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5/3B/wKhkGWcIDviAElsRAAK2_-AOhPI960.jpg)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5/3B/wKhkGWcIDviAElsRAAK2_-AOhPI9602.jpg)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5/3B/wKhkGWcIDviAElsRAAK2_-AOhPI9603.jpg)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5/3B/wKhkGWcIDviAElsRAAK2_-AOhPI9604.jpg)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5/3B/wKhkGWcIDviAElsRAAK2_-AOhPI9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B.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C.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4.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B.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C.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D.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5.科学家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种子萌发率(%)对照组无光照8.5组1红光98组2红光→红外光54组3红光→红外光→红光100组4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42组5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9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B.将组2处理的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萌发率不变C.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D.红光的促进作用可以被随后照射的远红光降低6.激素是一类能够激活器官或腺体的小分子物质,有时候与酶类似。某同学为了区分酶与激素,做了如下的表格。请找出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例结论A蛋白质可以被蛋白质酶水解,胰岛素也可以被蛋白质酶水解胰岛素是一类蛋白质B给蝌蚪定时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蝌蚪的生长周期明显加快甲状腺激素有催化分解作用C发烧时,有些器官无法正常工作,而流汗,排尿等功能加强高温下有些酶活性降低,而有些激素仍能产生对应效果D唾液淀粉酶不能使麦芽糖分解,TRH只能作用于垂体激素和酶都需要特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A.A B.B C.C D.D7.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子代表现型亲代表现型第一组笫二组第二组双亲全为有耳垂双亲中只有一方有耳垂双亲全为无耳垂有耳垂1201200无耳垂74932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上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B.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C.第二组家庭中,有可能某—双亲的基因型都是纯合子D.在第一组的抽样比例不为3:1,就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8.(10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是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新冠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1)人体呼吸道粘膜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病毒对人体的攻击,这是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免疫。(2)图甲中A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F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抗体浓度会引起免疫应答,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B细胞产生的物质d和E细胞产生的物质e,则d和e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新冠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不久,又患了该病,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从病毒或机体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10.(14分)新冠肺炎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时,症状之一是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揉眼睛、扣鼻子、摸嘴巴,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不要恐慌。回答下列问题:(1)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都有可能感染2019-nCoV,原因是上述行为可能使2019-nCoV更容易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道防线进入体液。(2)2019-nCoV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的“部队”会通过特殊的方式保证针时该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其中体液免疫主要依靠两个信号来实现,这两个信号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细胞免疫则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3)“白肺”出现的原因是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___________对这些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专家建议给这些重症患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其免疫力,以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4)目前接种2019-nCoV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__________,其作用是进入体内诱导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11.(14分)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和_______激素(直接作用)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__________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小部分形成__________细胞。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_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__。(3)H7N9病毒和HIV侵入人体后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但HIV和H7N9病毒相比,HIV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免疫。12.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图甲a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______(填序号)。(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F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A、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趋向于稳态,A正确;B、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由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B正确;C、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则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C错误;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正确。故选C。2、D【解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3、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但不能任意调控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C正确;D、估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D错误。故选D。【点睛】3、C【解析】1、分析题图: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细胞外液的运输,到达细胞lI,与细胞II上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2、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详解】A、如果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则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_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则Ⅱ为T细胞,其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B正确;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C错误;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4、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T细胞合成了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而阻断该“刹车”分子的作用,使T细胞被激活,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详解】所有细胞都含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但是只有T淋巴细胞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表达,其它细胞该基因不表达,A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B错误;促进“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减弱T细胞的功能,进而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C错误;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5、B【解析】由题干及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因变量是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黑暗处理作为对照组,表格数据显示,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下莴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其中第1组、第3组和第5组的发芽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4组,且接近于100%。