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5/21/wKhkGWcLF5OAXUjYAAHC2VUvmkM883.jpg)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5/21/wKhkGWcLF5OAXUjYAAHC2VUvmkM8832.jpg)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5/21/wKhkGWcLF5OAXUjYAAHC2VUvmkM8833.jpg)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5/21/wKhkGWcLF5OAXUjYAAHC2VUvmkM8834.jpg)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5/21/wKhkGWcLF5OAXUjYAAHC2VUvmkM8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化学
注意: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第5页答题栏内,只交第n卷;使用答题卡的考
生,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和第n卷一并上交。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
第I卷
本卷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HC1溶于水电离出H+和C「B.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Na
C.金刚石变成石墨D.钢铁的锈蚀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态HC1不导电,但HC1属于电解质
B.NaHS。,溶于水电离出Na+、H+和SO:,NaHSOd属于酸
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D.BaSO《难溶于水,但它属于电解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4.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3+2+
ACl2->CIOB.ClfCLC,FeFeD.MnO;MnO2
5.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
D.稀土金属可以用于生产合金,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NH3和HC1气体
B.用酚酥试液鉴别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d,溶液
D.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S04
7.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
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2价)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这个反应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基础。下列关于
该反应的说法中,不亚颂的是
A.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被氧化
D.该反应说明金属单质都能与盐发生反应
8.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可Na+MnO;SO,B.Na+CO1Fe2+CP
C.K+Na+CPS0;-D.K+CPBa?+HCO;
9.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元素来说,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
10.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互为同位素B.等质量的。2和。3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2和。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D.等物质的量的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1.如图,两集气瓶体积相等,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和C12混合气体气体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质量相等
C.气体密度相等D.气体摩尔质量相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y'B
B.已知2C+SiC)2呈型Si+2coT,说明Si的非金属性比c强
c.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有共价键
D.第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最低
13.已知KMnC^+HCl(浓)-1€。+02个+皿02+1120(未配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KM11O4B.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
C.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D.C"为氧化产物
14.2016年11^人(2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中文名"钿”),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
B.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C.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中子数为176Ts,其核素符号是176Ts
15.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金属钠完全燃烧生成Na2。?,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
B.一定量SO2分子含有鼠个氧原子,则SO?的物质的量为Imol
C.ImolNa?。?晶体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名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CH3cH2(DH)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16.有X、Y、Z三种元素。
①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②X与Y可形成X?Y与X2Y2两种化合物,在常温下均有液体。
③Z的单质溶于X?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2Y与X2Y2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Z的单质为Cl2
c.X2Y与X2Y2均为共价化合物D.XZ的水溶液滴入Na2c。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1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人“。3,含FezOs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铝
土NaOH溶液
AI(OHMA1OA1
矿反应①、过滤23
A.ALO3是两性氧化物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AI(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中铝元素存在形式Al(OH)4
+
18.把由Na2cCh-IOH2O和NaHC03组成的混合物7.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
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
A.3.18gB.2.12gC.5.28gD.4.22g
第H卷
本卷共4道题,共64分
19.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得到具有磁性的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小烧杯
中盛有少量磁性氧化铁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粉末恰好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1)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__o
(2)取少量上述溶液A,滴入几滴(化学式)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______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3)另取少量溶液A,加入适量铁粉,振荡,充分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继
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
后转化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再取少量溶液A,滴入适量的氯水,充分反应,得到黄色溶液C。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另取小烧杯,加入适量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1mL黄色溶液C,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呈红褐色,
可制得Fe(OH)3胶体。Fe(OH)3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
③此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设溶液C的物质的量浓度2mol/L,则上述制得的Fe(OH%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数目0.002NA(填或
20.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a~h8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o
②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元素符号)o
③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的是(化学式)O
④写出上述元素组成的一种四原子、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⑤下列事实能说明f元素的非金属性比g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填序号)。
i.f单质与g的氢化物反应,能置换出g的单质
ii.在氧化还原反应中,Imolf单质比Imolg得电子多
iii.f和g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
烧均生成氧化物,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B、
%、、氏X
%A1Si
体现对角线规则的相关元素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中含有少量的氮化镁(MgsN?)。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氧化锂外,也会生成微
量的(填化学式)。
②被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Be(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Be(OH)4。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o
21.“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
