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1/3A/wKhkGWcJ0cyAP3z1AAKaKlB8_cs808.jpg)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1/3A/wKhkGWcJ0cyAP3z1AAKaKlB8_cs8082.jpg)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1/3A/wKhkGWcJ0cyAP3z1AAKaKlB8_cs8083.jpg)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1/3A/wKhkGWcJ0cyAP3z1AAKaKlB8_cs8084.jpg)
![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1/3A/wKhkGWcJ0cyAP3z1AAKaKlB8_cs8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经开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滕王阁就好像是①(mAn)长历史长河的分水岭一样,随着《滕王阁序》的横空出世,之后的一千多
年,江西人才辈出,灿若星辰,随便举几个,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②。王勃文中所写的“物
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在江西成为现实。也许,《滕王阁序》的广为流传,激发了
江西人的读书进取之心。在一个个书塾里,童子们诵读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坐青
云之志”。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ui曼B.dud曼C.zhui漫D.zhui曼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B.妇孺皆知C.栩栩如生D.驰名中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婺源素有“千年茶乡”的美誉,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千百年来,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
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一直奉行朱熹“理而后和”的思想,在传统茶俗文化
中讲究以礼待人。婺源茶文化还体现在乡间古道和偏僻山路广设的茶亭上,在行人必经的乡间道路和崇山
峻岭间的古道上建茶亭,为行人供应茶水,以解行旅之人饥渴。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
B.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俗文化。
C.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创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俗文化。
D.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创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婺源。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B.;C.o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不过在朱子故里婺源B.可是在朱子故里婺源
C.所以在朱子故里婺源D.如作为朱子故里的婺源
6.(2分)有些同学常将班级“图书屋”中的书带回家且迟迟不归还。若在“图书屋”旁张贴一张提醒同
学及时还书的“温馨提示”,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禁将图书私自带回家。B.让每一本书都能及时回“屋,
C.爱惜书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D.爱惜书籍,不私自带出。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释龙①儿②,戢戢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④斫⑤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注】①薛(tub)龙:竹笋的别名。②儿(山):语气助词。③戢戢(jiji):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④
苍头:仆人。⑤斫(zhu6):砍。这里指砍取竹笋。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起”字写出了竹笋生长迅速,“满”字表现了竹笋之多,长势喜人。
B.前两句点出时令,描绘了一幅在春风的吹拂下,竹笋争相生长的景象。
C.后两句中诗人急唤仆人的原因是怕人们知道竹笋长出后都来抢挖竹笋。
D.全诗是对“雨后春笋”形象的诠释,意境清丽,读来清新可喜,情趣盎然。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10分)
张玄素①为给事中②,贞观初修洛阳宫,以备巡幸,上书极谏,其略目:“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
华③就,楚众离;及干阳④毕功,隋人解体。且陛下今时功力,何异昔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
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太宗日:“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
纣?”玄素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耳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⑤敕,高门大殿,并事焚毁。
