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夫亲谓侍臣日:“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

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

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百寮皆终日谈论苦空①,未

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

路。梁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②所围帝犹讲《老子》不

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紫。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

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

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

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奉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

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

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咒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

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方泰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

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

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

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

慎。”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

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

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方泰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

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有删改)

[注]①苦空: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空,凡事俱空。②万纽于谨:北宋名将。③枢

机:比喻事物的关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孝元帝在于江陵A为万纽于谨B所围C帝犹讲《老子》D不辍E百寮F皆戎服以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木定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庙号,本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以谥

号相称。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与《孔雀东南飞》的“莫令事不举”的“举”意义用

法相同。

C.“凡在众庶”的“庶”指“众民、百姓”,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意义

用法不相同。

D.文中“况是万乘之主”“岂不以居万乘之尊”两句中的“万乘”,都是指“帝王、帝

位”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木定福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君主的喜好会对群臣百姓产生影响。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一心喜好佛

教、道教,臣下也纷纷效仿,最终被侯景幽逼而死,国家破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B.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说明君主决不能讲出不妥当的话来,这样做的损

害比百姓要大得多。

C.魏征认为如果君主言行有所亏失,就像古人所说的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他

这样说的目的是劝诫唐太宗,作为位居四海之尊的人君,更要谨言慎行。

D.魏征认为很多开国的帝王天子,始终违背初心,往往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论语》也说,

知道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善始善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4分)

(2)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

也?(4分)

14.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结合三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从历史兴替中

汲取了哪些为君治国的智慧。(5分)

10.ACEo【断句译文:孝元帝在江陵,被西魏万纽于谨包围时,他还在不停地讲论《老

子》,官员们都穿着军装听讲。】

11.Bo【解析:B项“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指行为动作;“莫令事不举”的

“举”指成功,完成。二者意义用法不同。故选B。]

12.Do【解析:D项中,“魏征认为很多开国的帝王天子,始终违背初心”有误。文中

说(这些帝王在)刚开始(成为帝王)承受天命的时候,都是遵守(上面)所说的以使国家

长治久安,等到国家稍微稳定之后,大多数却违背那些原则,败坏原有的制度。应该是在

国家安定后违背初心。故选D。]

13.(1)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常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会损害陛

下的圣德,所以这不仅仅只会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希望陛下慎重。

【评分标准:“乖”,违背;“累”,损害;“止”,通“只”,仅仅,只是。每点1分,

句子大意1分。】

(2)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

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欲望损毁的缘故吗?

【评分标准:“以”,因为;“莫己逆”,宾语前置,没人违背自己;“溺于私情”表被

动,被私情淹没;“岂不……也”,反问句,难道不是……吗。每点1分。】

14.①慎所好:国君要谨慎对待自己爱好。②慎言语:作为位居四海之尊高位的国君,更

要谨言慎行。③慎终:国君治国要慎终如初。

【评分标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

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左右侍臣说:“古人说:'国君好比是盛水的容器,百姓好比是

水,水的形状是方是圆决定于装它的容器,而不决定于水本身。'所以尧、舜用仁义统治

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仁义;桀、纣用暴虐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暴虐。下边的人做

的事情,都是跟着上面人的喜好。至于像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只喜欢佛教、道教。官僚

们也都整天谈论佛经义旨,不曾把军机要务、法典制度放在心上。等到侯景率兵攻打京师

时,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在路上一个接一个。梁

武帝和儿子简文帝最后被侯景幽禁而死。孝元帝在江陵,被西魏万纽于谨包围时,他还在

不停地讲论《老子》,官员们都穿着军装听讲。不久江陵城被攻破,君臣都被俘虏。庾信也

感叹他们的如此作为,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宰相把战争当作儿戏,官吏把清谈当作国

家的谋略。‘我现在所喜欢的,只有尧、舜的准则,和周公、孔子的礼教,我认为就像鸟

有了翅膀和鱼依靠水一样,失去它必死无疑,不能片刻没有啊!"(节选自《贞观政要•慎

所好》)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天坐朝理政,每想要讲一句话,都要想

想这句话是否对百姓有好处,所以我不敢多说话。”给事中兼起居注史官杜正伦进言道:

