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疆和田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候鸟飞翔万里跨越洲际,执着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当红树林数以亿次迎接海浪,守

护的是自然的安宁;当鱼群自由翱游于深海,享受的是生态的纯净……地球之美,美在自然,

美在万物。这颗洋蓝色的星球,拥有宽广的陆地、深邃的海洋和多样的生态,承载了无数生

命的繁演与成长。满目青山,绿意盎然;江河湖海,水清鱼跃...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山

水林田湖草沙,发展的美好也会悄然绽放。

当你凝视地球的时候,地球同样也在凝视你。宇宙皓瀚又神秘,生命短暂又漫长。是

的,人们终其一生也很难真正认识这颗神秘美丽的星球,★生于斯长于斯,这里的每一次脉

动都与我们()o让我们号手共进,用爱与智慧守护地球,让生命的美好与发展的繁荣都

能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湛蓝(zhAn)B.悄然(qiao)C.短暂(zan)D.携手(xie)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候鸟B.翱游C.繁演D.皓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护的是自然的安宁”一句中,“守护”和“安宁”词性相同。

B.以上文段中,省略号出现了两次,它们的作用都表示列举的省略。

C.文中★处可填入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但”“然而”等。

D.文中括号内可填入成语“息息相关”,比填“相得益彰''更恰当。

二、选择题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这两篇文章,均选自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B.《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学术著作有《唐诗杂论》等。

C.《我的叔叔于勒》是德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

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所戴的帽子,“簪”“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纶巾”是古代

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三、名句名篇默写

6.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⑴仰望历史的星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①,",

是一种不论身处何地都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的“②,西

北望,射天狼”是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雁门太守行》“③,"

中,李贺运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忘身报国的情怀。

(2)常怀诗心人不老,读古代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鲜活、灵动。我们从李白《送友人》“挥

手自兹去,④”中读到依依惜别之情;从李清照《渔家傲》“风休住,⑤"中

感受到美好的期盼;从陆游《游山西村》“⑥,柳暗花明又一村”中领悟到困境中蕴

含的希望。

四、语言表达

7.“文旅宣传”项目组的同学摘录了一则新闻,请为它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回答不超过

16个字)

《新疆日报》记者4月7日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1至3月,新疆接待游客

4101.33万人次,同比增长15.88%;实现旅游收入437.44亿元,同比增长53.80%。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央视2024年春晚喀什分会场让喀什的旅游热持续升温,全疆各地也推出系列

冬游产品,让游客畅享冰雪乐趣。初春时节,赏花游接续冰雪游,“2024吐鲁番高昌杏花

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除了踏春赏花活动外,还举办了巴扎大集市、民俗风情大巡

游、刁羊比赛等活动。

8.“非遗调查”项目组的同学收集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请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发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试卷第2页,共12页

五、综合性学习

9.“特色推介”项目组的同学准备去伊犁薰衣草花海景区采访,请你完成以下采访任务。

时间地

5月23日伊犁薰衣草花海景区

采访对

©_______游客

采访目了解景区的最佳景点

②_______

的及其特色

采访问游客,您好!请问游玩花海景区之后,对景区的打造您

③_______

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六、选择题

10.下面是几位同学在“名著比读”交流会上的发言,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读《昆虫记》和《海底两万里》,既可以培养想象力,还可以学到生物学、物理

学等很多的学科知识。

B.我看到了人生的选择:保尔身残却仍选择文学创作继续战斗,鲁迅经历“观影事件”

后选择文学救国道路。

C.同样是“闹”,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不畏强权的勇敢斗争,而严贡生的“闹”是受封建思

想毒害的人性扭曲。

D.我为喜欢历史的同学推荐《经典常谈》中《诗第十二》,还有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

