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看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预备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爱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看: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沟通观看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沟通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渐渐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叙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供应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试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渐渐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看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看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方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看并叙述观看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上升,体积渐渐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完毕
教师:今日,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觉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2、探究滚动轨迹与物体外形之间的关系。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兴趣。
活动预备:
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觉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展试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牢固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叙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觉、新问题。
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觉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究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处处滚,
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究滚动轨迹与物体外形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展试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外形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测。
4、师幼共同沟通试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外形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由于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由于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觉,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烁着五颜六色光荣的泡泡,总是特殊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殊奇怪、贪玩。为了满意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育他们探究科学学问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展探究,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开心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进展幼儿观看力、动手操作力量。
3、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预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外形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看、争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熟悉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24
3、熟悉比例:1:2:2: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1:2:2:4
胶洗洗水
水手洁
液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许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教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简单破?(由于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外形的工具给幼儿观看,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外形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看泡泡的外形。(提示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完毕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学反思
活动组织胜利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应的`猜测等要素有关。因此,教师要精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预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预备,也不会一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善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验的过程,挖掘、发觉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教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试上《好玩的泡泡》一活动时,发觉有几个力量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知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准时实行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准时发觉问题准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活动,并非是件简单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试验,或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阅历,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有角的物体不行以滚动。
二、教学目标
1、幼儿了解物体的形体,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滚动;
2、通过操作幼儿感受可以滚动物体的特征。
3、激发幼儿乐于动手动脑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可以滚动物体的特征
难点:熟悉物体的”形体,并可以流利地说出它的形体和特征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操作练习法.引导发觉法.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体育场今日有一场滚动竞赛,我们来看一下有哪些参赛选手呢?(皮球、魔方、文具盒、报纸、八宝粥桶)
2、学习新学问:
(1)引导幼儿了解球体和圆柱体为什么会滚动?
(2)幼儿了解正方体、长方体、长方形为什么不行以滚动?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角,圆圆的,所以会滚动。
(3)、幼儿操作并作出推断
教师出示预备好的物体,幼儿来动手试一试它可不行以滚动,可以滚动的打√,不行以滚动的打×。
(4)、归纳总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角,圆圆的,所以会滚动。
3、布置作业:家中寻宝
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中可以滚动的物体。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究不同外形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体验合作嬉戏的欢乐,情愿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滚动路线。
4、能积极地与同伴沟通自己的发觉,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
5、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在活动中大胆制造并共享与同伴合作胜利的体验。
活动预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便利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活动过程:
一、探究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觉了什么隐秘?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嬉戏“滚进球门”,探究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争论)我们通过嬉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教师口令“123,滚”,留意提示幼儿观看物体滚动路线。其次遍交换。
3、幼儿嬉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沟通嬉戏结果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嬉戏“赶小猪”,探究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敏捷?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敏捷吗?
让我们通过嬉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嬉戏玩法T:这个嬉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敏捷。
3、请两组幼儿嬉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4、集体沟通,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简单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敏捷,而皮球可以向四周八方任意地滚动,很敏捷,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周八方、直直的)5、出示大记录纸,带着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抓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教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周八方滚动。
四,延长活动1、T:今日,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觉了一个隐秘,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常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嬉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熟悉兴趣和探究欲望,培育了幼儿敬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学问与阅历的力量,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到达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究不同外形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活动预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便利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究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
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觉了什么隐秘?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嬉戏“滚进球门”,探究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争论)我们通过嬉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教师口令“123,滚”,留意提示幼儿观看物体滚动路线。其次遍交换。
3、幼儿嬉戏“滚进球门”(操作二)
4、集体沟通嬉戏结果
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嬉戏“赶小猪”,探究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敏捷?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敏捷吗?
让我们通过嬉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嬉戏玩法T:这个嬉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敏捷。
3、请两组幼儿嬉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
4、集体沟通,得出结论。
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简单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敏捷,而皮球可以向四周八方任意地滚动,很敏捷,很听话。
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周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着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抓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教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T: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周八方滚动。
四,延长活动
1、T:今日,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觉了一个隐秘,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常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
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嬉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熟悉兴趣和探究欲望,培育了幼儿敬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学问与阅历的力量,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到达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大班科学好玩的滚动教案7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转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给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究,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