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指南TOC\o"1-2"\h\u7871第1章绿色农业发展概述 3102701.1农业绿色发展背景 3257401.2绿色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392281.3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419425第2章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 549512.1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5272052.1.1土地整理与改良技术 5243112.1.2耕地保护技术 5205132.1.3盐碱地治理技术 571272.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5297682.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 5114372.2.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584522.2.3河湖水系连通技术 58632.3农业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557232.3.1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517052.3.2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 5296072.3.3生态农业技术 515102.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619123第3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6133473.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643453.1.1生态农业模式 6115073.1.2农田土壤保护 619863.1.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 6226723.2森林与草地资源保护 6148883.2.1森林资源保护 6292593.2.2草地资源保护 6267043.3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6193043.3.1湿地保护 7126333.3.2生物多样性保护 730156第4章农业节能减排技术 766054.1农业节能减排概述 774674.2农业生产节能减排技术 7150044.2.1精准施肥技术 7190974.2.2旱作节水技术 712544.2.3农业机械化节能技术 7280704.2.4农业生物技术 7105274.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880554.3.1秸秆还田技术 8256864.3.2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 8305794.3.3农膜回收利用技术 8196184.3.4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8180394.3.5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 815871第5章绿色种植技术 8298875.1绿色作物栽培技术 8212905.1.1作物品种选择 8245345.1.2种子处理 8292415.1.3播种技术 8167195.1.4间作套种 8294345.2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9112975.2.1农业防治 9218665.2.2生物防治 9240055.2.3物理防治 9288635.2.4化学防治 9188445.3土壤肥力提升与绿色施肥技术 920075.3.1有机肥施用 9143685.3.2绿色施肥技术 9220275.3.3精准施肥 9248055.3.4土壤调理 932697第6章绿色养殖技术 9239396.1绿色畜牧业发展概述 9276526.1.1发展现状 1012376.1.2存在问题 10311246.1.3发展趋势 10310316.2绿色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 10200626.2.1饲料原料的筛选 10188556.2.2饲料配方设计 10170926.2.3饲料加工工艺 11176506.3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08866.3.1干燥技术 11223646.3.2堆肥技术 1146966.3.3沼气发酵技术 11200586.3.4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 1132544第7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 11315817.1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 11256367.1.1无害化加工技术 11137657.1.2低温加工技术 11285967.1.3保质期延长技术 12320997.2农产品储运保鲜技术 1225787.2.1采收后处理技术 12190117.2.2低温储运技术 121647.2.3气调储运技术 12152527.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技术 12265537.3.1质量检测技术 1299507.3.2标准化生产技术 12203227.3.3追溯技术 12209757.3.4智能监控技术 123121第8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技术 12136008.1休闲农业发展概述 1268798.1.1发展现状 13207138.1.2存在问题 1377178.1.3发展趋势 13145508.2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 13123598.2.1规划原则 13182648.2.2规划内容 13200098.2.3设计要点 14187088.3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 1440758.3.1产品开发 1491058.3.2营销策略 1417230第9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14231619.1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 14241919.2农业物联网技术 15122379.3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1513812第10章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 161605210.1农业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 163034110.1.1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经验 161173010.1.2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经验 161148810.2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161568710.2.1政策文件概述 161178510.2.2政策措施 172196710.3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与展望 17423910.3.1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171063510.3.2农业绿色发展的展望 17第1章绿色农业发展概述1.1农业绿色发展背景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双重需求。我国农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我国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将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2绿色农业的概念与特征绿色农业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具有以下特征:(1)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农业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合理配置和利用水、土、气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4)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1.3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发展。(2)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在绿色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业技术。(3)绿色农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绿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高。(4)绿色农业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各地积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如下:(1)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农业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产业链优化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将不断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3)市场导向:绿色农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绿色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章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2.1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2.1.1土地整理与改良技术针对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现状,重点推广土地整理与改良技术。包括:梯田建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2.1.2耕地保护技术加强耕地保护,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粮食安全。2.1.3盐碱地治理技术针对盐碱地分布较广的地区,采用生物治理、物理治理和化学治理相结合的技术,提高盐碱地利用率。2.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2.2.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2.2.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雨水收集、蓄存和利用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2.3河湖水系连通技术加强河湖水系连通,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2.3农业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2.3.1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开展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3.2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3.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发酵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第3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3.