品《红星照耀中国》。

七、名著阅读

11.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两个主要人物的共同之处。

(1)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

个告道:“若是能够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

人须着落他要钱。”……鲁达只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

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

去了……

再说金老得了这一十五两银子,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先去城外远处觅下一辆车儿,

再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只等来日天明。当夜无事。次日五更起来,

子父两个先打火做饭,吃罢,收拾了。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

“店小二,那里是金老歇处?”小二哥道:“金公,提辖在此寻你。”金老开了房门,便道:

“提辖官人,里面请坐。”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金老引了女儿,挑了

担儿,作谢提辖,便待出门。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

小二道:“小的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

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鲁达大怒,

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

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走向店里去躲了。店主人那里还敢出来拦他。金老父子两个,忙忙离

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那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

店里掇了一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节选自《水浒传》)

(2)一个巨大的阴影在那不幸的采珠人的上方。这是一条个头很大的鲨鱼,张着血

盆大口,两眼发出凶恶的目光,向他斜冲过去。

我吓得呆立不动,发不出声来。

凶猛的大鲨鱼甩动着有力的尾鳍,朝采珠人直扑过去;采珠人往旁边一闪,躲开了鲨

鱼的大口,但却未能躲过鲨鱼的尾巴。鲨鱼尾巴猛力扫到他的胸部,他一下子便倒了下去。

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调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

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展开了

试卷第4页,共12页

顽强的搏斗。

正欲咬死不幸的采珠人的鲨鱼,突然发现冒出个新对手,便翻过身子,迅速地冲着尼

摩艇长扑上来。

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艇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等待着朝

他猛扑过来的那条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艇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

此同时,他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但这只不过是人鲨大战的开端,恶战还在后面。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12.书名是作品之眼,名著更是如此。请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对这一点的认

识。

《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选择题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则表

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感,表明雪下得早,下得大。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景写春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

既表现边塞特有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句含蓄隽永,充分体现出“留白”这一艺术手法的妙处,送行者目送行

人远去,充满不舍与惆怅,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

D.诗中“雪”字共出现四次,巧妙转换了时空,分别展现了送别之前的雪景、饯别之时

的雪景、临别时刻的雪景,以及送别之后的雪景。

九、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网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卑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浸绿潭,回清倒影,绝口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B.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漫上

C.则素湍绿潭湍:急流

D.属引凄异属:类别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6.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第一段,从山的广度和高度两个方面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和势,写出三峡山高

峡长的雄伟气象。

B.文章第二段中写到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会受到水势的影响,表现了三峡夏天水流的

特点是迅猛峻急。

C.春冬时的三峡景象相似,作者描绘潭深水碧,倒映着各种景物,好似一幅幽美的山

水画卷,令人神往。

试卷第6页,共12页

D.全文以四季顺序描绘三峡景物或壮美或秀美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句子整散结合,

读来朗朗上口。

【乙】

在瞿唐①峡口,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入土。人云:“流漱②大如象,瞿

唐不可上;满:预大如马,瞿唐不可下。”以为水候③。庾子舆奉父榇④还巴东至瞿唐水壮。

子舆哀号,峡水骤退,舟得安行。人为之语曰:“胞漱如幔⑥本不通,瞿唐水退为庾公。”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

【注】①瞿唐峡:亦作“瞿塘峡”。②潮激(yanyu):水中的大石块、大石堆。③水候:水

的征候。④榇(chGn):棺材。⑤蟆(fu):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1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庾子舆奉父/棕还巴东至瞿唐/水壮

B.庾子舆奉父榇/还巴东至/瞿唐水壮

C.庾子舆奉父榇还巴东/至瞿唐/水壮

D.庚子舆/奉父榇还巴东/至瞿唐水壮

18.古代游记作品常引用歌谣或俗语来增加人文意趣。说一说甲、乙两文结尾处引文的作用

有什么不同。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字作为自源的表意文字,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创造智慧,体现了华夏先民不拘一格的

