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常德市重点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的黄酒是中国特产,即墨老酒是黄酒中的珍品,按照“黍米必齐、曲蘗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古遗六法)酿制而成。下列关于我国传统黄酒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酒中的酒精是糖类经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B.“曲蘗”指酿造老酒的酵母菌,在酿造黄酒过程中只进行无氧呼吸C.“湛炽必洁”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火剂必得”是指控制适宜的温度保证酵母菌发酵所需,通常为18~25℃3.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通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的密度下降B.呈“S”型增长的池塘鱼类在K/2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C.种群呈“J”型增长的模型Nt=N0λt中,种群数量增长率λ不变D.自然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一般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冲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神经细胞受损,忠者视力将受损C.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甘氨酸和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5.新型吸入式胰岛素制剂是一种经鼻孔吸入到肺部给药的速效人胰岛素,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吸入式和注射式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先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给一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另一组吸入剂量相同的吸入式胰岛素,测定结果如下图。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吸入式胰岛素()A.比注射式胰岛素更容易进入靶细胞 B.在一定时间内使血糖浓度下降较快C.必须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迅速吸收 D.能够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6.一些植物受到昆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物质吸引昆虫的天敌。这一物质属于()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营养信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抗体可分为中和性表面抗体和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下图表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上皮细胞的过程,请同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起抵抗作用的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这属于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2)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________抗体;ACE2是一种跨膜蛋白,据图分析其作用是________。(3)已知新冠病毒可被某活性荧光染料(可进入活细胞)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出红色荧光的新冠病毒。现要验证新冠病毒需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请根据所给材料,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材料:表达ACE2的HeLa细胞(科研上常用的一种可在体外大量培养的细胞),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新冠病毒,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等。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8.(10分)为什么寒暑假没有学校的铃声,你却依旧7点醒来呢?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呢?1994年,科学家Takahashi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了哺乳动物的生物时钟基因一Clock基因,才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和动物的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外周生物钟。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多,白天少,外界的光照变化会导致人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2)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在某草原,由于开采煤矿,植被被破坏消失,土壤变得更干旱贫瘠。科研人员对该煤矿废弃后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多年追踪调查,结果如下表。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5年物种数819294048优势种蒺藜猪毛菜反枝苋灰绿藜白莲蒿蒲公英鹤虱狗尾草白莲蒿差不嘎蒿羊草寸草苔差不嘎蒿羊草大针茅寸草苔大针茅羊草克氏针茅均为一年生植物鹤虱和狗尾草为一年生植物,其余为多年生均为多年生植物均为多年生植物均为多年生植物(1)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中,需依据植物的________设置样方大小,并对样方中的植物进行计数。(2)植被恢复是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由于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同时植物还可以______。根据表中调查结果可知,该植物群落演替的趋势是______。(3)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图:注:图中方框内的数字为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cal·ha-1·a-1①图中“A”包括________的能量和流向________的能量。②该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③根据调查和统计,评估该系统中的某种鸟的营养级为3.2,请解释原因:________。(4)与本地未开发的草原相比,恢复中的露天废弃煤矿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虫灾。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10.(10分)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因为发现树突细胞(简称DC)获得2011年诺贝尔奖。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请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2)图中G细胞即DC,它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抗原的功能,有这些功能的细胞我们称之为抗原呈递细胞,它们是由_________细胞发育而来,不同于淋巴细胞的发育来源。H→I表示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此过程中,需要的淋巴因子是______。(3)图中F为靶细胞,E与F接触后会释放__________等杀伤性物质,激活其内溶酶体导致F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___。(4)人体感染HIV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当HIV侵入机体细胞后,主要靠__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随后通过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物质名称)予以消灭。11.(15分)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特征,___(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4)提高种群的K值,可采用___的措施,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5)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者通常采用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这种数量增长形式称作___型增长。而实际上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的数量增长往往呈现出___型曲线。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考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点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B【解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黄酒中的酒精是糖类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代谢产物,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A正确;B、在黄酒制作过程中同样需要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而后经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据此可推测,“曲蘗”,即酿造老酒的酵母菌,在酿造黄酒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C、避免杂菌污染是酿酒过程中的必要措施,因此,“湛炽必洁”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C正确;D、“火剂必得”是指控制适宜的温度保证酵母菌发酵所需,18~25℃是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可提高酒精的产量,D正确。故选B。3、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及其应用、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及其应用、群落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掌握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及种群K值和K/2的应用,理解群落演替过程的一般变化规律,再进行分析判断。利用性引诱剂通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种群的密度下降,但不影响死亡率,A错误;呈“S”型增长的池塘鱼类在K/2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在K值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B错误;种群呈“J”型增长的模型Nt=N0λt中,种群增长率λ不变,但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越来越大,C错误;自然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一般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正确。【点睛】解题思路点拨:
