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专项测试题及答案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和谦敬辞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小说集主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B.在教材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相关知识:①消息报道事件全过程,其特征为真实、及时、简明。②新闻特写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截取事件局部,使局部具体可感。③通讯是只使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C.新闻报刊记者解释道:“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D.清明时节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在家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2.(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妯娌”是指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C.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并称“吴均三书”。D.“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径直且不易为风吹散。3.(23-24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期中)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本文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B.《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作者钟声,这是一篇新闻评论。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D.《使至塞上》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此诗是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4.(22-23八年级上·山东·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四联,第三联称为颈联。例如:《野望》是五律,《钱塘湖春行》是七律。B.消息在新闻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一般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并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事实;而新闻特写则描写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C.《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散文,都在对典型事例的叙述中穿插了必要、精当的议论,这些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D.《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两文都是书信,都融情于山水,以山水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的主题也都一致,即沉醉于山水自然的闲适之情。5.(23-24八年级上·天津河北·期中)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他的代表作。B.《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它的作者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C.《记承天寺夜游》中“藻荇交横”的“藻荇”是水生植物,水草。作者写作此篇时,正被贬黄州。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字面意思是采食野菜。《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在商灭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代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6.(23-24八年级上·湖北襄阳·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使用了夸张)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叙了自己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相识、相交、相离的故事。C.《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两文都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书信,多用骈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美景。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律诗都是八句,每两句一联。7.(23-24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中)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B.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D.《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宋时期文学家。8.(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中)下列关于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写到的《“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录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郭晶晶以较大优势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事件。B.语段中写到的《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本文向我们展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本文有强烈的感情色彩。C.语段中写到的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D.语段中写到的《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其生动的描绘,透露出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和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9.(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B.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10.(23-24八年级上·辽宁铁岭·期中)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仙”。《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C.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苏轼称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三峡》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11.(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C.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初春景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是暮春景象。D.《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四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12.(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内容重要性按照“金字塔结构”安排。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C.夸张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其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是扩大夸张。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13.(23-24八年级上·浙江绍兴·期中)小文在文学社社刊审稿时,发现“知识贴士”栏目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选出有误的一项(
)A.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B.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记述自己的生平,他传记述他人的生平。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非常有特色。C.骈文是一种文体,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骈文双璧”。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野望》的颈联和颔联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山野秋景,十分出彩。14.(23-24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中)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15.(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以“希望一奋斗一实现”为主线,叙述了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B.《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C.《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D.在《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猫的摧残的经历,交代了“仇猫”的原因,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16.(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长江,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男子的配偶。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C.鲁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D.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列夫·托尔斯泰》出自英国传记文学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17.(23-24八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D.《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1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北魏历史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历史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B.在古诗文中,单音节词占主导,一个字通常就是一个词。例如,“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的就是妻子和儿女。C.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D.“采薇”的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19.(23-24八年级上·重庆·期中)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二则》是记录解放战争的新闻,从中看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反动派节节败退,正义战争必胜的历史规律。B.新闻,又称消息,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C.在小说《藤野先生》里,鲁迅先生写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形象。D.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美妙月色,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0.(23-24八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B.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D.《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选自鲁迅《呐喊》,记述了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老师。1.(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演讲者要要注意与听众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C.《三峡》选自北宋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校证》,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全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2.(23-24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中)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重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人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的迫切要求。B.毛泽东出身于大官僚家庭,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他领导过学生运动,并帮助创建共产党,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的人。C.“我开始向往到长沙去。长沙是一个大城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少的学堂……那是个很繁华的地方。”以上语句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的自述。D.毛泽东在童年时代,反抗心理和自尊心极强,不服父亲的管教。3.(23-24八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只有毫无保留的拼搏。无论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荣耀背后,每次胜利都有迹可循。——这句话中的成语运用恰当。B.新闻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主要部分。——这句话的表述是准确的。C.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个文学常识是正确的。D.由上亿网民进行线上“数字火炬”接力形成的“数字人”,和场内的火炬手一起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这句话的主干是:“数字人”点燃了主火炬。4.(23-24八年级上·浙江台州·期中)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要求真实,但作者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地表现人物。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D.自古就有以官职相称的说法,《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就是这种称呼。5.(23-24八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通常分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领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B.