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自传体小说、“硬汉形象”等)

第二部分教材内容与考点衔接(艺术特色对应高考题型考点等)

第三部分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叙述人称与视角、环境描写、想象手法等)

第四部分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自食其果、时来运转等)

第五部分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教材作文素材运用示例)

知识清单

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

传统的继承和发展。19世纪2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

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批判现实主义追求细节真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性格。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

盾的揭示十分深刻。作品往往表现出对劳动群众疾苦的同情和改变群众贫困境遇

的善良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愤懑不平和反抗斗争。代表作家

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

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中国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

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属于批判小说。

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

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

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电报式风格

海明威的电报式语言风格体现: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

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

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

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④着力

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40年代,在

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

经验,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

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

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个魔幻与现实

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

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特点:(1)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秘气氛;(2)具有鲜明的反殖民反帝反

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3)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

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代表作家为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

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

教材内容与考点衔接

教材内容

《大卫・科波菲尔》与《复活》

选自小说第十一章“独自谋生”,讲述了变成孤儿后的大卫被迫当童工的经历以及与房东

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就小说情节而言,作者参照了自己孩童时期的人生经历,描写真实、生动

而深刻就人物塑造而言,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描写精妙:生动立体,鲜明典型。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世界观发生剧变之后的一部力作。课文部分主要记述聂赫留朵夫

鼓起勇气到监狱与玛丝洛娃会面的情景,以两人的对话和大量的心理描写构建主干内容,刻画

了男女主人公走向“复活”的心路历程。

两篇小说都是现实主义小说,都重在反映社会文化面貌,同样再现了19世纪欧洲的现

实社会生活。有所区别的是,前者以客观描述见长,运用环境、人物外貌、人物行为等外部描

写,推动情节跌宕发展,后者更重视主观描写与分析,添加了大量人物心理描写和全知视角的

心理诠释等内部刻画,集中展现了人物在精神上的艰难探索与蜕变。

《老人与海》与《百年孤独》

《老人与海》与《百年孤独》是现代小说,与前两篇课文偏重反映社会文化面貌相较,它

们更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故事情节更为跌宕变化甚至充满奇幻色彩,具有浓重的

象征意味。

课文《老人与海》选取了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片段。在作家精准生动、简

明凝练、充满张力的叙述中,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在品析小说高超的

叙事技巧、精妙的细节描写和精练的语言表达的同时更要感受其中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理解

以老人为代表的一代人的精神追求,挖掘人类心灵世界的财富。

《百年孤独》讲述了马孔多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受

到外部文明的冲击。“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充满象征意味,在“魔幻”

中映现人类历史的现实,而小说也在对神奇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描写中,试图揭示人类终极

的心灵孤独。

考点衔接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用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货行的环境衬托了大卫凄凉的处境及绝望的心理;米考伯先生家的环

境衬托了米考伯先生夫妇艰难的处境,反衬了他们乐观的心态。

《老人与海》:危机四伏的大海衬托出老人的勇敢、强大《复活》:监狱混乱嘈杂的环境衬

托出玛丝诺娃的绝望和沉沦。

②用一系列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做童工的生活表现大卫痛苦和孤独;寄住和探监情节表现了大卫渴望

关爱和重视友情的心理。(大卫:困苦的境遇与成长的渴求)

《老人与海》:与鲨鱼搏斗的情节表现了老人的勇敢与强大鲨鱼和老人)

《复活》:二人见面的情节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和玛丝诺娃的沉沦。

《百年孤独》:规划建村、帮村民对抗失忆,表现了布恩迪亚有魄力、有号召力、有担当

的精神。

③用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夫妇盲目乐观反衬了大卫的年少成熟。

《复活》:二人互为反衬,一为心灵“复活”,一为精神麻木。

《老人与海》:鲨鱼的凶猛表现出老人的勇敢强大

④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扬抑:贝塔西姨婆(先抑后扬)对比(反衬)、烘托:贝塔西姨婆和谋得斯通先生姐弟(对比)

⑤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外貌、肖像、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侧面描写:环境衬托、人物衬托

大卫: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米考伯夫妇:外貌描写、服饰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桑迪亚哥: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聂赫留朵夫、玛丝诺娃: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真实(艺术的真实)

1.人物形象的真实:

①细节描写真实

②情感(心理)真实

③语言动作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等

④圆形人物(类似于现实中的人”性格复杂且变化)

2.情节发展合情合理,符合逻辑:有铺垫、伏笔、照应

3.环境真实:环境于史有据,有现实基础(时代背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4.主题真实(精神真实):反映某种精神或社会现象

5.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书信体、访谈录等

《百年孤独》人物塑造的真实:

(1)丽贝卡不吃正常食物,“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丽贝卡

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作者的妹妹马尔戈特。

(2)丽贝卡失眠描写,“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

(3)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珠什对许多细节横写的处理都显得真实。

《复活》人物塑造的真实

(1)塑造的人物都是圆形人物,,具有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例如玛斯洛娃,既有善良,

