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答题时,要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美观。第一部分(1—2题14分)为营造浓厚热烈的旅游氛围,提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学校开展“一路畅游,乐享河北”主题活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走进承德避暑山庄,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的皇家园林世界。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婉约柔情,又具北方山水的雄浑壮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水之间,诉说着往昔的皇家气派与辉煌。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片山水,都仿佛是一幅灵动的画卷,让人甲(沉醉/沉迷)在那古朴而典雅的氛围中。踏上山海关的城楼,(tiàowàng)那如巨龙般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蜿蜒的长城。“天下第一关”的豪迈气势扑面而来,让人不禁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站在城楼上,心中涌起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赞叹。而野三坡,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峡谷幽深,清泉潺潺。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着独特的形态,每一条溪流都唱着欢快的歌谣。乙(漫游/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xuānxiāo)与纷扰,只余下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折服。(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①(tiàowàng)__________ ②(xuānxiāo)__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崇(zhōng)山峻岭烽(fēng)火连天 B.崇(zhōng)山峻岭烽(féng)火连天C.崇(chóng)山峻岭烽(fēng)火连天 D.崇(chóng)山峻岭烽(féng)火连天(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4)文段中的“婉”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画。(2分)(5)有同学读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时,思考“承载”的意思。依据“载”的字形,他想到“载”的意思可能与部首“车”有关。结合语境推测,“承载”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充满②重复③承受)。(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2分)2.“一路畅游,乐享河北”主题活动结束后,小冀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共4分)河北之旅,(甲)是一次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启迪。这一路,每一座古城,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岁月的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河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仅更 B.无论都 C.只有就 D.即使也(2)请你结合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小冀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第二部分(3—19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举办“国庆诗文朗诵大赛”主题活动。请补全本次活动的部分主持词。(6分)读诗文,就是赏风景,悟情感。面对自然万千气象,欧阳修绘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①”(《醉翁亭记》)的朝暮之景;面对丙辰中秋明月,苏轼表达“②,③”(《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读诗文,就是阅经历,品人生。面对劝谏被贬潮州,韩愈以“④?⑤”(《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面对人生不得志的境遇,刘长卿借“汉文有道恩犹薄,⑥”(《长沙过贾谊宅》)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二)阅读(共18分)同学们制作“古代文人的忧乐情怀”专题学习手册,小冀同学编排了下列课内外诗文材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9题。(共18分)章节一入世不顺之忧,豪迈豁达之乐【甲】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章节二进退两难何忧,心怀民众同乐材料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材料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章节三追逐名利成忧,超然物外自乐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康孙缅为寻阳太守,落日逍遥渚①际,见一轻舟,凌波隐显。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乃问:“有鱼卖乎?”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耶?”缅益怪焉,遂褰②裳涉水,谓曰:“窃观先生有道者也,终朝鼓枻③,良亦劳止。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驷马高盖,荣势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子胡不赞缉熙④之美,何晦其用若是也?”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辩贱贫,无论荣贵。”于是悠然鼓棹而去。(节选自《太平御览·逸民部·卷五》)【注释】①渚:水中的小块陆地。②褰:提起,撩起。③鼓枻:划船。④缉熙:光明,这里喻指为朝廷效力。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2)微斯人(《岳阳楼记》)(3)树林阴翳(《醉翁亭记》)(4)缅甚异之(章节三)5.下列对“章节三”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B.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C.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D.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2)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章节三)7.李白和刘禹锡面对仕途不顺之“忧”,都表现出豪迈乐观的气魄。他们在困境中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8.在“章节二”中,两位作者分别有什么样的忧乐观?请写出来。(2分)9.孙缅和渔父的忧乐观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章节三”的内容简要分析。(3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共8分)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春联”的资料。资料一:春联从辟邪的桃符演变为祈福迎祥的象征,是时代变迁的重要体现。