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高三摸底大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茅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

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开元六

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再

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书籍的质量不仅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这就为民间或

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在

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命名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

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

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麓、白鹿洞、应天府

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

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区、市。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

唐和五代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

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

国书院总数的2.7%,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进入明代以后,书院就迎来了他的成熟推广期。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出现大增。据统计,明代书院总数

达到2000所左右,远超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总和,分布在今天全国25个省、区、市,其中新建1699所。总

体来看,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明代书院的分布总

体上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

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推广阶段。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

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雍正十一年清政府在各省城

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剧增。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

的科举预备学校。

(摘编自严国昊《浅谈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机构,不仅在中华文明传承、学术创新、

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流传至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区,对儒教文明、

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书院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延绵千年而不绝?其独特的精神与价值是什么?钱穆在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日革新政令,二日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

在书院。”这段话虽重点谈的是宋学精神,但却揭示了书院在其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与变革、文

化传承与创新的密切联系。其实无论是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兴起,还是乾嘉汉学、清末实学的发展,均

是以书院为研究或传播基地;而引领历朝历代政治、文化变革的众多士大夫,如范仲淹、朱熹、张桢、陆

九渊、王阳明等,他们或主持书院,或于书院讲学,或为书院培养人才。正是因为书院的存在,从而造就

了一代代独特的政治、学术与文化风貌。

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桢在《岳麓书院记》中提出了“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办学宗

旨;朱熹撰《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强调为学修身、处世接物之要,认为书院教学当“讲明义理,以修

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张桢与朱熹这种力图通过

对经典、文化的创造性诠释与传承,培养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是接续“道统”与“正学”,心怀家国天

下、经世济民之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历代书院尊奉的圭臬。明代中后期,随着儒学的转向与“下移”,不

仅书院向平民开放,而且出现了许多乡村书院,其化民成俗、教化大众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可见,书院之

所以历经千年而弥新,就在于其能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文”化

“人”、以“道”正“人”,从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脉不绝,并渗透到社会、政治、文

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维系世道人心,化成天下,这乃是中国书院的精神与价值之所在。

(摘编自王琦《书院为什么能够延绵千年而不绝》)

材料三:

进入新的时代,教育面临新的课题,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都给包括书院

文化振兴在内的文化教育工程带来更大的变局,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书院文化传承发展而

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协同创新、融合传播”八个字上做文章。

首先,是制度层面。一方面要以更大的布局加强传统书院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利用,推出以书院为

主题的旅游、研学、教育产品,打造学校教育之外的活化书院教育体系,营造沉浸式传统文化传播空间;

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地制宜,创建与生态文明和谐的具有现代气息、因袭传统文化的当代书院。

其次,是内容层面。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品牌,一个IP,书院运营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视听

手段、影像语言和数字技术(如AR、CR等),以提供影视、动漫、广告甚至短视频等合适的方式讲好书

院故事。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衍生品的市场逻辑推出适于不同群体、不同渠道的书院主题旅游商品和文创

产品。

最后,是传播层面。网络社会的生活场景迥异于传统书院勃兴的年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

维,将旅游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

统传播,并在了解历史、尊重国际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

(摘编自李安《协同创新推动书院文化传承》)

1.根据材料一对“书院”的发展梳理,下列现象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海南学子到书院接受正式学校教育

②某书院接受朝廷赐田的奖赏和培养人才的任务

③某私人书社效仿官方书院改名为“李公书院”

④大量私人书院被查封

⑤某流派代表人物到讲会式书院参加论辩

A.②③⑤①④B.③②①⑤④C.③②⑤④①D.②③①⑤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呈片状分布,但发展极不平衡,从中可以窥见文化重心的南移。

B.书院不仅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独特作用,对世界文明也具有重要贡献。

C.明代朝廷重视书院的教化功能,因此出现许多乡村书院、儒学“下移”现象。

D.双减政策下,某校协同当地传统书院推出课后研学活动,属于制度层面创新。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711所”“全国18个”“2.7%”等数据十分精确,凸显出宋代书院的发展规模的壮大,更

