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08/wKhkGWcH_Y-Af8htAALg57uRVjY132.jpg)
![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08/wKhkGWcH_Y-Af8htAALg57uRVjY1322.jpg)
![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08/wKhkGWcH_Y-Af8htAALg57uRVjY1323.jpg)
![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08/wKhkGWcH_Y-Af8htAALg57uRVjY1324.jpg)
![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08/wKhkGWcH_Y-Af8htAALg57uRVjY1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致公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课内现代文阅读(18题2分,19——20题每小题4分,共计10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8、下列选项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拟人:“袅娜”写出盛开的花的姿容曼妙;“羞涩”写出打朵之花含苞待放、妩媚动人。B.排比:“明珠”写在淡月的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星星”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美人”写从水中生长出的花朵纯洁、娇羞的美态。C.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真切、新奇,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D.比喻:作者把“出水很高的叶子”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荷叶姿容之美。19、请概括选文部分的写作内容。(4分)20、如何理解“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的含义?(4分)参考答案:18、B项为博喻。19、作者先写月下荷塘(1分),再写塘上月色(1分),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景色(1分),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淡雅、和谐之美(1分)。20、“酣眠”指月光朗照(1分),“小睡”指月光淡照(1分)。满月固然很好,但是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也是别有情趣的。(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们对网络红人的褒贬不一,但不容小觑的是,这个群体日益增长的数量,以及其催生的“网红经济”,过去的2016年,被不少人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网红元年”·“网红”效应渗透社交、电商、直播、游戏等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细分领域,撬动经济规模据预测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下同),新近在沪举行的“2017超级红人节盛典”上,知名大数据研究机构艾瑞发布的《2017网红生态白皮书》显示,至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直接给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助力。相伴而生的是,“网红产业”的专业化,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仅是运气,而且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选自郑莹莹《“草根筑梦”的中国网红》,2017年6月18日“中国新闻网”)材科二:(摘自“易观”文化公司研究数据)树料三:“网红”(网络红人)产生存在基本原因。泛娱乐正在成为社会中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们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特质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网民不断地放大,同民的审美、审丑、刺激、娱乐、臆想、偷窥、起哄、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成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红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根据搜狐发布的的100名网红排行榜可以看出,美女仍是网红的“形象担当”,占比高达36%:以漫画家、作家领衔的网红占比21%,创作型网红开始崭露头角:领域的专家、学者占比14%,由此可见,创新型的内容生产依然比较受欢迎、行业领域高手网红里大幅度上升趋势。由于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视频主播网红呈大幅度攀升的趋势。网红形象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不断扩大范围,渗透诸多行业,如企业家网红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助力品脾营销与传播也开始出现。(选自沈霄、王国华等著《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材料四:有专家表示,网红经济这四个字应该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固有名词,国外是没有的,但是在中国会有,但是它未来会演变,会朝有内容的、高素质的网红方向去演变。针对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出路和问题,创东方投资创始人肖永龙对记者表示,网红经济是点对点之间的直接互动,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电商,目前很多网红经济依靠个人力量在驱动,但由于个人的创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种模式的转换,没有相应的资本、团队的配合,久而久之,会造成审美疲劳。虽然网红经济在消费模式上有所创新,规模也在日渐扩大,但其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倾向问题,第二个是模式转换,如果最终形成不了一个平台或品牌,也不会延续太长时间。(选自皮成名《网红经济需要模式转换》,2017年6月19日《信息时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A
B.B
C.C
D.D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艾瑞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人数庞大,比去年全年增长了约五分之一。B.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只是运气,还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这是由于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C.根据材料二图表中年度、经济数据、变现方式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易观”文化公司对中国2016~2018网红规模作出的基本预测情况。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红、网红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7.D
8.BC