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诗歌中很常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C.“征蓬出汉塞”中的“汉塞”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钱塘湖春行》中的钱塘湖指杭州西湖。D.《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两篇传记都讲究真实性。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采用欲抑先扬的写法,让我们窥见了托尔斯泰深邃、伟大的灵魂;艾芙·居里则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令人“身历其境,如睹其人”。6.(22-23八年级上·河南鹤壁·期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型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都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B.你提醒小明某活动结束后要迅速写一则消息给校报投稿,小明说:“不着急,消息时效性不强,下周再写也不迟。”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句的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律诗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7.(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准确使用谦辞和敬辞,有助于我们做到表达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B.用于自谦时常用“贵姓”“寒舍”“拙作”“鄙人”。C.称别人家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D.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慈”。8.(23-24八年级上·新疆喀什·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C.《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9.(23-24八年级上·重庆开州·期中)下列句子中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B.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特点。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D.《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吴均,《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两篇文章都是书信体裁。10.(23-24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前句运用了扩大的夸张,后句运用了缩小的夸张。B.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D.古代文人喜欢用“居士”为自己取别号。如白居易号“易安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1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请你选出以下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大部分。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C.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等,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为灯节。古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描写的就是元宵节的盛况。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一首,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每两句成一联,共计四联。12.(23-24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B.当时为了在革命根据地出版方便,《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世界。D.《红星照耀中国》中彭德怀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吃苦耐劳、性格刚烈,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13.(23-24八年级上·山东日照·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给编辑回信:承蒙错爱,拙作得以在贵刊发表,一孔之见,还望老师多多批评指正。B.施一公获得2017年生命科学奖,同事致信:“施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C.送朋友的生日礼物中所附贺卡的留言: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望君惠存。D.小李给同事的请柬写道:“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14.(23-24八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D.《昆虫记》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15.(23-24八年级上·湖北十堰·期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这篇小说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以及在日本弃医从文,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B.《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C.《答谢中书书》这封书信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D.《黄鹤楼》描写了古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与解释1.(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和谦敬辞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小说集主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B.在教材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相关知识:①消息报道事件全过程,其特征为真实、及时、简明。②新闻特写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截取事件局部,使局部具体可感。③通讯是只使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C.新闻报刊记者解释道:“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D.清明时节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在家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B.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通讯是只使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表述错误。故选B。2.(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妯娌”是指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C.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并称“吴均三书”。D.“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径直且不易为风吹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说法错误。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故选B。3.(23-24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期中)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本文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B.《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作者钟声,这是一篇新闻评论。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D.《使至塞上》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此诗是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A。4.(22-23八年级上·山东·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四联,第三联称为颈联。例如:《野望》是五律,《钱塘湖春行》是七律。B.消息在新闻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一般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并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事实;而新闻特写则描写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C.《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性散文,都在对典型事例的叙述中穿插了必要、精当的议论,这些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D.《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两文都是书信,都融情于山水,以山水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的主题也都一致,即沉醉于山水自然的闲适之情。【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D.《与朱元思书》除了表现了“沉醉于山水自然的闲适之情”,还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故选D。5.(23-24八年级上·天津河北·期中)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他的代表作。B.《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它的作者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C.《记承天寺夜游》中“藻荇交横”的“藻荇”是水生植物,水草。作者写作此篇时,正被贬黄州。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字面意思是采食野菜。《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在商灭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代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B.《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故选B。6.(23-24八年级上·湖北襄阳·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使用了夸张)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叙了自己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相识、相交、相离的故事。C.《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两文都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书信,多用骈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美景。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律诗都是八句,每两句一联。【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有误,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故选D。7.(23-24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中)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B.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D.《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宋时期文学家。【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南宋时期”错误。吴均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故选D。8.(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中)下列关于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写到的《“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录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郭晶晶以较大优势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事件。B.语段中写到的《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本文向我们展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本文有强烈的感情色彩。C.语段中写到的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D.语段中写到的《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其生动的描绘,透露出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和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答案】A【详解】本题为文学常识。A.《“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并非“郭晶晶”,选项有误。故选A。9.(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B.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有误。律诗是近体诗。故选C。10.(23-24八年级上·辽宁铁岭·期中)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仙”。《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C.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苏轼称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三峡》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三峡》有误,应是《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故选D。11.(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C.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初春景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是暮春景象。D.《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四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四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选D。12.(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内容重要性按照“金字塔结构”安排。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C.夸张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其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是扩大夸张。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A.消息中内容重要性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安排;故选A。13.(23-24八年级上·浙江绍兴·期中)小文在文学社社刊审稿时,发现“知识贴士”栏目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选出有误的一项(