令人信服。

B.材料二“书院为什么……是什么”处连续发问,既能引发读者思考,又自然引出后文论述,使行文脉

络清晰。

C.材料二结尾处使用“之所以……就在于”的句式,先概述结果,再点明原因,使观点态度的表达鲜明

突出。

D.三则材料都聚焦“书院”的发展,材料一梳理发展脉络,材料二探讨原因及精神价值,材料三探索新

途径。

4.材料二中提到“书院在其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与变革、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密切联系”,这在古

代与当今能如何体现?请分别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说明。

5.学习小组围绕“传统书院文化是否消亡”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书院文化

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终走向衰亡”。你作为反方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罗列要点。

【答案】1.B2,C3.C

4.古代:①许多士大夫主持或于书院讲学,以书院为研究或传播基地,引领政治、文化变革。②宋代一些

书院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

当今:①加强传统书院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利用,推出相关产品,打造活化书院教育体系,创建当代书院。

②利用多种手段讲好书院故事,推出文化衍生品。③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好书院文化的传播。

5.①书院在中华文明传承、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也有重要贡献。

②书院能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文”化“人”、以“道”正“人”,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③进入新时代,书院文化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融合传播等方式得到传承和发展。

【解析】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三则材料详细探讨了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精神价值及其现代传承。材料

一梳理了书院从唐代萌芽到清代官学化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书院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和功能变化。材料二则

深入分析了书院在文化传承、学术创新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精神价值。材料三提出了在新时

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和融合传播来传承和发展书院文化的具体路径。整体来看,文章结构清晰,内容

详实,逻辑严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结合“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书院’之名便在民间

更广泛地流行起来”“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

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

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

化,获得社会认同”可知,应该是③②①;

结合“进入明代以后,书院就迎来了他的成熟推广期。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出现大增……总体来看,明朝书

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

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

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

顺治九年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可知,应该是⑤④。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

C.“明代朝廷重视书院的教化功能,因此出现许多乡村书院、儒学‘下移‘现象”错误。材料二提到“明

代中后期,随着儒学的转向与‘下移',不仅书院向平民开放,而且出现了许多乡村书院,其化民成俗、

教化大众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可见是儒学的转向与“下移”使得书院向平民开放并出现许多乡村书院,

而非明代朝廷重视书院的教化功能导致出现这些现象。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内容的能力。

C.“使观点态度的表达鲜明突出”错误,结合“可见,书院之所以历经千年而弥新,就在于其能够随着时

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可知,利用变式句,是突出观点的理由。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古代:①结合"而引领历朝历代政治、文化变革的众多士大夫,如范仲淹、朱熹、张秋、陆九渊、王阳明

等,他们或主持书院,或于书院讲学,或为书院培养人才。正是因为书院的存在,从而造就了一代代独特

的政治、学术与文化风貌”可知,许多士大夫主持或于书院讲学,以书院为研究或传播基地,引领政治、

文化变革。②结合”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

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可知,宋代一些书院因教

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

当今:①结合"首先,是制度层面。一方面要以更大的布局加强传统书院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利用,推

出以书院为主题的旅游、研学、教育产品,打造学校教育之外的活化书院教育体系,营造沉浸式传统文化

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地制宜,创建与生态文明和谐的具有现代气息、因袭传统文化的当代书

院”可知,加强传统书院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利用,推出相关产品,打造活化书院教育体系,创建当代

书院。②结合”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品牌,一个IP,书院运营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视听手段、影

像语言和数字技术(如AR、CR等),以提供影视、动漫、广告甚至短视频等合适的方式讲好书院故事。

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衍生品的市场逻辑推出适于不同群体、不同渠道的书院主题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可

知,利用多种手段讲好书院故事,推出文化衍生品。③结合“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旅游传

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传播,并在

了解历史、尊重国际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可知,利用互联网思维,做好书院文

化的传播。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观点结合材料内容罗列要点的能力。

①结合“并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维系世道人心,化成天下,这乃是中国书院的精神

与价值之所在”可知,书院在中华文明传承、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

文明也有重要贡献。

②结合“书院之所以历经千年而弥新,就在于其能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

‘文'化'人'、以‘道‘正'人',从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脉不绝”可知,书院能够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文”化“人”、以“道”正“人”,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源远流长。

③结合“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旅游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温度、有

深度、有广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传播,并在了解历史、尊重国际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书院文化

传承与创新”可知,进入新时代,书院文化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融合传播等方式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步调

