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史综合讲义_第1页
2024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史综合讲义_第2页
2024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史综合讲义_第3页
2024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史综合讲义_第4页
2024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史综合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代希腊

1、地理自然条件:

a、地理位置: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大洲要冲(希腊半岛为

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

尼亚群岛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b、地形:无大河,无大平原,多山,有许多小块平原,海洋条件

优越;

c、气候:地中海气候;

2、经济上:

a、农业上:葡萄、橄榄种植为主,粮食生产不发达(由于耕地缺

乏、土地贫瘠、地中海气候);

b、商业上:海外贸易(以葡萄酒、橄榄油、陶器换粮食);

3、社会生活:

海外殖民(由于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宽松

自由的社会氛围:平等互利的观念;各城邦基本一致的风俗习

惯和语言文字;共信德尔菲神庙神谕;奥林匹克运动会;

4、政治上:

a、城邦国家:公元前8世纪形成;数以百计;城市国家;小

国寡民;独立自治而又频繁交流;战争不断;

没有出现同一帝国(谁都没有吞并对方的实

力);民主政治的摇篮;君主专制没有发展起来

(公民与王权、贵族的斗争占有优势);

b、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管理;参政、保家卫国积极性极高;

社会主体阶层;成年男子;个人素质高(思维敏捷、

身体强健、能言善辩);不屈从于权威;集体荣誉

感;

C、雅典民主政治改革:部落贵族;工商业奴隶主;梭伦改革;

克里斯梯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雅

典民主政治得与失。

5、思想文化上:

亚里士多德;

二、古代罗马

1、罗马城邦时代(公元前753年一公元前509年):

a、国家性质:奴隶制城邦(从一个城邦扩张为一个帝国);

b、文化: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c、法律:习惯法(贵族垄断立法权,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2、罗马共和国时代(公元前509年一公元前27年):

a、国家性质:奴隶制贵族共和国(飞速扩张);

b、法律:习惯法(贵族垄断立法权,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

自然法;

3、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一公元476年)

a、国家性质:奴隶制帝国;

b、法律:万民法;自然法;

三、欧洲中世纪:

1、政治上:

诸侯封建割据(如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神权(神权高于王权);

2、经济上:

地中海区域为商业中心(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中世

纪末期,奥斯曼土耳其攻灭东罗马,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3、思想文化上:

罗马法复兴;天圆地方;亚里士多德学说奉为权威;

四、新航路开辟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1765):

(一)西班牙:

1、政治上:

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民族国家(驱逐阿拉伯人);狂热宗教热

情(传播天主教);开辟新航路(哥伦布、麦哲伦);美洲、菲律宾殖

民地(殖民重点在西半球);1588英西大海战(无敌舰队);霸权衰

落;

2、经济上: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数量大增,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如塞维利亚);价格革命;物种的交流(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

种植园;黑奴贸易;

3、思想文化上:

天主教国家;

(二)葡萄牙:

1、政治上:

西欧殖民的始作俑者(新航路开辟前,在西非建立殖民据点);完

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民族国家(驱逐阿拉伯人);狂热宗教热情(传

播天主教);开辟新航路(迪亚士、达伽马);巴西、亚非殖民地(殖

民重点在东半球,明朝时,占中国澳门);霸权衰落;

2、经济上: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数量大增,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价格革命;种植园;黑奴贸易;

3、思想文化上:

天主教国家;

(三)荷兰:

信奉加尔文教;西葡衰弱后,成为新霸主;三次英荷战争后,失

去霸主地位(同时失去北美殖民地,如新阿姆斯特丹);1688年,荷

兰执政威廉成为英国国王;黑奴贸易;

(四)英国:

1、政治上:

a、革命之前:

(1)都铎王朝时期: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英国国教);伊丽莎白一

世“开明专制”(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促进

工商业发展);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恢复天主教,打击资

本主义工商业;弗吉尼亚殖民地(英国第一块

殖民地);1613年,在印度设立商站;三个殖

民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

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

北爱尔兰拓殖;

b、革命:

(1)内战(1640—1649):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联合反对封建势力);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2)共和国时代(1649—1660):克伦威尔独裁统治(1653年任“护

国主”);《航海条例》;第一次英

荷战争;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其子继任护国主,但不久离职;

