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互助县第一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以下为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进行有关生长素的实验。图1表示水稻幼苗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图2表示将水稻的胚芽鞘切除尖端后,在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并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段促进效果增加,CE段促进效果减弱,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若测得表现出向光性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向光测浓度<fC.图2中,α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大D.图2中,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主要是因为接触琼脂块的一侧细胞分裂加快所导致2.下列各项处理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A.用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种 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C.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D.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3.某女娄菜种群中,宽叶和窄叶性状是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但窄叶性状仅存在于雄株中,现有三个杂交实验如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1表现型及比例1宽叶宽叶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2窄叶宽叶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3窄叶宽叶全为宽叶雄株A.组合1中,父本基因型为XBY,母本基因型为XBXbB.将组合1的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占1/6C.组合1中,宽叶母本与F1宽叶雌株均为杂合子D.组合2、3的F1表现不同是因母本的基因型不同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几项()①除了细胞之间形成通道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都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②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③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水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④中心体是仅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的细胞器⑤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⑥缺氧状态,叶肉细胞产生的一分子CO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膜层数是6层⑦电镜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可以看到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5.下列关于草原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原只分布在季节降雨量分配不均匀的地区B.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C.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等抵抗干旱D.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6.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小于a~b段7.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是免疫系统保护机体的正常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症反应的发生常伴有发热现象,此时机体产热都大于散热B.在炎症部位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溶酶体会合成大量水解酶分解病菌C.炎症反应往往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D.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节,不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8.(10分)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是A.促进果实成熟 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二、非选择题9.(10分)图一是研究某植物的开花与光照时长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你认为“一定的光照条件”是指什么?请你依据上述实验提出二种观点: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2)有研究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花芽将来会发育为花),有学者认为叶片受到适宜的光刺激后,叶片产生了某种物质运输到花芽促进了花芽的发育而开花。下面是借鉴“温特实验”方法证明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实验步骤。(实验植株见图二:只有叶片A和花芽B,且生理功能均正常)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乙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____________(填“叶柄切口处”或“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___________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预期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左图中所示免疫方式是_____,图中细胞C称为_____。其中能够识别抗原的是细胞_______________。(2)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终身不再患麻疹。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细胞______,其细胞名称是_________,可以分泌产生_________。(3)据左图所示,细胞D可由细胞_____增殖分化形成。免疫学研究证明,如果细胞D产生了针对核蛋白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在免疫学中属于____。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油漆等引起的,这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反应。(4)右图表示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图中①表示_____,②与①相比作用后抗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11.(14分)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对全世界产生严重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表现出极高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人群间传播能力。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各国加紧研制新冠疫苗。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外,目前在研制中的还有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mRNA疫苗等新的疫苗类型。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2月21日,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报道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蛋白的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研究显示,S蛋白是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一种关键蛋白,与ACE2蛋白表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目前各国多种疫苗的研究都是针对S蛋白进行的。传统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采用的路线是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毒性弱,感染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症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腺病毒携带能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的DNA片段,人接种疫苗后,改造过的腺病毒侵染细胞后不会在细胞内复制,但可以表达出S蛋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正式上市流通的案例。除了考虑稳定性,mRNA疫苗递送入细胞也是技术难点,这将直接影响疫苗的效应,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裹mRNA。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经过8到20年的漫长历程。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国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应急途径,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关键性武器。(1)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巧妙之处在于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细胞后_____。抗原蛋白被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后,传递给_____,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可长时间保留,并且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会_____。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使该种疫苗的有效性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产生抗原的场所分别是在_____,_____(填“内环境”或“细胞内”)。与传统的减毒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提高,是因为_____。(3)目前科学家还致力于开发多联疫苗,即注射一剂疫苗便可获得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对此你认为更有开发潜力的是本文所述疫苗中的哪种(或哪些)_____,并陈述理由_____。12.下图表示同一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2)若按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_____(填序号)。图中未标出的时期是分裂_____期,该时期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为_____。(3)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_____(填序号),此时着丝点排列_____上。(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_____(填序号)。纺锤体形成于分裂_____期。(5)该图中,能表示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1的时期的是图_____(填序号)。(6)下列哪种实验材料适合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_____A.蚕豆叶肉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蛙的红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是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题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在0-g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大;生长素浓度为g-h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为g时,促进作用最大,因此g为生长素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详解】A、AC段促进效果增加,CE段促进效果减弱,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于h点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抑制生长,此时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B、若测得表现出向光性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向光测浓度应该依然具有促进作用,只不过促进作用小于背光侧,因此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f,B正确;C、图2中,在0-g范围内,a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大,在g-h时,会随着图1所示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减小,C错误;D、图2中,由于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因此,接触琼脂块的一侧细胞伸长加快,导致向对侧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B。