刘亮程

刚发现那只虫子时,我以为它在仰面朝天晒太阳呢。太阳正在头顶。①春天刚刚开始,地还大片地裸

露着。许多东西没有出来。包括草,只星星点点地探了个头儿,一半儿还是种子埋藏着。那些小虫子也是

一半儿在漫长冬眠的苏醒中。这就是春天的步骤,几乎所有生命都留了一手。它们不会一下子全涌出来。

即使早春的太阳再热烈,它们仍保持着应有的迟缓。因为,倒春寒是常有的。当一场寒流杀死先露头的绿

芽儿,那些迟迟未发芽的草籽、未醒来的小虫子们便幸存下来,成为这片大地的又一次生机。

春天,我喜欢早早地走出村子,雪前脚消融,我后脚踩上冒着热气的荒地。雪消之后荒野上会露出许

多东西:一截干树桩,半边埋入土中的柴火棍……大地像突然被掀掉被子,那些东西来不及躲藏起来。草

长高还得些时日。天却一天天变长。我可以走得稍远一些,绕到河湾里那棵歪榆树下,折一截细枝,看看

断茬处的水绿便知道它多有生气,又能旺势地活上一年。每年春天我都会最先来到这棵榆树下,看上几

眼。它是我的树。上个秋天我爬在树上玩时就发现它是根好筐把子,我没舍得砍。再长粗些说不定是根好

锹把呢。它却没能长下去。

我无法把一棵树、树上的一根直爽枝条藏起来,让它秘密地为我一个人生长。我只藏埋过一个西瓜,

它独独地为我长大、长熟了。

发现那棵西瓜时它已扯了一米来长的秧,根上结了拳头大的一个瓜蛋,梢上还挂着指头大两个小瓜

蛋。

那时候雨水盈足,荒野上常能看见野生的五谷作物:牛吃进肚子没消化掉又排出的整粒苞米,鸟飞过

时一松嘴丢进土里的麦粒、油菜籽,鼠洞遭毁后埋下的稻米、葵花……都会在春天发茅生长起来。但都长

不了多高又被牲畜、野动物啃掉。

这棵西瓜迟早也会被打柴人或动物发现。谁都知道荒野中的一棵瓜你不会第二次碰见。除非你有闲工

夫,在这棵西瓜旁搭个草棚住下来,一直守着它长熟。②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在那棵瓜蛋子下面挖了一

个坑,让瓜蛋吊进去。用木棍、草叶和土小心地把坑顶封住。把秧上另两个小瓜蛋掐去。秧头打断,不要

它再张扬着长。让人一看就不会对它过多留意。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又来看过它三次。显然,有人和动物已经来过,瓜秧旁有新脚印。一只圆形的

牛蹄印,险些踩在我挖的坑上。有一个人在旁边站了好一阵儿,留下一对深脚印。他可能不太相信自己的

眼睛,还蹲下用手拨了拨西瓜叶——这么粗壮的一截瓜秧,怎么会没结西瓜呢?

又过了一些日子,我估摸着那个瓜该熟了。当我双手微颤着扒开盖在坑顶的土、草叶和木棍——我简

直惊住了,那么大一个西瓜,满满地挤在土坑里。抱出来发现它几乎是方的。我挖的坑太小,太方正,让

它委屈地长成这样。

出河湾向北三四里,那片低洼的荒野中蹲着另一棵大榆树,向它走去时我怀着一丝的幻想与侥幸:或

许今年它能活过来。

这棵树去年春天就没发芽。夏天我赶车路过它时仍没长出一片叶子。我想它活糊涂了,把春天该发芽

长叶子这件事忘记了。树老到这个年纪就这样,死一阵子活一阵子。有时我们以为它死彻底了,过两年却

又从干裂的躯体上生出几条嫩枝,几片绿叶子。它对生死无所谓了,它已长得足够粗,它指向的绿地都已

荒芜。在荒野上一棵大树的每个枝杈都指示一条路,有生路有死路。会看树的人能从一棵粗壮枝杈的指向

找到水源和有人家的居住地。

这片土地上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树、牲畜、野动物、人、草地,少一个我便能觉察出。我知道有些东