(3)复辟时代(1660—1688):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

二世、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

打击资本主义;第二次英荷战争;

第三次英荷战争;1688年,光荣

革命;

c、革命之后到第一工业革命之前:

(1)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88—1714):

威廉三世;《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

主持的内阁出现(革命之前是由国王亲信组成的枢密院);

(2)汉诺威王朝时期(1714—1765):

乔治一世;沃波尔;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

立宪制国家;英法七年战争;《巴黎和约》;成为殖民霸主;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b、具体表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数量大增,大西洋沿岸成为

新的商业中心);价格革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圈地运动(商品化农业、劳动力、市场);黑奴贸

易(18世纪最大黑奴贩卖国);

3、思想文化上:

a、宗教思想:新教国家;清教思想;

b、科技思想:牛顿;

c、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

d、文艺复兴:莎士比亚;

(五)法国:

1、政治上:波旁王朝;路易十四“开明专制”;路易十五;七年战争

战败;

2、经济上: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数量大增,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

商业中心);价格革命;黑奴贸易;

3、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为国教;

(六)英属北美殖民地:

七年战争;

(七)德国:

四分五裂(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

(八)意大利;

四分五裂;文艺复兴;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1765—1866)

(一)英国:

1、政治上:

a、中英关系: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南京

条约》;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控制中国海关,并获得内河航运和内地

通商的权力;

b、其他:北美独立战争;反法同盟;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

诞生;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第一次经济危机;

“世界工厂”;

3、科技思想文化上:

a、科学:达尔文;赫胥黎;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

家;

b、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法国:

1、政治上:

a、政权更迭:波旁王朝(一178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89

—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一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L月王朝(1830

—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一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1870—1940)

b、重大事件:支持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雅

各宾派转专政;热月政变;督政府;雾月政变;拿

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里昂工人起义;1848资

产阶级革命;

c、中法关系:《黄埔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获得内河航运和

内地通商的权力;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3、科技思想文化上:

a、科技:巴本;

b、文学:浪漫主义(雨果);批判现实主义(司汤达、巴尔扎克);

c、启蒙思想: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三)美国:

1、政治上:

a、独立之前:美利坚民族形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启蒙思想传播(富兰克林、潘恩)

b、独立之后:邦联;《1787宪法》;谢司起义;

c、华盛顿任总统时期:第一届国会;国家银行成立;组成内阁(协

调南方与北方、保守派与民主派的关系);

稳定货币;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

签订友好条约;总统否决权;“严守中立”

(法国大革命时期);孤立主义外交开始;

西进运动;

d、中美关系:《望厦条约》;

e、林肯时期:南北战争;废除黑奴;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南部

黑奴种植园的经济格局;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主

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影响);

3、科技思想文化上:

a、科技:富尔顿“蒸汽船”;惠特尼;

b、启蒙思想:富兰克林;潘恩

(四)欧洲其他地区:

1、德国:

a、政治上:四分五裂;反法同盟;

b、启蒙思想:康德;

C、音乐:贝多芬;

2、奥地利:

a、政治上:反法同盟;

b、音乐:舒伯特;

3、俄国:

a、政治上:反法同盟;1861农奴制改革;

b、科技上:雅可比;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866—1914):

(一)英国:

1、政治上:

a、政治上:与法、俄结盟,组成协约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

民帝国主义);

b、中英关系: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开始相

对落后(普遍采用蒸汽机,电气设备的使用率不

高);

(二)美国:

1、政治上: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托

拉斯帝国主义);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

3、科技上:

爱迪生;莱特兄弟;贝尔;

(三)法国:

1、政治上:

a、中法关系: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镇压义和

团;

b、其他事件:普法战争;色当战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

公社;协约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金融帝国主

义);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落

后于德国、美国;

3、科技上:

罗曼•罗兰;人类第一部电影(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

(四)德国:

1、政治上:

a、中德关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以中国山东

为势力范围;

b、其他事件: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1871宪法》;三国同盟;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带有浓厚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

主义);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其他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

3、科技上:

西门子;普朗克;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和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

(德国、奥地利科学家合作);

(五)俄国:

1、政治上:

a、中俄关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

b、其他事件:三国协约;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带有浓厚军事封建

色彩的帝国主义);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其他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

3、思想文化上:

柴可夫斯基;列宾;

(六)日本:

1、政治上:

a、中日关系: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镇压义和团;

b、其他事件:明治维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带有浓厚军事封建

色彩的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日俄战争;英日同

盟;

2、经济上:

a、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学;

b、其他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起进行);

垄断资本主义;

(七)世界其他地区:

1、比利时:格拉姆;

2、荷兰:凡高;

3、西班牙:毕加索;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一华盛顿会议结束(1914—1922):

(一)英国:

1、政治、军事上:

a、1914年:对同盟国宣战;马恩河战役;西线阵地战;

b、1915年:西线阵地战;

c、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d、1917年:英国各自治领军队开往前线;

e、1918年:协约国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突破兴登堡防线;取得

一战胜利;

f、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国联成立;

g、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解

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

约》);

h、其他事件: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发生动摇(海外投资

I工业生产力I财政金融地位I对世界经济的控制

力I);英国霸主地位动摇;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加

强对经济的干预);一战后,妇女获得普选权;一战

后,和平主义思潮、反战运动;

2、经济上:

a、战时经济:战时管制经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战时,

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b、一战对经济的影响:一战后,经济萧条,失业人口大增;英镑

地位动摇;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纽

约成为另一金融中心);英国沦为债务国;

3、科技:

军用飞机(空军);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

(二)美国:

1、政治、军事上:

a、1914、1915年:中立(但经济上已经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b、1916年:反德情绪高涨(直接原因是“无限制潜水艇战”使得

美国损失惨重);

c、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协助对德奥进行海上

封锁,开展反潜艇战;

协约国第一次大反攻;

d、1918年: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获得一战胜利;

e、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未加入国联;

f>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解

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

约》);

g、其他事件: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发生动摇(海外投

资I工业生产力I财政金融地位I对世界经济的

控制力I);美国地位空前上升(最大债权国、最

大资本输出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欧洲重

建过程中发挥无法替代作用);政府职能改变(政

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一战后,妇女获得普选权;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反战运动;

2、经济上:

a、1914—1916年:与协约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大发战争财;

b、1917、1918年:参战后,向协约国提供大量物资和经济援助。

c、1919-1922:一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空前上升,成为最大债权

国、最大资本输出国,在欧洲重建过程中发挥无

法替代作用。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3、科技上:

军用飞机(空军);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

(三)法国:

1、政治、军事上:

a、1914年:对同盟国宣战;马恩河战役;西线阵地战;

b、1915年:西线阵地战;

c、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e、1918年:协约国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突破兴登堡防线;取得

一战胜利;

f>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国联成立;

g、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解

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

约》);

h、其他事件: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发生动摇(海外投资

I工业生产力I财政金融地位I对世界经济的控制

力I);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一战后,妇女获得普选权;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

反战运动;

2、经济上:

a、战时经济:战时管制经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战时,

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b、一战对经济的影响:一战后,经济萧条,失业人口大增;沦为

债务国;

3、科技:

军用飞机(空军);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

(四)德国:

1、政治、军事上:

a、1914年:一战爆发;马恩河战役;东线击败俄军;东西线均

进入阵地战;

b、1915年:以东线为重点,但未击败俄军;

c.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实行“无

限制潜水艇战”;

d.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德军在西线四次反攻,但失败;

协约国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突破兴登堡防线;战败

投降;基尔水兵起义;十一月革命;德意志帝国灭

亡;魏玛共和国成立;

e、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f、其他事件: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发生动摇(海外投资

I工业生产力I财政金融地位I对世界经济的控制

力I);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一战后,妇女获得普选权;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

反战运动;

2、经济上:

a、战时经济:战时管制经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战时,

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b、一战对经济的影响:一战后,经济萧条,失业人口大增;大量

战争赔款;

3、科技:

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化学合成技术;

(五)俄国:

1、政治、军事上:

a、1914年:对同盟国宣战;东线被德军击败,但攻入奥地利;

东线进入阵地战;

b、1915年:东线为重点,抵抗德军进攻;

c、1917年:十月革命;

d、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e>1918—1920: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f、1920-1922:喀琅施搭得水兵叛乱;新经济政策;列宁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其他成就:“共产主义就是苏

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民族问题、实行国家

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

义;苏联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

2、经济上:

a、1914—1918:由于一战,经济崩溃;

b、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0—1922:新经济政策;

3、科技:

