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稼祥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林希就是一部“人生传奇”肖秋生敬仰林希,是因为很早就爱读他写的小说,那种让你拿起来就放不下,养眼养心,特别有味道的小说。后来当了记者,采访过两次林希,还冒昧地把自己胡乱涂抹的一个中篇请林先生指点。他多忙啊,不仅看了,还指点迷津,让晚辈获益匪浅。林希不曾大红大紫,却是文坛上的常青树、不老松。他的小说,一经出生,就活得欢实、活得长远。30多年前的小说,还被人惦记着,再版的小说仍然受读者喜爱,不断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在文坛上形成令人瞩目的“天津现象”,为提升津味小说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以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蛐蛐四爷》早已名噪全国,成为天津人艺经典的保留剧目。日前,由林希操刀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相士无非子》,被天津人艺搬上话剧舞台,观众反响热烈。蒋子龙说,林希的创作瞄准了天津历史上很有味道的那个阶段,即北洋后期和抗战前那个特殊时期。不是天津味道培养了林希,而是林希给了天津味道以品位。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文学的本质,使津味小说具有了经典元素。肖克凡说,津味小说是有传统的,传承至今,环环相连,林希先生发扬光大,是其间最为结实的一环。1月17日,在林希家的书房里,我们整整聊了一个上午。78岁的林希,思维清晰、反应机敏、娓娓道来,犹如口述历史。已过中午时分,他毫无倦意,戏称自己心还不老,是“70后”小伙儿。他出身于“买办之家”,曾祖父是中国第一代买办,祖上三代都是“吃洋饭”的。生活殷实,耕读传家。既遵从儒学,又吸纳西学。在这样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大家庭中长大、酷爱文学的林希,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已经是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了。得益于诗歌,也倒霉于诗歌。他被无端卷入“胡风案”,被此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所株连,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工厂、农村、农场从事体力劳动长达25年。他用“体力劳动”这个词儿,其实,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那其实是“劳动改造”……25年啊!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么被耽搁了,他却说得很平淡。他不愿揭那痛苦的伤疤。过去的,就让它过去。25年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种过地、挖过河,在工厂里干勤杂工,蹬过三轮、扫过厕所……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不堪回首。他说,如果说那时还有一点儿心灵支撑的话,就是坚信自己没有做过伤天害理和对不起别人的事。读书写作,就算惹了祸,也是写作上惹的祸,没做过害人的事。所以,他内心坦然。生活就是这样:看似无情却有情。大磨难,往往给人大智慧。林希从磨难中参悟出许多生活的哲学。他说,艰苦岁月的磨难,不仅身体和精神蒙受折磨,实际也是灵魂的挣扎与洗礼。我可以静下心来想一些东西,对人性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了。“劳改”期间,他与广大的底层民众朝夕相处,接触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讲各种奇闻逸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认识社会的过程。使他对近百年来的天津社会和市景民俗,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看到了一些更接近人性本质的东西。当时是偶然得之,后来感到,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生活体验,是生活的恩赐。终于熬到1980年,林希得到“平反”。他重回文学队伍,先是在《新港》杂志做文学编辑,很快就从事专业写作了。不到5年时间,他就出版了4本诗集,还得了全国新诗奖,那是国家级的奖励。就在他踌躇满志,诗如泉涌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诗坛发生了大裂变,一些新思潮涌上潮头,成为时尚。这让林希感到茫然,觉得自己一时难以适应。是迎合这种“时尚”,还是另辟蹊径?他面临着写作上的抉择。最终,林希选择了放下诗歌,走一条新路。那年,他55岁。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年过半百,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改写小说,那行吗?就在人们迟疑间,林希一篇又一篇的“津味小说”呱呱坠地,赢得读者的喜爱。1989年,发表在《中国作家》上的中篇小说《相士无非子》震响文坛,就是现在天津人艺正在上演的话剧。随后,中篇小说《小的儿》又荣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林希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30余部著作,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使他成为“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受尽磨难,大器晚成,老来走红,年近耄耋仍笔耕不辍,如林希者,文坛有几人?这样的人生,难道还不够“传奇”么?节选自《天津日报》(1)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两项是(5分)A.作者非常喜欢读林希的小说,他常常拿起来就放不下,因为他觉得林希的小说养身养眼,是有味道的小说。B.林希不曾大红大紫过,但是他却被所有的专家学者们称为文坛上的常青树和不老松。他的小说不仅活得欢实、长远,而且还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天津现象”。C.林希出身于“买办之家”,年轻时他不仅生活殷实,而且还为他学习中西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由于这样的身份,他也遭受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劳动改造”之苦。D.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林希能生活得非常坦然,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伤天害理和对不起别人的事。E.“劳改”期间让林希有机会去接触三教九流各色人物,让他看到了更接近人性本质的东西,这些偶然所得,成为他后来创作时主要的生活元素。(2)林希为津味小说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3)林希的创作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变?