西不能再少下去。

每年春天,让我早早走出村子的,也许就是那几棵孤零零的大榆树、洼地里的片片绿草,还有划过头

顶的一声声鸟叫——鸟儿们从一棵树,飞向远远的另一棵。飞累了,落到地上喘气

在早春我喜欢迎着太阳走。清早,刚吃过饭,太阳照着鼓鼓的肚子,感觉嚼碎的粮食又在身体里葱葱

郁郁地生长。我注意到牛在春天喜欢屁股对着太阳吃草。驴和马也这样。狗爱坐着晒太阳。老鼠和猫也爱

后腿叉开坐在地上晒太阳。它们和我一样会享受太阳普照的舒坦劲儿。

我同样能体会到这只常年爬行、腹部晒不到太阳的小甲壳虫,此刻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舒服劲儿。一

个爬行动物,当它想让自己的腹部也能晒上太阳时,它便有可能直立起来,最终成为智慧动物。仰面朝天

是直立动物享乐的特有方式。一般的爬行动物只有死的时候才会仰面朝天。

这样想时突然发现这只甲壳虫朝天蹬腿的动作有些僵滞,像在很痛苦地抽搐。它是否快要死了?我用

一个小木棍拨了它一下,它正过身来,光滑的甲壳上反射着阳光,却很快又一歪身,仰面朝天身尚在地上。

我想它是快要死了。这片荒野上一只虫子大概有两种死法:死于奔走的大动物蹄下,或死于天敌之

口。还有另一种死法——老死,但是它们的死太微小,我看不清。

我知道有些看似在动的生命,其实早死亡了。风不住地刮着它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再回

来。

这只甲壳虫没有马上死去。它挣扎了好一阵子了。我转过头看了会儿远处的荒野、荒野尽头的连片沙

漠,又回过头,它还在蹬腿,只是动作越来越无力。它一下一下往空中蹬腿时,我仿佛看见一条天上的

路。时光与正午的天空就这样被它朝天的小细腿一点点地西移了一截子。

接着它不动了。我用小棍拨了几下,仍没有反应。

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我看到因为死了一只小虫而

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

里,大地暗淡下去。

(节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湾里生机旺盛的歪榆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月光下高高生长的加利树,它们带给作者们的感受

不尽相同。

B.瓜秧旁的深脚印引起“我”对来人动作、心理的遐想,以来者的疑惑,流露“我”内心的小小欢喜得

后、O

C.荒野中另一棵榆树打破了“我”对它仍活着的幻想,随着它彻底死去,它在这片土地上也失去了存在

意义。

D.“看似在动的生命,其实早死亡了”,它们被风裹挟着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反映生命的微

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我以为”一词,强调我的主观猜测,为后文叙述甲壳虫的死亡结局埋下伏笔。

B.“临终时光”使用拟人的写法,将小虫子的死写出庄严感,表达作者内心深重的愧憾。

C.本文描写生动细腻,如观察吃草的牛、晒太阳的猫,勾勒出清静又温馨的乡村图景。

D.本文内容笔意闲散,却又脉络清晰,如多处使用过渡语句,交代时间地点的转换等。

8.本文富有哲思之美,作者是如何在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思考,让文章富有内涵的?请结合文中两处画线部

分简要分析。

9.有同学将本文与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相比较,并引用后者结尾“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

养”,作为阅读本文的感想批语。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6.C7.B

8.①作者通过对春天里动植物的观察和思考,自然地融入了对生命的感悟。如看到甲壳虫仰面朝天晒太阳,

联想到它可能是为了让腹部晒到太阳,进而思考到一个爬行动物直立起来可能会成为智慧动物,这种思考

使文章富有哲理。

②作者看到甲壳虫在挣扎后死去,联想到这片土地上其他生命的喧嚣与它的沉寂形成对比,进而思考到生

命的微小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使文章富有内涵。

9.合理。

①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都关注自然中的生命,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敬

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②两文都富有哲思,能从自然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人以滋养。本文中作者通过对甲壳虫死亡的

观察,思考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通过对消逝山村的回忆,感悟到生命的延续和自

然的永恒。

③两文的语言都优美细腻,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解析】

【整体分析】刘亮程的《春天的步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和生命

的脆弱与顽强。文章以小虫子的死亡为切入点,延伸到对自然界生死循环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

畏和对自然的热爱。作者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氛围,同时也引发

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思之美。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随着它彻底死去,它在这片土地上也失去了存在意义”错误。原文中有“这片土地上的东西已经不多

