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8/0D/wKhkGWcHGxGAJBhAAAFtjEW-58g572.jpg)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8/0D/wKhkGWcHGxGAJBhAAAFtjEW-58g5722.jpg)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8/0D/wKhkGWcHGxGAJBhAAAFtjEW-58g5723.jpg)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8/0D/wKhkGWcHGxGAJBhAAAFtjEW-58g5724.jpg)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8/0D/wKhkGWcHGxGAJBhAAAFtjEW-58g5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4-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与有图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液是血液 B.B液是淋巴C.C液是组织液 D.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内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A液是血浆,B液淋巴,C是组织液,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内环境;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相互交换物质,而C→B→A之间是单向的。【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可知,A液是血浆,B液淋巴,C是组织液,内环境主要是由A液、B液和C液构成的,其次脑脊液等也属于内环境。综上所述,D错误,A、B、C正确。故选D。2.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组织液、血浆 B.血浆、淋巴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答案】C【解析】红细胞存在于血浆中,内环境是血浆;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内环境是组织液。3.饥饿时能使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是()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 D.雄性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血糖平衡是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结果,与血糖调整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2、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上升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肾上腺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详解】A、依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A错误;B、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上升血糖浓度,B正确;C、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体温调整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促进机体产热,C错误;D、雄性激素激发并维持雄性个体的其次性征,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的发育以及促进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D错误。故选B。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2,4—D【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肯定部位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详解】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2,4-D不属于植物激素,它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整剂,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一种。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实力和区分实力,属于简洁题。考生要能够区分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整剂,并能识记常见的生长素类似物:2,4-D、萘乙酸等。5.在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整中,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A.感受器 B.效应器 C.反射弧 D.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加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可知,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整中,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正常状况下不会传染艾滋病的途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人发生性关系 D.患艾滋病的母亲生育婴儿【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峻的传染性疾病。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是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运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详解】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不会传播艾滋病,A错误;
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B正确;
C、与艾滋病人发生性关系会传播艾滋病,C正确;
D、患艾滋病的母亲生育婴儿会传播艾滋病,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学问的记忆和理解实力,培育学生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峻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7.人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须要神经—体液调整,其中人体体温调整的基本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小脑 C.皮肤 D.下丘脑【答案】D【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削减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削减)→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燥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人体的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8.在未传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肯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该实例说明此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是()A.能促进种子形成 B.能抑制种子形成C.能促进果实发育 D.能抑制果实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B、番茄雌蕊未授粉自然不会有种子,所以并不是生长素抑制或促进了种子的发育,AB错误;
CD、给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涂生长素而得到了无籽番茄,只能说明是所涂抹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C正确,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9.下图表示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其电位为静息电位,如A选项;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如D选项。【详解】静息电位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B.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C.保持体内渗透压肯定不变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1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一般来说,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匀称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肯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明确学问点,梳理相关学问,依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学问做出推断。【详解】A、肯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
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超过肯定浓度会抑制植物的生长,B错误;
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除掉顶芽即去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造成的,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和生理作用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12.在正常状况下,能促进叶片脱落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养分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苍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苍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实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苍老和脱落,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植物激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快速增殖分化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1、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T淋巴细胞,b表示B淋巴细胞,c表示浆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干脆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确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起先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由图可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浆细胞,d为记忆B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快速增殖分化的是记忆B细胞。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免疫过程中各细胞功能,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各细胞及其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14.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示意图,①、②代表的激素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性激素 D.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整。而在正常状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肯定浓度内,不能持续上升。当甲状腺激素达到肯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整。【详解】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①、②代表的激素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甲状腺激素的调整过程,能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图形。15.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整,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B.促进肝糖原的合成C.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D.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
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汲取;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详解】A、肝糖元的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是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A错误;
B、肝糖原的合成将会使血糖含量下降,B正确;
C、葡萄糖的储存即合成糖原,该过程会使血糖含量下降,C正确;
D、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使血糖含量下降,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调整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考生要能够结合选项中的过程的结果进行相关推断,难度不大。16.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在黑暗环境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生长的幼苗,培育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答案】D【解析】【详解】飞船在太空中运行,处于失重状态,茎和根中生长素匀称分布,也就匀称生长(原有放置的水平方向),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B细胞 B.浆细胞 C.T细胞 D.效应T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物质基础的来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结构的实力。【详解】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形成的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歼灭病原体。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向光性C.解除顶端优势 D.抑制细胞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摘除顶芽,能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量削减,侧芽生长素浓度不至于过高,起到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即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模式图。兴奋传递方向正确的是()A.④→③→②B.④→②→①C.②→④→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间隙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有突触前膜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图中②→③→④。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共同放入一个封口的塑料袋内,青香蕉较快成熟,导致该现象的激素是()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生长素【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有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叶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详解】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因此成熟的黄香蕉中的乙烯会扩散出来,促进未成熟的青香蕉变黄成熟,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几种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驾驭状况。21.某爱好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见下表。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应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是NAA浓度(mg/L)
0
200
400
600
800
生根数(条)
1
6
9
9
4
A.0~200 B.200~400 C.400~600 D.600~8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表中NAA浓度在400和600时生根数最多可知,农业生产实践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是最好在400~600,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得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学问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选:A.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23.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坚固结合,便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实力。据此可知,α-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肌肉松弛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肌肉持续收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假如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坚固结合,则造成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即肌肉持续性松弛,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整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24.以下物质通过口服可以补充的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答案】D【解析】【详解】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A错误;生长激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B错误;抗体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C错误;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干脆口服,D正确。25.某人因其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到损伤而不能说话,该区域是()A.W区 B.S区 C.V区 D.H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大脑皮层W区受损,不能写字,A错误;S区受损不能说话,B正确;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C错误;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26.在养殖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时,工作人员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随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该促性腺激素类似物的靶器官是A.垂体 B.性腺 C.下丘脑 D.甲状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因此该激素的靶器官是性腺。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27.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恒定不变]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调整的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整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A正确;
B、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是干脆参加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四个系统;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体内各项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D正确.