又有强烈的自尊。

(2)心理描写的真实。

(3)对聂赫留朵夫的穿着、语言等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具有真实。

《老人与海》人物塑造的真实:

(1)大量的内心独白,真实的记录了老人寻求勇气、激发斗志、维护自尊的过程。

(2)老人的内心独白,大都以“他说”“他想”“他大声说”来标识,不出现任何情感性

的修饰词,似乎作者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忠实而直接地传达老人内心的感受。老人的语言很

简短,多用重复词,体现了口语化特征,符合人物身份。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造的真实:

⑴本文是自传体小说,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是取自他的真实经历。以第平从称叙述,如当童

工,学速记,采访国会辩论,勤奋自学,成为作家等等,均为者的亲身经历。

⑵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扁平人物,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与浪漫主义的氛围有机的结合,展现

了各阶层的人物形象。

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

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总结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①真实亲切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便于抒发感情;但是叙述受限制

第二人称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②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③便

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①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②展示不同人物在不

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总结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角度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环境

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或品

人物

质。

情节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暗示和埋下伏笔。

主题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内涵】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方法】

⑴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⑵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⑶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

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迁移运用】

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马上要宣布成绩,请用200字以内的语言描述你此时的心

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

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语文课开

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我不

停地在心里念叨:“天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以后上

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紧张得栗命,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怕自己考

砸了。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

想象手法的剖析与运用

①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

②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

作用

③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④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

①想象要大胆:“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②想象要合理:想象与事物的特点密切相关。

方法③想象要美:给人以“美”的体验。

④想象要具体:具体描摹

⑤想象要有趣:引人入胜。

【迁移运用】

以“梦想”为话题,运用想象和虚构,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示例:

我是一只蜗牛,在我生命中,我要爬去北方寻找我的梦想,我的生命注定一路向北。我知道

我的生命很短暂,北极根本遥不可及,但我清楚向北就是我生命的信仰,不论快走还是慢行。我

每天都在尽力地爬着,朝我心驰神往的北方。我遭遇生命中的不幸,我享受着生命中的快乐。我

到过冰川,凛冽的寒风中我寸步难行。疾风席卷着冰沙一浪一浪地向我袭来。我埋着头,咬着牙,

一步一步地顶风前进。心中的信念支撑着我,梦中的北方牵引着我,我倔强地在寒冷的冰面上一

路向北,尽管走得很慢很慢……

重点词语释义与积累

一、字音识记

褴褛(Ianlu)慰藉(ji。)佣(yong)金遨遢(lata)镶(xidng)有

污垢(gbu)津(hun)名胖墩墩(diin)孑(ji6)然一身斜睨(ni)

嫣(yin)然一笑髯(qudn)发撮(xing)鼻涕瞟(piao)

一刹(chd)那媚(mOi)笑鄙夷不屑(xi。)衣衫褴褛(Ianlu)莽(m

ang)撞豁(hub)然灰靖(qing)鲨蜷(quan)曲强劲(jing)

糟蹋(zaota)抡(liin)起攥(zuan)起手戳(chuG)不进去

游弋(yi)广袤(mao)锤(chui)炼逾(yii)越怪癖(pi)

跋(bd)涉蹉(cu。)院发髻(ji)沁(qin)染愧疚(jifi)

污秽(hui)玷(didn)污铁砧(zhen)

二、成语识记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

才干、抱负。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屈尊俯就:委屈对方俯下身将就你。有对方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意思。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嫣然一笑:形容女子优美动人的笑容。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

夺眶而出:眼泪猛然从眼里涌出。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鄙夷不屑:轻视;看不起。

拒人于千里之外:远远地将人挡开。形容态度傲慢,拒绝别人的要求或不愿与别

人接近。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向的地方,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

肆意妄为: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听天由命:听任天意或命运的安排。指任凭事情自由发展,不去做主观努力。

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乐在其中:指所做的事情很有乐趣。多形容自得其乐。

一物降一物:某种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种事物,或者某种事物专门有另一种事物来

制伏。

井然有序:指整齐而有秩序。

经久不衰: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1.心存善意,才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大卫•科波菲尔遭遇坎坷,从小体会生活艰辛,科波菲尔在莫德斯格林拜货行收入有限,

生活困顿,生活环境极度恶劣。在科波菲尔窘困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人给过科波菲尔任何劝告、

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科波菲尔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只能千方百计地默默忍受。

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无论自身如何不幸,都充满了博爱、宽容、仁慈。他在货行

做童工,自食其力,尽管拿着微薄的薪水,但是他能尽力把事情做好。在和米考伯一家的交往

中,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米考伯的债务忧心;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夫

人,并能帮助米考伯夫人去典当餐具;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岁

月最好的安排,没有什么人能一路单纯到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善意面对这个世界,世

界也定会如你所愿,温柔以待。

【运用】

人生苦短,莫要辜负生命,辜负爱。当我们努力去珍惜岁月的时候,你会发现拥有的每一

天都是如此的精彩和美好。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纵然,不渴望我们的人生,能活多么光彩熠熠,但是,必须要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温暖,活得