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多种,需注意其中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出率与死亡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而年龄组成则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但性别比例只通过影响出生率而不是通过影响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在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的应用中,池塘鱼类在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在K值时其种群数量最多,此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种群增长率=(Nt-N0)/N0,故种群增长率=Nt/N0-N0/N0=λ-1;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中,由于其λ为定值,因此其种群的增长率不变。4、B【解析】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是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2、神经细胞钾离子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合成分泌的小分子物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详解】A、因为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即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A正确;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神经细胞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但是视力不会受损,B错误;C、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钾离子外流,属于协助扩散,因此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正确;D、由分析可知,谷氨酸、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都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B。5、B【解析】胰岛素的生理功能表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详解】A、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而传递调节的信息,并未进入靶细胞中,A错误;B、数据显示,在120分钟之前,吸入式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较快,B正确;C、吸入式胰岛素若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迅速吸收,则不能起到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显然是以胰岛素的状态被吸收的,C错误;D、胰鸟素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能够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的是胰高血糖素的功能,D错误。故选B。6、C【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明确各信息种类概念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A错误;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B错误;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可见,一些植物受到昆虫啃食时释放的、一种能够吸引昆虫天敌的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正确;营养信息是指通过营养交换所传递的信息,即为食物和资源的供应状况,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一②.非特异性(2)①.中和性表面②.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3)①.实验思路:先用荧光染料对病毒进行染色,之后用染色后的病毒分别感染表达ACE2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情况②.预期结果: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能观察到红色荧光,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2)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图中抗体1可与新型冠状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结合,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小问1详解】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首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起抵抗作用,由于第一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抗体1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据题干信息“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故可知这种抗体属于中和性表面抗体;据图分析ACE2作用是与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小问3详解】要验证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通过与ACE2结合来感染细胞,根据实验目的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ACE2的有无,因变量为细胞中是否出现新冠病毒,可通过用表达ACE2的HeLa细胞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来控制自变量,通过显微镜检查细胞中是否出现红色荧光表示新冠病毒是否进入细胞,实验设计时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故实验思路为先用荧光染料对病毒进行染色,之后用染色后的病毒分别感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表达ACE2和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一段时间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情况。新冠病毒通过与ACE2结合感染细胞,故预期结果为:能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能观察到红色荧光,不表达ACE2的HeLa细胞中观察不到红色荧光。【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和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8、(1).神经(2).反射弧(3).下丘脑(4).抗利尿(5).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1)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首先由视网膜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光照变化信号后,由传入神经将兴奋传递给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到相关效应器分泌褪黑素,这个过程是神经调节。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调节水盐的平衡。【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下丘脑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功能,理解神经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题。9、①.大小(类型)②.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改良土壤等③.物种丰度增加,优势种由一年生植物向多年生植物演替④.未利用的⑤.分解者⑥.3.16%⑦.在食物网中该种鸟占据了多个营养级,平均为3.2⑧.与本地未开发的草原相比,露天废弃煤矿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较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物种丰富度较低或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解析】1、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1--4平方米;灌木为16--40平方米;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平方米。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3、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详解】(1)由分析可知: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中,需依据植物的大小(类型)设置样方大小,并对样方中的植物进行计数。(2)因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担负生产者的功能,而且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植被恢复是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同时植物还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改良土壤等。由表中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该植物群落演替的趋势是物种丰度增加,优势种由一年生植物向多年生植物演替。(3)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图:图示植物的同化量为59.3×106kcal·ha-1·a-1,田鼠的同化量为176×103kcal·ha-1·a-1,鼬的同化量是55.6×102kcal·ha-1·a-1。①同化量包括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两部分,而后者又分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自身储存的能量,故图中“A”包括未利用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②该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5.6×102/176×103=3.16%。③由某种鸟的营养级为3.2可知,该鸟是杂食性动物,平均其中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的值的出3.2,即在食物网中该种鸟占据了多个营养级,平均为3.2。(4)与本地未开发的草原相比,恢复中的露天废弃煤矿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较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从而导致更容易发生虫灾。物种丰富度较低或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点睛】认真分析图表,利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目的关键!平均营养级首次听说,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提升学生的应对新情景的能力。10、(1)C、J(2)①.摄取##吞噬处理②.呈递③.造血干细胞④.白细胞介素-1(3)①.穿孔素②.细胞免疫(4)①.等于②.效应细胞毒性T③.抗体【解析】题图分析,C是抗体,B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所以A是B淋巴细胞,D是细胞毒性T细胞,E能与F进行密切接触,E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F是靶细胞,G是树突状细胞,即DC细胞。【小问1详解】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图中涉及的免疫活性物质的有淋巴因子J和抗体C。【小问2详解】图中G细胞即DC,它具有摄取、呈递抗原的功能,有这些功能的细胞我们称之为抗原呈递细胞,它们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H→I表示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此过程中需要白细胞介素-1的诱导,白细胞介素-1属于淋巴因子。【小问3详解】图中F为靶细胞,E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与F接触后会释放穿孔素等杀伤性物质,激活其内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而导致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680-1-3:2024 EN-FR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 Part 1-3: Common components - USB Type-C?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 2025-2030年中国铝包木门窗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葡萄及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色纺纱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羊绒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程控交换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离心泵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广东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申论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教学教案
-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
- 供应室课件大全
- 银行存管三方协议书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智能体脂秤市场洞察报告
- 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不同的季节》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