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古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长安陌上无穷树李修文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两人互不相识。我只知道:他们一个是一所矿山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那所学校已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有踏足过。在病房里,两个不相识的病人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岳老师虽说才四十多岁,但早已被疾病带来的伤痛、争吵、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苍白的脸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的输液结束了,一刻也不能等,她马上就要给小病号上课。虽说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为了教好小病号,她甚至让她妹妹看她时带了一堆书来。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什么都考。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独家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感觉稍好一点,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句古诗词,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上百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在小病号的身体里就像打了个结,每次岳老师提问,他死活就背不出来。最后连他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都是因为小病号。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号啕大哭。说是号啕,其实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面,她没进去,而是扑倒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他更多。从那以后,她经常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喂给他饭吃,递给他水喝,陪他去院子里,边走边问着诗词,还采了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可是,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决定转院带他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后,她辗转难眠。深夜,岳老师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跟我说,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要有,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这一晚,当我看见微光映照下的她,心头涌起了剧烈的哽咽之感: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生为弃儿,对,人人都是弃儿,在被开除工作时是生计的弃儿,在终年蛰居的病房是身体的弃儿。同为弃儿,或相遇或分散,就在你我聚散之间,背了单词,再背诗词,采了花朵,又编教材,这丝丝缕缕,不光有点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其实,是反抗将你我连接在了一起。在这世上走过一遭,你至少而且必须留下过反抗的痕迹。就像此刻,黯淡的灯光反抗漆黑的后半夜,岳老师用写写画画反抗着黯淡的灯光。她要编一本教材,让它充当线绳,一头放在小病号的手中,一头往外伸展,伸展到哪里算哪里,最终,总会有人握住它,到了那时候,疾病,别离,死亡,不过都是自取其辱。后半夜,岳老师坐着睡着了。天亮时分,骨病发作,她在疼痛中醒来。醒来伴着突然的离别:小病号的父母接到转院通知,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独家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要他们赶紧去北京。九点钟,小病号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可是,那本教材只差了一点点就要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了小病号的行李中,捏了捏他的脸,挥了挥手,如此,道别便潦草地结束了。岳老师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几分钟后,楼下似乎传来小病号的叫喊声,呆坐的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这样,全病房的人都听到了小病号的叫喊,那竟然是一句诗,正在被他扯着嗓子叫喊出来:“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是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遍,又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小病号终于背出了那句诗,岳老师号啕大哭,她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袖子,没有哭出声来。除了隐约而号啕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人上前劝说,听凭她哭下去,大家都知道:此时此刻,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4.第7与第9段画线句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特点,请加以赏析。5.作品描写了岳老师前后两次哭泣,辨析其原因。6.标题“长安陌上无穷树”出现在第4和第12段,赏析这一构思之妙。7.评析作品塑造的岳老师形象。参考答案:4.第⑦段用“跛”“跟”“问”等动词展现岳老师陪伴小病号的场景,体现出生活化、情境化(形象生动或具画面感)的语言特征;第⑨段以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议论短句,表达了对反抗命运这一问题的思考。