了……我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再少下去”“树老到这个年纪就这样,死一阵子活一阵子……它对生死无所谓

了,它已长得足够粗,它指向的绿地都已荒芜。在荒野上一棵大树的每个枝杈都指示一条路,有生路有死

路”等内容,说明这棵树即便可能死去,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并非失去了存在意义。

故选C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使用拟人的写法”错误,在文中,“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这句话只是在客

观地叙述作者守候小虫子生命最后时刻的行为,并没有把小虫子当作人来写,没有赋予小虫子人的动作、

情感等,所以不存在拟人的手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对于①处,“地还大片地裸露着”,作者在春天刚开始时看到地还大片裸露,许多生命都留了一手,不会

一下子全涌出来,这体现了生命的一种生存智慧和对环境的适应。接着看到甲壳虫仰面朝天晒太阳,由此

展开联想,认为一个爬行动物想让腹部晒到太阳时可能会直立起来,最终成为智慧动物,这是从一个小虫

子的行为引发对生命进化和智慧产生的思考。这种思考自然地融入在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中,使文章在对自

然的观察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对于②处,作者先是对西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对生命成长的关注。然后看到甲壳虫在

挣扎后死去,将其与这片土地上其他生命的喧嚣进行对比,“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

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里,大地暗淡下去”,思考到生命的微小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个

体生命的死亡与周围生命的关系,从而使文章更富有内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是合理的。

从关注自然中的生命角度来看,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都对自然中的生命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描写。

本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动植物,如小虫子、西瓜、榆树等,《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也描写了山村中的自然

景物和生命。两文都通过对这些生命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哲思方面,本文通过对甲壳虫死亡的观察,思考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如“我知道有些看似在动的生命,

其实早死亡了……我看到因为死了一只小虫而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通过对消

逝山村的回忆,感悟到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永恒,如“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

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两文都能从自

然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人以滋养。

在语言方面,两文都优美细腻,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本文中对春天景象和小虫子等的描写生动细腻,如

“春天刚刚开始,地还大片地裸露着。许多东西没有出来。包括草,只星星点点地探了个头儿,一半儿还

是种子埋藏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对山村景物的描写也充满诗意,如“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

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

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

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这种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所以

引用“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作为阅读本文的感想批语是合理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帝二年,萧何卒。唇无何,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讪於文

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宜文刻迷级务声名置辄左去之且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

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终莫得开说。

参子窗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密日:“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窗既洗沐①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密二

百,日:“逑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一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目:“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

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事耕,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

读汉史者多日:曹参守萧何之规,日醉以酒。民歌之日:萧何为法,■②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

失。载其清净,民以宁谧。其为汉之二贤相也,至矣哉。

论目:非也。暑牛冬渴也,竖子饮之淳淖之污,牛渴已久,得浮淖之污,宁顾清泠m水乎?设使坚子

牵之于清泠之水,则涤乎肠中之泥也。牛然后知淳淖之污,不可终日而饮之。百姓罹③秦之渴已久矣。萧

何日:吾所以为法律,是权天下之草创也。若不止此,将致君为成康之君,使民为成康之民。是奉民于清

泠水也。曹参日荒于酒,惠帝讯焉,参罔于惠帝曰:高帝创之,陛下承之,萧何造之,臣参遵之。惠帝以

为是也,民又歌之也。呜呼!汉之民以汉之污,愈于秦之渴,不知牵于清泠之水,涤乎肠中之泥也。

萧何之传曹参也,若木工能构材而未果覆,而终者必待善覆者成焉。何既构矣,谓参为覆者。参守其

构而不能覆,徒欺君目:陛下不如高帝,臣参不如萧何……吾病汉史以萧何为善求继,以曹参为堪其后,

故为之论。

(节选自程宴《萧何求继论》,有删改)

[注]①洗沐:指休假。②毒耻明确。③罹:遭受。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吏之A言文B刻深C欲务D声名者E辄斥F去之G日夜H饮醇酒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指过了一段时间,与《促织》中“居为奇货”的“居”字意思相同。

B.趣,通“促”,指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字意思不同。

C.垂拱,指不亲理事务,与《谏太宗十思疏》中“鸣琴垂拱”的“垂拱”意思相同。

D.“暑牛之渴也”与后文“宁顾清泠之水乎”两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相国,他清静无为,一概遵循萧何的法度。官吏们想来劝他,曹参虽请他们喝