9.①网红催生了网红经济。②网红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③网红经济又推动网红形象不断扩大范围、渗透诸多行业。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D项,“出路”为“个人力量驱动”错误,材料四中说“,目前很多网红经济依靠个人力量在驱动,但由于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种模式的转换,没有相应的资本、团队的配合,久而久之,会造成审美疲劳”,可见还需要一种模式到转换,相应的资本、团队的配合等。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比去年全年增长了约五分之一”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最后说的是“比去年同期增长20.6%”,选项忽略了“同期”一词。D项,“中国网红产业规模变现方式主要来自IP品牌化……”错误,选项解说图表错误,从图表及图表中的“数据说明”可以看出,变现方式主要不是“IP品牌化”,应该是电商和直播。E项,“中国会长期独自享有”分析不当,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四第一段说的是“国外是没有的,但是在中国会有”,并没有说“会长期独自享有”。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红、网红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如材料一中“人们对网络红人的褒贬不一,但不容小觑的是,这个群体日益增长的数量,以及其所催生的‘网红经济’……相伴而生的是,‘网红产业’的专业化,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仅是运气,而且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如材料三“网红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网红形象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不断扩大范围,渗透诸多行业,如企业家网红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助力品牌营销与传播也开始出现”,分析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网红催生了网红经济,而网红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网红经济又推动网红形象不断扩大范围、渗透诸多行业。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好奇心:民族文化差异之旅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韩剧重视民族风情的再现,以及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韩剧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和文化蕴含,与我们是有差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所在。韩剧把人间的种种情感都交织在一起,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如“长幼之序、孝悌之义、夫妇之伦、儿女之道”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义和平”等传统儒学基本理念,也是韩剧中所隐含的精神基石。这些传统文化的遗风,对当代中国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因而韩剧能很快地进入中国市场,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此外,中韩两国电视剧自身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差别,也是吸引中国观众眼球的一个法宝。如今在中国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即便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也往往是借家庭的冲突来反映社会问题,让人看了之后心情沉重。韩剧则通过折射韩国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又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泡菜文化”。这些都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同一本现实生活的“教科书”。这种差别一方面迎合了中国观众、特别是都市观众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这些观众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宣泄的平台,以填补由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心理空虚和迷茫。韩剧的成功,还带动了韩国其它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韩国服饰、韩国音乐组合、韩国影片、演艺明星随之而来,甚至有迹象表明,在图书市场上对韩语文学的翻译也开始有趋热的迹象。由此可见,随着“韩剧热”的不断升温,“韩流”还将频频来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面对“韩流”,我们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更应有创新和超越的追求,这样才能让真正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风”向世界播撒芬芳。1.下列对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的”是指属于某个民族独特的,具有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价值、反映了该民族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价值信仰、道德原则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B.“世界的”是指某种艺术品蕴涵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精神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得到全世界的热爱与欣赏。C.“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它的内涵应该是越是民族优秀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珍品。D.这句话说明了一个辩证的道理,那就是越是属于某一个民族产生的文化,就越会在全世界流行开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韩剧能吸引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关键是使观众能真切地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韩国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与观众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别。B.韩剧特别注重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把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中国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遥远,既亲切又匮乏。C.韩剧独特的“泡菜文化”,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中国的电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D.“韩剧热”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还将带动韩国其它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存在差异,就能够激发起不同民族观众的好奇心,韩剧对中国观众、东亚观众乃至世界观众来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可见韩剧的民族风情颇有特色。B.中国和韩国具有共同的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两国文化交流必将畅通无阻,两国的伦理道德等观念也保持一致。C.中国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家庭剧很少,那些电视荧屏中唱主角的,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官场搏弈、或是商战风云、或是警匪拼杀,都只能昙花一现。D.“韩流”频频来袭,那是因为真正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风”没有向世界劲吹。当“汉风”劲吹之日,便是“韩流”衰退之时。参考答案:1.D
2.B
3.A1.笼统地认识具有片面性,从1、2自然段看,应试越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越有可能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因为还存在一个客观事实,即越是民族落后的文化就越不可能赢得世界的认可。2.从2段1、3行可看出,我们中国的儒学文化只是韩剧中所隐含的精神基石,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遗风,并非由韩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3.A的起源句信息点1段1—4行;B的起源段原句信息点在2段1行,有血缘关系,不等于交流没有任何障碍,也不可能决定两国的伦理道德等观念也保持一致。C的起源句信息点在3段2—4行;表现宫廷争斗、官场博弈、商战风云、警匪拼杀等内容的电视剧虽然不是家庭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也有生存的理由。D的起源句信息在末段末3行,中韩文化不是对立的文化,而是完全可以互相借鉴、学习的文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长短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与!”(唐·柳宗元《梓人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职:职责B.贪禄嗜货者
货:货物C.画宫于堵
宫:房屋D.曲尽其制
制:制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余甚笑之
是岂人众之不足
B.