(6分)(4)林希的一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写出其中的两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参考答案:(1)BC(2)①他有30余部著作,是“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②他的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等,在文坛上形成令人瞩目的“天津现象”,为提升津味小说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③在津味小说的传承过程中,他把津味小说发扬光大,他是其中最坚实的一环;④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文学的本质,使津味小说具有了经典元素。(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3)①上世纪50年代,他已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可是由于他的诗歌,他被无端卷入“胡风案”,被下放到工厂、农村、农场从事体力劳动长达25年;②1980年他得到平反,5年的时间写出了四本诗集,获得了国家级奖励;③改革开放初期,55岁的他迎合时代的呼唤,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创作30余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①大磨难,往往给人大智慧。林希经历了长达25年之久的不公平待遇,在这苦难的日子里,他并没有消沉,而是让自己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人性、文学,让他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②敢于改变自己。林希本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可是当他看到时代的发展需要“小说”时,他竟然在55岁的时候开始创作小说,而且还让自己的小说接近于文学的本质,使津味小说具有了经典元素;③始终如一的坚守精神。林希一生经历很多波折,但是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他对文学的热爱,无论是对诗歌的青睐,还是后来创作小说,还是近耄耋之年的笔耕不辍,他始终都没有放弃文学创作;④乐观的生活态度。70多岁了和作者聊起天来,半天都毫无倦意,而且还戏称自己是一个“70后”小伙子。(答出任意两点,或者其它的合适的启示都可得分,观点各2分,分析各2分,共8分。)(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要点能力。此类题型,要先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确定答题的区间,找到答题区间,再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正误即可。本题,本题B项,对林希的评价有点夸大,不一定是所有的专家学者;C项,他被下放主要是由于他的诗歌。故选BC。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此题既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整体阅读选文,略知大意,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语段,根据题干要求筛选整合相关答题。本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本中找到关于表达林希为津味小说做出了贡献的内容,仔细阅读,然后进行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概括。文章三、四、五三个段落主要讲述了林希对津味小说做出了贡献,仔细阅读这几段,不难概括出来林希为津味小说做出了哪些贡献。比如:①他有30余部著作,是“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②他的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等,在文坛上形成令人瞩目的“天津现象”,为提升津味小说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③在津味小说的传承过程中,他把津味小说发扬光大,他是其中最坚实的一环;④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文学的本质,使津味小说具有了经典元素。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选文,略知大意,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语段,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答题。本题要求说出林希的创作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变。在文章⑦到?段,仔细阅读这几段,不难概括出林希的创作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变为:①上世纪50年代,他已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可是由于他的诗歌,他被无端卷入“胡风案”,被下放到工厂、农村、农场从事体力劳动长达25年;②1980年他得到平反,5年的时间写出了四本诗集,获得了国家级奖励;③改革开放初期,55岁的他迎合时代的呼唤,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创作30余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文后各小题。材料一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秦汉时代,语言的统一性更强,西汉扬雄的《方言》中出现了“通语”“凡语”,就是指当时的共同语。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完整地赋予了“普通话”科学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是以北京语音的系统为标准,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语音的一切读法照搬。因此,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北京土音,但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材料二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是与时俱进的:1955年,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提出的方针是“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57年,这个方针增补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92年,推普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新世纪大体还是延续着这个方针。普通话的规范使用,是形成和实现社会语言生活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体现和表征。诚然,普通话的规范使用不是阻碍语言的发展变化和遏制语言的修辞创新,而是有助于引导语言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进行修辞创新。而经典就正是这种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向经典学习,展开经典朗读、诗词吟诵、演讲比赛、咬文嚼字等活动。从经典中人们会发现:语言的使用,“规范着才是美丽的”。