降低血糖。图中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⑥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肾上腺素。【小问4详解】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将生活力相同的同种健康仓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对甲组小鼠进行手术切除其甲状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对乙组小鼠进行手术切除其甲状腺,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仓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1).1/2(2).没有(3).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4).15/32(5).3/8(6).自然选择【解析】1、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其全部等位基因的比值。【详解】(1)AA、Aa和aa个体各占1/3,则A的基因频率为1/3+1/3×1/2=1/2;由于林南花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都不产生突变,两种颜色的花粉授粉率相同,则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2)若白花都能被传粉和授粉,而蓝花只有一半被传粉和授粉,相当于整个种群中1/2(AA:Aa)=1/2(1:1):1,即AA:Aa:aa=1:1:2的个体自由交配,从AA:Aa:aa=1:1:2,得出A=1/4+1/4×1/2=3/8,故a=1-3/8=5/8;则F1中Aa=2×3/8×5/8=15/32;F1中A的基因频率不变,与亲代相同即3/8。(3)“多雨年份蓝花植株所结种子数较多,使下一代蓝花植株占比增加,而正常气候年份则与此相反”,体现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种群的性状比例,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种群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明确计算方法,进而结合题意分析作答。11、①.群落②.生产者③.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④.竞争⑤.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⑥.降低(下降、变低、变小、减弱、小、低、弱等)⑦.减少(下降、变低、变小、减弱等)⑧.引入适量的沉水植物;控制流入湖泊的N、P元素的量;引入适量的螺类动物(天敌)【解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绿色植物能和附着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详解】(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集合,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在湖泊生态系统成分中,沉水植物和附着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都属于生产者,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2)沉水植物和附着藻之间竞争阳光、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沉水植物、附着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沉水植物能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螺类栖息在其茎叶上,螺类能够采食附着藻,这体现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图中的自变量为负荷情况、有无螺类,因变量为附着藻生物的干重,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N元素可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与正常氮负荷相比,三倍氮负荷条件下,螺类对附着藻抑制作用降低(下降、变低、变小、减弱、小、低、弱等),可以推测,在富含N、P的环境中,沉水植物数量减少(下降、变低、变小、减弱等)。(4)根据图形和(3)小题可知: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可引入适量的沉水植物;控制流入湖泊的N、P元素的量;引入适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