5.前次哭为教学失败而自责自伤,更为小病号不能理解“反抗”而伤感;后次既为离别伤感,更为小病号的成长、为一起用反抗证明自己而欣慰。

6.标题这一诗句引发阅读好奇,到第④段因小病号的答问才出现,同时留下后半句悬念到?段揭晓,便于展现故事原委,在故事的推进中刻画人物,诗句关联的故事蕴含了人性美。

7.作品通过岳老师为小病号教学、编写教材并由此或悲或喜的描述,刻画了一个用生命之火点燃别人、温暖自己的女性形象。其意义在于:生命之间的碰撞及其能量的正向传递让彼此感受人性的温情,唯有与厄运抗争才能彰显活着的尊严。【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从文中去找相关语段,了解语段特征和语言风格,联系上下文语境、语意和技巧,体会表达效果。本题是比较阅读,需逐一分析。第⑦段是描写性文字,写的岳老师陪伴小病号的场景,描写时用了一系列动词,比如“跛”“跟”“问”等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很生活化,突出了内容的画面感。第⑨段是议论性文字,且都是短句,划线句承接“同为弃儿,或相遇或分散,就在你我聚散之间”写的认识。“这丝丝缕缕,不光有点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是表意重心,突出了对反抗命运这一问题的思考。根据分析,按要求概括回答即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答此类题时,要通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特征,结合上下文情节,分析描写岳老师前后两次哭泣的原因。文章第⑥段说“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都是因为小病号”,这是一个总括句,点明哭是因为小病号,也是寻找哭的具体情景的线索,提示从文中去找为小病号哭的具体原因。两次哭泣一个在第⑥段,因为小病号死活背不出来诗放言放弃的时候,自己为教学失败和小病号不理解而自责伤心地哭;一个在第?段,小病号在离别时“终于背出了那句诗”的时候,表现出了成长和反抗既难舍又欣慰地哭。【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做此类题,要认真阅读所给句子的上下文语境,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主旨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其在构思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标题“长安陌上无穷树”很有诗意,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在第④段出现,是在提问小病号背诗时,他只记住了古诗词的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在第?段出现是小病号要离别时。他喊出不会背的古诗词下句后,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见,标题,也就是诗句,在表现人物形象和推进情节发展上都起了作用。前面设悬念,这里揭晓答案,展现事情的原委,情节前后呼应,结构完整,突出了主题,引人思考。【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要先看作者塑造出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多关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和具体情节进行理解;再看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和意义,从环境背景、情节内容、主旨表达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来着眼分析。从文中看,岳老师是一位愿意为小病号付出并为小病号注入“反抗”力量的女老师形象,她和小病号一样都是病人,用生命之火点燃别人、温暖自己。这一形象的塑造赋予作品很大的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正能量的传递、人性的温情以及和厄运抗争的精神力量,彰显了生命的尊严。根据以上理解,结合事例简要概括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园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参考答案:1.C(“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表述错误,原文是“冬天供应太学馒头”,不包括国子监)2.D(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从《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从《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3.A(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可见祭祖活动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婚姻鞋毕淑敏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沙漠被炙得像驼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生活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尚不如鞋中的一粒砂石令人感到难言的苦痛。鞋,就成了文明人类祖祖辈辈流传的话题。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制成。最简陋的是一片新鲜的芭蕉叶,最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只水晶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我做过许多年医生,常给年轻的女孩子包脚,锋利的鞋帮将她们的脚踝砍得鲜血淋淋。粘上雪白的纱布,套好光洁的丝袜,她们袅袅地走了。但我知道,当翩翩起舞之时,也许会有人冷不防地抽搐嘴角:那是因为她的鞋。看到过祖母的鞋,没有看到过祖母的脚。她从不让我们看她的脚,好像那是一件秽物。脚驮着我们站立行走。脚是无辜的,脚是功臣。丑恶的是那鞋,那是一副刑具,一套铸造畸形残害天性的模型。每当我看到包办而蒙昧的婚姻,就想到祖母的三寸金莲。幼时我有一双美丽的红皮鞋,但鞋窝里潜伏着一只夹脚趾的虫。每当我不愿穿红皮鞋时,大人们总把手伸进去胡乱一探,然后说:“多么好的鞋,快穿上吧!”为了不穿这双鞋,我进行了一个孩子所能爆发的最激烈的反抗。我始终不明白:一双鞋好不好,为什么不是穿鞋的人具有最后决定权?旁的人不要说三道四,假如你没有经历过那种婚姻。滑冰要穿冰鞋,雪地要着雪靴,下雨要有雨鞋,旅游要有旅游鞋。大千世界,有无数种可供我们挑选的鞋,脚却只有一双。朋友,你可要慎重!少时参加运动会,临赛的前一天,老师突然给我提来一双桔红色的带钉跑鞋,祝愿我在田径比赛中如虎添翼。我褪下平日训练的白网球鞋,穿上像桔皮一样柔软的跑鞋,心中的自信突然溜掉了。鞋钉将跑道锲出一溜齿痕,我觉得自己的脚被人换成了蹄子。我说我不穿跑鞋,所有的人都说我太傻。发令枪响了,我穿着跑鞋跑完全程。当我习惯性地挺起前胸去撞冲刺线的时候,那根线早已像授带似的悬挂在别人的胸前。桔红色的跑鞋无罪,该负责任的是那些劝说我的人。世上有很多很好的鞋,但要看适不适合你的脚。在这里,所有的经验之谈都无济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时分,倾听你脚的感觉。看到那位赤着脚参加世界田径大赛的南非女子的风采,我报以会心一笑:没有鞋也一样能破世界纪录!脚会长,鞋却不变,于是鞋与脚,就成为一对永恒的矛盾。鞋与脚的力量,究竟谁的更大些?我想是脚。只见有磨穿了的鞋,没有磨薄了的脚。鞋要束缚脚的时候,脚趾就把鞋面挑开一个洞,到外面去凉快。脚终有不长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开始成熟的年龄。认真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鞋吧!一只脚是男人,一只脚是女人,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了。削足适履是一种愚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维艰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儿抛弃……当然,脚比鞋贵重。当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16.本文以“婚姻鞋”为标题,是读者和评论者都认可的一着妙棋,你觉得此题究竟妙在何处?(4分)

