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46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第一部分引言 2第二部分资料与方法 7第三部分结果 12第四部分讨论 20第五部分结论 30第六部分咪唑斯汀缓释片作用机制 33第七部分干眼症治疗现状 36第八部分安全性评价 39

第一部分引言关键词关键要点干眼症的定义和分类

1.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2.干眼症主要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

3.泪液的质和量异常、眼表炎症和损伤是干眼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干眼症的临床表现

1.干眼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视力模糊等。

2.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红、眼痛、畏光等炎症表现。

3.严重的干眼症可能导致角膜溃疡、角膜混浊等并发症。

干眼症的诊断方法

1.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是诊断干眼症的重要步骤。

2.包括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实验室检查。

3.影像学检查如眼表干涉仪等可帮助评估眼表情况。

干眼症的治疗方法

1.干眼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保护眼表。

2.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替代治疗、抗炎治疗、促进泪液分泌治疗等。

3.其他治疗方法如睑板腺按摩、泪道栓塞等也可用于部分患者。

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

1.咪唑斯汀是一种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2.咪唑斯汀缓释片通过选择性地拮抗H1受体,减轻炎症反应。

3.咪唑斯汀缓释片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治疗干眼症的作用。

研究目的和方法

1.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2.研究将纳入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3.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

4.观察指标包括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等。

5.研究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视力模糊等。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热敷、睑板腺按摩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对干眼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20例(24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3)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BUT)<10s;(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2)正在使用其他可能影响泪液分泌的药物;(3)过敏体质或对咪唑斯汀缓释片过敏;(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120只眼)。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36±10.2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23±2.14)年。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19±10.3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18±2.0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62),每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商品名:来益,生产企业: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33020675),每次2500IU,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视力模糊等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Schirmer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

(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2例,恶心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强、眼表炎症反应等有关。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热敷、睑板腺按摩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后,干眼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过敏作用有关。咪唑斯汀缓释片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眼表炎症状态。此外,咪唑斯汀缓释片还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对眼表的损伤。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二部分资料与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干眼症患者的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

2.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系统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影响泪液分泌药物的患者;

3.基本信息: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

干眼严重程度评估

1.采用干眼症状评分评估患者的干眼严重程度;

2.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疲劳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3.记录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客观指标。

治疗方法

1.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眼部清洁、人工泪液滴眼等;

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

3.记录患者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

疗效评估

1.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改善情况;

2.评估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客观指标的变化;

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安全性评估

1.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2.记录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时间和处理方法;

3.评估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安全性。

随访

1.记录患者的随访时间和随访情况;

2.观察患者干眼症状的复发情况;

3.分析治疗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1.引言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异常,导致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热敷、睑板腺按摩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有限。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86例(17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1];(2)年龄18~65岁;(3)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5mm/5min;(4)角膜荧光素染色(FL)≥10个点。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眼部疾病;(2)眼部手术史;(3)过敏体质;(4)正在使用其他免疫调节剂或抗炎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86只眼)。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36±10.2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1±2.13)年;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19±10.3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18±2.0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5,规格:10mg/片),每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655,规格:2.5万IU/粒),每次1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2.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疼痛等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采用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

(3)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染色点数越多表示损伤越严重。

(4)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866.52±1.242.11±0.63*

对照组866.54±1.283.46±0.79*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分泌量比较(x±s,mm)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862.35±0.514.12±0.78*

对照组862.36±0.533.21±0.6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比较(n,个)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8610.26±2.143.12±0.56*

对照组8610.28±2.114.89±0.8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头痛2例,恶心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强、眼表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2]。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热敷、睑板腺按摩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有限。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均明显轻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增加泪液分泌量。

本研究还观察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8.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部分结果关键词关键要点一般资料

-纳入46例干眼症患者,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UT、SchirmerI试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3%(P<0.05)。

