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同时还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黄鹤楼》是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的教学内容。
综合新课标及教材内容,我将《黄鹤楼》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初步了解一些三大名楼和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诗歌都有着相对整齐的格律,声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因此本课教学重点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韵律之美。学习古代诗歌,也要学会知人论世。可借助注释,或查阅相关资料,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这首诗歌中,有一些优美的写景语句,营造出清新意境。因此本课难点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材分析
崔颢的《黄鹤楼》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课《唐诗五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美不胜收的山水资源。中国古人很早就善于欣赏山水之美,文人们流连山水之中,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风物之美,发现独到的审美趣味,或者寄情山水,派遣人生的种种苦闷与无奈。
《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被誉为“唐人七律诗第一”诗人饱含的丰富思想、诗歌的歌律和用典、对于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都有帮助。《黄鹤楼》描写了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费祎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现实中来,写现在的鹤去楼空。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颌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黄鹤已经飞走了,“一去不复返"。诗人似在极目远望,试图追寻黄鹤的踪影,却杳然无得;看到的只有天际飘浮的白云,这些白云,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悠悠闲闲地浮动着。这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杖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尾联
以抒情作结。诗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不觉已是榜晚。烟雾升腾,明净的江面,早已是一片凄迷。白日里可一望千里,历历在目;但现在凝眸远望,已不知乡关何处。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惹动满怀愁绪。这一尾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诗歌题为《黄鹤楼》,处处写楼。悬想乘鹤仙人,是写黄鹤楼之悠久历史与神异色彩;黄鹤杳然不见,白云悠悠而生,是写黄鹤楼之耸入云端,白云缭绕:树之历历,草之萋萋,是写黄鶴楼之位置独特,气象恢宏;烟波凄迷,惹动乡愁,写黄鹤楼之景物多变,宜乎凭吊。诗人因景生情,由吊古到怀乡,先感慨而后生愁绪;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唐代的七言律诗,崔颢的《黄鹤楼》。A提问:三大名楼与及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B:讲故事。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本欲赋诗,因此崔颢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体诗再上头.”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微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作者简介崔颢(---754年),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早期是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诗,相传为李白所倾服,著有《崔颢集》。
3背景介绍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之所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山,又传说费祎登登仙驾鹤于山,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勾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初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把古诗读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借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三细读课文,理解诗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仙人已乘着黄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漂浮。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笼罩的长江更激起了思乡的哀愁。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2: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
预设: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3: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4: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5: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6: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7:“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生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8: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约公元704——754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预设: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课堂总结。
黄鹤楼写作者登上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州,与白云共悠悠千载,表达了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搜集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典故等文化资料,增加文化积累。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黄鹤楼》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选取了《唐诗五首》中的《黄鹤楼》进行单独讲授,就课文内容来说,或许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但经过仔细的对本课进行研磨,我发现,其实越是短小的古诗词,越是浓缩了文学及情感的精华,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总体来说,这节课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做到了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对诗人的情感及作品主题也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课堂效果较好。这堂诗歌教学课,我还是采用了以往的教学思路“读一品—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诗歌内容,对诗人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产生了很好的情感共鸣。通过初读、品读、悟读这三个环节,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学生读、品赏的习练,新课标要求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下学期工作计划及安排
- 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
- 上半学期话剧社工作计划书
- 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书例文
- 银行员工培训计划范文怎么写
- 更新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国培计划心得
- 《行星齿轮机构结构》课件
- 《蛋白质专题定》课件
- 《Photoshop CS5基础教程》课件-第1章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外科术后大出血的处理-课件
- 电梯销售代理商协议书
- 高水平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学前心理学 期末考试题库
-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试卷和答案
- 螺栓球网架原地安装整体吊装施工工法高岩
- YY/T 0872-2013输尿管支架试验方法
- GB/T 22594-2018水处理剂密度测定方法通则
- GB 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