酒,却严令禁止他们进行劝谏。

B.汉惠帝埋怨曹参不理政事,便让曹窜私下试探他。曹参先是笞责了他的儿子,后又在皇帝询问时说明

原因,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C.读汉史的人大多认为萧何、曹参是汉代两位贤能的丞相,但程晏的观点不同。对于曹参的做法,他认

为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D.萧何制定法令是应对天下刚刚建立的局面,若不止步于此,国家将会变得更加富强安定;但曹参继任

之法仍只是胜过秦朝苛政。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惠帝让参曰:“与窜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2)吾病汉史以萧何为善求继,以曹参为堪其后,故为之论。

14.材料一中,曹参为自己的不治事所找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又是如何通过设喻

反驳了他的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10.CEG11.A12.A

13.(1)惠帝责备曹参说:“你为什么要惩罚曹窜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

(2)我批评汉代史书认为萧何善于寻找继任者,认为曹参能够胜任在萧何之后,所以写下这篇议论。

14.材料一中,曹参为自己的不治事所找的理由是:汉高祖与萧何已定下明确的法令,如今陛下垂拱而治,

自己只需遵守职责,不做改变即可。

材料二中,作者通过设喻反驳:将百姓遭受秦朝苛政比作牛渴已久喝了泥淖之水,萧何制定法令如牵百姓至

清泠之水,可涤肠中泥;而曹参整日醉酒不理政事,如同牛只知喝泥淖之水而不知有清泠之水,不能履行好

职责,带领百姓走向更好的状态。

【解析】

【整体分析】这两则材料分别记述了曹参接替萧何为汉相国后的施政方式及后世对其评价。材料一通过具

体事例展现曹参遵循萧何法度、清静无为的治政风格,并解释其背后的理由。材料二则通过设喻和评论,

批评曹参未能在萧何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认为其治政方式只是相对秦朝苛政的改进,未能真正实现国家的

长治久安。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继任者在承接前人事业时应有的态度和作为。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官吏,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

酒。

“吏之言文刻深”中“刻深”作“吏之言文”的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在c处断开;

“欲务声名者"和‘'言文刻深”并列,作“吏”的后置定语,在E处断开;

“之”是“斥去”的宾语,后面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居”,过了一段时间;/储存、保留。句意:过了不久。/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

B.正确。“趣”通“促”,指赶快;/通“取”,趋向、取向的意思。句意:赶快进宫侍奉皇上去。/虽然

各有各的取向爱好。

C.正确。句意:如今陛下垂衣拱手。/(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

D.正确。“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句意:暑天牛口渴的时候。/难道

还会顾及清凉的水吗?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却严令禁止他们进行劝谏”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到曹参“严令禁止他们进行劝谏”,而是通过请他们

喝酒的方式让他们无法开口劝谏。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让”,责备;“胡治”,为什么惩罚;“乃者”,先前。

(2)“病”,批评;“善求继”,善于寻找继任者;“堪其后”,能够胜任在……之后;“故”,所

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中,曹参对惠帝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

而勿失,不亦可乎”,明确指出汉高祖与萧何己定下明确的法令,如今陛下垂拱而治,自己只需遵守职

责,不做改变即可。

材料二中,作者将百姓遭受秦朝苛政比作“暑牛之渴也,竖子饮之淳淖之污”,即牛渴已久喝了泥淖之

水;"萧何日:吾所以为法律,是权天下之草创也……是牵民于清泠水也”,把萧何制定法令比作牵百姓

至清泠之水,可涤肠中泥;“曹参日荒于酒……参守其构而不能覆”,指出曹参整日醉酒不理政事,如同

牛只知喝泥淖之水而不知有清泠之水,不能履行好职责,带领百姓走向更好的状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过了不久,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

何制定的法度。曹参挑选各郡和诸侯国中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之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那

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官员,就斥责他们并予以罢免。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

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要说。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

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最后也没让他们开口劝谏。

曹参的儿子曹雀担任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认为“难道是看我年轻而轻视我吗”?

