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选题

1.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

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

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

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

3.有学者对山西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

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

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B.统治者“封建化”的结果

C.三教合一推动民众习俗趋同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4.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

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5.某同学在学习了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演变的知识之后,整理出了下表

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演变()

1宰相人数越来越多,任职资格越来越低

2机构分权越来越细,彼此牵制越来越强

3内侍机构权力扩张,取代外朝宰相机构

4立断不废旧,但实权逐渐转移至新设机构

据此判断,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的演变()

A.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

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

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

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7.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

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

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

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

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

8.如表为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表明

发表

人物言论

时间

麦孟华(康

1900故今日欲存中国则惟有组织新中国而已,新国不立,则不和固亡,

有为的学

年和成亦亡,瓜分固亡,保全亦亡

生)

1902成立“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为罗在田(暗指清光绪皇帝爱

梁启超

年新觉罗•载浩),第二任总统为黄充强(寓意炎黄子孙能白强)

1904

柳亚子“打倒旧政府,建设新中国“,实现自由、独立

1905

徐锡麟毅然以光复为职志,知断中国非大破坏不为功

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时代变迁影响国家观念

C.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

9.1933年,中央苏区在举行民主选举时,采取了“乡村居民,百把个人的村子或屋子,就可单独开会”的

试卷第2页,共6页

办法,开创了以“村选”为形式的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先例。苏区的乡村选举()

A.助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落实了古田会议的基本精神

C.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D.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设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

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

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

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1.据记载,雅典在伯利克里时期,其公民人数从三万人降至二万一千人。罗马的公民人数在公元前6世

纪不过八万三千人,而到公元前319年时,公民人数已达到二十五万人。这主要说明()

A.人口数量关系国家兴衰B.古雅典比罗马更加理性

C.古罗马比雅典更加民主D.政治实践影响国家发展

12.《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

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一一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

A.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B.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

C.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D.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

13.“美国1787年宪法混杂着许多个人的良知和智慧、错误和偏见,容纳了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它是

各种不同利益和意见折中调和、妥协平衡的产物。”这一特征实质上是()

A.解决分歧时的中庸原则B.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

C.南北方最终达成了和解D.大小州之间实现了均衡

14.15世纪开始,王权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斗争中,逐渐形成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

把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削弱大贵族权力,建立常备军,有力保障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这表明”

新君主国”()

A.结束了欧洲的封建割据状态B.成为政教合一的民族国家

C.厉行专制统治阻碍历史进步D.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5.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

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二世界国家,在70年代又接纳31个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

A.维护各国利益是联合国的主要任务B.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格局

C.参与国际事务是第三世界努力方向D.尊重国家主权成为时代共识

16.下图所示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

A.易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B.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因

C.加大了贫富分化放程度D.仍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二、材料分析题

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

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

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

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

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

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

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18.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也出现了文景

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另类眼光来

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

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它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一一道

德权威”。

试卷第4页,共6页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

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

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

神宗)“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

天下也。”帝:“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煮《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发

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清政府以光绪名义颁布新政上谕:”着军机大臣、出使各

国大臣、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

当并,各举所知,各举所见。”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1903年颁

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1905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

校。之后试图改革政治制度,先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由于新政多有名

无实以及统治集团的分歧,新政没有达到预期的维护统治目的,反而加速其灭亡。但不可否认,新政对二

十世纪初政局产生了深选影响。

——摘编自陈向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并简析新政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4年,美、英、中、苏、法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

元为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支柱,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都有天然的制度设计缺陷:向全球持续输出美元,美国就不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而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

贸易逆差。但逆差将迫使美国让美元贬值以保护国内产业,进而导致美元无法保持稳定比价。这就是“特

里芬悖论”。

“特里芬悖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就崩塌了。但冷战的需要要求美国持续对外输出

美元,世界银行的职能没有受太大影响。

随着冷战结束,美国不再需要对外输出美元以控制世界版图,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政治职能就变得有

点尴尬了。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也让“特里芬悖论”更加显性化。这不是世界银行能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世界银行的尴尬》

请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自拟一个论题,概述对“特里芬悖论”的理解。(要求:论题

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不得照抄原文)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

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

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

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

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

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

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

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

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

权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备,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

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可以看出,对洛邑的管理由继承制转变为由周天子

直接派遣,这一变法反映了西周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B项正确;材料中周王改变管理洛邑的措施不能说明

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排除A项;C项中的“直接”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王室内部的

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晚期,汉族服饰带有鲜卑族色彩,而鲜卑族贵族的墓葬带有汉族墓葬风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北魏时期汉族和鲜卑族之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的结果,A项正确;北魏孝文

帝“封建化”政策能够促进鲜卑贵族吸收汉文化,但不能解释汉族服饰出现鲜卑族特征的现象,排除B项;