在早期的生活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能力有限,只能祈求诸神庇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来年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期望往往通过春联来表达。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将对偶佳句与优美书法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对联,成为民间流行的文化景观。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对联汇编,推动了春联的流行,也推动了中国民间社会的风雅化。清人梁章钜编写的《楹联丛话》对春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进行评述,这对春联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7日,有删改)资料二:春联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能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红色是中国的喜庆色,大红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能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春节普天同庆,在农村地区除了各家大门、房门等要贴春联,其他地方也要贴春联——堂屋贴“万事如意”或“百无禁忌”之句,粮仓贴“五谷丰登”之语,厨房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神龛有“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家禽家畜是农民的宝贝,少数地方的农村猪圈、鸡鸭棚等处也贴春联,或者是用红纸写的一句吉祥话,一般是“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之类。个别农家院里有树木的,要贴上“树大根深”之语;有外墙的,墙面上贴“春光明媚”。正可谓天地之间一片红。(选自《邵阳日报》2024年1月15日,有删改)资料三: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变化。先说内容。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春联有“分田分地分房屋阖家欢喜,迎春迎福迎朝阳满门幸福”,表达了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成为主旋律,春联的内容也呈现出赞美改革、讴歌开放的特点,比如“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致富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等跟财富有关的春联,反映了人们对致富的渴望。再说形式。以前,春联都是用毛笔手写,如今印刷品越来越多,春联的样式也从过去只有红底黑字到现在增加了金粉红纸、金字红纸。此外,还出现了植绒春联、绒布春联、LED电子发光春联。尽管春联的样式越来越丰富,但因为那些都不是手写,制作中少了裁纸的步骤,没了挥毫泼墨的环节,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印刷的春联让过年少了一些仪式感,也淡化了传统的年味。(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7日,有删改)10.结合“资料一”的内容,概括春联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11.贴春联这一习俗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亲近、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请结合“资料二”“资料三”简要概括。(2分)12.下列对资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料一”简要介绍春联发展的原因,内容简明扼要,语言精练,条理清晰。B.“资料二”介绍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房门、堂屋、粮仓处贴对联。C.“资料二”中加点词语“少数”“一般”“个别”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D.“资料一”和“资料三”都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性强,更具说服力。(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8题。(共17分)开往边远山区的火车戴希①你在某所重点大学上学,半年后将要毕业。他是你的同班同学。为了写好毕业论文,你们结伴前往边远山区调研。②你们并肩坐在一列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上,一边欣赏窗外的山山水水,一边畅谈未来。③“快看,好迷人的景致!”当火车驶入大峡谷,你指着窗外激动地说。他顺着你指的方向看过去:“哇,这儿的山又高又大,山尖直插云霄,云彩像白丝带一样缠绕在山头!”他的双眸亮了。这儿的树漫山遍野蓬勃生长,到处是墨绿色的海洋!你同样喜形于色。这儿山石嶙峋,一块连着一块,有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千奇百怪!这儿的石板岩红红的,层层叠叠,俨然一本本厚厚的书!你愉快地想:“真好,大山里的自然环境真美啊!”④火车终于到达站点,你们下车步行很长一段山路后来到一个山村,住下来后,才知道这个山村山多地薄,离县城远,交通不便;村民种的粮食,不但产量低,还得人背肩扛,徒步远行到集市去卖。⑤一般早晨天刚亮,村民就出门赶路,晚上天擦黑才能回家。⑥所有这一切,村民们都坦然面对,他们顽强坚守,毫无怨言。⑦你们各自住在一户农户家。⑧你住的那户只有奶奶和孙子留守。奶奶七十多岁,孙子七岁,奶奶和孙子穿着破旧。可他们生活从容,充满阳光。⑨每天早晨六点前,奶奶会起床做早饭,做好饭后和孙子一块儿吃。说是做饭,其实就是煮锅稀饭,抓点儿咸菜放里面;或者煮点儿面条,舀点儿辣椒油再放点儿葱花。⑩吃过早饭,孙子背上旧书包,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赶往山村小学读书。虽然学校有些简陋,可是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专心致志。⑪孙子上学去了,奶奶就去喂牛放羊、种菜栽树、割草砍柴……往往忙碌至夜幕降临才回家做晚饭。⑫孙子放学回家后,如果天没完全黑,他便在屋檐下的明亮处,趴在一张高木凳上认真地写作业。⑬不上学时,孙子会帮奶奶干活儿:要么在厨房里,有模有样地生火做饭;要么上山打柴,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干柴,气喘吁吁________⑭你住进他们家后,他们的饮食依旧,只是吃饭前,如果有鸡生蛋,他们要给你煎个鸡蛋或冲碗蛋花,而以前,他们家的鸡蛋只是用来卖钱买日用品的;他们的劳作依旧,只是不让你像他们一样干活儿。你要辅导孙子读书做作业,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奶奶也乐得合不拢嘴。⑮你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奶奶说可不能让你受苦;孙子说向你学文化长知识,机会难得,他打心眼里,愿意你来他家。你心里漾起粼粼的潋滟。⑯有件事你听后眼圈红红的。孙子在学校吃午饭,比家里伙食好多了。遇到学校发物资改善生活,孙子总是把他的牛奶、面包等平常吃不到的好东西攒下来,带回家给你和奶奶吃。你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吃,他回答吃过了,吃不完。你悄悄地向同村与他临近的同学打听他是否真的吃了,同学就摇头。⑰那天你再问孙子:“为什么自己不吃呢?”孙子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孙子仰脸问:“你能留下不走吗?”你望着他渴望的眼神,落泪了。⑱你送给奶奶和孙子每人一套新衣服,又送给孙子一个新书包,他们高兴坏了,宛如得到了人间珍宝。你问他们:“为什么新衣服不常穿,新书包不常用?”他们说:“这么好的东西,哪舍得!新衣服等过年时穿,新书包等旧书包不能用了再用。”⑲住在另一户农户家的他,眼里也经常含着感动的泪水。⑳一个月后,你们结束调研。要离开山村时,闻讯而至的村民把你们送到村口,久久不肯转身。望着他们,你们心潮起伏。㉑“我打听过,山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急需学历高的老师,”并排坐在返程的绿皮火车上,你真挚而诚恳地对他说,“我们同为师范生,教书育人更有优势。不如,毕业后我们再结伴来山村支教吧?”