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3/31/wKhkGWcKocCAIl_XAAL_jkLNfcc008.jpg)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3/31/wKhkGWcKocCAIl_XAAL_jkLNfcc0082.jpg)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3/31/wKhkGWcKocCAIl_XAAL_jkLNfcc0083.jpg)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3/31/wKhkGWcKocCAIl_XAAL_jkLNfcc0084.jpg)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3/31/wKhkGWcKocCAIl_XAAL_jkLNfcc0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跟着炊烟回家马国福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6.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答:
17.文章第三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6分)答:
18.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5分)答:
19.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答:
参考答案:16.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17.(6分)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2分);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2分);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2分)。18.(5分)①点题(1分);②前后照应(1分);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2分);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1分)。19.(6分)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2分)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2分);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2分)
略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章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现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现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B.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C.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D.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E.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14、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
15、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6分)答:
参考答案:13、AE(B.使梁漱溟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盛名的不仅仅是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C.从文中句子“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可以看出,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活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践其观点;D.梁漱溟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的意义,并非是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14、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他要把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梁漱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心上,离开北大到各地考察办学,是他进行人生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好方式。(意思对即可)15、①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
②他不慕名利,多少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他却在他当讲之年毅然辞职。
③注重实践。许多人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当做哲学思想来讲,而他认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
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中国问题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不怕困难,先后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和考察。(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三1961年,宁波保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经千年的沧桑,古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损。维护工作有些效果比较好,但有些并不如专家们预期。令人庆幸的是,从2007年4月起,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便安装了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处理工作站、数据查询与展示触摸屏及配套的不间断电源、照明和视频播放设备等。这套系统能够采集到丰富的文物建筑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地基沉降与位移、振动以及木材种类、霉变、虫蛀、糟朽等情况,采集结构静力,进行建模、计算等,为古刹保国寺提供了一份精确的“病历”。为今后全面研究、科学决策、谨慎处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文物原状所携带历史信息的可能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效条件。故宫博物院则更是挂牌成立了文物医院,那里分为科技保护区、分析检测区、书画修护区、综合工艺修护区、综合艺术品修护区、金属钟表修护区等6大区域。同时配备了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堪称文物界的“三甲”医院。如同患者到医院看病一样,文物修复不仅需要有传统技术的工匠进行经验性的判断,也需要借助各类分析检测的仪器来诊断。专家甚至还曾表示,采取科技手段进行检测,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文物修复。与此同时,在为文物看病过程中,一些失传的老技艺也有望获得重生。29.根据材料三,分条概括现今科学保护文物的意义,每条不超过15字。参考答案:①能弥补传统文物保护的不足;②能使文物修复工作更有预见性;③能使文物修复工作更有针对性;④对文物破坏性小|更谨慎|更尊重原貌;⑤能重新带动失传老技艺的发展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首先审题,明确“分条概括”表明要标序号,有条理,清晰;“现今科学保护文物”“意义”明确筛选方向;“每条不超过15字”字数有限制,要求简明扼要。回到原文进行筛选概括,从第一段开头和传统文物保护相比较,现今科技保护的功用,可以得出第一点答案:能弥补传统文物保护的不足;从第一段末文字“为今后全面研究、科学决策、谨慎处理文物建筑,全力提高保护修缮的预见性,降低破坏文物原状所携带历史信息的可能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效条件”可以得出第二点:能使文物修复工作更有预见性;从第三段“专家甚至还曾表示,采取科技手段进行检测,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文物修复”可以得出第三点:能使文物修复工作更有针对性;从第二段对文物进行诊断,“同时配备了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可以得出无损伤设备的使用是为了减少对文物的破坏,从而得出第四点答案:对文物破坏性小|更谨慎|更尊重原貌;从第三段末“与此同时,在为文物看病过程中,一些失传的老技艺也有望获得重生”可以得出第五点:能重新带动失传老技艺的发展。点睛:做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答题要求,根据要求到原文寻找答题区域,然后进行提取概括,整合成符合要求的句子,最好分条有序呈现答案,这样调理清晰,阅卷容易发现答案,少失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将《游褒禅山记》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分)译文:(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分)译文:参考答案:5.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下列各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4)下列句子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军:驻扎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让……称王C.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5)关于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6)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B.