北魏时期并未出现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出现于隋朝,而且北魏时期民众习俗并未趋同,排除C项;D项符合

史实,但与材料无关,大同地区并非南方,排除D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可知枢

密使是在皇帝和宰相之间起“下达上传”的中间环节作用,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

答案第1页,共6页

因此类似秘书机构,B项正确;枢密使到宋朝才负责军事,排除A项;唐朝枢密使还未成为国家政治行政机

构,地位在中书省之下,排除C项;材料强调枢密使的职责,并未涉及其下属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中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设置演进可知,相权呈现不断分散,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说明的是皇权专断机制不断完善,B项正确;材料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

专制,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在专制体制下,中央决策很难实现合理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

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

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

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

故选Bo

7.D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的亚洲政策发生彻底转变,从坚持“亚洲主义”到彻底否

定“亚洲主义”,甚至积极参与瓜分中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

整,故选D;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该政策的制定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无关,

故排除A;一战前美国在中国不断扩张,推动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与中国戊戌变法无关,故排除B;甲

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C。

8.B

【详解】材料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的部分言论反映了知识分子在这一历史时期提出了的“新中国”构想,

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排除A项;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说法太绝对,排

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央苏区举行的选举使农民以村为单位

参与民主选举,这有利于调动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D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在1927年就已建立,排

除A项;古田会议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在

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彻底破裂,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材料中的“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此相关的新制

答案第2页,共6页

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根本政治制度为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政

治基础,故答案为A项。新中国成立即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排除B项;“调动了民主

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和“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应当是政治协商制度,排除C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者公民人数的变化,与其实施的公民政策有直接关系,雅典实施了相对封闭的

公民政策,如妇女、奴隶、外邦移民不具有公民权等,使公民的人数下降,影响了雅典城邦的发展,古罗

马实施了相对开放包容的公民政策,使公民的人数提升,促进了罗马的发展,可见政治实践对国家发展有

重要影响,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仅从公民人数的变化不同并不能

断定古罗马与雅典民主程度的高低和两者的理性程度,排除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席位分配中获得了更多

席位,这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故D选项正确;1832年只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下议院席位,并不

能改变贵族把持政治局面,故A项错误;英国走向垄断帝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

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已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C选项错误。

13.A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容纳了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是折中调合、妥协平衡的产物,这一特征实.质

上是中庸原则,A项正确;B项表述片面,美国1787年宪法不但包括中央与各州的妥协,还包括大小州之

间的妥协,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均衡”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新君主国'把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削弱大贵族权力,建立常备军,有力保障了对

内统治和对外扩张。”可得出,新君主国强化的世俗王权,打击了教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

确;欧洲的封建割据状态并没有结束,排除A项;“政教合一”错误,排除B项;新君主国有利于当时社会

的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亚

非拉)。据材料“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在70年代又接纳31个第三世界国家”,

可知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众多国家相继走上独立,并在联合国获得接纳和承认,说明尊重国

家主权成为时代共识,D项正确;联合国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开展国际间的友好

答案第3页,共6页

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排除A项;反对霸权主义不

一定改变世界格局,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第三世界的努力方向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漫画文字人物以及配文可知,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用于引发经济运

行风险,A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B;福利制度能够缩小贫富差

距,排除C;福利制度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排除D。

17.(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

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详解】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

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

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

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一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

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

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魏晋法律改革

18.(1)宗法制的最末一个等级;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分子。

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士成为政治、思想、文化上活跃的阶层。

(2)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划、皇帝决策。

目的: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

(3)儒家道德权威、士大夫阶层、祖宗家法。

原因:儒家虽然主张积极参与政治,但是以君主的行为是否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为标准;士大夫阶层认为

“道统”高于“政统”;宗法制确立以来,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尊祖敬宗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

【详解】(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在商周时期是指宗法制的最末一个等级;第二小问结合所

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士”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第三小问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

背景可以归纳出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土阶层的活跃。

(2)第一小问主张可以从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归纳出百官商议、宰

答案第4页,共6页

相筹划、皇帝决策;第二小问结合统治者的出发点和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来分析其目的,可归纳出减少决策

失误,巩固统治。

(3)第一小问制约皇权的力量从材料一中“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一一道德权威”可归纳出儒家

道德权威,从材料三中“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

张者。”可以概括出祖宗家法、士大夫阶层;第一小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9.(1)原因:①《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为了挽回形象和民心;②维新变法

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③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2)主要内容:①奖励实业,发展工商业;②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③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

④改革政治制度,预备立宪(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o答出3点即可)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经济、行政、教育、军事领域的近代化;③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详解】(1)原因:根据“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结合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分别从《辛

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为了挽回形象和民心,为了挽救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