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嵩明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

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任务一:五百里滇池奔入眼底,徜徉滇池湖畔,探秘云南湖泊,感受云南人的从容不迫和

乐观通达。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A)面积大约340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

滇池”之称。

般速造渝的滇池不仅承载(zAi)着厚重的历史,也着灿烂的文化。乾隆年间,孥”号才孙髯翁

登大观楼,挥毫写下的180字长联成为旷世绝作,上联展示滇池旖旎风光,像一幅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下联论史感怀,勾勒云南历史烟云,如一篇叙事史诗,让人。(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

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滇池畔,暖阳初升,红霞浸(qm)染东方,照于静谧的湖面,伴着薄薄的晨雾,揭开滇池神秘的面纱——

这高原蓝天下的漫漫碧水,倒映着如此洁净的篮天白云,更显得波澜壮阔与浩浩汤汤。那般芈不兴、高耸入云

的西山,层峦(luan)叠翠,虚实,是她洋茶冬感的梳妆台。上下翻飞的海鸥,宛如她发髻上珠光闪

闪、随风晃动的坠饰。

我们以文人的身份,从文学的角度,亲近滇池,(C)细品自然之大美,轻嗅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

我们与古人的同时,也许还会生出更多的不羁和放纵。徜(chGng)徉古滇名城,漫步“七彩云南”,

从古滇湿地公园到南滇池东大河湿地,从观音山到草海大坝,从盘龙江入湖口到捞鱼河湿地(D)细数我

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zai)B.浸(qm)C.峦(luan)D.徜(cha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烟波浩瀚B.经世奇才C.绵延不决D.浑然天成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蕴含望洋兴叹交融感同身受

B.蕴藏望洋兴叹交织身临其境

C.蕴含慨然兴叹交织身临其境

D.蕴藏慨然兴叹交融感同身受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积大约340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C.细品自然之大美,轻嗅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

D.细数我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滇池的冬天与众不同,它没有刺骨的寒风,没有纷飞的大雪,而是温暖的、热情的、灵动的。

①在那镜子般平静的湖面上,几艘渔船扬帆起航。

②远远望去,滇池似乎无边无际,好像水与天连在了一起。昆明冬日的天空依然是那样的蓝,一朵朵白云

浮在蓝天上,好似一幅精心雕琢的水墨画。

③她那长发飘落在滇池里,远处马路上的汽车,就像一只只小甲虫在一条线上移动着。

④她仰卧在苍翠之中,显得那样的静谧安详,她似乎在望着天边的一丝白云,又似乎在与历史交谈,引发

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⑤在湛蓝的天空下,奇妙的西山睡美人就沉睡于此。

A.③①②⑤④B.②⑤④③①C.③①④②⑤D.②③①⑤④

6.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塞下秋来风景异,o(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是亦不可以己乎?o(孟子《鱼我所欲也》)

(5)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来形容对事业的执

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

(6)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用孙权不畏强敌,敢于作战的史实,流露出诗人对苟且偷

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这两句诗是:“,"。

任务二:烽烟战火,大勇云南。穿越历史风云,让人看到了云南人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勇

于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一】“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

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材料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近代民族复兴的和平变革时期,也同样涌现出如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何子渊、陈嘉庚、钱学森、邓稼先、同盟会、爱国华侨团体等大批民族英雄和英雄团体。无论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商人,还是海外华侨,他们中间都涌现出大批民族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

由、利益与安全、尊严与荣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讲话新闻报导摘录

【材料三】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创

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在党支部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

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生留住了

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以坚韧执著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前不久被授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时代楷模”称号。

7.请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从古至今对英雄的定义有哪些共同点。(2分)

8.下面是一副对联,请结合材料三中张桂梅的事迹补写下联。(2分)

上联:孙中山养天地正气

(二)名著阅读。(4分)

9.(1)艾青,一位充满英雄气概的诗人,他的诗歌中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关注。他的作品狂

飙般席卷中国,为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和

__________o(2分)

(2)《水浒传》描写了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他们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出我们

内心的豪情壮志。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请参考示例,从下图中选择一位英雄并结合其事例来介

绍他的特点。(2分)

例:武松因其武艺鬲强,犹善拳脚,在景阳冈打虎而威名远扬,这体现了武松的勇猛无畏、胆大心细的特

点。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请仔细观察下面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汉字并用正楷将其简体汉字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11.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属于()(2分)

A.行书一一字体灵动飘逸B.楷书一一字体端正秀美

C.隶书一一字体蚕头雁尾D.草书一一字体龙飞凤舞

任务三:新时代的云南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发挥勤劳踏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建设

更美新云南。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该词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词人有少年人的豪情。

C.“狂”字贯穿全篇,上片虚写狩猎之狂,下片实写战争之狂。

D.“亲射虎,看孙郎”一句中词人以孙权自比,表现了出猎时的高昂情绪,表现出词人壮志满怀的英雄气概。

13.在下片中,词人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手,志虑思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部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究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出师表》)

