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必修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第四章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课时目标·导航课时目标·导航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3.学会分析一条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课堂导学·探究一、自然灾害的概述●基础梳理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_________系统中,能造成人们___________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_________灾害、_____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地球表层生命和财产地质地貌气象3.特征复杂性、_______、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_______。4.危害周期性潜在性●归纳提升1.自然灾害的概况(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特别提醒:(1)人类活动诱发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归纳提升1.自然灾害的概况(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特别提醒:(1)人类活动诱发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植被覆盖状况有关,但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

(2)怎样判断某一现象或过程是不是自然灾害? 抓住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自然灾害是地球表层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二是社会属性,即自然灾害会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2)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分为多种类型,如下表所示:灾害类型主要灾种地震灾害地震气象灾害旱、涝、台风、飓风、龙卷风、霜冻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巨浪、海冰洪水灾害洪水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农作物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森林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火灾(3)主要特征每种自然灾害都有其各自的特征,但作为整体,自然灾害又具有多种特征。主要特征及含义如下表所示:特征含义潜在性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突发性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周期性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群发性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相伴发生复杂性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多因性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处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多具有关联性和群发性的特点,且地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如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边界,地形区位于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且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都对其有影响,当地植被破坏导致地表松散碎屑物质较多,属我国地震、滑坡、暴雨、泥石流的多发地区。2.自然灾害的危害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如下所示:2.自然灾害的危害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如下所示:特别提醒:(1)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举例①直接经济损失:指自然灾害直接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②间接损失:指因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的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③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和心理精神伤害(恐惧、忧愁、痛苦等)。(2)我国自然灾害的危害①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②地震灾害虽然没有旱涝灾害那样频繁,但危害程度并不亚于旱涝灾害。(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①在自然灾害强度相同条件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危害程度越大。②在经济、人口密度相当条件下,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危害程度越大。③防灾减灾能力越强,危害程度越小。 (2014·河北唐山一模)读“我国东南部季风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近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完成第(1)~(2)题。●典例剖析(1)村落发展后,这口井的水质下降,其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2)该小区域,最应注意的问题是(

)A.春季干旱 B.夏季“雨涝”C.秋季“电荒”

D.冬季雪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新增建筑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污水下渗污染了水井。第(2)题,该区域建筑沿河流分布,且分布在干支流交汇处,夏季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新增建筑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污水下渗污染了水井。第(2)题,该区域建筑沿河流分布,且分布在干支流交汇处,夏季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答案:(1)C

(2)B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成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①滑坡、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只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果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可能诱发某些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但不能完全制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第(2)题,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③不属于自然灾害,④纯属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只有①②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 答案:(1)D

