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沈阳市第31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有碱基不同,下图是ATP的化学结构图,A、B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B.GTP断开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C.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基团是图中的γ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2.下列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可以用数学模型Nt=Noλt表示B.种群呈现“J”型增长时,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C.一个物种引入一个新地区后,由于缺少天敌将呈“J”型增长D.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达到K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内斗争程度逐渐增大3.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样地的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4.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量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容器中培养。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结果显示,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随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加,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16天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分析实验资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B.混合培养,两种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大草履虫的竞争力弱C.混合培养16天后,食物和空间限制了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D.如果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里,也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的结果5.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③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④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⑤植物都是生产者⑥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⑦动物都是消费者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①⑤⑦ D.②⑤⑥6.某人从24℃的环境进入到1℃的低温室内,测得其一段时间内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体温下降,体内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耗氧量减少B.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C.机体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分泌增强,汗腺分泌减弱D.此过程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7.活化的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一旦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T细胞就能识别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而癌细胞可以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追杀”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B.衰老损伤细胞的PD-L1表达量可能较多C.临床上可使用PD-1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D.过度阻断PD-1/PD-L1结合可以彻底治疗癌症而不会产生副作用8.(10分)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为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在FC(不含C点)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右图,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示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2)ATP的中文名是_________________,在ATP转化为ADP过程中,是由于______________键断裂而释放出能量。(3)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细胞可进行图__________所示过程。(2)图乙表示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11.(14分),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细胞是垂体。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__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采取腹腔给药的方式,连续20天每天给一定剂量的(鹤鹑需要生长发育到一定日龄后才能够开始产蛋)。本实验是从鹌鹑开始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3)据图可知,__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最初开始产蛋的日龄。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养殖场________(是/否)可以采取每天饲喂一定剂量来增收。12.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所以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题图分析,图示为ATP结构图,图中A为腺嘌呤,B为核糖。【详解】A、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为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正确;B、GTP所含五碳糖也为核糖,断开两个特殊化学键后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B正确;C、ATP转化为二磷酸腺苷(ADP)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是图中的γ,即ATP末端的磷酸基团,C正确;D、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显然,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不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D错误。故选D。2、C【解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可以用数学模型Nt=Noλt表示,其中Nt表示t年后种群数量,No表示初始种群数量,λ表示增长倍数,t表示时间,A正确;B、增长率=λ-1,种群呈现“J”型增长时,λ是大于1的定值,因此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B正确;C、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C错误;D、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达到K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内斗争程度逐渐增大,到达K值时种内斗争达到最大,D正确。故选C。3、B【解析】分析曲线图:具有蚂蚁的植物和无蚂蚁的植物相比较,具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多,而没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不会增多,说明蚂蚁的存在对角蝉有利,有利于角蝉的繁殖。【详解】A、该样地的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跳蛛,A错误;B、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说明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正确;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C错误;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会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D错误。故选B。4、D【解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3、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利共生(同生共死)、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竞争(你死我活)、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详解】A、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由于有环境阻力,其种群数量均呈“S”型增长,A正确;B、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属于不同物种,混合培养,两种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其中大草履虫的竞争力弱,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甚至消失,B正确;C、混合培养16天后,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双小核草履虫数量不再增加,C正确;D、如果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里,两种草履虫之间相互竞争,大草履虫的竞争力弱,其种群数量受抑制,一般不会出现全部灭亡的现象,D错误。故选D。5、B【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3)生产者为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详解】①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①正确;②自养型生物是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凡是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②正确;③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③错误;④消费者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都是异养型生物,④正确;⑤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是消费者,⑤错误;⑥只有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才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分解者,而硝化细菌则为生产者,寄生的细菌和真菌是消费者,⑥错误;⑦腐生动物如蜣螂是分解者,⑦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B。6、A【解析】1、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是:产热量=散热量。2、体温恒定调节:【详解】A、ab段人的体温略有下降,机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强,机体耗氧量增多,从而维持体温正常,A错误;B、人是恒温动物,移到低温环境后,自身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增大,散热增加,体温略有下降,为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新陈代谢加强,产热增加,B正确;C、机体调节过程中,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C正确;D、在此过程中,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7、A【解析】活化的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一旦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T细胞就能识别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以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否则过分免疫应答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详解】A、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追杀”可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增殖,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A正确;B、衰老损伤的细胞需要被免疫系统清除,其PD-L1表达量可能减少,使T细胞能对其识别,B错误;C、临床上可使用PD-1的抗体与PD-1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的PD-L1与T细胞的PD-1结合,以增强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使用PD-1有助于T细胞不能识别癌细胞,因此不可使用PD-1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C错误;D、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会导致T细胞无法识别正常细胞,从而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D错误。故选A。8、B【解析】据图所知,曲线图上方对应生长素浓度具有促进作用,下方对应的浓度具有抑制作用,C点表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根的作用表现出了两重性。【详解】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只是相对不抑制时生长缓慢,A错误;B、在FC(不含C点)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正确;C、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较a侧高,C错误;D、在太空中,由于失重,a侧与b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右图,但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照样适用于根的生长,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2(2)①.三磷酸腺苷②.高能磷酸(3)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解析】三磷酸腺苷(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能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了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ATP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生成ATP。【小问1详解】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较高的能量。【小问2详解】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TP最远端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产生ADP,释放能量。【小问3详解】ATP可来自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因此a代表动植物都具有的呼吸作用,b代表绿色植物能进行的光合作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ATP的形成与分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10、①.丙②.原核③.边转录边翻译④.1:3⑤.不完全相同⑥.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图甲表示以双链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DNA复制过程,图乙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在转录未结束时mRNA即和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代表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图丙表示细胞核中的DNA转录形成的RNA进入细胞质,与3个核糖体结合,合成肽链的过程。【详解】(1)神经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再进行DNA的复制,可进行图丙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图乙转录、翻译同时进行,表示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共得到4个DNA分子,8条DNA单链,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只有最初的两条母链未被标记,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1:3。(4)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点睛】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所以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11、(1)垂体GnRH神经元(下丘脑神经细胞)(2)减少(3)①.不影响②.在42-50日龄内,随着日龄的增加,产蛋率逐渐提高③.否【解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小问1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