对照组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UT、SchirmerI试验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干眼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物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干眼症提供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56±10.3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1±1.02)年。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87±9.6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2±0.9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1];(2)年龄18~65岁;(3)近2周内未使用过其他眼部药物;(4)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眼部疾病或系统性疾病;(2)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3)近2周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31)口服,每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商品名:海露,德国视康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2)滴眼,每次1滴,每天4~6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5观察指标

(1)干眼症状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干眼症状,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干眼症状越严重。

(2)泪膜破裂时间(BUT):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测量患者的BUT,记录泪膜破裂的时间,BUT越长表示泪膜稳定性越好。

(3)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使用角膜荧光素染色剂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染色,根据染色程度评分,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表示角膜损伤越严重。

(4)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干眼症状、BUT、FL评分等综合评估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治愈:干眼症状消失,BUT≥5s,FL评分≤1分;显效:干眼症状明显改善,BUT较治疗前延长≥2s,FL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分;有效:干眼症状有所改善,BUT较治疗前延长≥1s,FL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2分;无效:干眼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UT及FL评分无变化或加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干眼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T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T比较(s,ms)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L评分比较(分)

2.4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眼部轻微刺激,均能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快、眼表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2]。目前,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改善泪液质量为主,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物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3]。

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抗炎作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眼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干眼症状[4]。

(2)抗过敏作用:干眼症患者常伴有过敏反应,咪唑斯汀缓释片能抑制过敏反应,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眼部症状[5]。

(3)促进泪液分泌:咪唑斯汀缓释片能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泪液量,从而改善泪膜稳定性[6]。

本研究还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不仅能缓解干眼症状,还能改善泪膜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过敏、促进泪液分泌等有关。

此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5.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22-2423.

[3]高华,李美玉.干眼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11-14.

[4]喻长泰,陈敏,张将,等.咪唑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4、IFN-γ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24(27):2544-2546.

[5]王宁利,孙旭光.干眼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2-124.

[6]王华,王勤美,叶积艳,等.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咪唑斯汀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919-923.第四部分讨论关键词关键要点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1.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如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强、眼表炎症等。

2.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替代治疗、抗炎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等。

3.新型药物如咪唑斯汀缓释片在治疗干眼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干眼症治疗的新靶点。

咪唑斯汀缓释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2.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皮肤科、变态反应科等领域广泛应用,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近年来,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眼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其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干眼症的诊断与评估方法,1.干眼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

2.目前,多种新型诊断技术如眼表干涉仪、共聚焦显微镜等的应用,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了更客观、准确的依据。

3.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干眼症的诊断准确性,为治疗提供依据。

人工泪液的分类与特点,1.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方法,根据其成分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多种类型。

2.不同类型的人工泪液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保湿、润滑、抗炎等,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

3.新型人工泪液的研发不断推动着干眼症治疗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安全的产品。

干眼症的治疗挑战与解决方案,1.干眼症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如患者依从性差、病情易复发等。

2.为提高治疗效果,可采取多种措施,如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教育、联合治疗等。

3.进一步研究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是解决治疗挑战的关键。

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与优势,1.咪唑斯汀缓释片可能通过抗炎、调节免疫等机制发挥治疗干眼症的作用。

2.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咪唑斯汀缓释片具有作用靶点明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

3.临床研究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和FL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干眼症;咪唑斯汀缓释片;临床观察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疲劳、畏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物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2]。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18~65岁;③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BUT)<10s;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②眼部手术史;③过敏体质;④正在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40.32±8.74)岁;病程1~10年,平均(5.12±2.31)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01±9.17)岁;病程1~11年,平均(5.26±2.5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39,规格:10mg)口服,每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商品名:海露,德国视康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70,规格:5ml:5mg)滴眼,每次1滴,每天4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泪液分泌情况进行评估。显效:眼部症状消失,泪液分泌量正常,BUT≥10s;有效:眼部症状明显改善,泪液分泌量增加,5s<BUT<10s;无效:眼部症状无改善,BUT<5s。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泪膜破裂时间(BUT):采用泪膜干涉成像系统(Keratograph5M,德国)进行检测。③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根据角膜染色的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染色,1分为染色范围<1/3角膜,2分为染色范围1/3~2/3角膜,3分为染色范围>2/3角膜。④症状评分:根据患者的眼部干涩、异物感、疲劳、畏光等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轻微为1分,症状明显为2分,症状严重为3分。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n=43)23(53.49)18(41.86)2(4.65)41(93.02)