于是对曹雷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从容地问问你的父亲:'您担任相国,整天饮酒,也不向皇上请示

报告,怎么来忧虑国家大事呢?'”曹密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

话劝谏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雷二百板子,说:“赶快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

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密呢?上次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脱

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

比呢!”曹参说:“陛下说得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

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

材料二:

读汉史的人大多说:曹参遵守萧何的规定,每天用美酒把自己喝醉。百姓歌颂他们说道:“萧何制定

法令,平直明确十分整齐。曹参代替他做了相国,遵守萧何制定的法令不犯过错。曹参重复了萧何主张的

清净无为,百姓因此获得安宁平静。”他们是汉代两位贤能的丞相,可以说是很得当啦。

我的论点是:这是错的!暑天牛口渴的时候,小孩子用泥淖中的污水喂它喝。牛口渴已经很久了,得

到了(眼前)泥淖中的污水,难道还能回头去找那清凉的水么?假使小孩子直接把牛牵到清凉的水边,那

么(不但解决了口渴)就可以洗干净肠子中的污泥了。牛这样之后才会知道泥淖中的污水,不可以整天

喝。百姓遭受秦(的苛政)造成的口渴已经很久了。萧何说:我制定法令的原因,是为了权且应对天下刚

刚建立的局面。如果能不止步于此,将可以使君王成为成康那样的君王,使百姓成为成康时那样的百姓,

这就好比把百姓引导到清凉的水边。曹参每日荒废在饮酒之中,汉惠帝问他,他蒙蔽惠帝说:高帝创立天

下,您继承天下,萧何制定法令,我参照遵守他。您垂衣拱手,我们守住臣子的本职。惠帝认为他说的

对,百姓还歌颂他们。唉,汉的百姓认为汉的污水,要胜过秦的干渴,却不知道应该被牵引到清凉的水

边,洗干净自己肠中的污泥啊。

萧何丞相之位传给曹参,就像一个木工架好了盖屋子的木头(完成框架)却没能完成屋顶的覆盖,而

最终一定要等那个善于覆盖屋顶的人来完成整个屋子的建造。萧何已经架好了框架,认为曹参是那个可以

盖好屋顶的人。曹参守住了他架好的框架却没能覆盖好屋顶,只是骗君主说:您不如高帝,我曹参不如萧

何……我认为汉史把萧何当作善于寻求继任的人,把曹参当作能够做好他的后任是有问题的,所以为这件

事写了这篇论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③。

[注]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②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

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③忘机:道家语,忘记世俗的机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拟人描写“山月”,与“明月松间照”般都营造出山间暮景的静谧悠远。

B.诗人主要从视觉角度描写终南山,“碧山”与“翠微”显其葱郁,“苍苍”着意暮色。

C.诗人幸遇知己,心意相投。这从“长歌”的举动,以及“河星稀”的时间上能看出。

D.“陶然忘机”,正如诗人在《将进酒》中借酒抒情,都将穷愁之境的郁愤一泄而出。

16.本诗第七、八句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都关注田园景物,但它们

在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和用意上不尽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D16.①表达技巧:本诗第七、八句通过“绿竹”“青萝”等景物直接描写田园风光,表现

诗人的闲适愉悦;陶诗通过“榆柳”“桃李”等景物侧面烘托田园环境,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②语言风格: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陶诗语言平淡质朴,自然真淳。

③用意:本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陶诗通过描写田园景

物,表达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解析】

【整体分析】本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下山时的景色,表现了山间暮色的静谧美丽。接着描写与斛斯山人相

携前往田家,田家童稚开门迎接,环境幽静,竹林青萝相伴。最后几句写诗人与斛斯山人畅饮美酒,吟唱

长歌,沉醉在自然和友情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相遇的喜悦。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正如诗人在《将进酒》中借酒抒情,都将穷愁之境的郁愤一泄而出”错,“陶然忘机”是指诗人和朋

友在一起饮酒作乐,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和机心,而《将进酒》中却借酒发泄穷愁之境,二者不同。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表达技巧:本诗第七、八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中,对“绿竹”“青萝”等景物进行直接描

写,突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表现诗人的闲适愉悦;陶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榆柳”“桃

李”,时诗人归家后,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以此侧面烘托田园环境,表现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②语言风格:本诗的“绿竹”“青萝”和“幽径”“行衣”等清新自然,充满了动感和生机;而陶诗中的