【乙】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

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缉深。”桓侯不应。扁

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

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之。扁鹊口:“疾在滕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

所及也;在肠胃,火齐②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

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韩非子》

【注释】①滕理:肌肤纹理间。②火齐:火剂汤,和上文的“汤熨”一样,为治疗方法。③司命:司命神,

传说中主管生死之神。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此皆良失实:(2)性行姻均淑:

(3)不治将军深益:(4)桓侯敢使人问之故: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6.【甲】篇选文中,诸葛亮在给刘禅推荐郭攸之、向宠等人时均提到“先帝”,他的用意是什么?(2分)

17.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哪些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

读书如同养生

郭雪强

①朱熹曾说:“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他一生对此孜孜以求,乐而忘忧,以“道”的理念培育

健康的身心,将现实和精神融合在一起,采用中和的态度养生。

②其实,这句话、这样的理念用在读书上也是恰当的。

③读书,不可能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毕竟需要环境安静,读书人心平气和,方可

进入书中世界。读书,也不是一时之功,今日读,明日不读,想读便读,不想读便忘却于脑后,如此,是很难

读出什么大收获的。非得是日日读、年年读,如此这般,读了5年、10年、20年,方可配得上“读书”二字。

④读书,要耐得住寂寞。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不管窗外事多么纷繁复杂、扰人心神,你读你的书,

你明你的理,你修你的身,你增你的智,你养你的德,持之以恒,自律自省。倘若因为寂寞,放下书卷,投入

繁华热闹中去,亦非不可,只是,书便会离你越来越远,从朋友变为陌路人,也未尝可知。

⑤读书,要经得住诱惑。一旦被功利诱惑,被功利束缚,累倒不说,人往往会变质,被利益牵住鼻子的人

总会忘记初心。但读书并非代表清贫,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或围炉细读,或拥被静思,这在很多人看来,

已属难得之事。读书,更多的是行动,是精神的富足,有太多物质贪欲的人是看不懂的。真正的读书人则看得

清是非曲直,是明眼人。

⑥内外兼修,静心读书,一日复一日。好似一遍一遍地去淘洗自己的篮子,看似没有打上来水,毫无收获,

实际上,多读书,就好比装过煤炭的篮子经过水的洗涤,变得干净了。尤其是读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作品,

一开始可能读不进去,读过一遍可能忘记大半,有时候可能只记住里面的只言片语,人物情节都没有完全理解,

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神奇的文字会偷偷地影响你,水一般净化你的心灵。

⑦书,像一段一段的旅程,走一程,读一程,悟一程;书,像一杯一杯的浓茶,品一口,想一口,享一口。

读书,必是乐在其中,没有烦忧,如若不然,大概是读书尚少。我常常将自己一人关在窄小的书房或者空旷的

阅览室当中,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读个痛快,全身便通透起来。

⑧读书,在我,实在是如同养生一般。

18.请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19.第⑥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作者认为“真正的读书人则看得清是非曲直,是明眼人”,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万树梅花一布衣

张鸿源

①当我登上大观楼凭栏远眺,长联和风光便一句一景展现于面前。

②“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模,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疆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缩

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

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③凭临如此胜境,人会各有不同的遐想。我的思绪,恰与长联如出一辙。

④“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

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⑤这副长联就挂在大观楼前,蓝底金字,为清人赵藩楷书。长联的作者是孙髯翁。

⑥清明时节,我到弥勒县城西区拜祭了孙髯翁墓。石围的土冢,墓草青青,前有塑像,后有笔塔,四周石

栏相绕,中间半亩见方。笔塔造型独特,与墓中人身份相吻合。石砌的笔形双塔并列,双塔间悬空嵌一黑色砚

台。墓区是个休闲的公园,林木阴阴,鸟雀啾啾,游人攘攘,髯翁不寂寞矣。墓碑上刻着:古滇名士孙髯翁墓。

左右共4根旺柱,分别刻有两联。一联为:“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有布衣。”另一联为:“这回来得忙,

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碑额横刻“斯文在兹”4字。墓表上刻

写有《孙髯翁传略》:

⑦孙髯(约公元1700年〜1775年),字髯翁,号颐庵,原籍陕西三原县,幼时随父流寓云南昆明,因生而

有髭,故以髯名。自幼聪颖,喜习诗文。少年赴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愤然离去,从此不复与考,而宁以

“布衣”落拓一生,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青年时常与文人名士出游,互相酬唱。他出类不凡,写出大观

楼长联,名重时,后人推称为“天下第一长联”或“海内长联第一佳者”。晚年家境衰落,生活清苦,寓居圆

通寺之咒蛟台,更号“咒蛟老人”,以卜卦为生。其子(另说为女)在弥勒经商,迎往后,翁应友人苗漪之邀,

设馆授徒。后病逝于弥阳。辑翁著作甚富,有《永言堂诗集》、《永言堂文集》、《金沙诗草》等诗文集,辑录的

诗歌集有《国朝诗采》、《滇诗》等,皆佚。现存诗作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录其诗85首和《滇南诗略》中所

