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福州四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A.不能转录B.不能翻译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2.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B.种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D.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种间关系都属于种群基本特征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主要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水盐平衡的调节需要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共同参与5.豌豆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基因a纯合时,植株开白色花;含有基因A,且基因b纯合时,植株开红色花,其余情况开紫花。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实验1:紫花甲自交→紫花:红花=3:1实验2:白花乙×红花丙→紫花:白花:红花=1:2: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1中亲本紫花和子代紫花的基因型均为AABbB.实验2中乙、丙和紫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C.根据实验2可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实验2的紫花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3:46.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即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可能会不断增多,也可能会不断减少C.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D.群落中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结果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下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甲细胞是________,其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2)实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乙细胞。(3)虚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其中丁细胞为____________。(4)当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常会引起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心肌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使人患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病。8.(10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为____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过程是以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______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填“左”或“右”)。(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____过程。(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____个。​9.(10分)下图是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在基因工程中,A→B为_____________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中的____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____酶作用来完成的。(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链互补结合,在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链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4)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法,而图中④导入植物细胞时,若该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最常用_____________法。(5)B→D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10.(10分)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HhXBY,图1是该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测定的该动物体内①~⑦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其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与图2中_______细胞相同。(2)图1细胞中的基因h可能是_______的结果,该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3)图2中,肯定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细胞有_______,可能会出现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_(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3所示。若在形成图2中细胞⑦的过程中,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它变异和性染色体的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_______,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11.(15分)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某科研人员将蛙离体坐骨神经置于任氏液(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中,以此为实验对象,探究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_______(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研究发现,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DAP能作为河豚毒素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河豚毒素是否会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DNA分子中也存在无效片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详解】A、如果DNA分子中插入的一个碱基对位于DNA中的无效片段,基因能转录,A错误;B、如果DNA分子中插入的一个碱基对位于DNA中的无效片段,基因能转录和翻译,B错误;C、DNA分子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不会导致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C错误;D、DNA分子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只会导致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学生首先识记基因以及基因突变的概念,明确DNA分子中含有无效序列,分析基因突变中一个碱基对的增添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2、C【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向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电信号传递,而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更慢。【详解】A、刺激b点,A神经元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B神经元,B神经元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B、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即只能A→B,不能B→A,因此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不变,B错误;C、刺激b点,兴奋先到达a处,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b处,指针再向右偏转一次,因此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刺激c点,兴奋只能到处b处,不能到达a处,因此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故选C。【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3、C【解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1∶1的性别比例未必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A错误;B、种群密度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C正确;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的特征,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及其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4、B【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正确;B、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D、水盐平衡的调节需要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共同参与,D正确。故选B。5、B【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意分析,豌豆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基因a纯合时,植株开白色花,即白花的基因型有aa__;含有基因A,且基因b纯合时,植株开红色花,则红花基因型为A_bb,其余情况开紫花,即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详解】A、实验1中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产生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3/4,子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错误;B、实验2中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红花丙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Bb(紫花)、Aabb(红花)、aaBb(白花)、aabb(白花),B正确;C、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无论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符合表型比例1∶2∶1,C错误;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实验2的紫花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3∶4,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D错误。故选B6、C【解析】1、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物种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相同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2、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会对群落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A正确;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因而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既可能不断增多,又可能不断减少,B正确;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点不同,初生演替是“从无到有”,次生演替是“从有到有”,C错误;D、生态位越相似,物种间的资源需求重合度越高,因而竞争越激烈,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下降,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T细胞②.胸腺③.体液④.增殖分化⑤.细胞⑥.效应T细胞⑦.自身免疫【解析】结合题意分析题图:根据丁细胞与感染后的丙细胞密切接触,导致丙细胞裂解死亡可推知丁细胞为效应T细胞,丙细胞为含抗原的靶细胞,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根据抗原与物质戊特异性结合,说明物质戊是抗体,乙细胞为浆细胞。【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的甲细胞是T细胞,其成熟的场所是胸腺。(2)实线部分有抗体的产生和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所以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免疫过程。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增殖分化为大量浆细胞。(3)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虚线部分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可表示细胞免疫的免疫过程。其中丁细胞为效应T细胞。(4)当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常会引起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心肌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使人患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点睛】熟悉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的免疫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8、①.原核②.mRNA③.tRNA④.GCA⑤.简并⑥.右⑦.b、e⑧.a、b、e⑨.c、d​⑩.306【解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内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胰岛素的本质的蛋白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转录形成mRNA及翻译过程。【详解】(1)图1过程的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表示翻译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tRNA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分子。图2中,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CGU,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简并性,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3)图1代表的是转录与翻译过程,而图3中b代表转录过程,e代表翻译过程。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可完成复制、转录与翻译,即图3中的a、b、e。c表示逆转录,某些致癌病毒、HIV等能在宿主细胞内逆转录形成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d表示RNA的自我复制,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在侵染宿主细胞时才发生c过程,如烟草花叶病毒;因此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c、d过程。(4)题干中问的是指导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有的碱基,所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故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51×6=306个。【点睛】本题结合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要求考生识记DNA的复制、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①.PCR②.体外DNA双链复制③.氢④.解旋酶⑤.Taq-酶;⑥.dNTP或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⑦.显微注射法;⑧.农杆菌转化法⑨.分子杂交技术;【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变性,②是延伸,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是农杆菌转化法。【详解】(1)在基因工程中,A→B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过程,属于PCR技术的三个过程,利用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PCR技术模拟的是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2)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作用完成的,因此,加热和解旋酶均可破坏氢键。(3)PCR技术合成的是DNA,因此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遵循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此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的催化。(4)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多种,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而图中④导入植物细胞时,若是双子叶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5)B→D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转基因生物DNA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以及目的基因检测的方法。10、①.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②.②③.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④.HXB和hXB⑤.①③⑦⑥.④⑤⑦.⑥⑧.HHh或h⑨.染色体变异【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1)由图可得该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染色体着丝点未断裂,染色体排列混乱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中的一半,DNA数量和体细胞相同。所以与图2的②对应。(2)图1细胞基因型为HhXBXB,该细胞中染色体含有H也有h,说明h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该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子细胞的基因型为:HXB和hXB;(3)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等于DNA数目即①③⑦,正在DNA复制的细胞DNA数目处在2n和4n之间即④⑤,可能出现四分体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中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DNA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即⑥。(4)根据题意,染色体桥可能导致基因重复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所以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HHh或h,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可遗传变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11、(1)①.降低②.肌无力(2)①.神经纤维受刺激,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②.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