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_第1页
【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_第2页
【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_第3页
【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_第4页
【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论文】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一、研究缘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过去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发展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是新时代服务型社会治理的两种重要方法,前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優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根本工作方法,后者是贯彻执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目标和任务行动体系的重要专业手段。正确处理好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共生论分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相互关系,既是对二者关系本质的揭示和发展脉络的探寻,也是该理论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运用尝试,推动其从哲学论证转向面向社会建设与改革现实,从目标描述转向探寻目标达成的行动方式和策略。①目前,学术界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新

形势下二者相结合,有利于群众工作创新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②二是群众工作借鉴社会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目标理念、工作方法、职业素养、评估机制等能更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③三是社会工作嵌入群众工作,社会工作只有嵌入群众工作,才能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升群众工作的服务质量。④四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融,群众工作等同于行政性社会工作,二者实际上同属一宗且有相似发展层面,可相互融入。⑤五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二者互不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应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⑥六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并存共生,社会工作体系在服务民众方面与其他系统目标一致、要素相类、过程同构,从而应合纵连横以跳出体系看服务,与其他系统并存共生,互动共进。⑦综上所述,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间关系的探索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但以上观点都未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分析模式来概括二者关系,涵盖对二者关系的本质概括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关系表述。社会共生论以社会共生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概括,能从理论上有效解释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揭示二者的关系本质和发展脉络。因此,本

研究从社会共生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共生机制和关系优化路径,以期推进群众工作创新发展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理论视角:社会共生论(一)共生概念共生起源于生物学,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最早提出共生概念,认为共生是指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此后,共生概念随着相关生物学家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其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并日渐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共生理念范畴和理论框架。生物共生论诞生以后,共生逐渐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所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共生思想和概念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⑧在哲学意义上,共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⑨;经济学领域,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⑩;社会学领域,共生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于资源所形成的关系,共生是个体、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B11可见,不同学科领域对共生概念

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共通的是:共生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状态或生存方式,是共生主体之间按照特定约束条件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共进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

(二)社会共生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共生论是胡守钧教授于1998年提出的,他在生物共生论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共生概念的解读基础上,将共生理论用于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哲学高度构建中国本土化社会理论。社会共生论是借用生物共生论的观点来考察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理论。他认为,社会现象可还原为不同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共享资源的社会关系形式,这种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社会共生关系。B12社会共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遍布社会所有领域,不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各有不同。以不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共生论进行社会研究的最本质特征。B13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类型划分、作用机制等构成社会共生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1.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约束要素。主体要素是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包括

个人、组织、地域环境、文化等构成要素。社会共生体不同,其共生主体则不同,如师生共生体、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体、城乡共生体、社会制度共生体等共生主体各不相同。社会共生关系是社会系统中共生主体间结成的互动关系。资源要素是共生主体间共生关系的纽带,能产生某些效能以满足共生主体的需要,可分为外在资源和内在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权力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等。社会共生关系实质表现为资源的交换与分配关系。约束要素是为了维持共生关系的相对稳定,各共生主体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和秩序,包括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和约定等,是共生关系得以维持的基本前提。B14任何社会共生关系都是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的互动结果。

2.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社会共生关系是共生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分享资源的关系形式,反映了共生主体间的互动方式和程度。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较多,以主体间力量对比为指标可分为均衡共生关系、偏正共生关系和寄生共生关系,以共生受益分配为指标可分为互利共生关系、竞争共生关系、偏离共生关系B15,按主体行为方式可划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B16社会共生关系是相对稳

定的关系,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关系,它会随着共生主体性质、共生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社会共生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实践方向是和谐共生,即社会共生关系的演化旨在通过平等、合作、共进等方式使资源分配达成均势,最终实现均衡或互惠互利的最优共生状态。

3.社会共生机制社会共生机制是在资源和约束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社会共生主体间的动态互动过程,回应的是社会共生关系因何形成、因何维系、因何改变等问题。社会共生关系因何形成,形成条件包括资源与需求的满足、选择的自由、共生主体的互动。社会共生关系因何维系,维系条件包括资源的相对稳定、约束条件的有效作用、共生主体的协同互动。社会共生关系因何改变,改变条件则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共生主体通过互动改变旧共生秩序并建立新共生秩序。因此,社会共生机制是共生主体间的互动,本质是协同與合作,前提是共生主体的自主平等。

在社会治理共生体中,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是共生主体,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共生关系。由此,本文基于社会共生论的内在逻辑,解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

共生关系,分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的作用机制,探讨二者共生关系如何形成、维系和演化以及优化路径。

三、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形成、维系与演变(一)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之形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的形成,是以二者作为平等的异质性共生主体为前提,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具备可共享的资源,能满足二者共同发展的需要。其次,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相互选择,这种相互选择并非随意选择,而是与自身紧密关联的主体被选为共生对象,且匹配度较高的主体会被优先选择。最后,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互动过程中基于特定约束条件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

1.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异质性(1)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内涵界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对长期以来群众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广义的群众工作是指中国共产党所从

事的一切工作,它几乎存在于所有与群众相关的领域和活动中B17;狭义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践行其政治路线,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所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的总和。B18社会工作源于西方,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在中国从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则被多元定义,包括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种专业、一种方法、一种社会制度、一种职业、一种服务、一种行动、一门艺术等。其一般性定义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B19,并被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可以看出,群众工作的内涵较为广泛但相对统一,社会工作的概念较为丰富多元。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狭义的群众工作概念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2)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差异比较对比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概念,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异,不仅存在话语表达体系上的差异性,还包括历史缘起、历史地位、价值理念、理论范式、工作目标、工作主体、组织载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过程、评价体系和发展问题的差异性(见表1)。B20这是一种基于不同社会制度价值和认知理

念上的差异,也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对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方法论的不同诠释。B212.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可协同性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具有差异性,但其本质都是为人服务。有学者认为群众工作是行政性社会工作或者党的社会工作B22,这种意义上的群众工作服从于社会本身,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社会发展的逻辑。B23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具有相通性,两者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能优势互补,具有可协同性。

(1)价值理念的协同性。群众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群众利益至高无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观点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觉以人民为主体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源于西方社会工作实践及理论概括,在西方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人道主义和助人自助等理念,既要求平等接纳他人,更注重发现人的潜能和发挥人的能力,进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优良传统的某些共适性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有契

合性。群众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舟水关系、根末关系等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引领,而社会工作的尊重、平等、保密、自决等价值理念为群众工作理念提供补充,促进群众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2)服务目标的协同性。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都是实践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群众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推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维护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从而有助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在降低社会风险的同时,实现社会公正和有序发展。可见,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改善民生、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群众工作通过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从宏观层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社会工作注重社会个体能力和潜能的提升,协助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从微观层面服务人民。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服务目标上具有可协同性,有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目标。

(3)工作内容的协同性。群众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群众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科学地组织民众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方式,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通过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可见,群众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而社会工作在服务个人需求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协同,可以弥补群众工作过于注重宏观发展和社会利益而忽视普通个体意愿的不足B24,同时可以促使社会工作关注社会宏观层面的改变。

(4)工作方法的协同性。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一般号召,个别指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抓两头,带中间;典型示范;思想政治工作等。B25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