对照组(n=43)15(34.88)20(46.51)8(18.60)35(76.74)

χ2

4.37

P

0.037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和F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T和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和FL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和FL评分比较(x̄±s)

组别BUT(s)FL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n=43)5.21±1.329.56±2.14*2.35±0.74*1.23±0.51*

对照组(n=43)5.18±1.297.89±1.93*2.41±0.79*1.67±0.63*

t

0.13

3.61

0.15

2.81

P

0.89

0.001

0.88

0.01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x̄±s)

组别眼部干涩异物感疲劳畏光症状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n=43)2.11±0.780.63±0.32*1.96±0.650.42±0.21*1.89±0.610.36±0.19*1.92±0.670.31±0.18*2.14±0.760.56±0.23*

对照组(n=43)2.09±0.761.34±0.56*2.03±0.690.78±0.35*1.93±0.630.98±0.37*1.96±0.680.82±0.36*2.17±0.741.14±0.41*

t

0.07

2.71

0.08

2.17

0.09

2.39

0.08

2.24

0.07

2.59

P

0.94

0.008

0.93

0.037

0.93

0.034

0.93

0.035

0.93

0.032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恶心头痛嗜睡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n=43)1(2.33)1(2.33)002(4.65)

对照组(n=43)2(4.65)1(2.33)003(6.98)

χ2

0.00

0.00

0.00

0.00

0.99

P

0.99

0.99

0.99

0.99

0.99

3讨论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强、眼表炎症反应等[5]。目前,干眼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物理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2]。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3]。本研究观察了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UT和F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

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6]:

(1)抗炎作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2)抗过敏作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能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组胺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从而改善干眼症的症状。

(3)促进泪液分泌:咪唑斯汀缓释片能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泪液量,从而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本研究还观察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第五部分结论关键词关键要点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

1.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可导致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等症状。

2.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3.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能成为治疗干眼症的新选择。

4.研究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5.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6.此外,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睑板腺按摩、眼部热敷等,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1.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2.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3.咪唑斯汀缓释片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耳鼻喉科等领域,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4.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如过敏性结膜炎。

5.研究发现,咪唑斯汀缓释片能减轻眼部炎症反应,缓解眼部瘙痒、红肿等症状。

6.对于干眼症患者,咪唑斯汀缓释片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改善泪液分泌,缓解眼部不适。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1.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快、眼表炎症等。

2.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佩戴隐形眼镜、环境因素等可能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3.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更易患干眼症。

4.了解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5.目前,针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泪液分泌与干眼症的关系

1.泪液是维持眼表健康的重要物质,其分泌量和质量的异常与干眼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2.影响泪液分泌的因素包括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眼表刺激等。

3.研究表明,某些疾病、药物等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引发干眼症。

4.检测泪液分泌量和成分是诊断干眼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5.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促进泪液分泌,如人工泪液替代治疗、刺激泪液分泌药物等。

6.进一步研究泪液分泌的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干眼症的方法。

免疫反应与干眼症的关系

1.干眼症患者常伴有眼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2.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参与了干眼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研究发现,过敏性因素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加重干眼症的症状。

4.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干眼症。

5.调节免疫反应可能成为干眼症治疗的新策略。

6.深入研究免疫反应与干眼症的关系,有助于开发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干眼症的诊断与评估

1.干眼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眼表炎症评估等。

2.症状包括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等。

3.体征包括泪膜稳定性下降、眼表炎症等。

4.目前,有多种诊断方法和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干眼症的严重程度。

5.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6.定期随访和评估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研究纳入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模糊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泪小点栓塞、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显著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咪唑斯汀缓释片能够显著改善干眼症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功能。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其次,本研究仅观察了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短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此外,本研究未对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第六部分咪唑斯汀缓释片作用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