材料三长期以来,有人把推广普通话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政治意志,这是片面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沟通各族人民的共通语,以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当今,跨区域合作、全国市场趋于一体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更加需要推广普通话,以方便交际,减少语言成本,促进民族地区和汉语方言区更好地分享全国市场,加快发展。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有助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懂一种语言或方言只能跟本地人打交道,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络,也可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我国进入了“强起来”的新阶段,世界也面临新的变局。新形势下,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也有了新需求和新任务。有哲人说:“语言永远与实力相伴!”古代拉丁语、法语、汉语的辉煌,今天英语的强势,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以推广普通话为抓手来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更具有助力国家“强起来”的重大意义。材料四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语言交流障碍初步消除,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广受关注和赞誉;世界语言大会成功举办,中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语言,全球学习人数迅速增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承载的中国智慧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语言文字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光辉,中国人民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同语的形成与政治中心有密切关系,宋以后,北京被金、元、明、清作为都城,因此,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官话”成为共同语。B.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不等于就是北京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音和语法规范并没有完全照搬北京话。C.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从1955年起,普及普通话一直是推广工作的重要目标。D.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但随着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是语言的社会使用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说好普通话就必须要向经典学习。B.会讲普通话的人比不会讲普通话的人,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会讲普通话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更广阔的天地。C.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中文越来越被更多的外国人学习,古老的中国语言文字再次焕发出魅力和光辉。D.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我国的文化越来越繁荣,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也更和谐。9.为什么需要推广普通话?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A
8.A
9.(1)有助于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2)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3)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4)有助于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对促进国家“强起来”有重大意义。7.试题分析: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的是“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8.试题分析:B项,“会讲普通话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更的天地”说法绝对,原文说“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只是提供了可能性,不是必然。C项,原文说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及中国诗词大会、世界语言大会等活动使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语言文字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光辉。D项,无中生有,“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于文无据。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如“以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推广普通话为抓手来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更具有助力国家‘强起来’的重大意义”等,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即可概括出本题答案。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雅与俗
莫邪
①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
②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
③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
④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
⑤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扭捏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
⑥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
⑦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收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
⑧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