有滋有味,有爱的样子。无论世事多么繁杂,都要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简单和宁静,捡拾着一路

的悲欢,感悟着生命的厚重。让时光开出馨香的花朵,让生命不再单薄。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岁月最好的安排,没有什么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是要记住,别忘了最

初的自己。

2.幽默与泪点并存

狄更斯用幽默的语言风格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塑造出来,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幽默的基调,

尽管这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黑暗以及人物痛苦的经历相悖,却使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达得更

加清晰。米考伯太太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部滑稽剧:将娘家的富裕天天挂在嘴边,她的“娘家

人”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用典当生活用具的钱大吃大喝;米考伯先生遇到债主逼债时,甚至拿

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但债主一走顷刻间便有说有笑,信奉说“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尽

管这个部分应该展示的是感人的情节,但是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下,米考伯夫人的话语非常幽默,

不仅能戳中读者的笑点,也能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家庭生活情况产生深刻的思考。

【运用】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笑着哭笑着哭,像是满不在乎;

哭着笑哭着笑,糊涂装满清楚。笑么?笑不出口。哭呢?哭不出声。一切就在癫狂中。哭哭笑

笑,唯人生矣。想哭就哭吧!别撑着,你又不是雨伞。想笑就笑吧!别忍着,你又不是木头人。

想哭那就哭,想笑那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

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事情都用全力去干。

复活(节选)

1.善良是一种强大而温暖的生存方式

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

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

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

【运用】

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善良,我们

确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存在方式。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我

们自己可以选择善良。就像一个作文题目中,有个小男孩把退潮后搁浅的小鱼扔回海里,有人

问“谁会在乎呢”?小男孩答曰“被救的每一条小鱼都在乎。”如果不遇到也就罢了,但凡看

见,便不能坐视不管。即便我们只能拯救小小的生命,为某个个体带去一点美好,就已经是胜

利,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变得充盈而美好。

2.道德,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有灵魂,才有生命!

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

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

道德的复活。

【运用】

从古至今,谩骂、诬陷、设计暗害,都不可能让对手感到羞愧,感到痛苦。相反,只会让

对手感到自己的高尚和强大。战胜对手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要在道德上、人格上力求完美,

超过对手,让对手相形见细。如此看来,道德才是一把无敌的刀。

3.高贵是灵魂的诗意栖居,是一个人的精神风骨和优秀品质

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

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

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

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运用】

一个不卑劣、不暧昧的人,就不会半迎半送、半推半就,带着或黑或白的棱角,所行一切

都可置于阳光之下,不在阴影下苟且,不惭于他人,不愧于天地,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即

使自己危如累卵,也不将他人拖到阴沟。

高贵的人静水流深,从不欺行霸市,强势压人,对于四面而来的请求和信息,会诚心接受,

也会坚决说不,以一副清净的心肠,面对欲望所、名利场,坦然处理自我内部的裂变。

面庞精致、鲜衣怒马者并非高贵,知识短浅、地位低下者也并非不高贵。人可以不富足,可以

不渊博,但在灯红酒绿的尘世中,能够守护自己的清静心,淡若清风,沉静内敛,不艳羡,不

嫉妒,不予取予夺,其精神,则因高而贵。

*老人与海(节选)

1.硬汉精神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通过老人圣地亚哥

的捕鱼经历,集中体现了“硬汉”精神。它旨在告诉我们:生活本身是残酷的,但人不能屈服

于命运的安排,而要勇敢地和苦难作斗争。只有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到底,

才能保持灵魂的尊严,成为精神的强者。

【运用】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而我亦未轻饶岁月。”老人面对莫测的大海正像人类面对无情的

命运。老人不放弃抗争,虽然没有保住猎物,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捍卫了灵魂的尊严。当命

运的洪水席卷而来,我们如能像老人圣地亚哥一样,做一个军人,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那么

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王者。

老人圣地亚哥不灭的信心、顽强的意志、重压之下的优雅等都是其“硬汉”精神的组成部

分。它不是缺乏人情味的冷硬,也不同于疏于变通的生硬,但所有的品质,都包裹在一个不屈

的灵魂之中。

2.悲剧式英雄精神

圣地亚哥是不可否认的英雄,却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尽管圣地亚哥坚定地斗争着,不

论是在面对大鱼还是在与鲨群搏斗的时刻,他都未曾低下过头颅对困境妥协。但不得不承认,

《老人与海》小说结尾是惨淡的,圣地亚哥只带回了大鱼的残骸,鱼骨既是圣地亚哥与大鱼斗

争获胜的象征物品,同时也是毫无实际价值意义的“垃圾”。圣地亚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不仅是由于他自己孤身一人的战斗而导致失败,还由于他最初固执决定前往深不可测、变化多

端的远海捕鱼的选择造就了他自身就是这场悲剧的发起者。

【运用】

超级英雄毕竟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英雄们的境遇要困难和残酷得多。费兹杰罗说:“每

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他们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超能力,有的只是血

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或因英才盖世、功勋卓著,或因气节坚贞、无私无畏,

而舍生取义、杀身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