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世纪15世纪16世纪17世纪19世纪18世纪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全球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光荣革命启蒙运动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扩展资本主义萌芽

在世界走向整体的同时,世界历史作为一种结果逐渐形成。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大变革的时代。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革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2【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封建+教会阻碍束缚思想解放思想发展经济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提供蓝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4世纪17-19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特征①政治:王权逐步强大,民族国家逐渐形成;②经济:工商业复兴,部分城市通过谈判、赎买或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自治权;③思想:大学兴办,孕育思想解放;④阶级:市民阶层壮大,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欧洲封建社会前期的时代特征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权软弱,教权高于王权②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农奴制盛行;③思想:基督教会统治一切,强调禁欲苦行;

④阶级:教会与世俗封建主为统治阶级,教皇既是最高宗教领袖,也是最大封建主;知识回顾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一方面,王权希望依靠基督教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会也希望依靠强大的蛮族国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最高权力的拥有问题上,教皇与封建君主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明争暗斗。二元社会: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思考】这一“革命”链条,是如何将“‘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呢?产生:希腊先哲→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受雅典民主政治影响曲折:中世纪→人束缚在宗教神学意识形态下(宗教神学禁欲限制模式)复兴:文艺复兴(欲望觉醒)→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个人物质主义的生活模式)发展:宗教改革(信仰觉醒)→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抛弃教皇的自由信仰模式)发展:科学革命(智慧觉醒)→人发现和探索形成科学思维(理性思维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自信)成熟:启蒙运动(理性觉醒)→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自由平等民主又受法治约束的理性模式)基本脉络:人文精神——神本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历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

——人文主义发展时期(14——18世纪)哥白尼“日心说”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素养达标(1)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发生的原因与影响,进一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近代科学的兴起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这一历史结论(3)运用比较法,从反对对象、核心思想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历史解释”角度对二者的异同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备考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侧重于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突出阶段特征。(2)命题趋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多以情境材料为载体,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论著或反映社会表象的材料考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材料: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思考:何为“纱幕”?“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最先在意大利?

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被冲破,人和人性得以解放;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义萌芽,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概念解读: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一)兴起的背景(原因)材料1:14世纪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受,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意大利15世纪的佛罗伦萨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工商业市镇兴起。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产生,追求现世享乐、财富,欲冲破神学的束缚。材料2: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材料3: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3.文化因素: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③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一)兴起的背景(原因)材料4: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4.思想因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5: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1/3-2/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也就是说,佛罗伦萨经过黑死病的肆虐后,人口减少约2/3。——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材料:活字版印刷术在1477年传到伦敦,在1499年又传到马德里……采用活字版印刷术,即可以大量印书,又可以降低书价,对于普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起了巨大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5.现实冲击:

黑死病引发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6.外部因素:

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必要条件材料:据统计,黑死病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欧洲劳动力减少了25%。因此大量农场主变农场为牧场,变种植谷物为饲养绵羊,英国的“圈地运动”兴起,养羊业与毛织业相辅相成同步发展。与此同时,农民起义、城市暴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等政治混乱时有发生。原贵族领主处于经济窘困的境地,相反城市中的商人和金融家却抓住契机迅速搜掠财富,并开始进入国家各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人们从宗教信仰中寻求救援和慰藉,鞭笞运动等极端和狂乱的宗教运动兴盛起来,但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摘编自赵红《试论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①经济:人口大量死亡,造成了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②政治: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教权衰落,政局动荡,王朝更替;③思想:造成信仰危机,孕育了及时行乐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④科学:人们放弃信仰疗法,客观上促进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发展。影响【知识拓展】“黑死病”流行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小结】文艺复兴的背景(1)经济根源: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壮大(3)思想桎梏: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4)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5)人才基础: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6)现实冲击:黑死病引发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7)外部因素:印刷术传入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必要条件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误区警示】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宗教神学,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2021·广东卷,12)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二)思想特征1.方式:借助学习和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宗教神学人文主义以神为中心禁欲苦行来世观念蒙昧主义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B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三)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阶段时间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作品特点其他成就兴起14世纪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发展15世纪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扩展15世纪后期欧洲各地英国莎士比亚等《哈姆雷特》《李尔王》等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难道你(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那么快地就餍足了那些财富?为了这些财富你不怕用欺诈手段。”——《神曲·地狱篇》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文学三杰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欧洲短篇小说之父”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人文主义之父《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表达了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大胆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诗人大胆歌颂爱情,渴望追求幸福。表现对中世纪的道德和热爱生活的世界观的蔑视。(三)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2023·海南高考·13)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A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拉斐尔《圣母子》米开朗琪罗《大卫》中世纪文艺复兴呆板僵硬宣扬神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描绘现世生活,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宣扬人性美术三杰《司教安东尼·奥索》教会版《最后的晚餐》《圣母子》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三)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2019·海南高考·15)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C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三)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从14-15C意大利传播到16C欧洲其他国家《李尔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四)文艺复兴的影响:材料: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1.积极——①经济:推动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推动宗教改革开展;③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封建神学对人们束缚;④文化:推动教育的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材料: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道德心与利己主义混杂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无法清晰的将荣誉感和对于荣誉的渴望区别开来。大多数的意大利城市国家都频繁的发生篡夺或谋反事件。阴谋,武装,联盟,行贿和背叛构成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历史。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用来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2.消极: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基督教希腊正教(东正教)罗马公教(天主教)1054年(第一次分裂)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4世纪成为国教)新教(基督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天主教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会势力强大政治:地位举足轻重,教权高于王

