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备战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1.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
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操作二的名称是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猷试液变红;
I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NaOH;DNa9CO.;DNaOH和Na,CC\;和。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产生大量气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____
泡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溶液变成红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酰试液。色NaOH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
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有
NaOH,做了如下实验:
试卷第1页,共14页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J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正确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酰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其实验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
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2.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小明和小红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铜绿加热能分
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猜测)小红猜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有关:口82口。2口凡口与0
(1)小明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理由是o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几天后观察到,A试管中铜片在水面附近有绿色物
质,B、C、D试管中铜片均无明显现象。请帮助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翳
CO:--CO2
02蒸
秦4
02箧—Ch
槽
水
水
ABCT>
(2)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与铜生锈相关物质有;(填化学式)
(实验反思)通过学习,他们认为铁和铜在空气中更易生锈的是o
(3)上述实验(填实验序号)说明铜生锈与CO2一定有关
(4)【探究拓展】设计实验探究铜绿受热分解的产物
口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试卷第2页,共14页
3.学完新课,同学们回顾教材“验证CO?与NaOH反应”的实验,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思考。
资料: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整理:证明“CC)2与NaOH能发生化学反应”,如图。
圉圉
CaCQ同体悒和NaHCO,饱和NaOH
溶液的乙醉溶液
ABC
实验2
思路1:反应物的减少
⑴实验1:实验中带塑料球的作用是,当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200mLC02,观察到,
即可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思路2:新物质生成
(2)实验2: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当观察到,即可证明
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溶剂乙醇
溶质氢氧化钠碳酸钠
溶解性易溶难溶
(已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只吸收氯化氢不吸收CO?)
思路3:反应物减少和新物质生成
(3)实验3:先滴加NaOH溶液,关闭活塞,充分反应后,再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可证明CO?和NaOH发生了反应。
(4)实验4:打开活塞K],将过量的NaOH浓溶液加入广口瓶,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
先向氯化钙溶液中加酚酰溶液,再打开止水夹K2,充分反应后,发现广口瓶内生成白色沉
淀,溶液变红,红色的上层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已知:氯化钙溶
液为中性)
(5)改进:小李认为实验1存在不足,理由是;于是利用图中甲图装置采集CO2浓度变
化数据绘制成乙图曲线,能说明CO?和NaOH确实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据乙图分析,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3页,共14页
甲
口相比于trt2,t2-t3段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进行了振荡
□ab段CO2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是CO?在水中达到饱和
(6)小钱认为不需要小李的改进实验,实验1能得出结论,理由是。
拓展:探究二氧化碳的量不同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也不同。
(7)通常的实验都是氢氧化钠过量,确保CO2完全被吸收;但若CO2过量,氢氧化钠不足时,
过量的CO?会与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C)3),现氢氧化钠溶液中含8g氢氧化
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得ag产物溶质,且氢氧化钠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为:。
4.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
一瓶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所示),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查阅资料]
I.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钾化合物有KC1、KOH、K2co3、KHCOr
II.K2cO3和KHCC)3溶液都呈碱性。
in.20口时,测得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KC1KOHJCO3KHCO3
溶解度/g3411211133.7
[初步探究]小山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3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
不可能是,理由是o
[做出猜想]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口81011;DK2CO3;□........
试卷第4页,共14页
[设计实验]小西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他认为
猜想口正确。
[反思评价]小强不完全认同小西的结论,理由是o他另取样品,进行了如下实
验:
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中含有的溶质
有。
[得出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且已变质。
5.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
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梅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试管尾部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
口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0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否否能
FeO+2HCl=FeCl2+HoOFe2O3+6HCl=2FeCl3+3H2OFe3O4+8HCl=2FeCl2+FeCl3+4H9O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试卷第5页,共14页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若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结论】根据□和口,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为。
6.小组同学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为判断两支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反应,
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V稀盐酸
T7O7
-
三NaOH
一
》溶液
探究一.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稀盐
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情况是:先变红,然后O
[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探究稀盐酸和硫酸镁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决定通过探究试管□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种类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将试管口的溶液分
成两份)
[实验2]
实验现象结论
试管1中溶液含有氢
(1)测试管口中溶液的pHpH<7
离子
(2)向一份试管1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试管1中溶液含有:
—
溶液
(3)向一份试管□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领溶液产生白色沉试管口中溶液含有:
试卷第6页,共14页
淀
—
产生白色沉试管口中溶液含有氯
(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淀离子
[结论]稀盐酸与硫酸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交流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谨,其理由是o为此小亮提出应将小明实验
中某一步加入的试剂调整为另一种盐溶液,按照小亮的修改方案,最终得出“稀盐酸与硫酸
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小亮的修改方案是。
7.学习了Mt!。?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铁(Fe2()3)能否起
到类似MM)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口、氧化铁不是催化剂,也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二、氧化铁参与反应生成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1氧化铁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o
【实验及结论】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铁,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一
实验:
另取一份过
锐化氢溶液
称量重复实验②③
带火星
的木条
3%的HQ:5%的H,O,
溶液和0.2gMnO2溶液和0.2gFCQ,
图
填写下表:
步骤口现象步骤口步骤□现象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带火星木称量所得固体质溶液中有气泡冒猜想1、口不成
条复燃量为出,立;
试卷第7页,共14页
猜想口成立。
_________g—
【表达与交流】过氧化氢被氧化铁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O
【反思与拓展一】