《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C.《垓下之围》选自《项羽本纪》,主要描述了项羽即是一位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更是一位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悲剧英雄。D.“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也可能东山再起。(7)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参考答案:(4)D(5)C(6)A(7)①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②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A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得”译为“占领”、“是何”译为“为什么”。(2)句中关键词“纵”译为“即使”、“王”译为“称王”、“言”译为“说”。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选自《战国策·燕策》)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东周之鄙人也鄙:庸俗,浅陋。B.臣亦不事足下矣 事:从事,做事。C.期而不来 期:约定时日。D.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 趣:志向,目标。9.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期,大的诸侯也称“万乘”。B.“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身无咫尺之功”,就是我最近没有功劳的意思。C.“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这段文字中的“足下”就是这种用法。D.“三王”“五霸”,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八位杰出的君主:夏禹、商汤、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通过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说明自己也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结尾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了自己好心没有好报的处境。B.苏秦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都是因为他们“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C.苏秦认为故事中那个小妾虽然能够“活主父,存主母”,却因为摔落酒杯而被主父鞭笞,这就是因忠信而获罪的不公平事例。D.苏秦认为自己像故事中的小妾一样,忠信得罪。如果受到罪罚,他担心以后来侍奉燕王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了。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5分)
(2)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5分)
参考答案:8.B9.B10.A11.(1)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从道义上讲,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2)而且我侍奉大王您,尽量使信义崇高,国家获益,如今竟受罪责,我担心以后天下来侍奉您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8.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句,然后把句子放入原文中,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事”,侍奉,为……做事。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咫尺”也指微小。“身无咫尺之功”的“咫尺”就是形容微小。注意积累。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0.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陷阱”。本题中,A项,“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说明自己也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错,苏秦认为这些人的做法“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得到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样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可以吗?”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有这样的臣子,也不会来侍奉您了。”苏秦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来到微弱的燕国,侍奉处境艰危的国君呢?如果臣像尾生那样守信用,和女子约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您认为安于现状是可行的吗?那么齐国的势力就不会超出营丘,您也不能越过楚国边境,不能在边城以外去寻求发展。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离开老母来侍奉您,抛开故步自封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看来我的目标,本来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人啊。”燕王说:“忠信又有什么罪过呢?”苏秦说:“您不知道。我的邻居中有个在远地方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通。她的丈夫眼看就快要回来了,和她私通的人很忧虑。那妻子对他的情夫说:‘你别担心,我已经准备了毒酒等着他呢。’过了两天,丈夫到家了,妻子让侍妾捧着毒酒送给她丈夫。侍妾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要毒死男主人,如果说出实情女主人难以避免被赶走,于是她假装跌倒,泼掉了毒酒。男主人很生气,就用竹板打她。那侍妾这一倒,对上救了男主人,对下保住了女主人。忠心到了这种地步,然而仍然免不了被打,这就是因为忠信反而受到罪责的人啊。现在我的处境,恰恰不幸和那个侍妾泼掉毒酒反而受罚的遭遇类似。而且我侍奉大王您,尽量使信义崇高,国家获益,如今竟受罪责,我担心以后天下来侍奉您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②、③选一题)(2分)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参考答案: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比如鲁迅在评论《红楼梦》时所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而对于艺术形象,读者会“各以其情而自得”,林黛玉,青年人看到了她对宝玉的真性情,
①
,老年人更是不待见她。薛宝钗,
②
,王夫人看到的是温婉大方的好儿媳,贾宝玉却感到的是空淡和枯索。年龄阶段、身份地位都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此正所谓“
③
”。参考答案:中年人却看见的是她的小心眼(或生小气之类)。贾母看见的是延续贾家的继承者(或知书达理的乖孙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9.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在内地盛会热潮中,香港特区政府意欲申办2023年亚运会。不过,10周的公众咨询,结果并不乐观。香港面临和内地完全不同的阻力。港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专责小组组长陈育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对立法会是否同意拨款有点担心。按照香港体制,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立法会批准。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辩论香港启动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元拨款,经过逾两小时辩论,最后以40票反对、14票赞成,申亚拨款被否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香港立法会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拨款申请。
略10.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三选二),要求语言幽默风趣,能体现出两个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分)
有趣的汉字对话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茜”对“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对“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巾”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任意波形发生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 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教学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
- 《机械结构设计》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55-2017 机插秧水稻硬盘旱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 二次函数超级课件教案
- 《xb质谱分析》课件
- 《话说地球》课件
- 《棱柱结构特征》课件
- 《凤凰水城水案》课件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题
- 中国移动骨干光传输网介绍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设备基础隔振设计探讨
-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完美打印版
- 拉线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