军用飞机(空军);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

4、文学上:

高尔基;

(六)日本:

1、政治、军事上:

a、1914—1918:加入协约国作战,打击德国在亚太的势力(夺

取德国势力范围山东及原属德国的一些太平洋

岛屿);趁欧美列强忙于一战,独霸中国(二十

一条),加紧向欧美列强在亚太的殖民地和势力

范围渗透;取得一战胜利;

b、1918—192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经济上:

加紧向欧美列强在亚太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渗透,获得

巨大经济利益;获得协约国大量军需订单,大发战争财;海

运业发展;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有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3、科技上:

军用飞机(空军);汽车取代马车,大量普及;

(七)世界其他地区:

1、意大利:脱离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巴黎和会(要求未获得

满足);华盛顿会议;墨索里尼法西斯上台;

2、奥匈帝国:一战;战败;民族独立运动;帝国瓦解;

3、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

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同盟国身份参加一战,但战败,后被凯末

尔资产阶级革命推翻。

八、华盛顿会议结束——1929经济危机爆发之前(1922—1929)

(一)英国:

经济恢复并繁荣;1926年,贝尔德在伦敦公开演示他发明的机械

扫描电视,并于1928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进行电视收发试验);

(二)法国:

经济恢复并繁荣;

(三)美国:

经济发展迅速(柯立芝繁荣);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标

志着电影技术从此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卓别林;1923年,兹

沃尔金发明电子显像管;

(四)德国:

经济恢复并发展迅速;

(五)日本:

经济恢复并发展迅速;1927,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蒙”的方针;

(六)苏俄:

1、政治上:

苏联第一部宪法颁布(1924年,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

去世;斯大林上台

2、经济上: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8年起第一

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停止;

九、1929经济危机爆发——二战结束(1929—1945)

(一)美国: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胡佛无力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罗斯福

新政;“中立政策”(绥靖政策的一种表现);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中立法》;

b、1941年:《租借法》;“先欧后亚”战略的制定;苏德战争爆发

后,美国支持苏联抵抗德国进攻;《大西洋宪章》(第

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签订以武器供

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珍珠港事件;参加二战;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同

时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这就是联合国名称

的由来);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火炬行动(登陆北

非);

d、1943年:迫使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场结束;进军意大利,

迫使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

织);

e、1944年:诺曼底登陆;

f、1945年:收复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日本海空军主力基本被

消灭;雅尔塔会议;鲁尔区歼灭西线德军主力;易北

河会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攻占硫磺岛、冲

绳岛;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台;波茨坦会议;《波茨

坦公告》;向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

二战胜利;签署《联合国宪章》(6月26日,二战还

未胜利);

2、经济上:

(1)二战爆发之前:1929经济危机;胡佛无力应对经济危机;罗斯

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凯恩斯主义

取代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

(2)二战爆发之后:战时管制经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大

增;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4年7月,二战

还未结束);

3、科技上:

原子弹;1931年,兹沃尔金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4、文化上:

海明威;卓别林;电影《浮华世界》(标志着电影进入“有声电影

彩色时代);

(二)英国: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九一八事变、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慕尼黑阴谋);英、法、苏集体安

全谈判失败;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参加二战(对德宣战,但未在西线进攻德军);

b、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绥靖政策破产,张伯伦下台,丘吉

尔上台;不列颠之战;

c、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英国宣布支持苏联;《大西洋宪章》;

签订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阿

拉曼战役;火炬行动(登陆北非);

e、1943年:迫使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场结束;进军意大利,

迫使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f、1944年:诺曼底登陆;

g、1945年:雅尔塔会议;鲁尔区歼灭西线德军主力;易北河会师;

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丘吉尔下台,艾德礼上台;

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二战胜利;

签署《联合国宪章》(6月26日,二战还未胜利);

2、经济上:损失惨重。

(三)苏联: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苏联社

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斯大林模式确立);高度

集权的政治模式;大清洗;斯大林崇拜;支持

西班牙左派(国际纵队);英、法、苏集体安全

谈判失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占领波兰东部;

b、1941年:莫斯科战役;

c、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家宣言》;库尔斯

克战役;《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1945年:雅尔塔会议;易北河会师;柏林战役;德国投降,欧

洲战场结束;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参加对日

作战;签署《联合国宪章》(6月26日,二战还未胜

利);