⑨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
⑩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
【题文】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6分)参考答案:“始倡”(首倡)和“无心”(天真)是雅,“从风”和“有意”(做作)是俗。
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也不刻意“谐俗”。
【评分建议】6分。第一问2分,第2问4分。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建中初,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10.下列对文中黑体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B.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C.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D.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度是廉范的表字,“叔”表示兄弟排行第三,“度”字与“范”字意义相近。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职责是教授、课试或奉使、议政,与现在的博士含意不同。C.洛阳,古代地名,因在洛水之南的名,古代将山水之南谓之阳,反之则谓之阴。D.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手段,通常于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燃火以报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廉范出身名门,为人非常孝顺。廉范是战国名将廉颇的后代,他的父亲遭遇战乱客死他乡,十五岁时,他西迎父亲灵柩,回归故乡安葬。B.廉范知恩图报,设法解救恩人。邓融在征聘廉范为功曹之际,被上级审查,关进监狱,为营救邓融,他更名改姓,请求担任廷尉的狱卒。C.廉范以谋克敌,灭掉敌人威风。在云中太守任上,匈奴进兵入关,廉范以于夜间点火把的方式迷惑敌人,次日清晨与敌交战,大获全胜。D.廉范为政地方,处事变通灵活。在蜀郡,以前条令禁止百姓夜间活动,火灾却时常发生,廉范废除旧法,严格要求百姓储水,百姓便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2)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参考答案:10.B
11.C
12.B
13.(1)邓融对他长得像廉范感到奇怪却很不明白,于是对他说:“你怎么长得像我从前一个作功曹的部下?”(2)蜀郡的风俗喜欢争论,好互相评论好坏,廉范常常用(为人要)纯朴厚实(的道理)训导他们,不接受别人在他耳边浅薄的言论。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不听、自率士卒拒之”句中没有主语,所以“范”应该做这句话的主语,放在后一句合适,排除CD。比较AB两句,“自率士卒拒之”应该放一起,所以本题选B。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A项,“古代将山水之南谓之阳,反之则谓之阴”错。洛阳古称豫州,因居于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营救邓融,他更名改姓”错。13.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怪”以……为怪;“类”与……相似;“不意”不明白;“何……邪”固定用法,为什么……呢。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尚”崇尚;“短长”说……的好坏;“厉以淳厚”状语后置句;“偷薄”浅薄。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晏子之晋,至中年,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申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于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乃令粪洒①改席,尊醮②而礼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③,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选自《晏子春秋》)[注]①粪洒:扫除清洗。②醮:古代嘉礼中的一种礼节。③摈:通“傧”,傧相。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B.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C.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D.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B.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C.请鬻于世
鬻:实D.免人于厄
厄:困境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载而与之俱归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惶惶欲何之D.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②秦亦不以城予赵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嘉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D.君子认为,晏子能远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参考答案:7.B
8.A
9.B
10.B【7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矣”后断开,排除AC;“人臣仆”是“为”的宾语,不要断开,排除A。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暴”解释为“暴躁”和“绝我”不搭配,应解释为“突然”。故选A。【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之”,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B项,“而”,两者皆表顺承。C项,“乎”,一项相当“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D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故选B。【10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核实这些情节,找到细微差别。题中B项,“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信息,根据文意,晏子确实是失礼了。故选B。【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晏子出使晋国,到中年,看见一个戴着破旧的帽子,翻穿着皮衣,背着(一捆)柴草在路边休息的人,(晏子)认为(这个人)是君子,(就)叫人去问他说:“您是干什么的呢?”(那个人)回答说:“我是越石父。”晏子问:“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越石父)说:“我到中牟来做人家奴仆,(如果)见到(齐国的》使者,(我就)准备回(齐国)去。”