则其姓字也
其皆出于此乎C.
作于私家
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D.
怒而退之
则群聚而笑之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梓人)家不居砻斫之器
B.(吾)将求他工C.凡执用之工不在(其)列
D.(堵)盈尺而曲尽其制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梓人“专其心智,知体要者”的一组是(
)①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②将饰官署
③圜视大骇④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
⑤盈尺而曲尽其制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梓人知体要者、因得成功的故事,说明解决问题要抓住要害,做事情要把握关键。B.“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且与文末“继而叹曰”相照应。C.梓人绘画水平极高,所以画完后只在画上写自己的姓字,不写别人的,别人也没有意见。D.“吾善度材”中的“材”含义较多,其中有栋梁之材,也有各类工匠,还有喻义如治国人材等。参考答案:1.C(职,做工作;货,钱财;制,规划、规格)2.D(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A之,代词,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其,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示揣测。C于,介词,在;介词,从,向。)3.D(应为“宫”,即房屋的施工图)4.B(看主语便知,②“将饰官署”者为京兆尹,③“圜视大骇”者为“余”,故二句所述皆非“梓人”)5.C(将“梓人”的工作理解成画画儿)参考译文:裴封叔的府第在光德里,有个木工敲他的家门,说希望给他间空屋子住,他将以做佣工来报偿。他所做的工作是运用尺子、规矩、绳墨规划方圆曲直,(8尺为“寻”,10丈为“引”,“寻引”指尺子等度量之具)家里并没有刀锯斧斤等木工工具。(砻,研磨工具)问他的特长,他说:“我善于估量木材。比照房屋的规格,相称的进深、方圆、长短,指派那些工匠做活。没有我,他们就不能盖成一间房子。所以给官府干活,我的工钱是别人的三倍;在私家干活,我也得到大半的工钱。”一天,我进他的屋子,看见他的床缺个腿不能修理,还说:“要找别的工匠来修。”我很是笑话他,认为他是个既无能又贪财的家伙。后来,京兆尹要修理官署,我恰恰也前去办事。只见那里堆积着许多木材,召集了不少工匠。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面对着那木工。木工左手拿着量尺,右手拿着手杖,站在中央。他估量栋梁所需承担的分量,考虑木材的承重能力,挥动他的手杖,指着右边说:“斧子!”那拿斧子的工匠就跑到右边。他又回头指着左边说:“锯子!”拿锯子的工匠赶快跑到左边。不一会儿,使斧的砍,使刀的削,都干了起来,那些人都看他的脸色,等待他的指挥,没有敢自己拿主意的。那不能胜任的,木工生气地喝退他们,也没有人敢表示不满的。他在墙上画出房屋图样,这一尺见方的图样却完全合乎规格,依据图上的尺寸建造高大的屋宇,没有一点儿差错。建成后,就在房屋的大梁上写:“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这里写的“某人”就是那木工的姓名,所有干活的工匠都不列入。我环视左右,大大吃惊,这才知道那木工的技能精巧到了极点。后来,我又叹息道:“他就是那种超出了手艺,一心用在心智上,因而能了解事物的大体与纲要的人吧!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②,遂决意南归。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③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④,斩安国于市。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类的野兽。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B.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C.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D.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筮仕:古时候的人们都迷信占卜,进行任何事之前都会先卜测一番凶吉与否,连士人出仕做官,也一定要先占卦测吉凶。后人便称出仕做官为“筮仕”。文中指的便是出仕做官。B.市:在古代,实施斩首行刑的地方一般有两个,一个是郊外比较荒凉的地方,因为围观的百姓不多,有利于维持秩序。另一个就是在闹市,作用就是用来示众,警示周围的老百姓。C.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D.长短句:在唐代,长短句是一个诗体名词;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长短句是词的别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B.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C.辛弃疾写《美芹十论》等文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D.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匪患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参考答案:10.B
11.A
12.B