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3.1.1生态农业模式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为基础,推广作物多样化、轮作和间作等耕作制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3.1.2农田土壤保护(1)加强土壤肥力监测与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绿肥和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3)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侵蚀。3.1.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1)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2)保护和利用本地优势农作物品种,提高农田基因多样性。3.2森林与草地资源保护3.2.1森林资源保护(1)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2)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3)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减少森林资源损失。3.2.2草地资源保护(1)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过度放牧,提高草地生产力;(2)实施草地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退化草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3)开展草地资源监测,及时掌握草地动态变化。3.3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3.3.1湿地保护(1)加强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明确湿地保护目标;(2)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提高湿地生态功能;(3)加强湿地保护区建设,规范湿地资源利用。3.3.2生物多样性保护(1)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3)实施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第4章农业节能减排技术4.1农业节能减排概述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涉及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污染,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及设备、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本章主要介绍农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2农业生产节能减排技术4.2.1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合理确定施肥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2.2旱作节水技术旱作节水技术包括保水剂应用、土壤深松、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通过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降低能源消耗。4.2.3农业机械化节能技术推广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如选用节能型农业机械,优化机械作业参数,提高机械利用率。4.2.4农业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4.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4.3.1秸秆还田技术将作物秸秆直接或加工处理后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4.3.2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油等,替代化石能源,降低能源消耗。4.3.3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可降解农膜或加强农膜回收利用,减少农膜残留导致的土壤污染。4.3.4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4.3.5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饼粕等加工成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粮消耗。通过以上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5章绿色种植技术5.1绿色作物栽培技术5.1.1作物品种选择在选择作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先选择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以提高作物自身防御能力,减少农药使用。5.1.2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热水烫种、化学消毒等方法,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1.3播种技术合理确定播种时间、密度和深度,保证作物生长健康,减少病虫害发生。5.1.4间作套种采用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2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5.2.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虫害品种、调整播种期、合理施肥、清除病残体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5.2.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5.2.3物理防治采用色板、灯光、性诱剂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5.2.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进行防治。5.3土壤肥力提升与绿色施肥技术5.3.1有机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3.2绿色施肥技术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5.3.3精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精准施肥,减少肥料浪费。5.3.4土壤调理采用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肥料等,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第6章绿色养殖技术6.1绿色畜牧业发展概述绿色畜牧业是指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畜牧业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动物福利,生产出安全、优质、高效的畜产品。本节将从我国绿色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概述。6.1.1发展现状我国绿色畜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逐步取代传统散养模式,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同时绿色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消费者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6.1.2存在问题尽管我国绿色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绿色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方面;二是绿色畜牧业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绿色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足。6.1.3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绿色畜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绿色养殖技术不断创新,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推动绿色畜牧业快速发展;三是绿色畜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四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6.2绿色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绿色饲料是绿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绿色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主要包括饲料原料的筛选、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加工工艺等方面。6.2.1饲料原料的筛选选择绿色饲料原料,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优先选用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原料;二是合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废弃物等资源;三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添加剂和药物。6.2.2饲料配方设计饲料配方设计应充分考虑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饲料资源状况、环保要求等因素。合理搭配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饲料利用率。6.2.3饲料加工工艺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主要包括:一是优化粉碎工艺,提高饲料粉碎细度;二是改进调质工艺,提高饲料熟化度;三是采用高效冷却工艺,保证饲料品质。6.3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是绿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3.1干燥技术采用干燥技术处理畜禽粪便,降低水分含量,便于运输和利用。干燥技术包括自然晾晒、机械干燥等。6.3.2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将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有机废弃物等混合,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有机肥料。堆肥技术包括条垛式堆肥、槽式堆肥、塔式堆肥等。6.3.3沼气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是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沼液和沼渣可作为肥料施入农田。6.3.4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添加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造粒等工艺,生产出具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生物有机肥。