晏子问:“为什么来做奴仆呢?”(越石父)回答说:“我不能避免自身的饥寒交迫,因此做了人家的奴仆。”晏子问:“做奴仆有多长时间了?”越石父回答说:“三年了,”晏子问:“可以(用钱把你)赎回去吗?”越石父说:“可以。”(晏子)就解下在左边拉车的马,用来赎出越石父,让(越石父)坐在自己的车上一同回齐国。车到了(晏子)居室时,晏子不(与越石父)告别(就)进了屋,越石父很生气,要求(同晏子)绝交。晏子派人回答他说:“我不曾同您有什么交往,您做了三年奴仆,我今天才见到,把您赎了出来,我对您还不算可以吗?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我听说,贤士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蒙受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心情舒畅,因此,这就是君子(奉行的)不因对别人有功就轻视人家,也不因别人对自己有功就自己贬低自己的道理。我在人家做了三年奴仆,却没有什么人了解我,今天您把我赎了出来,我以为您是了解我的,刚才,您坐车的时候,不向我打招呼(自己先上了车),我以为您是忘记了(礼节);现在又不(跟我)告别(就独自)进屋去了,这跟把我当奴仆看待的人是一样的,我还将做奴仆,请您把我卖给世人吧。”晏子(从屋里)走出来,请(越石父)来相见。说:“刚才,我只见到您的外貌,而现在看到了您的内心。我听说,反省言行的人不会再犯是类似的错误,体察实情的人不会讥笑人家的言辞,我能够因为言辞(不当)而不被你嫌弃吗?我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于是,晏子让人洒扫(厅堂),重新安排席位,《向越石父)敬酒,很礼貌地对待越石父。越石父说:“我听说,迎接最恭敬的客人不必修路,隆重的礼仪不需要傧相。您对我以礼相待,我怎敢不恭敬从命呢?”于是,晏子把越石父当做上等客人。君子说:“普通人只要有点功劳,就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一旦有人感激他,他就会马上变得骄傲自满。晏子算是很有功劳的人,他使别人免受困苦的遭遇,却甘愿居于人下,他的这种境界可以说与庸俗的人相差太大了,这才是保全功劳的做法呢。”6.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各题。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注】搏击:督察举发。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7.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5分)(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5分)参考答案:4.C5.A6.D7.(1)元行冲自认为书生不能担负督察举发的重任,坚决辞去按察使(的职务),(皇上)便让宁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固(坚决、坚定)”“乃(便、于是、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不应无辜被谗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请求从轻发落,当时虽然没有被皇上听从,却深为当时的舆论所赞美。【5分;译出大意给2分;“构(陷害、构陷、诬陷)”“见(表被动)”“美(名词作动词,赞美)”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4.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试题分析:曲解文意。“通撰的……审核后”错,原文意思是元行冲上奏请求通撰古今书目,名叫《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编撰考订,历经一年多才修成。并不是元行冲自己通撰了此书,然后由毋煚等加以审核。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元行冲,河南人。元行冲博学多识,尤其擅长音律及诂训之学。考中进士,几次改任后做了通事舍人,狄仁杰很器重他。元行冲品性不阿谀奉承,多次进言劝诫,他曾经对狄仁杰说:“下人侍奉上人,(对上人来说)也就像积蓄物资以备自己使用。好比富贵人家储备积蓄,用各种肉类以供佳肴,用各种药物来防疾病。我私下想您的门下宾客,可以充当美味的已经很多了,希望您能把我备作一剂药物。”狄仁杰笑着对人说:“他就是我药笼中的药物,怎可一日没有呢!”元行冲因本族出于后魏,而后魏没有编年史,便撰写《魏典》三十卷,记事详细文笔简练,为学者称道。当初在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的瑞石上有牛跟在马后面的图像,魏收的旧史认为晋元帝本是牛氏之子,后改姓司马,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元行冲推究探寻晋魏更替的来龙去脉,认为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朝而受命,考察校验歌谣谶语,特意著述来说明这点。开元初年,元行冲由太子詹事出任岐州刺史,又充任关内道按察使。元行冲自认为书生不能胜任督察举发的重任,坚决辞去按察使,(皇上)便让宁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不久又被召入任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当时嗣彭王李志暕的庶兄李志谦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关在狱中等待判决,受牵连获罪的有十多人,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元行冲四次升迁后任大理寺卿。当时扬州长史李杰被侍御史王旭诬陷,皇上下诏将此案交付大理寺定罪。元行冲认为李杰治理政务廉洁正直,不应无辜被谗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请求从轻发落,当时虽然没有被皇上听从,却深为当时的舆论所赞美。这之前,秘书监马怀素召集学者续修王俭的《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在丽正殿校写四部书籍,事情没有完成而马怀素、褚无量去世,(皇上)下诏元行冲总代他们的职务。于是元行冲上表请求通撰古今书目,名叫《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编撰考订,一年多完成,献上此书,皇上很赞赏。皇上又特令元行冲为御注《孝经》撰写疏义,列入学校课程。行冲不久又几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开元十七年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叫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①
。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
②
,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③
