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分层与逆温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分层与逆温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分层与逆温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分层与逆温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分层与逆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逆温(1)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21%氧气78%氮气1%其他气体干洁空气组成①二氧化碳CO2作用:光合作用原料、对地面保温②臭氧—O3作用:吸收紫外线氧气O2作用:①人类和好氧生物维持生物活动必须物质;②参与有机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氮气—N2作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78%21%1%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方法点拨:减碳措施1.减排①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使用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产体系:a.绿色农业;b.绿色工业;c.绿色服务业;

流通体系:a.绿色物流;b.再生资源回收利用;c.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消费体系:a.绿色产品消费;b.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c.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d.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④征收碳税倡导节约消费。2.增汇①植树造林②将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①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②大气能见度变差①充足的水汽;②遇冷凝结(降温);③凝结核(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2)水汽①复杂的天气变化;②水汽吸收红外线,使大气增温。杂质作为凝结核随降雨降落到地面。(3)杂质作用:降水(成云致雨)的条件:作用:思考:雨后空气是清新的:

温度(℃)

高度(km)20014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情况的差异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归纳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常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对流层电离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纬度高纬度地区:8—9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季节夏季较厚冬季较薄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固体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对流层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归纳平流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高空飞行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大气上热下冷,大气不易形成对流,以水平运动主;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对流层电离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二、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又持续上升。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80-120千米)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地区:17~18千米中纬地区:10~12千米高纬地区: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迅速上升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密度很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典例2018年7月31日~9月4日,我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雪龙”号科考船上对北极太平洋扇区某一区域(73.5°N~85°N,150°W~170°W)开展了探空观测,研究北极低层大气垂直结构特征。下图示意科考期间84次探空观测平均温度和风速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题。BD近地面温度低,对流不旺盛对流层顶部再往上温度升高,不易产生对流,不利于物质能量交换(1)科考期间观测区域对流层顶高度大致在(

)A.7~9kmB.9~11kmC.11~13km D.13~15km(2)科考期间观测区域(

)A.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旺盛B.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C.近地面风速变化趋势稳定D.对流层和平流层物质能量交换弱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知识拓展:雾与霾1.雾

在夜间或清晨(日出前)易形成,常在降水后的晴空和日落后出现。①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②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知识拓展:雾与霾1.雾的消散

霾,又称“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出现。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表明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其中

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知识拓展:雾与霾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霾的固态颗粒物来自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取暖产生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霾的危害:①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②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比如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1.自然因素(1)气象因素:风速风速小,污染物不易扩散;大风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气温逆温天气出现时,空气对流运动受阻,污染气体不易扩散而大量积聚湿度一般而言,湿度越低,污染越重(2)地形因素:山间盆地、谷地地区以及三面环山的地区,大气污染物受地形阻碍,不易扩散,加剧污染。

能力突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能力突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2.人为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集聚度越高,经济活动越频繁,环境污染越重。(2)经济因素:第二产业比重越高,对环境的压力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会加重大气污染。(3)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从而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气温高度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气温高度逆温: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逆温的重要特征判断——“上暖下冷”三、逆温现象逆温的生消过程——近地面先发生,后逐步向上发展,近地面先结束。无论其形成还是结束都是从近地面开始的。读图总结:逆温的生消过程?三、逆温现象1.逆温的成因·辐射逆温降温快冷降温慢热地面冷却降温辐射逆温最常见,是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而形成,常出现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日出前三、逆温现象冷气团锋面附近,暖而轻的暖气团沿着锋面爬升至冷而重的冷气团上方,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锋面气温高度逆温层1.逆温的成因·锋面逆温暖气团三、逆温现象冷

气暖空气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越接近地面降温越多,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1.逆温的成因·平流逆温冷地面三、逆温现象暖空气山坡山坡山谷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1.逆温的成因·地形逆温冷空气冷空气三、逆温现象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锋面活动地区知识小结:逆温的类型1有利方面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2.逆温的影响

三、逆温现象

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度达5℃。);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如天山牧场冬季过冬就不是在山脚下还是在山的一定高度上)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2不利方面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出行的天气。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易造成交通事故。④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2.逆温的影响

三、逆温现象(2021·广东地理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读图,完成1~3题。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真题研析CDB考向1通过“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查“区域认知”(2023·吉林长春模拟)对流层是地球大气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对流层高度与近地面的受热程度有关。下图为“1979~2008年华北某地区对流层高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2题。1.1979~2008年,华北某地区A.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B.对流层顶高度年际变化明显减小C.对流层高度呈波动上升趋势D.对流层传向高层大气的能量增大考向预测C考向1通过“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查“区域认知”(2023·吉林长春模拟)对流层是地球大气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对流层高度与近地面的受热程度有关。下图为“1979~2008年华北某地区对流层高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2题。2.下列关于华北某地区对流层高度变化趋势的成因及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高度总体变化趋势反映气候变冷B.利于生物繁育,生物多样性增加C.导致华北地区变得湿润,利于农业增产D.矿物燃料的使用和植被破坏等是其变化的主要成因考向预测D考向2通过“逆温”考查“综合思维”逆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山谷或盆地常因山风致逆温出现。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气象站某时段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3~4题。3.该气象站最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为A.4时~6时 B.10时~12时C.16时~18时 D.20时~22时4.与冬季相比,该气象站夏季逆温A.出现早,时间短 B.出现晚,时间短C.出现早,时间长 D.出现晚,时间长考向预测AB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