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与贫人。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今若不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
六年间,取舍顿号,何以昭示万姓,光敷四海”太宗日:“善。”赐彩三百匹。魏征叹目:“张公论事,遂
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节选自《大唐新语•极谏》)
【注】①张玄素:唐太宗时著名的大臣。②给事中:官名,掌驳政令违失的官员,属门下省。③章
华:战国时楚怀王修建的极为华丽的宫殿。④干阳:隋洛阳宫殿名。⑤太上皇:这里指李渊。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且()(2)宜()(3)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2)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与贫人。
11.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三)默写(6分)
12.按要求写出诗句。(每空1分)
(1)崔融在《黄鹤楼》中借景抒情,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o
(2)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0
(3)《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写水势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
工之妙?,=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4题。(共7分)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
“做”是学之中心,可见做之重要。那么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
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世界上有四种人:一种是劳心的人;一种是劳力的人;一种是劳心兼劳力的人;一种是在劳力上劳心
的人。二元论的哲学把劳力的和劳心的人分成两个阶级:劳心的专门在心上做功夫,劳力的专门在苦力上
讨生活。劳力的人只管闷起头来干,劳心的人只管闭起眼睛来想。劳力的人便成了无所用心,受人制裁;
劳心的人便成了高等游民,愚弄无知,以致弄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
不但如此,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ybu)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
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
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
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讨论在劳力上劳心,我的朋友说:你们是劳力与劳心并重吗?我说:我们是主张在
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劳心与劳力并重虽似一元论,实在是以一人之身而分为两段:一
段是劳心生活,一段是劳力生活,这种人的心与力都是劳而没有意识的。这种人的劳心或劳力都不能算是
真正之做。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
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世界上一切发明都是从他那里来的。他能改造世界,叫世
界变色。
我们中国所讲的科学原理,古时有“致知在格物”一语,朱子用“在即物而穷其理”来解释,似乎是
没有毛病的了。但是王阳明跟着朱子的话进行便走入歧途。他叫钱友同格竹,格了三天,病了。他老先生
便自告奋勇,亲自出马去格竹——即竹而穷竹理,格了七天,格不出什么道理来,也就病了。他于是从格
物跳到格心,中国的科学兴趣的嫩芽便因此枯萎了。假使他老先生起初不是迷信朱子的呆板的即物穷理,
而是运用心思指挥力量以求物之变化,那便不致于堕入迷途。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
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征服天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是立在同一的哲学基础上的,这个哲学的基础便是
“在劳力上劳心”。我们必须把人间的劳心者,劳力者,劳心兼劳力者一齐化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然后
万物之真理都可一一探获,人间之阶级都可一一化除,而我们理想之极乐世界乃有实现之可能。
最后,我想打一个预防针,以免误解,一次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你们在劳心上劳力的主张,我极
端的赞成。”我说:''如果是在劳心上劳力,我便极端不赞成了。我们的主张是'在劳力上劳心’,不是
'在劳心上劳力
十一■月三日(略有删减)
13.(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碉的一项是()
A.文中开篇先表明“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是为论述自己的观点“在劳力上劳心”作铺垫。
B.作者列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件是从反面论证了劳力与劳心分开是无法明白事物变化之理的。
C.作者主张的“在劳力上劳心”是指劳力与劳心并重,是将一人之身分为劳力生活和劳心生活两段。
D.”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是因为在劳力上劳心,可得事物之真理,可无阶级。
14.(4分)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选文与实际,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6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材料一:有这样一则故事:地面与天空用“天梯”连接,人可以通过“天梯”往返天地之间。雅各布
