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燃热(zhi)禁锢深老痛疾(WU)眼花瞭乱
B.尊退(kui)建术津首而望(qiao)杳无消息
C.桂亮(zeng)诘责正莓危坐(jin)和颜悦色
D.黝黑(you)滞留锐不可当(dang)诚皇诚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常常下丝不草,对生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老师在讲台上到场顿挫地讲解这篇优美的文章,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C.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填浮
如处之所。
D.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尊主酒群一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B.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C.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
自己的错误。
C.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
的稀疏的谈论。
D.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
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
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
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
7、古诗文默写。
⑴树树皆秋色,(《野望》)
⑵,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⑶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⑷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⑸,志在千里。(《龟虽寿》)
⑹柴门何萧条,(《梁甫行》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8)?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⑼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和江上云霞的多变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日过桃源县①,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
石,登舟皆踞②坐。泊③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
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④,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注:①明日:第二天。桃源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②踞:蹲坐③泊:停泊④陟:
登高,上升。弥:更加。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之绿萝山下()②溯源而上()
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的叙述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
据下面的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
(2)“花蕊藉地寸余”:
3.袁中道笔下的“桃花源”有怎样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美]威廉•萨洛扬
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
兰姆。”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我简直无法相信我
看到的一切。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已足让我知道我不
是在做梦。我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
一匹马。你没有在做梦。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我的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
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然而我们很穷,
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的食物。
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我们的诚实而闻名。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不用说
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
偷来的。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
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
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空气无比清新。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
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
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
了出去。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
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
不住了。”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谷仓的地上有一
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做客。
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我丢失了一匹马,
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
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
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留这么长时间。”穆拉
德头也不抬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
“最多六个月。”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小鸟努力拍
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我们在田野旁的公
路上尽情地驰骋。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那是一段
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
上的约翰•拜伦。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
“小心肝。”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
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
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有删改)
1.请从穆拉德的角度,围绕“白马”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①私藏白马一一②――③__④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我”“无法相信”看到的情况。“无法相信”的原因分
别是什么?
⑴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⑵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3.小说说“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
这样说的理由。(答出三点即可)
8.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肯定了人们应该坚持以诚实为荣,是非分明的原则。
B.鼓励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率性自由成长的做法。
C.倡导大人们用约翰•拜伦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
D.教育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丢弃诚实的美德。
5.设想小说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境和结局,并用简明的语言叙写出来。(要
求:50字左右)
2、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
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
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浆"直接饮
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
成浓度较高的“蔗蜴(tdng)”。“蔗蜴”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
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
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
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
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
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修。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
(z©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
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
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鲁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
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
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
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
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
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
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
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
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
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
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
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
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丰攀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
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
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
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ini)”,意为
“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
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
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
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作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
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蔗修”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
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
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鲁制法”“黄泥水
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
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4.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
市场上的主攀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5.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
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友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
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C
A
D
D
C
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浅草才能没马蹄绿叶发华滋老骥
伏杨狐兔翔我宇经纶事务者岂不罹凝寒月下飞天镜云生
结海楼
1.①到②逆流而上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幼儿园教师心理疏导计划
- 幼儿园与足球俱乐部合作计划
- 矿业行业危废产生控制计划
- 企业品牌宣传及推广合作合同
- 高校研究生心理辅导员岗位职责
- 2025-2030中国皮裤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助产士门诊职责与护理质量评估
- 2025-2030中国燃气红外加热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烧烤酱和液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转移支付合同协议
- 挖机转让合同协议
- 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要点解读(2025年)解读课件
- 活动承办合同协议
-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全套汇编(完整版)
- 纸箱包装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油库、气库建设工程和场所
- 华侨大学《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第2课 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 主题2 认识microbit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应用》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