17.文中说“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

18.有人认为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写的“红皮鞋”和“红钉鞋”,其实与标题“婚姻鞋”并无关联,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16.【鉴赏评价】(4分)①使用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将婚姻比作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婚姻观(1分)。②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寄托了作者的情感。(2分)(若答“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1分)17.【分析综合】(5分)①鞋是用来保护脚的,穿鞋是为了让脚更舒服,脚是主体,鞋是附件。②婚姻是为了让人生更美丽,结婚是为了让人生更幸福,与人生这一主体相比,婚姻只是一件美丽的配饰。③当婚姻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我们不妨勇敢地解除婚姻,轻装上路。(共5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18.【写法探究】(6分)不同意(1分)从内容上看,这两个片断看似与婚姻无关,但它们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切莫只贪图鞋子的华丽外表,盲从别人“有用”的劝说而忘了最重要东西,即自我的感受。这与婚姻鞋体现的主旨是相契合的。(2分)从形式上,这是种类比的手法。(1分)鞋子要适合脚,人就不会难受;婚姻要和谐,人就不会痛苦。(2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是败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辛次膺,莱州人。俊慧力学,日诵千言。甫冠,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值山东乱,举室南渡。属闽寇陷建州,宰相吕颐浩以次膺宰浦城,遏贼冲。比至,寇党已焚其邑。于是披荆棘,坐瓦砾中,安辑吏民,号令不烦,邑民便之。数月,韩世忠破贼,复建州,除审计司。余党范黑龙破邻邑,闽帅张守檄次膺,俟贼平而后行。乃募乡兵习强弩,贼至,与之夹水而阵,矢齐发,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擢右正言。韩世忠男直秘阁,次膺奏曰:“攻城野战,世忠功也,其子何与?幸门一启,援例者众。”上信纳。时秦桧在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叙两官。次膺劾仲薿奴事朱勔,投拜金酋,罪在不赦。章留中。

求去,除湖南提刑。先是,贼龙渊、李朝拥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不奏,乃以见阙处次膺。既抵长沙,贼势方张,戍将抽回,始悟桧欲陷之。即单车趋茶陵,擒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等,赍榜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亟降,待以不死。龙渊、李朝相继降,仍请料精锐,可得禁旅万余。次鹰笑曰:“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

金好成,赦书至衡阳,次膺极陈其诈。书奏,不报。金陷三京。次膺罢。秦桧以其负重名,欲先移书,当稍收用,次膺笑而不答。桧死,起知婺州,孝宗即位,手诏趣召。隆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符离之师,捷奏日闻,次膺手疏千言,乞持重。未几,军果溃。及见,上颜色不乐,奏言:“师溃而归,此上天大儆戒于陛下。”上叹其先见。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节选自《宋史?辛次膺传》)(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B、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C、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D、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次膺勤政实干,临乱不慌。他在贼寇毁城之后,坐在废墟中发布号令,妥善安抚官吏和百姓。B、辛次膺畏权贵,刚正直言。他上奏反对韩世忠的儿子无功居要职,弹劾奏桧利用职权为其妻兄加官、投拜金贼等行径。C、辛次膺额有勇有谋,刚柔并济。秦桧企图借贼寇之手除掉辛次膺,辛次膺单车直入茶陵,擒拿贼寇将领,顺利招安贼寇。D、辛次膺知已知彼,颇有预见。他曾指出金请求议和有阴谋,并在战场捷报频传时告诫宋军谨慎,否则易败,后来事情都如他所料。(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②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櫌,趣令复业。参考答案:答案:(1)D

(2)A

(3)B(4)①贼寇逃跑溃散,(辛次膺)活捉贼寇头子五人,(对于)其余的贼寇,全都宽恕了他们.②这都是我们的百姓,正应该放弃兵器(和铠甲),拿起锄头和耰,赶快让(他们)恢复原来的职业.(1)此句译为:辛次膺孝友清介,立朝正直敢言.他做官五十年,没有丝毫被处分定罪的拟议.他为政强调清静,注重首先要以德化人,所到之处的百姓都称他不繁文缛节.“孝友清介”译为“孝友清介”,称述的他的美德,和下一句“立朝正直敢言”,表达的意思不同,可以单独成句,在“介”后停顿,故排除AB,“所至”“所到的地方”是紧连下一句的修饰“百姓”的,所以在其前面停顿.故选D.