(1)甲同学为研究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用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
溶液设计了图二实验,大家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其原因是o物质反应的速度除了
与是否使用催化剂,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还与有关。(试写出一点)
(2)以下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口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个催化剂;
口一种物质可能作为多个反应的催化剂;1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反思与拓展二】
【提供资料】二氧化镒和氧化铁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该兴趣小组乙同学又对这两种催化剂催化氯酸钾分解的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探
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
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氯酸钾质量/g5555
催化剂-二氧化镒氧化铁氯化钾
催化剂质量/g-0.50.50.5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1714958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O
(2)通过分析发现,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发现问题】
乙同学在进行实验1时,发现维持加热条件不变,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
于171s,于是补做实验4后,你认为原因是:。
试卷第8页,共14页
8.某同学在研究硫酸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
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对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硫酸铜;猜想二:.(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钢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
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观察到有红
色固体出现、的现象,认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进行分析认为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9.(一)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
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塑料碎屑碱石灰
4溶液
氧
二]:「澄清石灰水
镭
化
E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F的作用是;
(3)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是;
(4)若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选填“偏小”“偏
大''或"无影响”);
(5)若该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则要检验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应将装有足量_
溶液的试剂瓶添加到装置____两个装置之间。
(二)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
KC1,JSC)。NH4HCO3,NH4C1.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
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限选试剂:稀HC1,稀H2so4,BaC^溶液,AgNO?溶液,蒸储水
(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
试卷第9页,共14页
假设1:KC1和NH4HCO3;
假设2:KC1和NH/1;
假设3:JSO4和NH4HCO3;
假设4。
(2)形成设计思路。
□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C>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1,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
□乙同学提出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然后再确定另外一种药品。
(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假设2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滴加—
10.某化学小组学习实验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
加热,同学们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小网同学的猜想:KMnO、MnO
242
小课同学的猜想:KMnO、KMnO
424
(1)小真同学的猜想:(填化学符号)。
(2)【分析与判断】同学们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这三种猜想中,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
理由是O
(3)【活动与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小好同学的操作是: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
再伸入的木条。
(4)【解释与结论】小好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于是得出小真同学的猜想成立。
(5)【反思与收获】在验证剩余固体成分时无需验证一定存在,只需验证可能存在的物
试卷第10页,共14页
质即可。
11.小宏在探究金属性质的活动中发现,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蓝色沉
淀。
【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析出红色固体铜而是产生气体?
【查阅资料】钠的密度0.97g/cm3,熔点97.8口;钾、钙、钠等活泼金属与水能剧烈反应产
生氢气和对应的碱。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现象分析】上述出现蓝色沉淀现象的原因是;蓝色沉淀的
化学式为。
【设计实验】
(1)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2)将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现象。该实验目的
是O
【拓展与应用】
(3)将镁放入氯化镀溶液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并闻到有刺激性
气味,该气体可能是,验证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方法是O
(4)已知氯化铁溶液显酸性,第(3)小题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中还含有的气体是。
写出第(3)小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12.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1)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2)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当观察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试卷第11页,共14页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rCa(OH)2、HC1
猜想三:;
猜想四:CaClrCa(OH)2
【查阅资料】Cad2溶液呈中性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猜想_______
有气泡产生
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不成立
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pH_________(选填
猜想三成立
其pH“v”“=”或“>”)7
【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
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
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o
【拓展与应用】除以上方法外,可通过观察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A.ZnB.Cu(OH)2C.FeJ
(3)C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工业上常用该反应制取烧碱。
13.为了探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对铝的某些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1)铝的金属活动性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的现象之一是,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
铜(填“强”或“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铝能与水反应吗
□小明将铝粉加入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但先将水煮
沸后再加入铝粉产生了少量白色沉淀。依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小明
认为在冷水中加入铝粉后进行加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口将铝粉加入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滴入几滴氯化钠溶液,观察到有少量白色
试卷第12页,共14页
沉淀产生。为什么滴入氯化钠溶液后铝就能和水发生反应了?
【作出猜想】猜想1:氯化钠溶液中的Na+促进了铝和水的反应;
猜想2:„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不成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
14.有一瓶没有盖塞子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分组探究。
(1)甲组取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1酚酰L澄清
溶液石灰水
方案rr
03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中有碳酸钠
(2)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o他们另取该溶液,
加足量氯化银溶液(呈中性),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酰溶液,酚酰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银溶液的目的是O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市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协和学院《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博士3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12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解析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物业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 家庭康复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发展趋势
- 2025年施工项目部《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 (3份)-75
- 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小学教师培训课件:做有品位的小学数学教师
- U8UAP开发手册资料
- 监护人考试20241208练习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