在梦中沿着登天的梯子取得了“圣火”,后人便把这梦想中的梯子称为“雅各布天梯被誉为“世界科幻
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曾将太空电梯这一设想写进他的科幻巨著《天堂的喷泉》。这部小说描绘
了在一座热带岛屿上,人们可以通过落在赤道上的一座天梯前往太空观光或运送货物。
用一根粗大的吊索,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平台上,另一端紧紧抓住距地面约3.6万千米、在地
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就可使一个形似电梯的吊箱载着货物、人员沿吊索驶向太空……这就是一些
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设计的太空电梯。太空电梯的本质是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缆绳”式建筑,将地面与太
空上的某一点连接起来。专家介绍,根据目前的设计,太空电梯轿厢重约20吨,攀爬速度约每小时200
千米。未来,随着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预计8天可到达地球同步轨道,14天可到达月球,61
天可到达火星。
(摘编自《乘“电梯”去太空的梦想能成真吗》)
材料二:太空电梯之梦由来已久。1895年,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见到埃菲尔铁塔后提出
了太空电梯的设想。但由于技术限制,太空电梯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有了更多可能。据介绍,在材料方面,碳纳米管和超强石墨烯
被认为是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理想材料;在设计方面,科学家目前已提出8个比较稳健、合理的科学设计
方案;在工程方面,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开展一些小型实验并准备进行深入验证。
“当然,在理论、技术和工程层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动力学和控制方法,新材料研发,设备设计和
建造等。“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史格非表示。
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科学家和工程师解答:太空电梯轿厢选择何种驱动模式?怎么克服重力影响?缆绳
如何承受高能宇宙射线的轰击并有效抗摆动?电梯遭遇太空碎片和陨石冲击怎么办……
科学家预估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用太空电梯载人则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保其安
全可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面对这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大工
程,加强太空电梯的研究与合作势在必行。(摘编自《坐电梯去火星?这个梦想并不遥远》)
材料三: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还可以载人。更重要的是,
太空升降舱上天不需要携带大量燃料,预计所耗能量不过为宇宙飞船发射的1%。英国的一项测算显示,
用太空升降舱运送一个人和行李的费用仅相当于常用航天飞机运送费用的0.25%o
在进入太空探索时代后,造太空电梯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每发射一次太空飞船所需的惊人费用让
科学家重拾“太空电梯”的理念。在宇宙空间里建造超长的太空电梯,用车厢将货物运送到太空站或者空
间基地,可以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利用太空电梯运送游客,还能发展太空旅游业。电梯会携带
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发出的电能不仅能支持电梯本身,多余的还能为地球供电,太空电梯也因此被称为
“攀毛衣壁”。
(摘编自《太空电梯:科学幻想还是未来希望》)
1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无琥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围绕太空电梯进行阐释和介绍,展现了人类对于建造太空电梯的美好憧憬。
B.材料一主要阐释了人们对于太空电梯的畅想以及什么是太空电梯。
C.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建造太空电梯的可能性以及挑战,太空电梯将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2045年
左右可以实现载人。
D.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太空电梯建造成功的价值,如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发展太空旅游业等。
16.(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摩的一项是()
A.”雅各布天梯”、阿瑟•克拉克笔下的天梯,与太空电梯的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B.乘“电梯”去太空的梦想有望成真,根据目前的设计,我们坐太空电梯去火星预计需要61天。
C.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有了更多可能,但在理论、技术和工程层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D.材料三中加点的“绿色天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共17分)
二十四番花信①
宗璞