思维意识。

象形符号不能像图画那样准确地描摹事物形态,在为外形特征不明显或彼此相似的事

物构造象形符号时往往难以区别。为此,先民们想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突破常

规,出奇制胜。即在描摹词义所指的象形符号基础上,增加不合常理的搭配符号,引起人们

注意,凸显目标符号的意义所指。比如,要为动物尾巴造“尾”字,若单独画出尾巴形体,

由于文字符号的粗略性,相似的东西会很多,恐怕很难马上联想到尾巴义;如果连同某个动

物一起画出,那首先感知的是某个动物而不是尾巴。甲骨文中“尾”字写作久,像人体后

边有尾巴之形,而人是没有尾巴的。造字者不选择有尾巴的动物形体作陪衬,偏偏用没尾巴

的人形作陪衬,显然就是在有意制造矛盾,突破常规,从而凸显尾巴的表义作用。

象形造字法是对事物形象的描摹,但有些词的意义很难直绘其形,如身份名词、时间

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因其意义比较抽象,无法描摹出词义所指事物的具体形象。于是,造

字者借助与词义相关的其他物象来指代目标事物。这种借物寓意的造字法实际上就是关联思

维,体现了造字者彼此借代的意识。比如,“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华夏先祖,“皇”的身

份相当于原始部落首长。如何表现这个意义呢?造字者没有采用直绘其形法,而是选取与之

相关的物象“孔雀羽毛形”来表示。因为,古代原始部落酋长头戴“冠”,冠上插有孔雀羽

毛,据此,造字者用孔雀羽毛形来表现“皇”这个身份。于是,甲骨文的“皇”通常写作牛

像孔雀羽毛形;也有作舒,增加了一个构件“天,(王)"。“王”字也是用借代法构

造的,即借短柄阔口的斧钺之形来代表拥有生杀大权的王者。

有的词义没法用单个物象来表现,造字者会通过物象组合创设某种情境,用特写画面

来表现词义。“弃”字甲骨文作遒像双手将簸箕中的小孩子抛出之状,这个特写镜头

反映的是远古弃子的习俗。据《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周的始祖后稷就曾有过被抛弃的

经历。相传,后稷母亲生下他后觉得不吉祥,就要丢弃他,但多次丢弃都没有让他失去生命,

又抱回养育,并起名叫“弃”。这种弃子现象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应该是在远古社会

中实际存在过的。可见,古人造字有时候只选取生活习俗中的某个画面或情景来构形,反映

了典型创造的特写思维。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7日)

材料二:

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

华民族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弘扬汉字文化,让古老的汉字文化

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需要规范与创新并重。

首先,规范使用汉字亟待加强。不少城市的标语牌、宣传栏,博物馆的讲解词,景区

的简介等,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时有存在。与此同时,网络语言的滥用以及谐音梗的

流行需要引起重视,不良网络语言会污染语言使用环境,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的粗化。谐音现

象正在从早期的谐音成语、谐音广告等拓展到日常用语,正在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并出现在

正式出版物和学生作文中,谐音梗的流行使正确规范的汉字汉语面临冲击。此外,“丑书”

以及“丑书”字库的流行也凸显了审美多元给规范使用汉字带来的挑战。

试卷第8页,共12页

其次,创新使用汉字亟待加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字体和字库的需求迅速增

加,但我国原创字体字库总量和种类都不足,能适应丰富多样的场景、具备汉字书法艺术之

美的原创字体还不够丰富。某地一条商业街,全部店招都统一为黑底白字,整齐是真整齐,

但和商业街区本应具有的轻松、热闹的氛围全然不搭。在公共领域创新展现汉字之美和汉字

文化内涵的意识还需普及和强化。

对文化而言,规范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没有规范,文化就会失去基础而趋于混乱;

没有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命而趋于僵化。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确立新的规范,

才能使文化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4日)

19.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可以体现出华夏先民不拘一格的思维意识,其中还蕴含着独特的创造智慧,这

