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标准名称: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项目编号:DB63JH-041-2024制、修订类型:制定主要起草单位: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单位: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民和县畜牧兽医站归口单位: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起草时间:2024年04月—2025年10月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3年11月29日,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青市监函【2024】140号),批准了《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项目(项目编号DB63JH-041-2024)。(二)起草单位起草单位: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单位: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民和县畜牧兽医站(三)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张成图男推广研究员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总负责,标准的制定、修改以及编制说明的撰写等吴英男正高级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文本的修改等李国鹏男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资料的检索等杜梅卓女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李明霞女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李宗辉男高级兽医师民和县畜牧兽医站样品的实验室布病检测谢冲男助理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模板的套用等范莉女畜牧师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资料收集整理翟秦虹女畜牧师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标准的文字校对李艳梅女兽医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收集整理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布病最危险之处是感染畜几乎无明显症状,但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向外排菌。感染畜排出的病原菌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在水、土、粪、尿中能存活3个月,在冻肉中可以存活2~7周,在乳中能存活10天至1年。因此,环境被病原污染后,人畜在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人一旦感染布鲁氏菌较家畜严重,病情复杂,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一般类似感冒,有的因发现晚或误诊而留下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家畜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续上升势头,致使肉、奶等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牛羊猪等动物产品的对外贸易,并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随着我省养羊业迅速发展,规模化羊场数量急剧增加,饲养量不断上升。但规模化羊场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布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尤其在种畜和商品畜的引进、调运、养殖等环节,不仅造成羊群感染布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出现母畜流产或死亡,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由于我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各规模化羊场对布病的防治和净化技术不统一、操作不到位、执行不规范,甚至存在无防治意识、管理和控制不科学等突出问题,造成羊的布病传染和传播范围扩大,从业人员的感染数量不断上升,致使布病长期得不到控制和消灭,给人畜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制定和统一我省布病净化技术规范,从技术层面对规模化羊场开展布病净化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方法、净化措施、净化标准、无害化处理、清理消毒、净化维持、人员防护、调运管理、制度和记录管理各环节进行技术性细化和规范,并增强可操作性,对加强我省规模化养羊场布病净化管理、规范养殖过程卫生行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起草过程《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获准立项后,起草单位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组成标准编写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标准有关内容,制定标准制定方案,进行标准的调研、起草和修改等工作。(一)成立标准起草小组任务下达后,我中心成立了以张成图为总负责的标准编写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和具体分工,有序推进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二)收集资料编写小组收集、分析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收集的标准主要包括GB/T18635、GB/T18646、GB/T36195、NY/T541、NY/T2798.7、NY/T3435、NY/T5339、《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献资料。(三)起草阶段第一阶段:编写小组在查阅国内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资料和分析、总结我省近年来在牛羊布病防治与净化,尤其是规模化羊场布病检测净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确定了标准草案的范围,搭建了标准体系框架。第二阶段:编写小组先后通过对西宁市市区、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海东市民和县等地的规模化养羊场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布病的免疫、综合防治、调运管理、监测净化、无害化处理、人员防护等),积累了的大量基层防控资料;编写小组还分析总结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从事实验室布病监测、布病防控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标准中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确定了标准名称、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方法、净化措施、净化标准、无害化处理、清理消毒、净化维持、人员防护、调运管理、制度和记录管理技术要求的内容,形成了标准草案。第三阶段:标准编写小组先后向有关大专院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检疫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规模化羊场等相关单位和养殖技术人员征询了对草案的意见,经认真研究分析,完成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四)征求意见标准编写过程中,编写小组征求了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所有关专家和省内的青海大学、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省动物检疫机构等兽医学方面的有关专家对规模化养羊场布病检测、阳性畜及其排泄物和污染物处理、净化维持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并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这些意见。标准草稿完成后,编写小组成员还深入有关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和部分规模化养羊场,与有关人员充分交换意见,使本标准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编制原则1、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的要求和措施,重点从技术层面对净化行为进行细化,加强净化管理,规范净化技术行为,并注重标准在我省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二)编制依据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青海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编制,与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无抵触。