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备考】初中历史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
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
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
分)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
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
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
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
化),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
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
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
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
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
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
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
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一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
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
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
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
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
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
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
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
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
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
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
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一直接一主要一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
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
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
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
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
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
盾……
6、目的、动机:一直接—主要一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
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
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
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
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
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
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
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
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
古及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
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
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
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
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
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
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
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
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
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
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
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
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
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
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
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
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
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
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一开始一发展或曲折一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
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
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
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
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
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
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
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
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
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
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一直接目标一主要任务一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
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
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
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
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一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
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
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
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
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
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
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
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
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
义)+结论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1
一、时间的分配
中考历史时间是56分钟(约60分钟),因为中考是政史合
卷,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
失彼。
二、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
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
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
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
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
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
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
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
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
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
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
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
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
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
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
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
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
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
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
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
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
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
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
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
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
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
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
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
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
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
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
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
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
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
后一步组织答案了。
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
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
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
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
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2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核心是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考试形式也相应地出现
了变化,。对于备考的初三学生而言,只有了解和掌握好开卷
考试的命题特点和解答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方能提高
复习实效和考出更好的成绩。
一、学生在开卷考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与前几年相比,在考核标准、命题
立意,试卷的整体要求及各种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做了许多调
整。
现在中考历史科命题的原则主要是探索怎样使试题更加体
现开卷考试的特点,怎样通过考试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起对历史
课教与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引导历史课向素质教直的方向发
展。从这一原则出发,试题一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
运用能力,纠正学生”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解,引导学生
在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消化知识;二是从有利于推进
素质教育的前提出发,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查,给
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
开卷考试,课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有的
同学在使用课本答题时存在一些得不偿失的做法,主要有以下
几个问题:
1、平时往教材上抄题,考试时从教材中找题。有的同学在
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把老师上课所讲的例题,或自己在教辅书
中做过的题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地、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
处,甚至把课本的原文字都遮住了。考试时,出于侥幸心理,
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一题一题地找,或照搬照抄,或断
“题”取“点”,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与试题的要求“貌合神
离”相距甚远,难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每道题都翻书。有的同学对开卷考试感到轻松,认为不
就是到考试时翻翻书嘛,但真到考试时,若要题题都在书中找
答案,恐怕考试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现在实行历史、政及
综合考试。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要翻政治书,又要翻历史
书,翻来翻去,一些同学自己都翻糊涂了。所以,像选择客观
性试题,一来题量大,难度较低;二来每题所占的分值较小,有
关的知识应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考试时应做到不
翻书就能解答,如果实在不能确定答案,再翻书查找。
3、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这主要表现在解答主观性试题
上,有的同学在答题时,不是先审题,而是先忙于抄书,看书
中哪些段落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由于审题不清,
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思路,往往是
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很容易出现偏离试题要
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4、只注重教材,不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俗话说: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许多试题都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
识联系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来回答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
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
的答案,如果考试时只翻阅教材,是无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
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思想
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
本。
二、开卷考试的命题特点
1.开卷考试命题要求
加强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所
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
2.开卷考试的命题特点
①以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测试理论和
教学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②以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为依
据,体现课改精神。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学科相关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命题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
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
的联系。
③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重新整合,在试题中创设新的情
境或场景,降低学生记忆难度,加强对学生体验、感知、理
解、积累和运用历史的考查,避免死记硬背。在命题特点上体
现知识的广泛性,选材的借鉴性,题量的适当性,试题的开放
性,形式的灵活性,设计的新颖性,答案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发
散性等。
三、开卷考试基本题型解答技巧例谈
开卷考试试题的设置灵活新颖,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
培养和提高,但其题型基本上离不开这样四个题型:单项选择
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综合题)。
1.单项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1)单项选择题是用来考查基础知识的最佳题型,特点是设
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答案惟一。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审清
题干中的关键词及相关的限定因素,排除干扰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历史学科的生活性
面向学生、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是20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
核心问题。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
飞跃。命题加大了对学生身边历史的考查力度,以学生生活和
实践中熟悉的人、物、事或可能遇到的新情况为材料,营造有
别于教材的新情境,设计新问题进行考查。
2.列举题的解答技巧
列举题就是把符合某种条件的人物、事件等按要求排列出
来的题型,分为横向列举题和纵向列举题。答题时要搞清楚试
题问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界定时空范围,确定要答的内容,
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知识点的张冠李戴、不全面或顺序颠
倒。答题要求规范有序,简明扼要,用词准确。
3.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
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
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
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材料层出不穷,提问灵活,增加了
解题难度,因而成为复习迎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①读:粗读题目,包括材料
和出处。②想:看清提问,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所记
忆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③答:“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
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如何分析材料?
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图片、表格。
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
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
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
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
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
关的所有历史信息。
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
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
(5)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
给我们什么启
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
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
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
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
(6)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
有几个答题角度。
(7)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
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
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所有的答案。⑻因为是计算机阅
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
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
4.问答题的解答技巧
(1)问答题是测试考生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归纳、综
合等能力的常见题型。解答时,一要审好题,抓好关键词;二要
确定答题范围与内容;三要规范组织答案,做到条理化。
一等(10—12分):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从史出,语言
流畅;
二等(6-9分):主题较明确,条理较清晰,史实较清楚,
语句通顺
三等(5分及以下):主题不够明确,史实不清,语句不够
通顺。
(2)发掘问题的思维空间,体现历史学科的探究性。
重视探究性学习,实现从传统死记硬背型历史学习方式向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转变
上的核心问题。命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到有话可说,答案多
角度、多层次,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有创新见解的试题,对推
动初中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价值不可低估。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3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
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
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
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
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
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地产买卖合同范本
- 饲料购销合同范本
- 塔吊租赁与安装合同
- 校服采购供应合同
- 国防物资订购协议书案例
- 专业林业承包合同范本
- 购销装饰布艺
- 法庭保证陈述无误
- 保温材料招标公告模板
- 居间房地产居间合同
- 【公开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 四川广安市2024年市级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父亲、树林和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申请书范文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 2024江苏地区“三新”供电服务公司招聘600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级经济师(初级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题库【重点】
- 病情变化及抢救配合
- 医院药品采购相关培训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初二家校共育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