13.(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2)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百姓做盗贼的缘由,探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平息盗贼的军队。【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题中,考生可以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美芹十论》、朝、理、势、技、地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献”意思是“进献”,“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献”的对象——朝,所以“献”和“于朝”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从句式的角度来看,“逆顺之理”和“消长之势”结构一致,“技之长短”和“地之要害”结构一致,这些都属于《美芹十论》中的内容,断句的时候要呈现这些对称的句式,且“甚”意思是“非常”“很”,是副词,做“备”的状语,状语无论后置与否,都不能与修饰的谓语断开,所以“甚”和“备”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A项,“文中指的便是出仕做官”错误,从第一段“始筮仕,决以蓍”中“始”可以推测,此处的“筮仕”应是指初出做官,卜问吉凶,故该项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项,“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错误,“京益壮之”指的是耿京更加称赞他,“壮”是形容词意动,意思是“以为壮”,译为“称赞”,选项曲解实词的意思。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缘”,因为;“归”,归顺;“期”,想到,料到;“何以”,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何”,拿什么,“以”,拿。(2)中,“望”,希望;“深思”,深入思考;“致”,导致;“由”,名词,缘由;“讲求”,探求;“弭”,消除;“术”,方法;“徒”,只;“恃”,依靠;“兵”,军队;三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一起学习,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用蓍草占卜来决断,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交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在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抓不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于是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会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加称赞他勇敢。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犒劳军队,召见并嘉奖了他,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上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上商议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采纳。(辛弃疾)作《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向来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充满正气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了他。不久,辛弃疾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当时,盗贼在湖南接连兴起,辛弃疾全都把他们讨伐铲平。然后就上奏章说:“现在朝廷清察明审,可近年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盗掠相继发生。他们都能一呼百应,杀掠官吏百姓,死尚且不顾及,以至于烦劳大军来消灭。田野中的老百姓,郡府用搜刮祸害他们,县衙用征收赋税祸害他们,官吏用索取祸害他们,有钱有势的人用兼并来祸害他们,盗贼用掠夺来祸害他们,老百姓不去做盗贼,离开这里将到哪里去呢?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可是贪官污吏却迫使他们做盗贼,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百姓做盗贼的缘由,探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平息盗贼的军队。”皇上诏令褒奖他。辛弃疾十分擅长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留传于世。6.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山之叟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注:鄂:通“萼”,花蕾。韡:音wěi,繁盛。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其原,数日亦死
归:移回
B.客过而尤之曰
过:指出过错C.为损重赀
损:花费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诚:确实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犹奇于新也
B.
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吾其还也C.不自怒而怒花,过矣
D.