㉒看着你期待的目光,他情不自禁地点头。你们会心一笑。㉓约定的时间到了。你们准备乘上开往那个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学校支教。㉔可就在火车开动之前,他止步了:“我们还是别去了,山村条件太差,日子太难熬,不如回城里找工作,寻求更好的发展吧?”你大吃一惊。㉕“怎么能这样呢?”盯着他的双眼,你坚定地摇头,“不,我必须信守诺言!”㉖就这样,你们一个临阵而退,返回大城市谋职;一个毅然前行,登上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支教。㉗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㉘艳阳高照的日子,你受邀进省城参加全省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你热泪盈眶。㉙颁奖大会结束,他迫不及待地找到你。㉚又是火车站,当你准备乘上那趟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之前,他下意识地拉住你的手:“别再去山村受苦受累了,留在省城吧。”eq\o\ac(○,31)你轻轻抽出自己的手,上下打量他半晌,依然坚定地摇头:“不,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教育,我舍不得撇下他们!”你又登上熟悉的、开往边远山区的那趟绿皮火车。(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1期,有删改)13.作者围绕“你”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14.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15.请在文章第⑬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1分)16.文章第⑭段连用两个“依旧”有何表达效果?(3分)17.文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18.有同学认为第㉗至eq\o\ac(○,31)段有些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三、整本书阅读1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填空。(7分)老师:《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今天,我们就围绕他创作高峰时期的诗歌进行交流。小冀:老师,艾青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哪些时期?老师: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①”,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小语:老师,《②》一诗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吧,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小文:还有《③》一诗,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用明白晓畅的口语和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悲凉的哀痛之情。小雯: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④”和“⑤”,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光明的热切追求。老师: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小冀:如《⑥》,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小语:还有长诗《⑦》,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老师:总之,《艾青诗选》真实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了诗人的思想,蕴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第三部分(20题5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播撒一颗种子于心灵田园,收获一份喜悦在奥运赛场。射击选手姜冉馨播撒“初心如炬,照亮前行之路”的种子,以坚定的信念和沉稳的发挥,为中国队赢得了荣誉;田径赛道上的谢震业播撒“破茧成蝶,突破自我极限”的种子,不断挑战着自己的速度极限,用汗水和毅力书写着中国田径的新篇章;张雨霏、李冰洁等运动员们播撒“众行致远,团结铸就辉煌”的种子,在游泳接力比赛中,用默契的传递和顽强的拼搏展现了团结的力量……让这些种子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愿我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请以“播撒种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发感想。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2题14分)1.(1)①眺望②喧嚣(2分,每空1分)(2)C(2分)(3)沉醉漫步(2分,每空1分)(4)女8(2分,每空1分)(5)③(2分)2.(1)A(2分)(2分)示例一:每一道美食,都充满着家乡的味道示例二:每一处风景,都彰显着自然的奇迹(2分,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即可)第二部分(3—19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6分)3.①云归而岩穴暝②但愿人长久③千里共婵娟④云横秦岭家何在⑤雪拥蓝关马不前⑥湘水无情吊岂知(6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二)(18分)4.(1)渡(2)如果没有(3)遮盖(4)对……感到惊异/奇怪(4分,每小题1分)5.A(2分)6.(1)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2)不一会儿渔父来了,(他)神态潇洒,(一边)垂钓(一边)高歌。(4分,每小题2分)7.示例一:在面对充满挫折的人生道路、目标难以实现时,要奋发振作,情绪高昂,充满信心。示例二:在现状不尽如人意时,要有坚忍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分,言之成理即可)8.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为乐。(2分,每点1分)9.两人的身份地位和人生追求不同。孙缅是为官之人,所处的环境及其人生理念决定了他追求功名利禄,无法忍受平凡枯燥的生活;渔父整日划船垂钓,与世无争,不喜欢追逐功名利禄,以闲适自然为乐。(3分,意思对即可)【章节三】参考译文:渔父,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什么地方。太康的孙缅任寻阳太守,在落日时漫步于水中的小块陆地间,看见了一只轻舟,乘着波浪忽隐忽显。不一会儿渔父来了,(他)神态潇洒,(一边)垂钓(一边)高歌。孙缅感到很奇怪,于是问:“有鱼卖吗?”渔父笑着回答说:“我钓鱼(的目的)不在于钓鱼,岂是为了卖鱼呢?”孙缅(对渔父的行为)更加感到奇怪,于是提起衣裳蹚水过去,(对他)说:“(我)私下观察先生是有德的人,整天(在这里)划船,实在是太辛苦了。我听说黄金白玉,是很重的利禄;四匹马拉的高车,代表荣耀和势力。如今正值君王统治下的文明盛世,驻守在海外的及隐居的高士,都纷纷望风来投。您何不出山来辅佐光明盛世,何必像这样隐藏(自己的才华)?”渔父说:“我是个(居住在)山海间的狂人,不通晓世间的琐事,未曾分辨贱贫,不管荣华富贵。”于是(他)悠然地划着船离开了。二、现代文阅读(一)(8分)10.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更高;②对偶佳句与优美书法进行结合,出现专门的对联汇编;③《楹联丛话》对春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的评述。(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1.①春联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能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②春联在不同的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