今年春来早,繁忙的花事也提早开始,较常年约早一个节气。没有乍暖还寒,没有春寒料峭。一天,
在钟亭小山下散步,忽见,乾隆御碑旁边那树桃花已经盛开。我常说桃花冒着春寒开放很是勇敢,今年开
得轻易不需要很大勇气,只是衬着背后光秃的土山,还可以显出它是报春的先行者。迎春、连翘争先开
花,黄灿灿的一片。我很长时期弄不清这两种植物的区别,常常张冠李戴,未免有些烦恼,也曾在别的文
章里写过。最近终于弄清。迎春花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六片花瓣彼此呼应着,说笑着,尽情展示着自
己的美,叶子形状为卵状椭圆形;而连翘花的花瓣只有四片,叶子形状为长椭圆形,有着自信的美丽。迎
春花和连翘花的枝干不同,迎春花的老枝呈灰褐色,枝条呈拱形,有角棱。颜色为绿色。连翘的枝条中
空,枝条形状为圆形,小枝颜色为浅褐色,枝条呈下垂状生长,我想可以通过枝干辨别它们。我家月洞门
的黄花原以为是迎春,其实是连翘,这有仲德①折来的中空的枝条为证。
报春少不了二月兰。今年二月兰又逢大年,二月兰非常坚强,对于寒冷的冬天毫不畏惧,成片种植在
室外或者宽盆栽中,让人感受到它的叶绿葱葱,一片碧绿,心生敬佩。二月兰的繁殖能力很强,播种一次
就可以自成群落。我比较喜欢它们遇到冬季风霜雨雪时的勇敢与坚毅,虽然它的叶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
害,但早春时它会克服一切困难萌发新叶,绽放花朵。我看到各家园子里都是一大片紫色的地毯,紫色的
小花随风摇动,令人心旷神怡,它们有一种淡淡的香气,显然是野花的香气。去冬,往病房送过一株风信
子,小花密密地簇拥在一起,快乐地生长着,有的向外侧下方反卷,好像迫不及待看看人间的风景,它也
同二月兰有一样的气味。
榆叶梅跟着开了,榆叶梅为什么又叫小桃红呢?因为它的叶片像榆树叶,花朵像梅花,不论怎样,都
是美不胜收,枝条随风而开展,多数短小紫褐色的枝也凑热闹,叶子椭圆形至倒卵形,有与众不同的美,
榆叶梅开花早,附近的几株都是我们的朋友,哪一株大,哪一株小,哪一株颜色深,哪一株颜色浅,我都
再熟悉不过。园边一排树中,有一株很高大,花的颜色也深,原来不求甚解地以为它是榆叶梅中的一种。
今年才知道,这是一棵朱砂碧桃。“天上碧桃和露种”,当然是名贵的,她若知我一直把它看作榆叶梅,可
能会大大地不高兴。
紧接着便是那若有若无的幽香,提醒着丁香上场了。丁香喜欢充足阳光,如同人喜欢走在阳光下一样
开朗乐观,它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生命力非常强,令我佩服。窗下的一株已伴我四十余
年。以前伏案写作时只觉香气直透毫端,花墙边的一株是我手植,现在已高过花墙许多。几树丁香都不是
往年那种微雨中淡淡的情调,而是尽情地开放,满树雪白的花,简直是光华夺目。我已不再持毫,缠绕我
的是病痛和焦虑,幸有这光亮和香气,透过黑夜,沁进窗来,稍稍抚慰着我不安的梦。
我为病所拘,只能就近寻春。以为看不到玉兰和海棠了。不想,旧地质楼前忽见一株海棠正在怒放,
迎着我的漫步。燕园本来有好几株大海棠,不知它们犯了何罪,统被砍去,现在这一株大概是后来补种
的。海棠的花最当得起端庄厚重这几个字。东坡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照的就是海
棠。海棠虽美,只是无香,古人认为这是一大憾事。若是无香要扣分,花的美貌也可以平均过来了。再想
想,世事怎能都那么圆满?
又一天,走到临湖轩,见那高松墙变成了短绿篱,门开着,便走进去,晴空中见一根光亮的蛛丝在袅
动,忽然想起《牡丹亭》中那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句子可怎么翻译,我多管闲事地
发愁。上了台阶,本来是空空的庭院,现在觉得眼睛里很满,原来是两株高大的玉兰,不知何时种的。玉
兰正在开花,虽已过了最盛期,仍是满树雪白。那白花和丁香不同,显得花团锦簇得多。地下片片落花也
各有姿态,我看了树上的花,又把脚下的花看了片刻。
蔡元培像旁有一株树,叶子是红的,我叫它红叶李,红叶李是著名的色叶树种,孤植群植都相宜,如
果有人喜欢照相或美术写生,它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背景,它的枝干显紫灰色,嫩芽淡红褐色,叶子光滑无
毛,小小的花,粉中透白,在紫红色的叶子衬托下,非常好看,我不禁驻足欣赏,舍不得离开。从临湖轩
出来走到这里,忽见它也是满树的花。又过了两天,再去寻问,已经一朵花也看不见了。真令人诧异不
止。
“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花朵怎能老在枝头呢。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柳絮开始乱扑人面。
我和仲德走在小路上,踏着春光,小心翼翼地,珍惜地。不知何时,那棵朱砂碧桃的满树繁花也已谢尽,
枝条空空的,连地上也不见花瓣。别的花也会跟着退场的。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
(选自《宗璞散文》,有删改)
【注】①二十四番花信:表示从小寒到谷雨变换的二十四种花期,经过二十四番花信之后,以“立
夏”为起点的夏季悄然来临。②仲德:指作者的丈夫蔡仲德。
17.(6分)文章以“我”的行程路线为线索,叙写与“花信”相关的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我”的
行程路线
花信
18.(3分)想象下面句子描绘的场景,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去冬,往病房送过一株风信子,小花密密地簇拥在一起,快乐地生长着,有的向外侧下方反卷,好像迫不
及待看看人间的风景,它也同二月兰有一样的气味。
19.(4分)阅读文章,说说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20.(4分)文章与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作者分别运用这一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21.(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
分别记叙了他在家乡、南京、日本仙台的求学经历。
B.《西游记》中唐僧、八戒落到黄袍怪的手里,沙僧向被唐僧逐走的悟空求助,悟空拒绝,沙僧最后用激
将法促使悟空重出花果山。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