是因为汉字是自源的表意文字。

B.图画可以准确描摹事物的形态,象形符号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尤其在区别外形特征

不明显或者彼此相似的事物时。

C.象形造字法是对事物形象的描摹,若遇到有些词意义比较抽象,难以描摹,造字者

就会运用关联思维来借物寓意。

D.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结晶,信息化时代要弘扬汉

字文化,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

2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了汉字构形的多种思维意识、使用汉字的规范与创新并重等内容。

B.尾在甲骨文中写作人,是用借代法构造的字,即用人体后边有尾巴之形来凸显尾

巴。

C.无法用单个物象表现的词义,造字者会用特写思维,选取生活习俗中的某个画面来

构形。

D.网络语言会污染语言使用环境,谐音梗和“丑书”等的流行都给规范使用汉字带来挑

战。

21.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也遇到过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试举一

例,说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手艺人

了一容

①草原上的小伙子伊斯哈格的父亲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手艺人,主要是给附近村里

姑娘的嫁妆箱子上绘制一些寓意祥瑞的花鸟画。他教导儿子说:“娃娃,不论干啥,干一行,

要爱一行,尤其是我们手艺人。”

②伊斯哈格点点头,认为父亲说的话有道理。父亲学过木匠,给无数新娘的嫁妆箱子

上画过颜色艳丽的花鸟画。伊斯哈格对父亲这种游历四方的免费旅行很感兴趣,于是,他也

背着几本书跑到草原上来了。在草原上,他打过零工、喂过马、拉过草,杂七杂八的活计他

都干过,干得还算比较出色。雇主哈力克对此非常满意,答应不会让他放一辈子马,会找机

会让他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机会说来就来,哈力克在布尔津正好接手了一家木器厂,他

骑马到草场上来找伊斯哈格。

③哈力克说:“小伙子,现在放下你手里的牧马活计,快跟我走吧,这回让你去学真

本领。”伊斯哈格一听,有些感动,就把马群交给了新来的牧马人,自己便跟着哈力克恋恋

不舍地离开草原。

④到布尔津的木器厂后,哈力克把伊斯哈格交给了厂长并说:“老李,我把他交给你

了,你好好培养他,不管木工、油漆哪方面都行,让他学一门手艺。”

⑤伊斯哈格好像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而且从不怯活儿,总是迎难而上。厂长老李表

扬伊斯哈格说:“大家看看这小伙,跟一头猛虎似的,干活从不知道乏的,你们要好好向他

学习。”

⑥伊斯哈格每次都是抬着别人挑剩下的大个儿的木头,同行们就捂着嘴笑,把他当傻

瓜。但伊斯哈格可不认为自己是个傻瓜,他觉得趁自己年轻力壮,多干点活不是什么坏事。

伊斯哈格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⑦木器厂聘请了几位有名的老木工师傅,一位曾经当过民办教师的木匠师傅说:机器

突出的是一个“快”字,一个成品和另一个成品之间毫无差别。而手工突出的就是一个“慢”

字,就是要精雕细琢,千锤百炼。伊斯哈格听得似懂非懂,好像师傅是在讲一种深奥的道理,

让他有些琢磨不透。

⑧有一次,伊斯哈格去加工车间,木屑子四处乱飞,一位同事正用创可贴包裹那受伤

的虎口,他的手指头上横七竖八地粘满了白色胶布,兴许是握推刨的方式不对,虎口上的皮

总是被磨掉,或者不小心被带刺的木头扎伤。伊斯哈格便对这位同事说:“一定要让推刨紧

试卷第10页,共12页

贴住虎口,不能让推刨在手心里滑来滑去。”他劈过柴,握过斧把,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出在

哪儿。

⑨那个学木工的小伙子可怜兮兮地抱怨道:“你看看我的手,全是伤口。”他伸手给

伊斯哈格看,就跟刚打了败仗的士兵一样,到处都裹着纱布,伤痕累累。

⑩伊斯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