收20首。此外,髯翁生前为根治昆明盘龙江水患,曾作过实地考察,并撰有《盘龙江水利图说》传世。

⑧读过《传略》,我即认定撰作大观楼长联的就是墓中的这位孙髯翁。他,一个为饥寒所困扰的布衣,似

曹雪芹,似蒲松龄,是滇中第一诗家,那些状元进士在他面前未免黯然失色。只有他,五百里滇池才会奔来眼

底;只有他,数千年往事才能注到心头。长联的上联写登大观楼四顾之佳景,下联述古代云南几个朝代之遗史,

笔笔画龙点睛。情景交融中,寄寓着千秋怀抱,包罗了万里云山,大气磅礴而又无限苍凉,意境深远,用典妥

帖,对仗工致,遣词造句精炼圆熟,韵律铿锵流转,全联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跳出前人窠臼,独辟蹊径,熔

骈赋诗词于一炉而炉火纯青。清人吴仰贤将此联与唐代崔激的名诗《黄鹤楼》媲美:“铁板铜琶鞋鞋声,髯翁

才气剧纵横,楼头一百八十字,黄鹤题留万古名。”毛泽东赏诵该联之余批语道:“从古未有,独创一格。”

封建统治的卫道士云贵总督阮元曾篡改过此联,被时人讥目:“软烟袋(阮元字芸台,谐音)不通,韭菜萝卜

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毛泽东批阮元改之联为“死对,点金成铁”。

⑨一副对联鸣惊海内外,让孙髯翁得以名垂后世。而诗人的品格更是令人景仰,恰似他所爱好的梅花,暗

香疏影,冰清玉洁。“万树梅花一布衣”,真乃髯翁写照,千古高标。

(注释:汉武帝操练水军以打通西南通途;唐王朝平定战乱统一南诏,立铁柱铭文纪功;宋太祖朝地图上

的大渡河挥动小玉斧,命令暂不过河进军云南;元朝忽必烈大军用羊皮筏渡过金沙江一统六诏山河。)

(选自《滇域探秘》云南美术出版社)

21.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万树梅花一布衣”为题的妙处。(3分)

22.请结合选文第⑦段内容,概括孙髯翁的形象特点。(3分)

2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3分)

林木阴阴,鸟雀啾啾,游人攘攘。

24.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云南,请结合全文内容为云南写一段推荐语,让世界人民从文字中领略彩云之南的壮

阔美景,同时展现云南人的高洁傲骨。(要求5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任务四:走近云南,欣赏山水;敞开心扉,发现身边的美好。请记录你的发现吧!

四、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出许多有风骨、有气节的杰出人物。晋宁的郑和开拓创新,石屏

的袁嘉谷革故鼎新,玉溪的聂耳赤诚忠胆,保山的杨善洲无私奉献……这些名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云南人

的坚韧、勇敢和智慧,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这样的人。正是他们,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温暖。

请以“身边的那个人,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的力量

要求:

(1)若选题目二,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4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答案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上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16分)

1.(2分)B解析:“浸”应读作“河”。

2.(2分)C解析:“决”应为“绝”。

3.(2分)D解析:“蕴含”的意思是包含在内。“蕴藏”的意思是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第一空中“文化”

是不显露的,所以填“蕴藏”。“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

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含贬义。“慨然兴叹”指因感慨而发出了长叹。第二空处原文是赞美大

观楼长联巧妙绝伦,让人感慨,所以选择“慨然兴叹”。“交融”指交汇融合。“交织”指纵横交错或错综复杂

地合在一起。第三空前面的“虚实”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填“交融”。“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

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身面临那种境地。原文指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感情,第四空

应填“感同身受”。

4.(2分)B解析:A项,“大约”和“左右”重复,二者删除其一;C项,“轻嗅”与“搏动”搭配不当,可将

“轻嗅”改为“聆听”;D项,缺少宾语,可在“驻足”后加上"的每个地方”。

5.(2分)B

6.(6分)根据提示填空。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注意“忽”字

(2)伤心秦汉经行处注意“汉”“经”字

衡阳雁去无留意注意“衡”“雁”字

(4)此之谓失其本心注意“谓”字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蚕”“丝”“方”“蜡炬”等字

(6)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注意“兜整”“东南”“休”的写法

二、综合性学习。(7-H题,共12分)

(-)综合性学习。(4分)

7.(2分)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效力的人;也指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人;为人民利益而英勇

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任写两点得2分。

8.(2分)例一:张桂梅育学子魂灵。

例二:张桂梅写教育大爱。

(二)名著阅读。(4分)

9.(1)(2分)土地和太阳

(2)(2分)答案:略。人物及事例1分,特点1分。这个问题旨在考察读者对于《水浒传》中人物特点的把握。

(三)书法鉴赏(4分)

10.(2分)作品字如下:梁王避暑依险峰更凿龙门雾霭中而今又辟穿云洞蹬道旋上广寒宫

11.(2分)A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4分)

12.(2分)C

13.(2分)在下片中,词人运用“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