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Q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4%
【密度】118g/cm3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该“84”消毒液通常需要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mol/L。
(3)某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除了天平、烧杯、500mL的容量瓶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时间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容量瓶上除标有温度外,还标有以下三项中的(填序号)。
a.容量b.浓度c.刻度线
④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go
(4)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移液前,容量瓶内有蒸储水
c.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22.完成和氯气有关的问题。
(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①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粉精的主要目的是O
③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填
序号)。
a.生石灰b.漂白粉c.Na2CO3-10H2O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写出一种新的自
来水消毒剂(化学式)。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T+2H2Oo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
①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从a、b、c、d中填选)。
②B中化学反应方程式o
③C溶液中SO:被C%氧化成SOj,离子反应方程式
@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o
⑤制取氯气的反应过程中,如果有O.Olmole-发生转移,收集到标准状况下CL的体积为约______mL。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化学
注意: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第5页答题栏内,只交第n卷;使用答题卡的考
生,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和第n卷一并上交。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
第I卷
本卷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HC1溶于水电离出H+和C「B.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Na
C.金刚石变成石墨D.钢铁的锈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HC1溶于水电离出H+和C「过程中有旧键的断裂,无新键的形成,A符合题意;
B.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Na的过程中断裂氯化钠中的离子键,生成钠单质和氯气,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变成石墨,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钢铁的腐蚀过程中铁发生化学变化生成铁锈,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态HC1不导电,但HC1属于电解质
B.NaHSC)4溶于水电离出Na+、H+和S。〉,NaHSOd属于酸
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D.BaS。,难溶于水,但它属于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态HC1不能电离,所以不导电,但HC1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A
正确;
B.硫酸氢钠属于酸式盐,B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C正确;
D.BaS。,虽难溶于水,但属于盐,在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电解质,D正确;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DC是原
子,不是单质,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A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同,则质量数不相同,B错误;
C.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因此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C正确;
D.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02和03,。2和03的混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D错误;
故选C。
4.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3+2+
A.Cl2->CIOB.CUCLC.FeFeD.MnO;Mn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该过程中C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kfCICF不
需要加入氧化剂,A不选;
B.CL过程中cr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选;
c.Fe3+fFe2+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不选;
D.MnO;->MnC)2过程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不选;
故选B。
5.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
D.稀土金属可以用于生产合金,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但是汞与其他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熔点高于汞,故A错误;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故B错误;
C.生铁是含碳量(质量分数)为2%〜4.3%的铁合金,故C错误;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
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D正确;
故选D。
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NH3和HC1气体
B.用酚麟试液鉴别等浓度的Na?C03和NaHCO3两种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lOH%胶体与FeCl3溶液
D.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S04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鉴别,遇NH3变蓝,A错误;
B.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比碳酸氢钠强,故用酚麟试液鉴别等浓度的Na?C03和NaHCO3两种溶液时碳酸钠
溶液中颜色更红,B正确;
C.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lOH}胶体与Fe。溶液,C正确;
D.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是紫色,故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2S。*D正确;
故选Ao
7.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
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2价)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这个反应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基础。下列关于
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卿的是
A.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被氧化
D.该反应说明金属单质都能与盐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发生反应Fe+CuS04=FeS04+Cuo
【详解】A.铁置换出铜,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故A正确;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CU+Cu,离子方程式为Fe+Ci?+=Cu+Fe?+,故B正确;
C.该反应中Fe、Cu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铁被氧化,故C正确;
D.金属单质不一定能与盐发生反应,如FeSCU和Cu不能反应,故D错误;
选D。
8.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可Na+MnO;SO:B.Na+COj-Fe2+CP
C.K+Na+CPS0;-D.K+CPBa?+HCO;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锦酸根离子显紫色,A不符合题意;
B.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无色强酸性溶液中K+Na+CPSOj互不反应,一定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元素来说,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A.同一周期中,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不是;
B.同一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没有指出最高价,该关系不成立;
D.Na、Mg、Al属于金属晶体,Si属于原子晶体,P、S、C1的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
【详解】A.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需要根据阴阳离子进行讨论,阳
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离子半径逐渐减小,而阴离子有3个电子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逐渐减小,但是阴离子半径整体大于阳离子半径,选项A错误;
B.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选项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越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没有指出最高价,选项C错误;
D.Na、Mg、Al属于金属晶体,Si属于原子晶体,P、S、C1的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Si的熔点最高,选项D错
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可解答,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