“君主办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要记录在起居注里。我的职务是兼修起居注,所以不敢不尽

忠职守。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会损害陛下的圣德,

所以这不仅仅只会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

他一百段彩色绢帛。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言语是表现君子德行的关键,讲话怎能草率

随便呢?庶民百姓,一句话讲得不好,就会被别人记住,遭到耻笑损害,更何况是作为万

乘之主的君主呢?君主决不能讲出不妥当的话来。这样做的损害是极大的,(君主)岂能和

普通人相比?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刚到甘泉宫的时候,那里秀丽的山水泉石让他称心如

意,他却责怪没有萤火虫,便下令说:‘捕捉一些萤火虫到宫里来,以供晚上照明用。'

于是,主管部门马上派几千人去捕捉,后来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宫殿两侧,小事尚

且如此,更何况大事?”魏征回答说:“人君位居四海之尊的高位,行为如果有所亏失,

古人认为如同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陛下的确应该有所警戒啊。”(选自《贞观

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始终坚持勤俭朴素,上疏进谏说:下臣看自古以来

的那些开国的帝王天子,夺得天下之后(受河图,定九鼎意指得到天下),都想把他的帝国

传给后世子孙千万代,所以他们能够无为而治,布政天下。但是(这些帝王在)刚开始(成

为帝王)承受天命的时候,都是遵守(上面)所说的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等到国家稍微稳定

之后,大多数却违背那些原则,败坏原有的制度。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

子的尊位,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

欲望损毁的缘故吗?论语上说:“知道理解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

的,要始终坚持着做下去才是最难的。”这话说得真的很正确啊。(选自《贞观政要•论慎

终》,有删改)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材料一: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

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

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

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己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儆

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宿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

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

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

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

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日:“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

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日:“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

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

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

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卖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十日不朝。宜阳益急,郭君令使着趣卒于楚冠董相望而卒无

至看宜阳果拔为诸侯送。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韩君令使者A趣B卒C于楚D冠盖相望E而卒F无至者G宜阳果拔H为诸侯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之欲伐我久矣”与《师说》“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之”用法不同。

B.信,可靠的,与《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信”意思相同。

C.雁,像大雁一样,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D.兴,发动,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兴”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韩两国交战,韩国告急,公仲为韩王分析形势后出谋划策,提出向秦割地求和并联合

伐楚的主张,以化解韩国危机。

B.陈轸则从利楚的角度,指出秦想要伐楚已久,现在又得韩国相助,楚已危极,他建议采

取手段,来瓦解秦韩联盟。

C.楚王在国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还派遣使者告知韩王,希望韩国放心大

胆抵抗秦国,楚将与韩共存亡。

D.公仲识破陈轸之策,反对韩王与楚交好而绝和于秦,认为秦国之患是实,楚国之援是

虚,且楚韩事先并无讨秦之约。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

(2)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

14.对于“韩氏大败”的原因,《战国策》与《韩非子》的分析有所不同,请分别阐释。(5

分)

10、DGH

【解析】句意: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

的。宜阳果然被攻克,被诸侯耻笑。

“君令使者趣卒于楚”状语后置句,“于楚”为后置状语,D处应断开;

“冠盖相望”是成语,形容官吏往来不断;”而卒无至者”是结果,G处应断开;

“宜阳”为地点,“宜阳果拔”为主谓句,句意完整,H处应断开。

11、A

【解析】A.错误,相同,两个“之”的用法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13.C

【解析】“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错误,“选师言救韩"意思是挑选军队公开宣称准备救