【详解】A、比较第1组和第2组,第1组只用红光照射,发芽率高达98%,而第2组先用红光照射后用红外光照射,发芽率只有54%,可推测红光诱导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会逆转红光的作用,抑制莴苣种子发芽,A正确;B、分析表格可知,在黑暗处理、最后红光处理,最后红外光处理等条件先,种子萌发率都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将组2处理的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萌发率会发生改变,B错误;C、组3、组5最后的照射为红光,种子萌发率接近100%,而组2、组4最后照射的为红外光,种子萌发率明显下降,说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C正确;D、比较组1、组2可知,组1只有红光照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接近100%,组2先照射了红光后再照射红外光,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降低为54%,说明红光的促进作用可以被随后照射的远红光降低,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6、B【解析】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激素的化学本质:蛋白质和多肽类、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详解】A、蛋白质酶可以水解蛋白质,如果胰岛素也可以被蛋白质酶水解,则说明胰岛素是一类蛋白质,A正确;B、给蝌蚪定时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蝌蚪的生长周期明显加快,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新陈代谢速率的作用,而不是催化分解作用,酶才具有催化分解作用,B错误;C、发烧时,体内温度升高,蛋白质类的酶和激素活性降低,而有些非蛋白质类激素的活性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出现“有些器官无法正常工作,而流汗,排尿等功能加强”的现象,这说明高温下有些酶活性降低,而有些激素仍能产生对应效果,C正确;D、唾液淀粉酶不能使麦芽糖分解,TRH只能作用于垂体,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激素也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即激素和酶都需要特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7、D【解析】第一组中双亲全为有耳垂可以生无耳垂的后代,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则确定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A正确;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双亲全为无耳垂,子代均为无耳垂,最可能是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正确;第二组家庭中,双亲中有耳垂的可以是显性纯合体、也有杂合体;而无耳垂的肯定是纯合体,所以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C正确;由于有耳垂为显性性状,因此第一组的抽样家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是AA×AA、AA×Aa、Aa×Aa,所以后代比例不为3:1,D错误。8、C【解析】亲本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亲代长翅果蝇为杂合子,F1代雄性中残翅出现的概率为1/4。又根据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可知F1代白眼的概率为1/2,所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为雌性,基因型为BbXRXr。亲本中白眼长翅果蝇为雄性,基因型为BbXrY。【详解】A、由分析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为雌性,基因型为BbXRXr,亲本中白眼长翅果蝇为雄性,基因型为BbXrY,A正确;B、由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所以不论父本还是母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均占1/2,B正确;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是由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因此可以形成基因型为bbXrXr的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一②.非特异性(2)①.抗原呈递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细胞因子④.抗体(3)(4)该病毒发生了变异(感染其他类型流感病毒);或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解析】分析图甲,A为抗原呈递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C为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浆细胞,F为细胞毒性T细胞,G是记忆细胞。【小问1详解】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小问2详解】分析图甲,A为抗原呈递细胞,F为细胞毒性T细胞,使得被感染的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应答,由于病毒是胞内寄生物,因此进入机体后会引起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该过程中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d细胞因子和浆细胞产生的e抗体。【小问3详解】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且分泌大量抗体,因此二次免疫的特点为更快更强,曲线如图:【小问4详解】有人在成功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不久,又患了该病,原因可能是: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感染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点睛】熟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题中的相关信息并合理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前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0、(1)一(2)①.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或“辅助性T细胞传递”)③.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靶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3)细胞毒性T细胞(4)①.抗原②.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可能使2019-nCoV更容易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2)体液免疫主要依靠两个信号来实现,这两个信号的来源是: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或“辅助性T细胞传递”),而细胞免疫则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去识别宿主细胞(靶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的信号来实现。(3)肺部细胞被病毒感染后成为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对这些靶细胞识别后,即刻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细胞毒性T细胞对被感染的细胞(靶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使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的症状。(4)目前接种2019-nCoV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疫苗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进入体内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过程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点,把握实验设计中自变量的控制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11、(1)①.肾上腺素②.甲状腺(2)①.抗原②.细胞因子③.记忆B④.细胞免疫⑤.体液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HIV主要破坏辅助性T细胞(4)①.(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②.细胞【解析】1、据图分析,H7N9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细胞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体温上升。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体温上升。【小问2详解】B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即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小部分记忆B细胞。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先进行细胞免疫,释放出H7N9病毒,再进行体液免疫或非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抽油机专用皮带转离合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TPE密封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民法典货物运输合同
- 度车位委托管理合同及服务条款
- 租赁合同服务范本
- 商业门面租赁合同标准范本与转让合同
- 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项目合同
- 度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外包合同
- 劳动合同模板:代课教师专用合同
- 房地产开发建设合同
-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初二上劳动技术课件电子版
- 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模板-项目计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30
- 医院护理带教老师竞聘课件
- DB23T 3539-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强超薄耐摔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 烛之武退秦师 全市一等奖
- 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 地形图林地的勘界及面积测量-林地实地勘界与勾绘(森林调查技术)
- 技术规范书柴油发电机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