2、A【解析】1、生物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详解】A、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A正确;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C、通过杂交培育抗病小麦品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D、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的原理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A。3、C【解析】分析表格:杂交组合1中,亲本均为宽叶,后代出现窄叶,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又由于窄叶性状仅存在于雄株中,因此植物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之所以不会出现XbXb,可能是XbY产生的Xb花粉致死。【详解】A、由分析可知,组合1后代出现窄叶雄株,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XBY、XBXb,A正确;B、组合1的F1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1/2XBY、1/2XbY,将组合1的F1自由交配,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XB:Xb=3:1,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XB:Xb:Y=1:1:2,因此F2中窄叶(XbY)占1/4×2/3=1/6,B正确;C、组合1中宽叶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F1宽叶雌株基因型为XBXB或XBXb,C错误;D、组合2、3的父本XbY产生的Xb花粉致死,只能产生Y配子,故F1表现不同是因母本的基因型不同,D正确。故选C。4、A【解析】1、中心体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生物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等)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膜系统。【详解】①除了细胞之间形成通道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有通过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受体来实现的,如性激素的受体就在细胞膜内,①错误;②大肠杆菌的细胞进行转录时,RNA聚合酶(本质为蛋白质)会识别DNA分子并与之结合,所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②正确;③鸡不是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水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远大于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③错误;④中心体是仅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的细胞器,④错误;⑤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如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等,⑤正确;⑥叶绿体具有两层膜,缺氧状态,叶肉细胞产生的一分子CO2(无氧呼吸产生,即细胞质基质中产生)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膜层数是:1(细胞膜)+1(细胞膜)+2(叶绿体膜)=4层,⑥错误;⑦电镜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可以看到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细胞周期,故在电镜下不可能看到染色体,⑦错误。综上所述,②⑤说法正确,共两项,A正确。故选A。5、A【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属于多个物种。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详解】A、草原只分布在季节降雨量分配不均匀且较少的地区,A错误;B、由于草原地区降雨量少,因此,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B正确;C、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等结构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抵抗干旱,C正确;D、草原上的植被往往比较矮小,因此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从而适应所处的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A。6、A【解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a~b段的体温维持正常,故a~b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正确;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温度降低,温差增大,因此散热量增大,汗腺分泌会减少,B错误;C、c~d段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量,C错误;D、d~e段表示机体经调节后,产热与散热相对稳定,但由于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此时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D错误。故选A。7、D【解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介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免疫系统是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它主要是指形成特异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能够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体内已经衰老或者因其它因素被破坏的细胞和清除癌变的细胞;2、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详解】A、炎症反应发生常伴有发热现象,若处于恒等的发热状态,此时机体产热等于散热,A错误;B、水解酶是核糖体合成的,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B错误;C、炎症反应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D、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节,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不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D正确。故选D。8、A【解析】考点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考查对生长素作用和作用特点的理解和记忆。【详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不是促进成熟。选A,【点睛】易混点: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二、非选择题9、(1)①.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②.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2)①.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②.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③.花芽B处④.黑暗⑤.甲组植株花芽B开花,乙组植株花芽B不开花【解析】据图分析,图一中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图二中B为植株的花芽,A为下面的叶片。【小问1详解】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图中显示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则该处的“一定的光照条件”可能有两个观点,一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该植物才能开花;二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该植物才能开花。【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片A的有无,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乙组处理方法: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由于甲组放的是放置过叶片A的琼脂块,而乙组放的是空白琼脂块,因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甲组植株花芽B开花,而乙组植株花芽B不开花。【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得出相关的结论。10、(1).体液免疫(2).B淋巴细胞(3).细胞A、B、C、E(4).④⑦⑧(5).细胞B(6).T淋巴细胞(7).淋巴因子(8).细胞C、细胞E(9).自身免疫病(10).过敏(11).第一次感染病原体(12).快速、大量的增加【解析】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第三道防线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图中可知,左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淋巴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细胞E为记忆细胞,右图为第一次免疫和第二次免疫抗体浓度变化曲线。【详解】(1)图1中出现抗体与抗原形成沉淀或凝集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图中细胞C为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图中细胞D浆细胞,细胞A、细胞B、细胞C、细胞E都能识别抗原,而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2)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引起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④⑦⑧;图中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和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所以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细胞B,其细胞名称是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产生淋巴因子;(3)据图所示,细胞D为浆细胞,浆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即细胞C、细胞E;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油漆引起的属于过敏反应;(4)在右图中,过程①刺激后抗体产生的较少,表示第一次感染病原体,过程②刺激后抗体产生的较多,表示第二次感染病原体,能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因此②与①相比作用后抗体的变化特点是快速、大量的增加。【点睛】此题考查体液免疫和免疫异常等知识,难度较小,记住并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就能顺利解决此题,需要注意的是要分析清楚图中的细胞名称,以及注意分析细节。11、(1)①.不会复制(增殖),但可使细胞表达S蛋白②.辅助性T③.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④.降低(2)①.细胞内②.细胞内③.疫苗中不含完整的病原体(疫苗在细胞中表达产物成分单纯)(3)①.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②.可将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的核酸片段连接起来制备疫苗【解析】1、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题干分析可知,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巧妙之处在于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细胞后不会复制,但可使细胞表达S蛋白(抗原)。S蛋白被等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并可长时间保留,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会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