韩。

14.(1)译文:这样,秦、韩两国不团结,即使军队来攻打,楚国也不会有大祸患。

【解析】“虽”,即使,哪怕(1分);“病”,祸患,灾祸(1分);句意2分。

(2)译文:况且大王已经派人通报了秦国,如果现在不出兵,这是欺骗泰国。

【解析】“以",通“已”,已经(1分);“是欺秦也”,判断句(1分);句意2分。

14.《战国策》认为韩氏大败的原因有:①韩王缺乏主见和智谋,误判形势;②韩王纳言不

当,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纳公仲朋的计策。

《韩非子》则认为是韩国对内不衡量自己的力量,且内部不和,外靠诸侯。

【解析】根据材料一可以知晓,韩王对本国形势缺少全面准确地判断,说明作为国君的他自

身智谋不足;其次,他先听从公仲朋,后又听信陈轸,且不顾公仲朋的劝说,说明他纳言

不当、容易轻信。材料二的分析直接明确,点出其“内不量力,外恃诸侯”。一点1分,

两点3分,三点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韩两军在韩国的浊泽交战,韩国处境危急。韩国的相国公仲朋对韩王说:盟国不

可依靠。现在秦国一心想攻打楚国,大王不如通过秦相张仪而与秦国讲和,送给秦国一个

大城邑,与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是以一失换来二利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告诫公仲

朋将要西向与秦国讲和。

楚王听说此事后非常害怕,召请陈轸来,并告诉他这件事。陈轸说:秦国想攻打我

国,蓄谋己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一个大城邑,这就提供了武装力量,秦、韩合兵向南,

这是秦国在宗庙烧香祷告时都孜孜以求的。如今实现伐楚的愿望,楚国必然遭受攻打。大

王要听从我的意见,为此在全国实行戒严,挑选车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让战车布满道

路;再派出信任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让韩国相信楚国真的要救援自己。韩

国即使不听信我们,也会因此感激大王,绝不会联兵而来(雁行:像大雁那样排列成行。比

喻军队列队进行)这样,秦、韩就不团结,军队即使打到楚国,我国也不会有太大的祸患。

如果韩国因听信了我们,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必定大怒,从而深怨韩国。韩国得到楚国

的援救,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它应付秦国一定不恭敬。这样我们便可以使秦韩两

国的军队疲惫不堪,从而解除楚国的忧患。楚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在全国调集军

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派出亲信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使臣对韩王说:敝

国虽小,已经全国动员,希望贵国放心大胆地抵抗秦国,敝国将与贵国共存亡。

韩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让公仲朋不出使秦国。公仲朋说:不可以这样。采取行动使

我国受害的是秦国,以虚假的名义来援救我们的是楚国。仅凭借楚国救援的谎言,而轻率

地与强大的秦国绝交,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了。再说,楚、韩不是兄弟之国,又没有事先

约好要讨伐秦国。秦国要攻打楚国,楚国这才发兵声言援救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阴谋。

并且大王已经派人通报了秦国,如果现在不出兵,这是欺骗秦国。忽视强秦的灾祸,却听

信楚国的谋臣,大王一定要后悔的了。韩王不听,于是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果然大怒,

发兵与韩国在岸门交战,楚国的救兵没有到,韩国大败。

韩国的兵力没有减弱,韩国的人民也不愚昧,但军队被秦国打败,计谋为楚国讥笑,

其原因是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用公仲朋的计谋。

材料二:

韩君不听。公仲生气回家了,十天不上朝。宜阳更加危急,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

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的。宜阳果然被攻克,成为诸侯间的笑

料。所以说,内不量力,外靠诸侯,这是削弱国家的祸患。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联合测评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郭崇韬以材干见称。庄宗即位,拜为兵部尚书、枢密使。时唐军东保杨刘,王彦章围

之。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崇韬因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郭州也。臣愿得

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以应郛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

也。”庄宗以为然,崇韬渡河筑垒,六日垒成。彦章果引兵急攻之,不宜,庄宗迎击,遂

败之。后擒王彦章,诛梁氏,皆崇韬蜜成其谋也。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藩镇诸侯,

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

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三年夏,庄宗思得高楼避暑,问崇韬,崇韬对曰:“愿陛下无忘

创业之难,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起楼,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

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曲愈入。

明年征蜀,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

官,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

监军李从袭等闻此言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

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杀之。其

破蜀所得,皆籍没。

(节选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材料二:

后唐庄宗有二臣焉:嗣源居不赏之功,挟震主之威,得国兵之权,执之而不释也。庄

宗无以夺之,而稍忌其逼。崇韬常有大功于国,忠而可倚,而嗣源之所畏者也。庄宗苟能

挟所可倚而制所可忌,则嗣源虽怀不自安,而有顾惮,非敢辄发也。庄宗知其所忌,而不

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庄宗知得蜀足以资其盛强,而不知崇韬之死已去嗣

源之畏。故邺下之变,嗣源以一旅之众,西疱洛阳,如蹈无人之境,其迁大器易若反掌。

且内有权臣窥伺间隙,乃空国之师勤于远役,固已大失计矣而又去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

则大祸之集可胜救哉?虽得百蜀,无救其失国也。

(节选自何去非《郭崇韬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固己大失口十矣同而又去我同之所与同与彼之所畏者同回则大祸之集同可胜同救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攻克,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同。

B.赞,辅佐,与成语“赞不绝口”中的“赞”字意思不同。

C.间,离间,与《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用法相同。

D.趋,奔赴,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的“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崇韬善于分析战争局势,能预判敌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在对抗王彦章的战役中及

时进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B.郭崇韬面对藩镇诸侯的贿赂没有拒绝,而是将财物妥善保管并在国家需要时悉数献出,

这一做法具有灵活性,顾全了大局。

C.庄宗有意建造高楼以避暑,郭崇韬进言提醒庄宗应铭记创业艰辛,不宜奢华,然而庄宗

未采纳其建议,仍建造了高楼。

D.何去非认为郭崇韬忠诚可信却遭到庄宗的猜忌,所以,他即使攻占了一百个蜀国,也不

能挽回被处死的命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2)庄宗知其所忌,而不知其倚,故崇韬以忠见疏,谗疾日急。

14.对于庄宗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因,材料二中何去非与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观点有何

不同?请简要说明。(5分)

10.BEF【解析】固已大失计矣,而又去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则大祸之集,可胜救哉?

“我之所与”与“彼之所畏者”作为“去”的并列宾语,D处不应断开,E处断开。“则”

连接前后分句,”则大祸之集”意为“这样一旦大祸降临”,与前文形成因果关系,应独立

成句:“可胜救哉”用反问语气,意为“怎么能够挽救呢”,F处应断开。

11.C【解析】间,这里指“离间的话”,是名词,“谗人间之”的“间”是动词

12.D【解析】原文“虽得百蜀,无救其失国也”是评价后唐庄宗的话,不是说郭崇韬

13.(1)(向延嗣)趁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有异心,将

会危及魏王。(“因”“异志”各1分,句意2分)(2)庄宗只知道自己忌恨的人是谁,

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当倚赖的人是谁,所以郭崇韬由于忠贞直言而被疏远,遭到的馋言诋毁

和忌恨也一天比一天多。(“倚”、“日急”各1分,句意2分)

14.①何去非认为李存勖杀了忠心耿耿的郭崇韬,让大权在握的李嗣源无所忌惮,又调动全

国军队远征作战,给李嗣源以可乘之机。(3分)②《伶官传序》认为李存勖失去天下的原

因,在于其“逸豫亡身”,得到了天下便恣意享乐、亲近优伶,以至于众叛亲离。(2分)

【参考译文】材料一郭崇韬,因有才干受到称颂。唐庄宗即位,拜郭崇韬为兵部尚书、枢密

使。当时唐军向东退守杨刘,王彦章包围了他们。庄宗率领手持短剑的士兵出战,大败而回。

郭崇韬于是说:“王彦章把我们围困在这里,他的目的是要夺取郭州。我愿意带领几千士兵,

占据黄河下游,在他必会争夺的地方修筑营垒,以策应郸州为名,王彦章一定会赶来争夺,

在分散了他的兵力后,就可以算计他了。”唐庄宗认为可行,郭崇韬渡过黄河修筑营垒,六

天营垒就修成了。王彦章果然率兵迅速进攻他们,未能攻克,唐庄宗迎面攻击他们,于是打

败了他们。后来擒获王彦章,灭后梁,都是郭崇韬辅佐庄宗,为他出谋划策完成的。郭崇韬

素来廉洁奉公,自从到洛阳后,才开始接受四面八方的馈赠,老朋友和子侄有的提出意见,

郭崇韬说:“如今的藩镇诸侯,很多是后梁过去的将领。现在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难