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D.《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嫌弃祥子是个拉车的,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产业,于是怒火中烧,在
自己生日当天与虎妞闹翻。
22.(3分)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解读其书名。80字左
右。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
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而得名
“骆驼祥子”。
《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
23.(4分)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刻画了很多形象鲜明的红军领导人的形象,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取
一人,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说此人物的性格特点。(至少说两点)
人物:彭德怀贺龙
五.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24.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看的电
视剧……
请围绕“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八上语文参考答案
1.(2分)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坠”只有一个读音“zhui”,“漫长”形容长得看不见尽头的
(时间、道路等)。故选C。
2.(2分)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意思是妇
女、小孩都知道,指人人都知道。“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驰名中外”意思
是名声远扬到国内外。根据词义和语境,横线②处应填“妇孺皆知”。故选B。
3.(1分)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尾加上
“的婺源茶俗文化”。故选B。
4.(1分)C【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通读语段可知,括号前的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婺源”,括
号后的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是“婺源的茶农”,故括号处应使用
5.(2分)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读语段可知,横线前的句子主要阐述了婺源的茶农孕育、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横线后的句子进行具体的举例论述,据此应选D。
6.(2分)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A项,“严禁”“私自”等词过于生硬,不够温馨;B项,采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表述生动形象且委婉含蓄;C项,该句是在提醒同学们爱惜图书,与题干中“提醒同学及
时还书”的情境不相符;D项,强调的是“爱惜书籍”,且“私自”一词过于生硬。故答案选B。
7.(每小题2分,共4分)(1)(2分)C【解析】根据“明朝吹作碧参差”可知,诗人急唤仆人挖笋的原
因是担心竹笋一夜之间长成茂密竹林,侧面表现了竹笋生长之快,C项“怕人们知道竹笋长出后都来抢挖
竹笋”表述有误。
8.(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新生命的称赞和歌颂。
9.(每小题1分,共3分)(1)况且(2)应当(3)不同
10.(每小题2分,共4分)(1)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怎么样?
(2)陛下认为那些大殿的瓦片木材都可以再用,不应当烧掉,请求(把瓦片木材)赐给穷困的人。
11.(3分)①为君者要执政为民,不能奢侈浪费,大兴土木、损耗民力,否则必将失去民心,走向灭亡;
②为臣者要敢于直言,为民着想;③君王要居安思危,善于纳谏,君臣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解析】通读选文,从“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干阳毕功,隋人解体”可看出过度奢侈,
兴建大工程会加速王朝灭亡;从“若此殿卒兴,……何以昭示万姓,光敷四海”可看出张玄素以人民的利
益为重,敢直言进谏;从“太宗日:'善。'赐彩三百匹”可看出唐太宗善于纳谏,能够接受张玄素的建
议。据此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张玄素担任给事中,贞观初年,朝廷准备将洛阳宫修缮一下,以供皇帝出巡时使用,
(张玄素)上书极力谏阻,大致的意思是说:“我听说阿房宫修建成功时,秦朝就灭亡了;当章华宫建成
时,楚国人就不再拥护楚王了;等到干阳殿大兴土木时,隋朝就人心离散了。况且今天陛下在洛阳的工程
和当初的秦、楚、隋做法没有什么不同,役使这样穷苦的百姓,又去沿袭隋朝亡国的弊病。从这一点上来
说,恐怕您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吧,请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不做我说的那些事情,这就是国家的大幸
了。”唐太宗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怎么样?”玄素回答说:“如果洛阳的工程真的修
缮完,就会天下大乱。况且陛下刚平定东都,太上皇李渊命令凡是高门大殿,应当一律烧掉。陛下认为那
些大殿的瓦片木材都可以再用,不应该烧掉,请求(把瓦片木材)赐给穷困的人。虽然当时并没有按您的
做法实行,但全国人民都称颂您的美德。如今您不遵循以前的勤俭制度,就会像隋朝那样役使老百姓。
(这才)五六年,做法一下子变得不同,您用什么来向老百姓显示您的恩德呢?”唐太宗说:“你说得
好。”赐给他绸缎三百匹。魏征(听了)很赞叹地说:“张公议论事情,就是有极强的说服力,可以说有道
德的人说话,他的有利之处真是广大啊!”