(2)A项,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3)B项“投拜金贼等行径”错误,投拜金贼的行为是仲薿干的,不是秦桧.原文“时秦桧在政府,为其妻兄王仲薿叙两官.次膺劾仲薿奴事朱勔,投拜金酋,罪在不赦.”(4)①“生致”,活捉;“悉”,全都;“宥”,宽恕.译为:贼寇逃跑溃散,(辛次膺)活捉贼寇头子五人,(对于)其余的贼寇,全都宽恕了他们.②“是”,这;“兵甲”,兵器(和铠甲);“趣”,赶快.译为:这都是我们的百姓,正应该放弃兵器(和铠甲),拿起锄头和耰,赶快让(他们)恢复原来的职业.【参考译文】

辛次膺,字起季,莱州人.幼年丧父,跟着母亲依附外祖父王圣美家住在丹徒.辛次膺清俊聪敏,勤于学习,每日诵读诗书都达到一千多字.刚刚弱冠(二十岁),就考中政和二年进士,历任官职做到单父县丞.时逢山东大乱(公元1128年,金人进攻山东,北宋刘豫任知济南府,他见北方大乱,杀勇将关胜而降,山东大乱),举室南渡.借助参政孟庾的推荐,宋高宗召见他令他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辛次膺奏言“(皇帝)用人贵于人要务实,施令在于必定实行.希望皇帝敕令各郡邑视察农耕减轻征税,各地要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辛次膺后来在建康行宫拜见高宗,首先言及解决当世的弊病,皇帝听了认为很好,敕令将他所走的奏章张贴在朝堂之上.

高宗绍兴年间,擢官担任右正言.他上奏说:“希望皇帝亲阅兵将,亲自选拔将领,皇帝需要抓揽住施及恩威的权柄,使人人都知道朝廷的尊严.倘若皇帝周边亲信大臣熟悉军事,久久而久之则会造成亲信干政的弊病,希望皇帝杜绝这样逐步渐染的苗头.”辛次膺又上奏说:“如今朝廷中主张议的人,见到小利就忽视大计,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偶一胜利,便急忙想着进讨敌人,自以为攻击敌人是绰绰有余,警戒的奏章刚刚听说,便首先陈奏退舍主张,说是坚守是不足取的,希望皇帝能够让军队严明纪律,认真注意烽燧的警戒,审明间谍密探.”皇帝都予以采纳.王伦出使北方金朝请求议和,辛次膺进谏曰:“宣和年间我朝与金朝签订海上之约,靖康年间我朝与金朝的城下之盟,条约都是刚刚签订完毕,金兵紧接着就来了.如今两朝议和应当明辨北朝得为欺诈.”

当时秦桧在朝廷任宰相,他为妻子的伯父王仲薿加叙两官.辛次膺上疏弹劾王仲薿曾经奴事奸臣朱勔,后来又投拜金朝,罪在不能赦免的.又弹劾抚州知府王唤违法租赁官田,不交纳租税.王唤,是秦桧妻兄.他的奏章留在宫中,没有回复.辛次膺再论此事说:“近来臣奏王仲薿、王唤二人,接着听闻皇帝追停原来授官的任命,这些都是秦桧纵容私心加以营救的,陛下不顾事实,听任他的愿望,国家的纪纲,臣子的责任,一切都搁置而不实施了.假使是和皇帝宫廷有关连的贵戚,得到皇帝的偏爱信任不适宜,我也一定弹劾他,而对于朝中大臣的姻亲,皇帝竟然不能够将他约束吗?希望陛下奋起您的乾刚之威,惩戒被蒙蔽的端倪.”

辛次膺请求去职,担任直秘阁、湖南提刑.宋金和约修成,辛次膺听说后极其愤慨,痛谏说:“臣近来观看邸报,才知到朝廷突然委屈自己向金朝自称藩国,臣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古语说‘父之仇不报不与敌人共戴天,兄弟之仇不报不撤兵’.陛下放弃仇恨,宽释怨怼,使您这万乘之尊的帝王身份降下来来取悦仇敌(金朝),天下的百姓,果真就能消除他们的怨痛来遵从陛下的志向吗?”书奏,朝廷没有回复.不久,金朝攻陷宋的三座城.