道不会产生怨恨吗?况且收藏在自己家里,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第二年,天子在南

郊祭天,郭崇韬于是全部贡献出他所收藏的财物,以便协助赏赐。唐庄宗想修建高楼避暑,

征求郭崇韬的意见,郭崇韬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那么就能使大热天

因此变得凉快。”唐庄宗默默不语。最后还是建了楼,宦官说:“郭崇韬的家,跟皇帝的住

处没有什么不同,他哪里知道陛下多热呢!”从此挑拨离间的话就越来越多地传到宫中。第

二年伐蜀,庄宗任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大事都由郭崇韬决定。

郭崇韬素来讨厌宦官,曾对李继岌说:“你有攻破蜀地的功劳,军队凯旋后,必定被立为太

子,等到皇上驾崩后,应当全部消灭宦官。”李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听到他这样说,都切

齿痛恨他,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破蜀地,派宦官向延嗣前来慰劳军队,郭崇韬

不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大怒,于是和李从袭等人一起设计陷害他。趁机汇报说蜀地的宝物都

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别有打算,将会危及魏王。庄宗大怒,派宦官马彦珪到

蜀,观察郭崇韬的动向。马彦珪报告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珪假造诏书杀了郭崇韬。他攻

破蜀地得到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材料二后唐庄宗李存勖有两位大臣,李嗣源凭着曾立下

难以酬赏的大功而居功自傲,挟持着震撼皇帝的威势,得到了国家军队的大权,紧紧把持着

而不肯松手。庄宗没有办法剥夺他的兵权,便逐渐对他的威逼而心怀忌恨。郭崇韬曾经为国

家建立过大功,忠诚而可以依赖,是李嗣源所畏惧和顾忌的人。庄宗如果能借助可以依赖的

人,来制服他所忌恨的人,那么即使李嗣源心怀叵测,不安分守己,也会有所顾虑和畏惧,

而不敢轻举妄动了。但是庄宗只知道自己忌恨的人是谁,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应当倚赖的人是

谁。所以郭崇韬由于忠贞直言而被疏远,遭到的谗言诋毁和忌恨也一天甚过一天。庄宗只知

得到蜀国能够有助于后唐的强盛,而不知道郭崇韬的死,已经除去了李嗣源所畏惧的人。所

以邺城发生兵变后,李嗣源率领一支军队,向西进攻洛阳,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他夺

得政权,简直易如反掌。况且朝廷内部还有权臣窥伺时机乘机而起,庄宗竟然调动全国军队

远征作战,本来已是大大的失策了。又除去了自己所应倚赖的人和李嗣源所畏惧的人,这样

一旦大祸临头,又怎么能够挽救呢?即使是得到一百个蜀国,也不能避免他失去国家政权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

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

此之时,宗师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无限度。及匈奴绝和亲,兵连而不解,天下苦

其劳,而干3日滋。财赂衰耗而不赡。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

间盗铸钱,不可胜数。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

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是时山

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才一二千里。天子怜之,下巴蜀粟以振之。元封元年,桑弘羊领

大农。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县

置均输盐铁官。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

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贸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天子以为然,许之。一岁之中,太仓满,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是岁小旱,上令官求雨。卜

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立淮、浙六路均输

法。条例司言:“今浙、淮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因近易远。

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诏以发运使薛向领均输平准。范纯仁言:“令乃效桑弘羊行均

输之法。而使小人措克生灵,羊怨基祸。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奸佞所乘。”

留章不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都A鄙B縻C庾D皆E满F而G府H库I馀J货K财L京M师N之。钱P累Q巨R万S贯T