,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参考答案:示例:①能够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②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③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5分;写出2句给4分,3句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由“仓库”一词以及“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可推知①的内容应是“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由“水分太少引起干旱……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可推知②的内容是水分太多的危害;由“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可知③的内容为“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俱积极意义。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参考答案:C略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B.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较高,鲁迅和徐志摩的工资收入就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他们如果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D.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提高与群众说话的水平,根本在于心中要有群众,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第一座”不应在“奥运会”之前,应移至“获得”之前。B项“自己的私人轿车”成分赘余,去掉“自己的”或“私人”。D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说“能否”,后面是“心中要有……”。【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A项属于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比如B项,“自己的”和“私人的”重复。10.16.“我给‘文学人物’写句话”主题活动中,赵伟同学写下的这句话(例句),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请你在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以“希望”开头拟写句子。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4分)例句:写给“祥林嫂”:希望就是你对阿毛的无尽惦念,如春天贺家墺漫山遍野的绿色,在你的心头鲜活到永远。写给“清兵卫”:
写给“丹柯”:
写给“素芭”:
参考答案:16、每句要有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爸爸百忙之中抽空去观看了孩子班级的戏剧表演,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扮演了一块没有一句台词、一动不动的“大石头”。爸爸中途离场,并给老师发去短信: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演一块默默无闻的石头?老师告诉孩子的爸爸,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这位爸爸还是难以理解:为何老师不给孩子换个角色?既然能自由选择,孩子为什么不选个好点的角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学会尊重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们总说,你不是我,你又怎会懂我,既然不懂我又怎么有资格来评论我呢。这种对话,往往时常会与家长说。,而这个时候父母总会十分无奈地说,我们懂你,同时我们也尊重你,大概处于青春期吧,与父母的争吵总是越来越多,三天一吵,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了,吵到最后,两败俱伤,大家都疲倦了。直到后来看到一个帖子:子女永远不会理解尊重父母所说的一言一行,因为那时的他们,并没有做父母;而其实父母是尊重子女的,因为这样的青春他们也曾经历过。没有什么事情是比亲身经历更有体会了的。短短几句话,却像一颗种子埋藏在我心中,等待着一个时机……一日,受任去照顾小侄女,6岁的小孩子大抵都懂事了吧。可惜我错了,6岁的侄女简直就是一个混世大魔王,上蹿下跳,把家搞得一团糟,而我就像一个保姆一样跟在他的后面收拾,气急了想说他几句,却又被一句“你别管我”给堵回去了。可是,这句话怎么听得这么熟悉呢,好像自己也常说这句话,那时的自己总觉得家长不够尊重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干预,那么我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侄女的乐趣呢。此后竟无言,一天下来自己被气得半死,而他呀还笑嘻嘻的和你卖萌。回到家里,一脸无奈和姐姐的说起这件事,姐姐却笑道,说我比侄女还要会闹,而妈妈彻夜彻夜照顾我,心感觉酸酸的,自此,开始留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现原来他们做的好像都有那么点道理,说着他们不尊重我,管束我,可是他们只是将我超出规矩之外的东西进行批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自己变得更好,父母是没有理由回去害孩子的。这句话是的真的,父母所做的一切永远都是在替孩子铺未来的路。渐渐地,也学会尊重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也不像从前一样大吵大闹,发现他们做的一切都有据可循,只是那时以为的认为父母批评我,心里不开心,现在想来他们又怎么没有尊重我,凡事有商量,这便是最大的尊重。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偏激。也许我对你一无所知,你做的任何事我都不甚清楚,但是我不会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电公司职业道德培训
- 每日消防巡查记录表
- 万科安全管理
- 《周意外伤害》课件
- 《品上市流程化妆品》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函数的应用(Ⅱ)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件
- 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及答案(1401-1600题)
- 《红外感应开关》课件
- a10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 2024新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课本重点知识点及范文归纳
- 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方寸之间天地大》4
- 部编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共16课)
- 2024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150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中级会计课程设计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含答案)
- 各种烟气焓温、密度、比热计算表
- FLUKE-17B型万用表使用说明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班会】放飞心灵 释放压力教案
- 地下车库顶板行车专项及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