辛次膺罢官后,奉祠(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秦桧因为辛次膺身负大名,想先移书(发送公告),然后渐渐地收用辛次膺,辛次膺看了后,笑而不答.辛次膺罢官过了十六年,贫困的厉害,但没有一丁点儿央求于人.秦桧死后,辛次膺才起知婺州,不久升迁代理给事中.遭遇母丧,请求纳禄(辞官).后来孝宗即位,手诏急促召见辛次膺.后来辛次膺历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最后拜参知政事,他因为有病极力请求辞官.乾道六年闰五月去世,享年七十九.

辛次膺孝友清介,立朝正直敢言.他做官五十年,没有丝毫被处分定罪的拟议.他为政强调清静,注重首先要以德化人,所到之处的百姓都称他不繁文缛节.辛次膺善写文章,尤精通诗歌.5.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喜剑,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於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馀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延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馀年。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於是王乃尽偿之。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①虫出:人死数日后尸体生虫。比喻死后无人掩埋。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B.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C.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D.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分别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是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流派,对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B.“案”在古代指进送食物的托盘,形体不大,足很矮,可以托举起来,也可以放在地上。后来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也叫“案”。C.“右”作为方位名词指右边,与“左”相对。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高;而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D.“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罪三族”指因为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受罚,是古代专制社会惨无人道的刑法之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途径赵国时,虽然赵王张敖对他的礼节十分恭敬,但还是被高祖傲慢地呵斥,这让赵王的手下十分不满。B.赵王张敖为人忠厚,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制止,致使赵王受牵连获罪。C.出于对太后身体的忧虑,田叔劝景帝不要管梁孝王犯法的事,景帝因此觉得田叔非常贤能,让他做了鲁相。D.田叔对赵王十分忠诚,在贯高谋反事发后,以家奴身份追随赵王,后来事情查清,赵王向皇上推荐了田叔。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参考答案:4.D5.C6.C7.(1)我死去的父亲(祖先)失去了国家,没有陛下,我们这些人会死后尸体生蛆无人收尸,你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2)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我)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我)做好事。4.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5.6.试题分析:C田叔主要忧虑是皇上而不是太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7.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文言文翻译:田叔是赵国陉城人。田叔喜欢剑术,曾在乐巨公的住处向他学习黄、老的学说。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汉七年(前200),高祖途径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他。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赵王咬破自己的指头出了血,说:“我的父亲失去了国家,没有陛下,我们会死后尸体生蛆无人收尸,你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议论说:“赵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弃皇上的恩德。”就私下里互相谋划弑杀皇上。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愿被囚系。这时汉朝又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贯高等人谋反的事搞清楚了,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被废黜为宣平侯,就推荐称赞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几年后,田叔因犯法失去汉中郡太守的职务。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汉景帝说:“梁王有派人暗杀袁盎的事吗?”回答说:“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说:“有罪证吗?”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不能实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田叔刚刚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动找他,指责鲁王夺取财务的事情。田叔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相偿还他们。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国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鲁王用一百斤黄金给他作祭礼。小儿子田仁不肯接受,说:“不能因为一百斤黄金损害先父的名声。”