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点Knowledgepoints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角34太阳视运动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在黄道平面绕太阳运动方向周期速度(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②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3)速度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公转速度最快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面扫过的面积相等。也称等面积定律S1S2逐渐变慢逐渐变快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B随堂自测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随堂自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二)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北极星赤道平面北极南极地轴66°34′23°26′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1.黄赤交角的形成地球运动自转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二)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①太阳高度: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②太阳直射点(概念):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23°26'N,最南到达23°26'S秋分9月23日夏至6月22日冬至12月22日北回归线23°26′N赤道0°南回归线23°26′S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1日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北回归线23°26′N赤道0°南回归线23°26′S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1日

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秋分冬至

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秋分冬至

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秋分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

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秋分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春分秋分冬至次年春分①

,一年内直射两次.

,一年内直射一次.

,太阳不直射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

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

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确定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用公式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平面与地轴的夹角(2)确定直射点的经度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太阳直射点的确定(二)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应用1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23°26′N23°26′S0°(6.22)(12.22)(3.21)(9.23)(来年3.21)(7月初)(1月初)思考:10.1国庆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方法技巧: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太阳直射点的应用2可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大体计算出日期方法技巧: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提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过程与太阳有关地理现象时间上具有对称性①

昼夜长短相等日期;②

极昼极夜现象开始与结束日期;③

某一与太阳有关的地理现象再次出现。

太阳直射点的应用3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侧视图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判断

根据极点及其周围的昼夜状况判断如右图:若甲所在为晨线,则左

,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

,昼越

,则直射点位于

半球。若甲所在为昏线,则左

,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

,昼越

,则直射点位于

半球。方法技巧: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应用4

太阳直射点的应用5

根据极点及其周围的昼夜状况判断(1)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在

半球。(2)晨昏线过极点,说明直射点在

。(1)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在南半球。(2)晨昏线过极点,说明直射点在赤道。如右图:若甲所在为晨线,则左夜右昼,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短,昼越长,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甲所在为昏线,左昼右夜,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决定了五带的范围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二)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2.黄赤交角的影响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_______;

热带、寒带_______,温带_______;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_______;(赤道、极圈内除外)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变_______;直射点移动速度变_______。变大变大变小变大变大快如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直射点怎样移动呢?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随堂自测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图中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中()A.处于①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由③到④位置,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处于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D.由②到③位置,北京昼夜时长差值增大D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图中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地球在公转轨道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甲点(

)A.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先向北移再向南移C.一直都在向南移动 D.一直都在向北移动A随堂自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如果将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视作匀速移动,与小满这天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节气是()A.谷雨 B.处暑 C.大暑 D.寒露C随堂自测(全国文综Ⅲ)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完成4~5题。4.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5.当天可能是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BD随堂自测考向1通过“地球的公转特征”考查“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某地天文爱好者在一天中连续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拍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且M位于正南。读图,完成6~7题。6.拍摄地点可能位于A.23.5°S以南

B.23.5°S以北 C.23.5°N以南 D.23.5°N以北7.此时,地球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