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0.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互为同位素B.等质量的。2和。3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2和。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D.等物质的量的O?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A.。2和。3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氧气中氧原子数目为上X2NA=±XNA,臭氧中氧原子数目为巴■X3NA=±XNA,等质量的。,和O3含
32A1648A16-
有相同的原子数,B正确;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和。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C错误;
D.一个氧气分子含质子数为16,一个臭氧分子中含质子数为24,故等物质的量的。2和。3含有不相同的质子
数,D错误;
故选B。
11.如图,两集气瓶体积相等,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和C12混合气体气体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质量相等
C.气体密度相等D,气体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理想气体理想方程pV=nRT可知同温同压等体积的两个集气瓶中装着等物质的量的气体,即
n(H2)+n(Cl2)=n(HCl)o
【详解】A.三种气体都是双原子气体,故所含原子数相等,A正确;
B.已知n(H2)+n(CL)=n(HCl),由m=nM可知混合气体的质量m]=2g/molxn(H2)+71g/molxn(C12);
m2=m(HCl)=36.5g/molxn(HCl),气体质量不一定相等,与混合气体的比例有关,B错误;
c.p=—,体积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c错误;
V
D.氢气和氯气、HC1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g/mol,71g/moL36.5g/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与比例有关,D
错误;
故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已知2C+SiC)2呈型Si+2coT,说明Si的非金属性比C强
C.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有共价键
D.第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最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子层数只是影响原子半径的一个因素,还要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核外电子多,相应的核内质
子数也多,由于静电力的增强可能会引起原子半径的减小,A错误;
B.反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生成产物为气态的一氧化碳,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非金属减弱,故
C的非金属性比Si强,B错误;
C.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含有共价键,C正确;
D.第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一致,稳定性最强为水,水含有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
D错误;
故选C。
13.已知KM11O4+HCI(浓)!€。+021+、仙。2+1120(未配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2>KMnO4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C.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D.CL为氧化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氧化还原反应中高铳酸钾是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最强,故氧化性:
Cl2<KMnO4,A错误;
B.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2KMi1O4+I6HCI(浓)=2KC1+5c%T+2M11CI2+8H2O,16moi
浓盐酸中lOmol体现还原性,6moi体现酸性,故氧化剂高镭酸钾与还原剂浓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错
误;
C.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还原性和酸性,c错误;
D.部分浓盐酸是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故C"为氧化产物,D正确;
故选D。
14.2016年11^人€: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15(中文名"钿”),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
B.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C.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中子数为176的Ts,其核素符号是176Ts
【答案】D
【解析】
【详解】A.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又因为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且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的最后一个元
素,则Ts是第七周期第VHA族元素,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逐渐减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B正确;
C.同位素原子有相同的质子数,而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则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C正确;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为176的Ts质量数为176+117=293,其核素符号是2931$,故D错误;
故选D。
15.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金属钠完全燃烧生成Na2。?,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
B.一定量SO2分子含有鼠个氧原子,则SO?的物质的量为Imol
C.ImolNa?。?晶体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8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CH3cH2(DH)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1价钠的化合物,Imol金属钠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目为NA,A错误;
B.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若一定量SO2分子含有NA个氧原子,贝I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B错
误;
C.ImolNa?。?晶体中含有阴离子为过氧根,数目为NA,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非气态,含有氧原子数目不能进行相关计算,D错误;
故选Co
16.有X、Y、Z三种元素。
①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②X与Y可形成X?Y与X2Y2两种化合物,在常温下均有液体。
③Z的单质溶于X?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与X2Y2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Z的单质为C"
C.X?Y与XzY?均为共价化合物D.XZ的水溶液滴入Na2C0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则X是H,Z是C1元素;②X的单
质可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X2Y与X2Y2两种化合物,在常温下均有液体,则Y是O元素;③Z的单质溶于X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是由于发生反应:C12+H2OHC1+HC10,HC10具有强氧化性,会发生氧化漂白作用。
【详解】A.水中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
B.由分析可知Z单质为CU,B正确;
C.水和双氧水均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C正确;
+
D.盐酸滴入Na2c。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2H+C0^=H2O+CO2T,D正确;
故选Ao
1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I2O3,含尸。2。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铝
土NaOH溶液
A1
矿反应①、过滤
A.人匕。3是两性氧化物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AI(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中铝元素存在形式为Al(OH);
【答案】B
【解析】
【分析】综合分析整个流程可知,铝土矿经强碱溶液溶解后过滤,可得到含铝盐溶液和不溶于强碱溶液的氧化铁沉
淀;向溶液乙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铝经加热得到氧化铝,最后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
【详解】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中的典型代表,它能与强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
水,A正确;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不溶于强碱溶液的氧化铁沉淀,B错误;
C.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C正确;
D.铝土矿经强碱溶液溶解后过滤,可得到含四氢氧化铝负离子的盐溶液,D正确;
故选B。
18.把由Na2c。3-10H2O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7.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
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
A.3.18gB.2.12gC.5.28gD.4.22g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把由Na2CO3-IOH2O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7.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
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LX0.1L=O.06mol,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最终得到的是碳酸钠,根
据钠元素守恒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3mol,因此残留物的质量是0.03molX106g/mol=3.18go