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柴克宏,父再用,事吴有功,至德胜军节度使。克宏以父任为郎将,尝为宣州巡检使。初至,城堑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无敢为守备者。克宏嘻笑曰:“岂有是哉!”大加营缮。后吴越兵至,赖以得全。积迁泗州刺史,罢归为龙武军都虞候。好施予,不事产业,故家常穷空;然性豪举,博弈纵酒,自若也。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以故不迁。久之,出为抚州刺史。时淮南交兵,吴越伺间来寇,克宏乃请效死行阵。元宗嘉之,授右卫将军,遣与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同救常州。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克宏言于征古曰:“卒已非素练,得器械坚利,犹可用,奈何所给乃此等?”征古谩骂之,见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至润州,征古终不快,白召克宏归,以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之。燕王弘冀独以为克宏可任,卒遣行。克宏帅师至常州,征古犹遣使趣其归。克宏曰:“吾计日破寇,尔何为者,必奸人也!”命斩之。使者曰:“受李枢密命来。”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遂斩使者以徇。然后勒兵进,大破吴越兵于常州,斩万级,获其将数十人。自保大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拜奉化军节度使。复上疏请援寿春,行至泰兴,发疡,数日卒,国人莫不痛惜。谥威烈。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母言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及征古诛死,诏暴其罪,亦以折辱克宏为言云。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B.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C.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D.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官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将此官职命名为“节度使”。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积”是多次的意思。“积迁”就是多次升迁官职的意思。C.“出”在这里是指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含有被贬谪的意思。D.“谥”指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由朝廷按照他一生的功德或行迹而赐予的用于书写主牌的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柴克宏忠于职守。他在担任宣州巡检使时,大力修缮被破坏的城池,使全城在吴越敌军到来之时得以保全。B.柴克宏本性豪放。他在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候时,乐善好施而不治理产业,以致家徒四壁,但他喝酒下棋,依然如故。C.柴克宏爱国、不怕牺牲。他担任抚州刺史时,淮南正在战乱,他主动请命,赴战场杀敌,朝廷命其与陆孟俊共赴常州。D.柴克宏军事才能出众。他在常州大败吴越敌军;在边界战争中所立战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战死疆场后,谥号为“威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5分)(2)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母言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5分)参考答案:4.B5.D(“由朝廷……赐予”错。一般文人学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生给予的谥号称为“私谥”,谥号不一定都是朝廷赐予的。)6.D(柴克宏并不是战死疆场,而是死在路途之上。)7.(1)精锐的部队都在长江以北,柴克宏所率领的只有数千名资质低劣(疲弱)的士兵,枢密副使李征古供给的兵器、铠甲都是朽坏不锋利的。(关键词“财”“羸卒数千”定语后置;“羸”;“朽钝”各1分,大意1分)(2)有人说,当初柴克宏的母亲自己表彰称她的儿子可以担任大将,李征古压制柴克宏。柴克宏的母亲说柴克宏如果不能胜任,愿意没为奴婢或加刑戮,元宗才任用他。(关键词“孥”;“戮”“分甘”“始”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柴克宏的父亲柴再用,侍奉吴主有功劳,官至德胜军节度使。柴克宏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郎将,曾经担任宣州巡检使一职。他刚到那里时,城墙倒塌,护城河淤塞,当地官吏说,自从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乱,就没有敢(在这里)担任守备的人了。柴克宏嘻嘻地笑着说:“难道有这样的事情吗!”“柴克宏于是大力修缮。后来吴越敌军到来,全城依赖这得以保全。(柴克宏)多次升迁后担任泗州刺史,后辞官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候。他喜好施舍,不治理产业,因此家里常常穷到一无所有;然而他本性豪放,下棋喝酒,依然如故。当时元宗自认为是唐的后人,想要谋划攻取中原,恢复旧业,群臣大多说大话,来迎合皇上的意思,只有柴克宏一个人从不提及军队打仗的事,别人也不认为他了解军事,因此没有变动职位。一段时间后,他出京担任抚州刺史。当时淮南正陷入战乱,吴越敌军窥探时机来侵略,柴克宏于是请求效命沙场。元宗嘉奖他,授予他右卫将军一职,派遣他和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一同解救常州。精锐的部队都在长江以北,柴克宏所率领的只有数千名疲弱的士兵,枢密副使李征古供给的兵器、铠甲都是朽坏不锋利的。柴克宏对李征古说:“士卒已经不是训练有素的了,如果得到坚固而锐利的兵器尚且可以用,为什么你所给的都是这样的东西?”李征古对他侮辱谩骂,见到的人都很愤怒。柴克宏知道李征古是狂妄之人,不值得和他争辩是非,安适自在,不为所动。柴克宏到了润州,李征古到底不高兴,上报皇上召回柴克宏,让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替他。只有燕王弘冀认为柴克宏可以被任用,最终派遣他去常州。柴克宏派遣军队到达常州,李征古仍然派遣使者催促他回去。柴克宏说:“我不久就能攻破敌军,你是在做什么,一定是奸人!”命令斩杀使者。使者说:“我是接受李枢密的命令来的。”柴克宏说:“李枢密来了,我也要杀了他!”于是斩杀了使者来示众。然后率领军队进发,在常州大败吴越军队,斩杀万人,俘获数十名将领。自保大元年以来,边界战争大兴,打败敌人的功劳没有超过柴克宏的。朝廷授予他奉化军节度使一职。他又上奏章请求援助寿春,走到泰兴时,伤口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