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一)标准名称根据本标准需要规范的范围、具体内容、措施和目标,提炼确定为《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二)标准的范围本标准坚持布病净化从点到面逐步有效推进,首先从重点环节进行净化,逐步扩大范围和区域,最终实现全省养羊业达到净化标准的路线,即从规模化羊场(含种畜场)到养殖场(小区)、养殖户再到村、乡、县、市、省的逐步净化路线,并依据次路线确定了本文件适用的范围以及其参照执行的范围。(三)体例格式(1)本标准格式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排列;(2)标准体例格式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方法、净化措施、净化标准、无害化处理、清理消毒、净化维持、人员防护、调运管理、制度和记录管理共12个部分。(四)主要的参考标准和文献参考的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先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五)诊断方法本章引用GB/T18646动物布鲁氏菌诊断技术标准,对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方法、判定标准进行规定。(六)净化措施本章分别从免疫场和非免疫场的净化的技术路线、样品采集、检测月龄、检测次数、检出阳性个体处理等作了规定。标准制定的任务下达前,我中心依托民和县003号特派员工作站(主要成员为我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民和县某规模化羊场开展布病的监测筛查工作,监测出阳性个体后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立即制定“某羊场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方案”并督促企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羊群检测净化工作,处理阳性羊只100余只,结果发现3个月检测一次的效果不佳,阳性个体持续出现。然后,修订完善了方案,确定每月1次的检测净化频次,边开展检测净化工作边修订技术措施,期间共采样检测7次、检测样品1万余只次、无害化处理阳性羊近800只,直至连续3次检测全群阴性。之后,又对全群羊3个月检测(预产期母羊和3月内羔羊除外,下同)1次,未检出阳性个体。并于2023年11月通过了省级布病净化现场综合审查,该场成为青海省首批认定的“省级羊布病净化场”。2023年12月和2024年5月分别对全群羊检测1次,未发现阳性个体。此标准完全是在我省规模化羊场检测净化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的,并充分吸纳了我中心长期开展布病防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技术路线、措施等可靠有效。(七)清理消毒、人员防护这两部分对规模化羊场环境清理、环境消毒和人员防护作了具体规定。这两部分内容是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在民和某规模化羊场(布病阳性场)多年从事繁育、采样、采精、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接生、布病采样检测等高频率、近距离接触阳性羊工作以及本中心开展实验室布病样品检测中保证人员未被感染1人的直接经历的总结提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函询征求了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动植物检疫站、青海大学、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1家规模化化羊场6位专家的意见,将相似意见建议进行合并,共征集到意见建议25条(见附件1)。2024年8月27日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了预审会,会议邀请5位专家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审查,与会专家提出意见建议12条(见附件2)。标准起草小组围绕37条意见建议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采纳相关意见31条,部分采纳1条、不采纳5条,并对部分采纳、不采纳的意见给出了不采纳的理由。标准预审查期间没有出现重大意见分歧。七、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本标准发布后,应当在省兽医局和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指导下,由各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负责宣传贯彻和实施,通过以点带面,由规模化羊场逐步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深入推进布病净化工作,通过长期坚持净化实现从养殖场户到村到乡镇到县市到省的逐级净化的目标,切实保障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八、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布病是目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病,做好布病的防治和净化工作,不但可保障我省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避免布病疫情处置给养殖场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减少布病对繁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提高羊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保障规模化羊场多产羊、产好羊、长得好,为提高养殖效益和增加农民就业增收以及满足消费市场等提供保障。而且,可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减少因患布病给人民群众造成就医治病的直接支出和间接损失,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标准起草小组2024年8月28日附件1地方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规模化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承办人:张成图联系电话草单位: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日期:2024年08月15日共4页序号标准的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人员)处理意见及理由能否将“农区规模化化羊场”修改为“农区农户养羊。紫外线消毒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光复合作用。一般情况下晚上开紫外灯30分钟,然后关闭紫外灯,直到第二天早晨。技术规范里没有提及人的消毒,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若接触羊,也应提及人的消毒措施。一般情况下人的消毒用75%的酒精或0.1%的新洁而灭,若接触了布病性的流产胎儿、胎衣等,用75%酒精和0.1%的新洁而灭交叉使用从而到达彻底的消毒效果。建议删除“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其危害的过程”。建议将“抽检”模糊化、不用抽检二字。“圈舍”改为“羊群”。删除《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等行业内部文件,不宜放在本章,可罗列在编制说明的参考文献中。部分采纳。《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是行业规范性文件不能删除。6.2.2此部分和4内容重复,布病的检测方法不仅是琥红平板和试管凝集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傅义娟)采纳。10本章所列的国标和行标,在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傅义娟)题目建议删除“青海”,本标准就是青海省地方标准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傅义娟)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内容要与文中的章标题不一致,建议调为一致无公害标准不采纳。世界性的机构可标注引文缩写。此条款与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没有区别的话建议直接采纳7.2.4和10.3关于粪便相关内容整合采纳。不采纳。提出的是目标,不是隔离概念的内容。"将某些规定疫病感染”改为:将被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绵羊、山羊……采纳。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本规范规定了羊布鲁氏菌病净化的术语和定义、净化应具备的条件、诊断方法、净化措施、净化标准、检疫监督、净化保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