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夫晋,何厌之有12.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下牡丹百倍者”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吾得兄事之
C.籍吏民,封府库
D.太子迟之13.下列各句与例句“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B.大王来何操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旧牡丹,是错上加错。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才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23分)15.文言文翻译:(10分)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文中加线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文中加线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0.B(过:拜访)11.C(A第一个“以”是“认为”,第二个是“拿,用”。
B第一个“其”是“它们的”第二个是“如果”。
C句全都表转折,是“却,可是”之意。D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12.C13.B14.D(A说“移植花木宜在春季,文中说“迁而移之,在冬非春”。B“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新牡丹一开花,主人就感觉还是原有的好,不是它死后才知道的。
C“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与文意不符。文中主人对旧花始终没有“怨”)
15.①“有益于君”状语后置1分,“敢以烦执事”1分。(2分)②“所以”1分,判断句1分,“出入”与“非常”1分。(3分)③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2分))④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怪自己却怪花,这就错了!(3分)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中的正文部分,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边的题目。为了丰富校刊《求真》的内容,特征求下列内容的稿件:园丁颂歌、班级启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等。来稿要求内容健康,文字简洁,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左右为宜。建议征文作者先将拙稿送语文老师斧正,以便保证稿件质量。切勿不要忘记写明真实的姓名和所在班级。(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参考答案:(1)不超过
切勿(不要)(2)拙稿
斧正(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啰嗦,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本题中,“不超过千字左右”“切勿不要”都显得重复啰嗦,应该去掉“不超过”“切勿或者不要”。(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文体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的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中,“拙稿”是对自己稿件的谦虚的说法,“斧正”意思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出现在征稿启事这类应用文中都不得体。可以将“拙稿”改为“稿件”、“斧正”改为“修改”。8.阅读某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构成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年份项目1996200120032005食品59.6249.1340.7136.69衣着6.855.755.165.03居住13.9115.4720.0327.02家庭设备4.234.524.424.51医疗保健3.245.247.159.81文化教育7.8111.0618.1822.72其它商品2.763.143.243.08答: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
,二
是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参考答案:衣食开支比重不断下降2分;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住房的支出明显增长2分。该省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和健康2分。9.把下面这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旬。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①中原经济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②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③中原经济区是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④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参考答案: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许多格言或熟语沿用了千百年,但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把某些训诫奉为圭臬。②有人说,教师的不经之谈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教师不留心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③那些有机会却瞻前顾后不积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共和国核心领导人产生制度,以消弭未来中国可能祸起萧墙隐患的人,就是共和国最大的敌人。④历史上的不少发明和创造确曾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并使许多一度重要的生活景观和文化经验终成明日黄花。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⑥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发展并非一片坦途。在风云际会的国际冲突和起伏不定的国内形势影响下,双边关系有过波折和动荡。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参考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①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合乎语境。②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语体色彩使用错误。③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产生;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符合语境。④明日黄花: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合乎语境。⑤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坏人都有。不合语境,应该为“参差不齐”。⑥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不合语境。故选C。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觉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个圆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于是,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几次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也就在原地扎根了,再也不游走了。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结合内容及含意,阐述你的看法。参考答案:相信自己的潜能坚信自己有潜能,志存高远;挖掘自己的潜能,翱翔蓝天。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将全世界图书馆的图书的信息都装进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拥有这种信念,心系蓝天,才有可能登临人生的顶峰。林清玄说,他小时候立志要当一个作家。然而,他所在的那个地方四百年都没出过一位作家。他的父亲、兄弟、姐妹都不相信,甚至因此嘲笑他。他就像那只鸡窝中的鹰,然而他并没有像那鹰对自己失望,而是一直坚信自己有能力成为一位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的含义及作用》课件
- 康复评定期末考试练习测试卷
- 车身选择上复习测试有答案
- 《拉深件各个计算》课件
- 《音乐教师心理整容》课件
- 《积极的工作心态》课件
- 《金融机构极其体系》课件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静脉输液并发症》课件
- 《新兴工业区》课件
- DB15T 2058-2021 分梳绵羊毛标准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高职)银行基本技能ppt课件(完整版)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告知承诺书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猴车司机试题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 剪力墙、楼板开洞专项施工方案
- 办好高水平民办高中的哲学思考-教育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