12.(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7分)13.(3分)C【解析】根据第4自然段中的“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
心并重。劳心与……而分为两段”可知,作者主张的是在劳力上劳心,而不是劳力与劳心并重,因为劳力
与劳心并重的人的心与力都是劳而没有意识的。C项理解不正确。故选C项。
14.(4分)示例:我同意作者的观点。(1分)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劳动过程中思考劳动的意义,用心去
做,找到更便捷的办法来指导劳动,会提高劳动的效率,可获得实际可用的经验道理。因此,“在劳力上
劳心”能够让我们轻重得宜,获得事物的真理。(3分)(给出观点得1分;说明理由时能结合实际,与文
章观点相符合,得3分)
【解析】该题为拓展延伸题。要完成该题,首先要明确作者的观点是“在劳力上劳心”,然后结合文本中
第2、3自然段内容指出劳力、劳心分离导致的不良后果,再结合第4〜6自然段内容分析“在劳力上劳
心”的好处,在分析中适当结合实际情况即可。
15.(3分)C【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科学家预估太空
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可
知,C项中“太空电梯将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表述绝对,故选C。
16.(3分)B【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材料一可知,太空电梯要想61天到达火
星,需要对目前的设计进行优化,即使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按照目前的设计,需要比61天更
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火星。据此可知B项表述有误。
17.(6分)①桃花、迎春、连翘、二月兰、榆叶梅、朱砂碧桃和丁香争相开放②旧地质楼前③红叶李
满树的花
【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审读题干,此题可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我'的行程路线”及图表中的信息
作答。其次,根据已给出的信息确定答题范围,“钟亭小山下散步”在文章第一自然段,通过阅读下文,
可知第一至四自然段都是“我”在钟亭小山下散步时看到的花信,然后从中提取出关键语句,如“乾隆御
碑旁边那树桃花已经盛开”“迎春、连翘争先开花”“报春少不了二月兰”“榆叶梅跟着开了”“这是一棵朱
砂碧桃”“提醒着丁香上场了",最后,根据已有内容的格式或句式概括作答,由此概括可知第①空应填
“桃花、迎春、连翘、二月兰、榆叶梅、朱砂碧桃和丁香争相开放”;根据“海棠正在怒放”可定位至第
五自然段,由“旧地质楼前忽见一株海棠正在怒放”可知②空应填“旧地质楼前”;根据“蔡元培像旁”
可定位至第七自然段,由“叶子是红的,我叫它红叶李……从临湖轩出来走到这里,忽见它也是满树的
花”可知③空可填“红叶李满树的花”。
18.(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风信子小花密密开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到风信子
时愉快的心情,语言富有感染力。
【解析】首先,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然后,结合语境,从修辞、词性等方面
对句子进行分析,句中的“簇拥”“快乐地生长”以及“迫不及待看看”描写的对象是“风信子”,由此可
知这几个词是赋予了风信子以人的动作、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风信子开放时
的情景,最后,再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9.(4分)沉痛、焦虑、忧伤中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平静。文中写作者被病痛和焦虑缠绕,流露出沉痛、
忧伤之情,同时作者在赏花中感受到花开的美丽及感悟到花朵的勇敢、坚强等品质,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和
平静。
【解析】首先,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此题需要作答文章的感情基调;其次,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7附肢骨幻灯片
-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课件
- 大型设备电控复习试题附答案
- 《露沙尼亚讲》课件
- 《领导科学》课件
- 小学低段古诗整合教学的策略
- 《封装工艺流程》课件
- 昆虫记中的生物世界解读
- 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1 Avatars Reading 逐字稿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有效教学的策略》课件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初中地理实验设计
- 2024年云南昆明市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污水处理设备培训方案
- 车寨矿井及选煤厂1.5Mt-a新建工程环评
- 复工复产消防安全培训
-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带流程图
- 培训机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带附件)
-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 通用级聚苯乙烯简介介绍
- 湿疹病人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