2、经济上: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比较齐全的工

业体系);成为工业国(但存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思想文化上:

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四)日本: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

a、1929年:经济危机;

b、1931年:九一八事变;

c、1932年: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

d、1933年:进犯山海关、长城、察哈尔;

e、1935年:华北事变;

f、1936年:广田宏毅上台(初步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策源地形成);

南进派、北进派;

《反共产国际协定》;

g、1937年:近卫文mo上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八

一三事变(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实行所谓的“以华

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

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柏林一一罗马一一东京”轴心形成(法西斯国家集团

形成);

h、1938年: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攻下武汉、广州(抗战进入

战略相持阶段);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德穆楚克栋鲁普为首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傀儡政权。

b、1940年:百团大战;汪精卫傀儡政权;枣宜会战;提出建立“大

东亚共荣圈”计划;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德、意、

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c、1941年: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占领泰国、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

荷属东印度及大量岛屿;

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

e、1944年:中国敌后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f、1945年:失去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等地;海空军主力被灭;

失去硫磺岛、冲绳岛;

拒绝《波茨坦公告》;中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全面反

攻(《对日寇最后一战》);广岛、长崎被扔原子弹;苏

联对日作战;关东军被灭;宣布投降;

2、经济上:

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战时管制经济;掠夺被占领地区大量资源

与财富;二战后期,经济崩溃;

3、思想文化上:

极度专制;天皇崇拜;

(五)德国: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

a、1929年:经济危机;极右翼势力抬头;

b、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c、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这标志着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欧洲

策源地的形成);开始扩军备战;

d、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e、1936年: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支持佛朗哥;支持意大利侵略埃塞

俄比亚;”柏林一罗马”轴心形成;《反共产国际协定》;

f、1937年:“柏林一一罗马一一东京”轴心形成(法西斯国家集团形

成);

g、1938年: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

h、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进攻波兰;

b、1940年:北欧战役;进攻法国;不列颠之战;德、意、日正式结

成三国军事同盟;

c、1941年: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占领南斯拉夫

和希腊;进攻苏联;莫斯科战役;

d、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e、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

f、1944年:诺曼底登陆;

g、1945年:德军在阿登地区展开最后一次反攻;西线德军主力在鲁

尔区被围歼;柏林战役;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

2、经济上:

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战时管制经济;掠夺被占领地区大量资源

与财富;二战后期,经济崩溃;

3、思想文化上:

极度专制;希特勒个人崇拜;

(六)意大利: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经济危机;入侵埃塞俄比亚;支持佛朗哥;“柏

林一罗马”轴心形成;《反共产国际协定》;“柏

林一一罗马一一东京”轴心形成(法西斯国家集

团形成);慕尼黑阴谋;

(2)二战爆发之后:

a、1940年:对法国宣战;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b、1942年:阿拉曼战役;

c、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场结束;进军意大利,墨索

里尼倒台,迫使意大利投降;

2、经济上:

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战时管制经济;掠夺被占领地区大量

资源与财富;二战后期,经济崩溃;

3、思想文化上:

极度专制;墨索里尼个人崇拜;

(七)法国:

1、政治、军事上:

(1)二战爆发之前: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九一八事变、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慕尼黑阴谋);英、法、苏集体安

全谈判失败;

(2)二战爆发之后:

a、1939年:参加二战(对德宣战,但未在西线进攻德军);

b、1940年:被德国占领(南部成立以贝当为首的傀儡政权);自

由法国运动;

c、1944年:法国光复;

d、1945年:签署《联合国宪章》(6月26日,二战还未胜利);取

得二战的胜利;

(A)其他地区:

1、西班牙:1936年内战;1939年马德里被攻陷,佛朗哥建立法西

斯独裁政权;二战中保持中立;

2、埃塞俄比亚:1936年被意大利攻占,但人民坚持游击战,1941

年获得解放;

3、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慕尼黑阴谋,苏台德地区被占;1939年,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4、奥地利:1938年被德国吞并;

5、阿尔巴尼亚:1939年被意大利吞并;

6、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1940年被德国吞并;

7、南斯拉夫、希腊:1941年被德国吞并;

十、二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1945——1991)

(一)美国:

1、政治、军事上:

a、40年代:杜鲁门在位;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杜鲁门

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北

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德国分裂;联合国成立(10

月24日,联合国成立之初,美国控制联合国,60年

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

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

b、50年代: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在位;朝鲜战争;介入中东问

题(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日内瓦会议;

c、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在位;古巴导弹危机(表明

冷战中,美国还是处于强势地位);越南战争;第三

次中东战争;

d、70年代:尼克松、卡特、福特在位;退出越南战争;中美关

系缓和;中美建交;第四次中东战争;

e、80年代:里根、老布什在位;星球大战计划;第五次中东战争;

f、90年代以来:老布什、克林顿在位;海湾战争;

2、经济上:

a、40年代、50年代:二战后,经济实力大增,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迅速;马歇尔计划;世界银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于

1944年,二战还未结束);关贸总协定;二

战后40、50年代,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注

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

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b、60年代:肯尼迪“新边疆”、约翰逊“伟大社会”(把大规模

赤字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

长和减少贫困);

c、70年代:滞胀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

d、80年代:里根改革(使用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论,1982年,

经济回升,但仍然有四高问题);

3、文化上:

摇滚乐(猫王);乡村音乐;西部音乐;

4、科技上:

195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苏联:

1、政治、军事上:

a、40年代:斯大林在位;二战后,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经互

会;承认新中国;德国分裂;

b、50年代:斯大林、赫鲁晓夫在位;斯大林去世;苏共二十大;

批判斯大林;赫鲁晓夫改革;《中苏好友同盟互助条

约》;朝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介入中东问题;

华约成立;日内瓦会议;中苏关系恶化;

c、60年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位;赫鲁晓夫下台;勃列

日涅夫上台;比列日涅夫改革,逐步成为超级大国;

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冷战中,美国还是处于强势地

位);越南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d、70年代:勃列日涅夫在位;第四次中东战争;

e、80年代:勃列日涅夫、安德波罗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

在位;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苏关系缓和;星球大战

计划;第五次中东战争;

、90年代: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

导地位);《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

九”事件(此后,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民主派掌权);

《明斯克协议》(标志着独联体建立);《阿拉木图宣

言》(标志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

退出历史舞台;

2、经济上:

a、40年代:二战后,经济实力大增;继续推行斯大林高度集中

的经济模式(二战后,尤其是50年代,斯大林模式

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经济互助委员会;

b、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玉米运动;

c、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上,

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军事、综合国力大增,成为超级大国);

d、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从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改

革减缓,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的趋势,苏联陷

入困境);

e、80年代、90年代:国民经济衰退;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发

展战略);

(三)英国:

1、政治上:

a、40年代:艾德礼在位;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马歇尔

计划;北约成立(北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

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德国分

裂;联合国成立(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之初,美

国控制联合国,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

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

英国殖民体系瓦解;

b、50年代: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英国在中东影响一落千丈,

美苏进入中东);日内瓦会议;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

河被埃及收归国有;罗素《人类的危机》演说;《罗

素一一爱因斯坦宣言》;

c、60年代:英国加入欧共体;

d、70年代:欧共体“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

e、80年代: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84

年);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

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步伐;

2、经济上:

a、40年代:二战后,经济实力严重下降;马歇尔计划;

b、50年代:50、6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c、70年代:滞胀经济危机;

3、文化上:

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四)法国:

1、政治上:

a、40年代: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北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德国分裂;联合国成立(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之

初,美国控制联合国,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

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

面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很多殖民地半殖民

地独立,法国殖民体系瓦解;

b、50年代: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英国在中东影响一落千丈,

美苏进入中东);日内瓦会议;欧洲煤钢联营;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法德关系和解;

c、60年代:欧共体成立(法国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

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如戴高乐提

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d、70年代:欧共体“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

e、80年代: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间的

防务合作也加快步伐;

2、经济上:

a、40年代:二战后,经济实力严重下降;马歇尔计划;

b、50年代:50、6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欧洲煤

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c、70年代:滞胀经济危机;

(五)联邦德国:

1、政治上:

a、40年代: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北约、华约的成立,标志

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

成);德国分裂;纽伦堡审判;民主化改造;

b、50年代: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

体;法德关系和解;

c、60年代:欧共体成立;

d、70年代:欧共体“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

e、80年代: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间的

防务合作也加快步伐;

f、90年代:德国统一;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