“榆柳”“桃李”和“后檐”“堂前”则更加平淡质朴,不加修饰,以白描的方式呈现画面,充满了宁静

和安详。

③用意:结合诗歌标题可知,诗人从终南山经过,在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那儿喝酒,所以诗中借助对此处

“绿竹”“青萝”等田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

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陶诗是已“归园田居”,所以描写“榆柳”“桃李”等田园景物,表达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决心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讲到李商隐的《锦瑟》时,余老师不禁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并向同学们说到:“学习很苦,

但当下仍是最美好的,只是身在此山中而不在意,等你们经此一‘驿’又匆匆远别,凌峰回首时也一

定会感叹','"。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列举了“他植者”种树存在的种种问题,说自己只是

“,”,树木也就活得长久、长得很快。这颇有

《老子•第六十四章》“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意味。

(3)雨水滋润了花朵,花朵因雨水而更富诗意,花与雨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如

【答案】①.此情可待成追忆②.只是当时己惘然③.能顺木之天④.以致其性焉尔

⑤.夜来风雨声⑥.花落知多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

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惘、焉、落。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久前,《2024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不少人谈起中国诗词大会,都会想起节目里那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O

A?已走到第九季的节目,自身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中追问答案。今年的诗词大会不局限于简单

的诗歌背诵,而是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对诗歌和文学做适当的留白,传递出其独特魅力。①相比于教会人

们几首诗,②了解几位诗人生平,③拓展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想象和探索的空间,④培育文化传承发

展的土壤,⑤使不再作为枯燥深奥的知识被束之高阁,⑥而且回归当下的美好,⑦融入时代发展的趋势和

现代生活的点滴。此举或能更好地沟通人们心中的诗意。

生活之中,诗词也带我们走上文化之旅、心灵之旅。“女娟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在1300

年左右的时间里,哈尼族人民发挥了惊人的智慧与勇毅,修建了举世瞩目的元阳梯田,创造了我们中华民

族农耕文明的一大奇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唐宋时期的诗人南来北往,Bo

诗人们在这条“含诗量"最高的大运河上吟诗作赋、慷慨高歌,大运河也承载了他们的希望和孤独,传递

着他们的友谊和幸福诗词,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财富。

空生农氐、—石迪工人、.支教老师、一工程师只要爱诗就都是“诗友”,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行业

背景。把诗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豪情,体味“画船听

雨眠”的闲适洒脱,享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风景。

正如诗歌需要留白来凸显意境,人生也需要留白让生命丰盈。去聆听风吹过的声音,重拾被遗忘的细

微之美,感受生命自然的律动,探索人生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或是当代人最需要的。日日埋头赶路,

c,去感受倾泻的暖阳,浪漫的星空,让时间静静流淌,让诗意慢慢浸润,让心灵得到滋养。

18.好的宣传标语能深入人心。请仿照文中画横线句为“中国探月工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9.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文中加点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中午吃面条,或者炒饭?

C.小明昨天发烧,今天或不能来了

D.自己事或不能做好,还怎么要求别人呢!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

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列举,有人认为体现出语言的严密性,有人认为表达重复啰嗦。你的看法是什

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攀创新高峰,上九天揽月,筑民族之梦

19.C20.⑤“使”后面添加“之”或“其”“诗词”;

⑥“而且”改为“而是”。

21.A如何唤醒人们心中的诗意

B大都会经过大运河

C也(更)要偶尔驻足抬头

22.示例一:我认为体现出语言的严密性。画波浪线部分的列举选取学生、工程师等群体,有突出作用,

较为全面地呈现不同的年龄、行业背景,与后文的“年龄大小”“行业背景”相照应,行文逻辑严密。

示例二:我认为表达重复啰嗦。画波浪线部分围绕“年龄大小”“行业背景”选择三个典型群体即可,列举

不必详尽,另外省略号也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时,要仿照“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句式,紧扣“中国探月工程”的特

点来写,且紧邻句式要对仗工整,三个句子成铺排。

参照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均为动宾结构,形成排比修辞,根据“中国探月工程”

的意义、影响、作用等来拟写,可拟写为:攀创新高峰,上九天揽月,筑民族之梦。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或”表达推测,可能、也许。

A.代词,有的人。

B.连词,表示选择或列举。

C.与文中加点的“或”都是副词,也许。

D.助词,加强否定语气。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