)A.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B.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记述自己的生平,他传记述他人的生平。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非常有特色。C.骈文是一种文体,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骈文双璧”。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野望》的颈联和颔联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山野秋景,十分出彩。【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表述错误;故选D。14.(23-24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中)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错误,是1936年6月至10月,不是1937年6月至10月;故选B。15.(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以“希望一奋斗一实现”为主线,叙述了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B.《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C.《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D.在《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猫的摧残的经历,交代了“仇猫”的原因,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希望一奋斗一实现”有误,应为:希望一奋斗一幻灭;故选A。16.(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长江,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男子的配偶。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C.鲁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D.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列夫·托尔斯泰》出自英国传记文学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知识。A.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男子的妻子和孩子;B.黄庭坚不属于“唐宋八大家”,更换为“欧阳修”;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不是英国人;故选C。17.(23-24八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D.《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有误,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而不是北宋。故选B。18.(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北魏历史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历史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B.在古诗文中,单音节词占主导,一个字通常就是一个词。例如,“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的就是妻子和儿女。C.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D.“采薇”的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A.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故选A。19.(23-24八年级上·重庆·期中)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二则》是记录解放战争的新闻,从中看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反动派节节败退,正义战争必胜的历史规律。B.新闻,又称消息,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C.在小说《藤野先生》里,鲁迅先生写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形象。D.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美妙月色,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C.“在小说《藤野先生》里”分析不正确。《藤野先生》是散文,不是小说。故选C。20.(23-24八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B.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D.《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选自鲁迅《呐喊》,记述了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老师。【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D.《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选自其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D。1.(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演讲者要要注意与听众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C.《三峡》选自北宋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校证》,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全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有误,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故选C。2.(23-24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中)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重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人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的迫切要求。B.毛泽东出身于大官僚家庭,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他领导过学生运动,并帮助创建共产党,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的人。C.“我开始向往到长沙去。长沙是一个大城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少的学堂……那是个很繁华的地方。”以上语句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的自述。D.毛泽东在童年时代,反抗心理和自尊心极强,不服父亲的管教。【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周恩来出身于大官僚家庭,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他领导过学生运动,并帮助创建共产党,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的人;故选B。3.(23-24八年级上·山东烟台·期中)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只有毫无保留的拼搏。无论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荣耀背后,每次胜利都有迹可循。——这句话中的成语运用恰当。B.新闻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主要部分。——这句话的表述是准确的。C.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个文学常识是正确的。D.由上亿网民进行线上“数字火炬”接力形成的“数字人”,和场内的火炬手一起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这句话的主干是:“数字人”点燃了主火炬。【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D.主语为“数字人”和“火炬手”,“主”是“火炬”的定语,应去掉。因此主干为:“数字人”和火炬手点燃了火炬。故选D。4.(23-24八年级上·浙江台州·期中)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要求真实,但作者可以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地表现人物。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D.自古就有以官职相称的说法,《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就是这种称呼。【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而不是茨威格,这部作品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等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故选C。5.(23-24八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通常分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领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B.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诗歌中很常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C.“征蓬出汉塞”中的“汉塞”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钱塘湖春行》中的钱塘湖指杭州西湖。D.《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两篇传记都讲究真实性。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采用欲抑先扬的写法,让我们窥见了托尔斯泰深邃、伟大的灵魂;艾芙·居里则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令人“身历其境,如睹其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D.《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里“欲抑先扬”表述错误;故选D。6.(22-23八年级上·河南鹤壁·期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型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都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B.你提醒小明某活动结束后要迅速写一则消息给校报投稿,小明说:“不着急,消息时效性不强,下周再写也不迟。”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句的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律诗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B.“不着急,消息时效性不强,下周再写也不迟。”一句中的“消息时效性不强”表述错误,消息讲求真实、及时、准确;C.这句的主干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故本项表述错误;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律诗四个句子的语气分别是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而不是陈述、疑问、感叹、祈使;故选A。7.(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准确使用谦辞和敬辞,有助于我们做到表达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B.用于自谦时常用“贵姓”“寒舍”“拙作”“鄙人”。C.称别人家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D.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慈”。【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谦敬词辨析。B.“贵姓”是敬辞,问人姓氏。故选B。8.(23-24八年级上·新疆喀什·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C.《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结合积累辨析解答即可。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选项“《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说法错误;故选B。9.(23-24八年级上·重庆开州·期中)下列句子中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B.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的主要特点。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其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D.《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吴均,《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两篇文章都是书信体裁。【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病句辨析及修改。A.否定不当,“杜绝”和“不再”删去其中一个;B.“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通讯的主要特点,而不是消息的主要特点;D.《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故选C。10.(23-24八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表述有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人入场临时用电管理篇
- 志愿者上山送服务培训
- 合租生活技能培训协议
- 保姆对外沟通技能合同
- 广告展示合作协议
- 家具定制竞争优势分析协议
- 拍卖参与者回访协议
- 团体活动服务协议
- 施工工人劳务协议
- 报关基本知识
- 2025年医保政策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试卷(宣传解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蒙古财经大学
-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2
- 基于社区的慢性病预防策略研究
- 2025家庭教育指导师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高校毕业生2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高中化学 硝酸-课件 学习资料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大学附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件(统编版)
- 兽医屠宰卫生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415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