通过以上绿色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7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7.1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7.1.1无害化加工技术绿色农产品加工应采用无害化技术,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保障产品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加工技术、酶解加工技术及冷加工技术等。7.1.2低温加工技术低温加工技术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主要包括低温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7.1.3保质期延长技术采用生物保鲜、物理保鲜和化学保鲜等方法,延长绿色农产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7.2农产品储运保鲜技术7.2.1采收后处理技术采收后的农产品应及时进行预冷、分级、包装等处理,以降低生理活动,延缓衰老。7.2.2低温储运技术通过采用低温冷藏、冷运等方式,降低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呼吸作用,保持新鲜度。7.2.3气调储运技术通过调整储运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农产品的新陈代谢,延长储运期限。7.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技术7.3.1质量检测技术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等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7.3.2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7.3.3追溯技术采用条形码、RFID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追溯,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7.3.4智能监控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时监测农产品加工与储运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第8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技术8.1休闲农业发展概述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依托农业生产、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体验等功能相结合,以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我国休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本节将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概述。8.1.1发展现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各地纷纷将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已呈现出多样化、区域化、品牌化的发展态势。8.1.2存在问题尽管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不高;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三是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四是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不足,影响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8.1.3发展趋势未来,我国休闲农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产业融合,推进休闲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品牌化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三是差异化发展,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休闲农业产品;四是绿色环保,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8.2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本节将从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8.2.1规划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域文化;(3)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综合效益;(4)以人为本,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5)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8.2.2规划内容(1)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布局;(2)项目策划:根据市场需求,策划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休闲农业项目;(3)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功能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4)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接待能力;(5)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生态保护措施,保证休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8.2.3设计要点(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元素;(2)创新设计,注重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游客参与度;(3)结合农业生产,展示农业景观和农耕文化;(4)优化景观布局,打造优美的休闲环境;(5)注重安全与舒适,提高游客满意度。8.3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乡村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本节将从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8.3.1产品开发(1)挖掘特色资源,开发差异化产品;(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开发农业体验项目;(3)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4)丰富产品类型,满足不同游客需求;(5)创新产品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8.3.2营销策略(1)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提高市场知名度;(2)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扩大宣传力度;(3)举办特色活动,提升品牌形象;(4)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5)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游客口碑传播效应。第9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9.1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和反馈的一系列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业管理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感知技术: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农业生产环境、动植物生长状态、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2)传输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将感知层收集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层。(3)数据处理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4)控制技术: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农业生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9.3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以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1)农业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农业生产的各类数据,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2)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算法,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智能预测、决策和优化。具体应用包括:智能诊断:通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等进行快速诊断。智能决策:利用历史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农业生产提供种植结构优化、施肥方案调整等决策支持。智能控制: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第10章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10.1农业绿色发展的国际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大工种安全教育培训(建筑工程)
- 产妇血友病护理查房
- 《薛禄-胶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 社区护士家庭访视的沟通唐莹教授护患沟通护患关系
- 《女性养生讲座》课件
- 《周管理学大》课件
- 公式计算函数y=25x3+5x+arcsin9x的导数
-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课件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手术
- 探索社区背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酒店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日语真题试卷及答案
- GB/T 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 GB/T 28655-2012业氟化氢铵
- 氧气(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第一章膳食调查与评价
- GB 5606.3-2005卷烟第3部分:包装、卷制技术要求及贮运
- 工程制图 第4章 截交线和相贯线
-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培训课件
-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知识课件
- 发动机机械系统2.0升ltg-9.66维修指南车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