答案选A
第n卷
本卷共4道题,共64分
19.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得到具有磁性的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小烧杯
中盛有少量磁性氧化铁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粉末恰好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1)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A,滴入几滴(化学式)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_______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3)另取少量溶液A,加入适量铁粉,振荡,充分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继
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
后转化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再取少量溶液A,滴入适量的氯水,充分反应,得到黄色溶液C。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另取小烧杯,加入适量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1mL黄色溶液C,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呈红褐色,
可制得Fe(OH)3胶体。Fe(OH)3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
③此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设溶液C的物质的量浓度2mol/L,则上述制得的Fe(OH%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数目0.002NA(填或
【答案】(1)Fe3O4
(2)①.KSCN②.红
3+2+2+
(3)①.Fe+2Fe=3Fe②.Fe+20H=Fe(OH)2③.4Fe(OH)2+O2+2H2O=4Fe(OH)3
2+3+
(4)2Fe+Cl2=2Fe+2Cr®.l-100nm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
【小问2详解】
磁性氧化铁Fe3O4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粉末恰好全部溶解,得到溶液含有亚铁和三价铁的溶液:
+3+2+
Fe3O4+8H=4H2O+2Fe+Fe,取少量上述溶液A,滴入几滴KSCN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
液中含有Fe'+;
【小问3详解】
少量溶液A,加入适量铁粉,振荡,充分反应:Fe+2Fe3+=3Fe2+;
2+
得到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继续滴加NaOH溶液:Fe+2OH=Fe(OH)2,可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
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转化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0
【小问4详解】
2+3+
①向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入适量的氯水,充分反应,得到黄色溶液氯化铁:2Fe+Cl2=2Fe+2Cr;
②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1~lOOnm;
③胶体中的胶粒是众多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数目<0.002NA。
20.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a~h8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o
②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元素符号)o
③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的是(化学式)O
④写出上述元素组成的一种四原子、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⑤下列事实能说明f元素的非金属性比g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填序号)。
i.f单质与g的氢化物反应,能置换出g的单质
ii.在氧化还原反应中,Imolf单质比Imolg得电子多
iii.f和g两元素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
烧均生成氧化物,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B、
%、、氏X
%A1Si
体现对角线规则的相关元素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中含有少量的氮化镁(MgsN?)。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氧化锂外,也会生成微
量的(填化学式)。
②被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Be(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Be(OH)4。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o
H
【答案】(1)①.第三周期第VIA族②.Na(3).HC1O4④.⑤.i、iii
THT:N:THT
2
(2)Li3N②.Be(OH)2+2OH-=[Be(OH)4]-
【解析】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h8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氢、钠、镁、碳、氮、氧、硫、氯元素。
【小问1详解】
①g为硫元素,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IA族;
②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故表中
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取决于中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S<C1,故S、C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酸性强的是HC1O4;
H
④上述元素组成的一种四原子,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为氨气,其电子式为;
⑤下列事实能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i.氧气与硫的氢化物反应,能置换出硫的单质,反应中氧气作氧化剂,氧化性强于生成物硫,i符合题意;
ii.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不能反应物质氧化性强弱,ii不符合题意;
iii.氧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水的稳定性更强,可以推测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iii符合题意;
故选i、iii;
【小问2详解】
①由对角线规则可知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氧化锂外,也会生成微量的Li3N;
②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液强碱的反应为:A1(OH)3+OH=[A1(OH)4]-,由对角线规则可知Be(OH)2也
2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Be(OH)4:Be(OH)2+2OH=[Be(OH)4]-o
21.“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
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4%
【密度】118g/cm3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该“84”消毒液通常需要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mol/L„
(3)某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除了天平、烧杯、500mL的容量瓶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0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时间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容量瓶上除标有温度外,还标有以下三项中的(填序号)。
a.容量b.浓度c.刻度线
④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go
(4)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移液前,容量瓶内有蒸储水
c.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答案】(1)3,8(2)0.038
(3)①.玻璃棒、胶头滴管②.be③.ac141.6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1000pW可得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竺吆1驾坐mol/L=3.8moVL;
M71.5
【小问2详解】
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c(NaC10)==0.038mol/L=c(Na+);
【小问3详解】
①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
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
胶头滴管,故需使用仪器序号是CDE;还需要的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
b.容量瓶不能贮存溶液,只能用于配制,配制完成后要尽快装瓶,b符合题意;
c.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c符合题意;
故选be;
③容量瓶上除标有温度外,还标有容量和刻度线,故选ac;
④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的浓度为3.8mol/L,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应选用500mL容量瓶,则配制出
500mL溶液所需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长期租赁合同书
- 大数据智能营销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建设施工合同
- 智慧物流园区运营服务协议
- 院校与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书
- 房屋交易居间合同
- 合同资料员劳动合同
- 做时间的主人活动方案
- 个人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市场拓展策略实施方案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含答案)-孙犁《风云初记》
- 中医培训课件:《拔罐技术》
- 取节育环之后的护理
- 2023年12月东莞市樟木头镇下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考4名特聘工程师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课件】和爸爸骑马遇野兔读后续写讲评课课件
- 深交所证券法讲义课件
- 河南文旅行业分析
- 降低一次性耗材漏收率品管圈课件
- 民法典之侵权责任编培训课件
- 研究生矩阵论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