故选:C.28.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A.接触花粉引起皮疹 B.中暑晕倒C.喝汽水打嗝 D.运动过度肌肉痉挛【答案】A【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详解】A、接触花粉引起皮疹,属于过敏反应,A正确;B、中暑晕倒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B错误;CD、喝冰汽水打嗝和运动过度肌肉痉挛不属于过敏反应,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的实力。理解过敏反应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9.在人体水盐平衡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抗利尿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在水盐调整过程中,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详解】假如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引起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对水的重汲取增加,引起尿量削减。
故选D。30.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削减 B.汗腺分泌增加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削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人处于燥热环境中,皮肤中的温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将兴奋传给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引起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1.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的特点是()A.作用时间短 B.反应速度较快 C.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D.作用范围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C、神经调整作用时间短,反应速度快,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BC错误;
D、激素调整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广,速度慢,通过体液运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整和激素调整的学问点,熟知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特点及区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莫非适中。32.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依靠于()A.免疫调整和环境调整 B.体液调整和环境调整C.神经调整和免疫调整 D.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调整是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整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别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别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整。2、人在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肺的通气量加大,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详解】神经调整: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整: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别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别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整。免疫调整是指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这种反射和激素上升相关的反应都属于神经-体液调整的范畴;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整在内环境温度的维持中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学问的识记、理解与运用。33.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具有极性,也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为()A.a→b B.b→a C.c→a D.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单向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即只能是a→c、b→d;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可以发生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侧b运输到背光侧a,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3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C.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缘由: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匀称造成的,单侧光照耀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匀称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详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35.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整。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肯定程度时,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削减,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这种调整方式为A.反馈调整 B.神经调整 C.激素调整 D.体液调整【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整方式叫做反馈调整。反馈调整包括正反馈调整和负反馈调整。【详解】在人体内,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中枢,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促进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激素,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称为负反馈调整,负反馈调整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状况时,反馈限制系统平常处于稳定状态。故选A。36.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故选C。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反射: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冲动的概念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基本概念3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答案】C【解析】【详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肯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肯定会引起糖尿病,D错误。故选C。38.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是()A.酶的活性 B.渗透压 C.温度 D.pH【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关学问,理解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方面,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选A。二、多选题39.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C.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D.图中有1个突触【答案】BCD【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整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分析题图:由神经节的位置可知,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入神经、e表示感受器。【详解】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
BC、图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入神经、e表示感受器,BC错误;
D、图中有2个突触,D错误。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实力、理解实力和识图分析实力。40.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整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燥热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多B.燥热环境中,汗液分泌增多C.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体液调整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多【答案】BCD【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削减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削减)→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燥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燥热环境中,机体不肯定产热增多,A错误;
B、燥热环境中,汗液分泌增多,散热增加,维持机体体温平衡,B正确;
C、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体液调整,C正确;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增加,维持机体体温平衡,D正确。
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整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驾驭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识记人体体温调整的详细过程及该过程中涉及到的激素和激素的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41.下列关于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抗体B.T细胞不参加体液免疫C.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效应T细胞可来自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学问点,并能运用所学学问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实力。【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
B、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参加体液免疫
,B错误;
C、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正确;
D、效应T细胞可来自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D正确。
故选CD。42.某健康人进食后30分钟到1小时期间,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可能发生的改变是()A.胰岛素下降 B.胰岛素上升 C.胰高血糖素上升 D.胰高血糖素下降【答案】BD【解析】【分析】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胰高血糖素能上升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含量上升;健康人在进餐后,由于消化汲取使得血糖含量上升,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削减,用来调整血糖平衡。
故选BD。43.人手被针刺后快速缩回是一种反射活动。下列例子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含羞草小叶被触碰后合起 B.飞蛾从黑暗处扑向火堆C.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 D.小明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答案】BCD【解析】【分析】1、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由此可以说明,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反射是通过反射弧结构来完成的。反射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应激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可以将反射看作是应激性的一种高级形式,两者主要区分在于是否有神经系统参加。【详解】A、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策划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细则补充协议
- 2025年升级版一致行动人协议规范
- 2025年代理销售授权合同转让细则
- 2025年信用风险控制反担保协议
- 2025年汽车渠道策划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花艺策划工作室租赁协议官方文本
- 2025年物流配送车辆协同策划协议
- 2025年工程成本策划与房产纠纷调解协议
- 2025年全球业务合作共识协议
- 2025年二人共同创业合作协议书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长沙
-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重点知识梳理笔记(全册完整版)
- 商业综合体物业运营方案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度工作计划
- 管理统计学课件
- 202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
- 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装置技术规格书
- 军队文职(会计学)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