权,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收什

一税。生活:人们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国

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教徒,

深受教会的束缚。思想:教会垄断学校教育,宗教神

学是主修科目,文学艺术也

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是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也是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天主教教皇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资产阶级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各国国王王权应高于教权;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①经济(根本):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②政治:天主教会的专制、贪婪和腐败,引起社会不满;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1.性质:2.背景: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主张:

①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因信称义)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④“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⑤僧侣可婚配还俗。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3.过程: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我的信仰你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教皇马丁·路德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教徒直接对话、得救上帝信仰直达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4.宗教改革的扩展

继德意志之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英国国教

瑞士:加尔文教

基督教历史上的两次分裂基督教东正教|希腊正教1054年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公教16世纪第二次分裂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新教东正教|希腊正教天主教|罗马公教英国国教教派内容:①《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首脑;②废除与国家法律抵触的现行教规;③规定英语为礼拜用语。加尔文教教派内容: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②主张信仰得救,先定论。(2019·全国Ⅲ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C【知识拓展】加尔文教改革(1)主要内容:(2)特点:比路德更加激进,更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制共和国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先定论”(理论核心)认为财富是人获得成功的标志,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辩护,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1)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2)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信徒要确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知识拓展】加尔文教改革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简化宗教仪式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思考:这些教派有哪些共同点?实质是?改革人物新教派别核心教义其它主张影响地域马丁·路德路德教①因信称义;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民族教会廉俭教会简化仪式;使用民族语言德国北欧加尔文加尔文教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②主张信仰得救,即先定论。简化仪式选举神职生活节俭法国英国等亨利八世英国国教①《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首脑;②神职人员须效忠英王;③信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①基本保留原教义和仪式;②解散修道院英国共同点:①都主张因信称义。②都反对教皇权威,王权大于教权。③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提倡神职人员节俭。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5.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王权得到加强,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否定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4)文化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知识拓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的一国人民。政治角度(共同的政府和完整的主权)文化角度(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民族意识)中世纪(5-15C)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王权与教权二元并立近代欧洲文化上:被罗马教廷控制,

拉丁语是教会、学校甚至是官方语言15C中央集权加强(收回地方贵族的权力)16C宗教改革(收回罗马教会权力)16C宗教改革(民族语言取代拉丁语)16-19世纪

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成为民族国家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①“因信称义”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②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③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①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②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③二者都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教会的态度拓展提升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点人的认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波及领域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形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对信仰与宗教的态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承认神的承认神的存在,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肯定人的伟大、人的价值与尊严,否定神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更为广泛主要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借助《圣经》中的原始教义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以另一个权威取代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与思想自由,容忍异教文化三、近代科学的兴起(一)含义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开始的。(二)背景:1.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2.新兴资产阶级对自然科学的需求迫切。3.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4.世俗大学建立为科学革命创造了条件为了寻找黑死病的病因,一些医生冒着社会的禁忌与被教坛惩治的风险去解剖病死者的尸体。旧有的理论被推翻,崭新的变革开始呈现......中世纪地心说模型5.生产技术经验积累三、近代科学的兴起(三)成就:领域时间人物内容天文学16C哥白尼(波兰)16C—17C伽利略(意)物理学17C牛顿(英国)其他在著作《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医学(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地心说日心说(托勒密)(哥白尼)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三、近代科学的兴起(四)影响: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其寓意为:“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材料: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类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姜守明《西方文化史》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2.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3.冲击了天主教神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材料1: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材料2: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中(古)——特点:

领域广泛、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轻实验、世界领先、主要服务与农业西(近)——特点重理论;重实验;重分析;侧重服务于工业;VS(2021·江苏卷,13)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B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背景材料1: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材料3: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在伽利略、牛顿等人引发的“科学革命”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由此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2: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1.经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4.文化: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亚当.斯密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二)概况1.含义:“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2.性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3.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4.发展历程:①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理性;②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及宗教思想体系(教权),主张天赋人权,民主法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17世纪发源:英国霍布斯、洛克18世纪中心: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18世纪后期高潮: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亚当斯密、康德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三)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阶段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著作主要思想影响兴起17世纪英国霍布斯资产阶级上层《利维坦》①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②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批判了君权神授洛克新兴资产阶级《政府论》①提出分权思想②赞成君主立宪制③政府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目的保护自然权利为英君主立宪奠定理论基础材料: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国家必须根据正式颁布过的、长期有效的法律来统治。法律一经制定,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必须平等地服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法律的约束与制裁。

——洛克《政府论》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阶段国家代表主要著作主要思想影响巅峰18世纪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①批判专制、教会;②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①三权分立,分权制衡②主张君主立宪③法律是理性体现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卢梭《社会契约论》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②人民主权,直接民主③民主共和;④财产私有制是不平等根源①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三)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阶段国家代表主要著作主要思想影响扩展19世纪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①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③主张民主、自由、平等①启蒙运动作经典总结②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三)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特点①批判对象: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②批判方式: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③批判领域: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④历史作用: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作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2022·山东卷,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B【知识拓展】启蒙运动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天赋人权说: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又称“自然权利”,即“人生而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人们让渡部分自然权利,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再重新建立国家和政府。人民主权说:又称主权在民。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每个公民都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平等权利。三权分立学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以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由孟德斯鸠提出,继承发展自洛克的分权学说。法治学说: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立宪:君主的无限权力受到制约,与君主专制相对。共和主义: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国家元首不是君主,由选举产生且有一定任期。【知识拓展】“理性王国”有何局限?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