朽U而V不W可X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运用了借代修辞,与《过零丁洋》中“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手法不相同。

B.“方”意为方圆,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的“方”意思不相同。

C.“振”意为赈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振之以威怒”的“振”意思不同。

D.“敛”意为招致,与《促织》中“成不敢敛户口”的“敛”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攀比过度造成朝廷财用匮乏,天下百姓劳役繁重,苦不堪言,使西汉再次陷入了立国

之初的困境。

B.针对民间私铸、盗铸钱币问题,西汉朝廷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改由国家统一铸

造,并废除郡国所铸钱币。

C.桑弘羊认为百姓经商会相互争利,造成物价上涨,于是建议增设大农部丞、平准官等负责

平抑物价,得到皇帝支持。

D.王安石效仿桑弘羊的均输政策,在准、浙六路推行均输法,由发运使总管赋税收入,以期

国家财用充足,百姓富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

②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奸佞所乘。

(5)卜式如何评价桑弘羊的改革?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哪一点责难相

似?请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

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

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

确相关文化常识的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

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

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

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1)句意:各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

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无法数清。

“都鄙縻庾皆满”为主谓结构,其后F处断开;

“京师之钱累巨万”中,“京师之钱”为主语,其前L处断开;

“贯朽而不可校”中,“贯”是名词,指穿钱的绳子,作主语,其前S处断开。

故选FLS。

(2)A.错误。都是借代手法,用干戈代指战争。句意:而战事却与日俱增。/如今战火消歇

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B.正确。方圆;正。句意:灾区方圆一二千里。/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

C.正确。赈济;威吓。句意:运来巴、蜀的粮食来赈济他们。/用威风的怒气来威吓他们。

D.正确。句意:招致;征收,勒索。句意:招致怨恨祸乱。/成名不敢勒索百姓。

故选Ao

(3)A.“奢侈攀比过度造成朝廷财用匮乏”错误。由“及匈奴绝和亲,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

劳,而干戈日滋”可知,原因除了奢侈攀比外,还有和匈奴的年年战争。

故选Ac

(4)①“市”,做买卖;“故”,所以;“腾跃”,上涨。译文:桑弘羊因为各官府都作买卖,

互相争利,所以物价上涨。

②“事大”,事情重大;“傥”,倘使;“为……所”,表被动。译文: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

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

(5)第一问:结合“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可知,卜式认

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

第二问:结合《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

致天下怨谤也……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可知,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答案:

⑴FLS

(2)A

(3)A

(4)①桑弘羊因为各官府都作买卖,互相争利,所以物价上涨。

②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

(5)第一问: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第二问:与司马光“征利”

的责难相似。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朝兴起,承接了秦朝的衰敝,战争越频繁而财用越匮乏。到当今皇上即位几年后,汉

朝建立以来这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百姓就可以人给家足,各

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

无法数清。在这时,受有封邑土地的宗室及公卿大夫以下的人,都竞相奢侈,没有限度。等

到匈奴断绝了和亲,战争接连不断,没有止息,天下百姓苦于繁重的劳役,而战事却与日俱

增,官府财物匮乏不足。从建元以来,由于财用少,政府常常就近到产铜多的山铸钱,百姓

们也有偷铸钱的,多得数不清。于是给所有的郡国下禁令,不许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

下令天下不是三官钱不能使用,各郡国以前铸的钱都作废销毁。而百姓铸钱的更少了,因为

计算一下盗铸的费用超过钱的价值,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大奸商才盗铸。这时山东遭受黄河

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天子很怜惜他们,运来巴、蜀的粮食来赈济

他们。元封元年,桑弘羊兼任大农。桑弘羊因为各官府都作买卖,互相争利,所以物价上涨,

于是奏请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管各郡国,各郡县一般都设置均输盐铁官。在京师设

置平准官,总管收受各地运来的货物。大农所属各官完全掌握天下的货物,贵时卖出,贱时

买进。这样一来,富商大贾无法牟取大利。于是返本务农,而物价不会上涨。因为抑制了天

下的物价,所以称为“平准”。天子认为桑弘羊说的对,准许他实行。一年之内,太仓都装满

了。百姓不用增加赋税而国家财用充足。这一年小旱,皇上命百官求雨。卜式进言说:“政

府只应当靠租税来维持用度,现在桑弘羊让官吏们置身于市井商贾之中,做买卖赚钱。烹杀

桑弘羊,天才会下雨。”