(2)A二、中国的洪涝灾害●基础梳理1.洪涝灾害的类型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_________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_________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_____决口,水库溃坝,____________淹没的现象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_____造成洼地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地表径流山洪暴发河堤城镇和农田暴雨积水季节性地貌洪枯植被季节性地貌洪枯植被(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与夏季风的进退: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因春夏之交_____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_________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__________地区________带移至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_____夏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和_____影响,多狂风暴雨华南准静止锋华北、东北锋面雨西南台风●合作探究读教材P108表“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探究以下问题:(1)据表格说明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工程措施来减轻洪涝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具有频度高,受灾人口多,成灾面积广,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惨重的特点。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2)①修建水库,退耕还湖。②修筑堤坝。③疏浚河道。④修建分洪区,开挖分洪河道。●归纳提升1.洪涝灾害的分类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其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统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特别提醒:(1)洪涝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成因类型基本特征暴雨洪涝时间多集中于夏季。洪峰强度较大,频率高。面积分散,易形成全流域型洪涝冰凌洪涝发生于中、高纬度地区。集中于春季,受气温变化影响溃决洪涝溃决洪水洪峰水急浪高,破坏力极强,所经地区常常片甲不留雪融洪涝多为季节性气温正常变化所引发的洪水。时间有规律,有春、夏季两次洪水期(2)洪水未必造成洪灾洪灾是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成因类型基本特征海泛洪涝由台风、风暴潮、海啸等引起,还有可能使洪泛区地下水咸化和土地盐碱化城市洪涝人工水道增加了汇流效率,使径流量增大;同时由于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地表成为不透水层,积水下渗困难,更增加了洪水,尤其是涝渍的危险(2)洪水未必造成洪灾洪灾是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成因类型基本特征海泛洪涝由台风、风暴潮、海啸等引起,还有可能使洪泛区地下水咸化和土地盐碱化城市洪涝人工水道增加了汇流效率,使径流量增大;同时由于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地表成为不透水层,积水下渗困难,更增加了洪水,尤其是涝渍的危险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3)气候异常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特别提醒:(1)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目前,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具体分析如下:类别主要防洪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河道,降低洪水水位等类别主要防洪措施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防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和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抗灾(2)蓄洪、滞洪区主要是指河堤外洪水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其中多数是江河洪水淹没和蓄洪的场所。(3)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思路洪水的成因复杂,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可从以下方面分析。①自然原因因素影响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大汇水速率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大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①自然原因因素影响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大汇水速率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大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②人为原因因素影响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2014·四川联测一)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A.49毫米 B.99毫米C.149毫米 D.199毫米(2)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解析:第(1)题,图中两条等降水量线的差值为50mm,则甲降水量为700-750mm、乙降水量为800-850mm,两地最大差值接近150mm,故C选项正确。第(2)题,泥石流一般多发生在地形陡峻、降水丰富、植被稀疏的地带,图中显示乙区域是泥石流危害重点区,则B选项正确。答案:(1)C

(2)B下表是某地区灾害发生前一段时间的雨量表,下图是灾害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时间(1972年)雨量(毫米)、5月654.56月799.07月14日1.07月15日24.97月16日205.97月17日213.87月18日232.6下表是某地区灾害发生前一段时间的雨量表,下图是灾害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时间(1972年)雨量(毫米)、5月654.56月799.07月14日1.07月15日24.97月16日205.97月17日213.87月18日232.6(1)判断发生在该地区的灾害名称是(

)A.山崩 B.滑坡C.泥石流 D.岩层错动(2)人类预防此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确定潜在的发生灾害的位置②切除山体下部③加强对山体的观察④锚固山体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灾害发生前降雨量较大,尤其是7月16~18日,三天的降水量接近6月份一个月的降水量,是很明显的暴雨骤降。从图中可以看出,灾前坡面较陡,而灾后的坡面较平缓,在灾后坡下的建筑物下部明显被掩埋,由此可以断定是该处山坡的整体性下滑所导致的灾害,即滑坡。第(2)题,针对滑坡,当地的人们要注意: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及时观察、准确预警;保护好坡面植被,必要时可对岩体裂隙用水泥进行加固封堵,防止雨水渗入裂隙;针对可能发生滑坡灾害的山体,可适当进行山体锚固,减小岩体下滑的几率;对山坡下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要尽快组织疏散,防止在灾害发生时巨大灾情的出现。答案:(1)B

(2)A基础训练·达标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2.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随着东南季风的增强而向北推移。一般来说,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6~7月份移至长江流域;7~8月份移至我国的东北、华北地区。第2题,如果雨带推移速度慢,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南方,则会出现南涝北旱;如果雨带推移速度快,迅速推进到北方地区,则南旱北涝。答案:1.B

2.D下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解析:读图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较密,说明此处气流迅速旋转上升而形成较多的降水。答案:A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 B.8日23时C.9日13时 D.9日23时解析:70小时后,世界时为9月6日76时,A市为西五区,比世界时(0时区区时)晚五个小时,到达A市时,A市的区时为9月6日71时,对此时间进行整理得9月8日23时。答案:B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5~6题。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5~6题。5.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1年 B.3年C.5年 D.7年6.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牧③城市化④林地转变为耕地⑤围湖造田⑥禁止开采地下水A.①②③ B.②③⑥C.③④⑤ D.①⑤⑥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第6题,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