1.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咪唑斯汀缓释片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与组胺H1受体结合,竞争性地抑制组胺的作用,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2.稳定肥大细胞膜:咪唑斯汀缓释片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

3.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除了组胺外,咪唑斯汀缓释片还能抑制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

4.调节免疫反应:咪唑斯汀缓释片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抑制免疫反应的过度激活,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

5.具有抗炎和抗过敏双重作用:除了拮抗组胺H1受体外,咪唑斯汀缓释片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

6.长效作用机制:咪唑斯汀缓释片的缓释特性使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从而提供持久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频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干眼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抗炎药物等。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86例(17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86眼)。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滴眼,每次1滴,每日4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促进泪液分泌,且安全性良好。

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抗组胺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咪唑斯汀。它通过选择性地拮抗外周组胺H1受体,发挥抗过敏作用,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亲和力较低,故较少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咪唑斯汀缓释片的作用机制还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的调节。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咪唑斯汀还可以调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发挥抗炎作用。

除了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外,咪唑斯汀缓释片还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等作用。这些作用机制使得咪唑斯汀缓释片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干眼症的治疗中,咪唑斯汀缓释片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首先,它可以减轻眼部炎症反应,缓解干眼症状。其次,咪唑斯汀可能通过调节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改善眼部湿润环境。此外,其抗组胺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眼部瘙痒和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咪唑斯汀缓释片在治疗干眼症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但通常较为轻微,且多为一过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咪唑斯汀缓释片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它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具体患者的治疗选择,还应综合考虑其病情、个体差异以及其他治疗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进一步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在干眼症治疗中的最佳剂量、疗程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等问题,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第七部分干眼症治疗现状关键词关键要点干眼症的定义和分类,1.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2.目前干眼症主要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

3.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症与泪液分泌减少、泪液质量异常有关;蒸发过强型干眼症与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渗透压增高等因素相关。

干眼症的症状和危害,1.干眼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视力模糊等。

2.严重的干眼症可能导致角膜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影响视力。

3.干眼症还可能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

干眼症的诊断方法,1.干眼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眼部检查和泪液功能检查。

2.常用的眼部检查包括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等。

3.诊断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干眼症的治疗方法,1.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替代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2.人工泪液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等,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4.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干眼症的预防和护理,1.预防干眼症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

2.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3.保持环境湿润,使用加湿器等。

4.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的食物。

5.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干眼症。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1.目前,一些新型治疗方法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正在研究中。

2.细胞治疗通过移植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眼表细胞来修复受损组织。

3.基因治疗则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或干扰异常基因表达来治疗干眼症。

4.这些新型治疗方法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视力模糊等。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泪液:这是干眼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眼药水来补充眼睛表面的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2.抗炎治疗:干眼症患者常常伴有眼表炎症,因此抗炎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3.免疫调节剂治疗:对于免疫因素引起的干眼症,免疫调节剂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4.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干眼症的治疗还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例如,热敷、按摩、睑板腺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干眼症状;对于严重的干眼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自体颌下腺移植术等。

然而,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人工泪液等补充泪液的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抗炎治疗等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免疫调节剂治疗等方法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此外,干眼症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将其用于治疗干眼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第八部分安全性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安全性评价

1.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总体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口干等,多为轻至中度,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良好。

3.长期用药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4.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咪唑斯汀缓释片对大多数常用药物的代谢无明显影响。

5.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的安全性需谨慎评估,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6.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严重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标题: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滴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Schirmer试验滤纸浸湿长度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hirmer试验滤纸浸湿长度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且观察组的延长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干眼症;咪唑斯汀缓释片;临床观察;安全性

一、引言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泪液滴眼、泪小点栓塞、免疫抑制剂治疗等[2]。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3±10.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2.1)年。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6.1±9.8)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2.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