文本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等法,相继被制定出来,号称新法,被颁发推行于天下。

立淮南、两浙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说:“现在浙、淮发运使实际总管六路的赋税收入,凡是

上供京师的货物,都可以从贵处转到贱处购买,用近处货物替换远处的货物。或许国家费用

可以充足,百姓的财物不至于匮乏。”诏令以发运使薛向主管均输、平准,范纯仁上言说:“现

今效法桑弘羊实行均输法,而使小人搜刮百姓,招致怨恨祸乱。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

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神宗留下奏章而不下达。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杏花书屋记

(明)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①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

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

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

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血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

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

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

矣。置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

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

事忤天子,向突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

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

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翁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

兄弟虽蟾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有删改)

材料二:

周广,字克之,昆山人。历知莆田、吉水二县。正德中,以治最征授御史,疏陈数

事,略言;唐庄宗与伶官戏狎,一夫夜呼,仓皇出走。臣谓宜遣逐乐工,不得籍之禁内,

乃所以放郑声也。陛下何不慎选宗室之贤者,置诸左右,诸义儿、养子俱夺其名爵,乃所

以远佞人也。宁②见疏大怒,传旨谪广东怀远驿丞。宁使人遮道刺广。广知之,易姓名,变

服,潜行四百余里乃免。世宗即位,复故官。嘉靖二年举治行卓异,擢福建按察使。镇守

中官以百金馈,广贮之库,将劾之,中官惧,谢罪,自是不敢挠。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七》,有删改)

[注]①周孺允:周广(玉岩公)的儿子,太仓(今属江苏)人。②宁:钱宁,正德年间

锦衣卫官员,正德皇帝义子。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公指其后A隙地B谓孺允曰C他日D当建一室E名之为F杏花书屋G以志H吾梦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在动词前表被动,与《孔雀东南飞》“府吏见丁宁”的“见”用法相同。

B.“登”,指“登上”,成语有“不登大雅”,其中的“登”字意思与此相同。

C.“宴”,指“宴会”,与《诗经•氓》中的“总角之宴”的“宴”意思不同。

D.间关,指“辗转”,与《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间关”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广被贬时曾梦见孩子们在杏花旁的书屋读书,产生了建杏花书屋的愿望,在他去世后

周孺允实现了父亲的心愿。

B.虽然周广自身无意富贵功名,但他仍然寄望后代子孙,希望他们代代享受德泽并且永远

为国效力,有功于国家。

C.周孺允兄弟年纪轻轻便施展才干,人们对其寄予厚望,周广的孙辈也才华出众,可见诗

书教化对后世的有益影响。

D.周广用后唐庄宗宠幸伶人的例子劝谏皇帝驱逐乐工,不让靡靡之音扰乱宫廷,现实针对

性强,很有说服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14.归有光在《玉岩先生文集序》中评价周广是“以直谏显者”,请根据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0.CEG

11.A12.C

13.(1)用玉岩公昔日命的名,悬挂在门楣之上。把花果竹木种植在院落的四周。

(2)苏武的伤势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判定虞常的罪过,想趁着这个机会

使苏武投降。

14.①周广因劝谏皇帝被贬谪岭海十多年,依然坚守节操;②周广疏陈四事,从劝谏皇帝

遣逐乐工,废除皇帝义儿、养子的名号等几个方面,力陈当朝政事弊端,实名弹劾,直指

要害,显示了不同凡响的刚直勇气;③面对被追杀被贿赂,继续保持着清廉正直的品格,

将要弹劾贿赂官员,也显示了直谏之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玉岩公曾经指着房子后的一块空地对孺允说:“他日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命

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

"日"是断句标志,其后C处断开;

“建一室”是动宾结构,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